聊城市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10-13吴怀英宋凌云
吴怀英 李 莉 宋凌云
(山东省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我国大豆需求每年持续增长,但严重依赖进口。我国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和挤压两方面,随着我国对肉类、禽类产品需求的增加,豆粕类饲料需求极大地拉动了大豆消费。2015年以来,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呈上升趋势,2019大豆播种面积扩大明显。2020年,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987万公顷(1.48亿亩),比上年增长5.9%,产量达到了1960万吨。但供需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对于饲料粮的需求持续增加,大豆需求量持续增加,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累计达到10033万吨。从聊城市统计年鉴近几年的数据来看,2013年聊城市大豆面积产量分别为3889公顷和9680吨,2020年面积和产量分别为6267公顷和16900吨,在面积、产量和单产方面虽然都有所增加,但就大豆市场需求还是远远不够,播种面积也仅我市秋粮播种面积398622公顷的1.5%。
1.聊城市大豆种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种植现状 通过对近几年聊城市各县市区大豆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基本弄清我市大豆种植现状,我市栽培方式主要是麦后夏大豆直播,以比较分散的零星种植为主,全市各县(市、区)乡镇道路两侧都有种植,近两年新生了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及托管服务等种植模式,有利于大豆的规模化种植。
1.1.1 种植品种 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齐黄34、中黄30、荷豆12。
1.1.2 种植模式 主要是麦后直播的夏大豆,采用传统玉米大豆间作的模式。
1.1.3 面积产量状况 从种植面积来看,调查近几年年的种植情况,大体趋势是几乎每年都有所增加,个别年份低于上年水平,从产量来看,平均亩产量每年都基本维持在2700公斤 /公顷左右,2020年,部分地块达到3000公斤/ 公顷,有的达到4500公斤/ 公顷。
以下为聊城市近几年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情况
聊城大豆种植统计表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政府重视程度低,缺乏引导和种植规划
大豆作为油料作物,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引导,没有专门力量研究、谋划。培育优势产业产品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政策体系不健全;对装备设施、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等环节的扶持不力;加之其生产、收购中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等环节较多,人力、物力投入成本较大,导致种植积极性不高。
1.2.2 农民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产量低,收益低,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大豆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相对于其他主要作物大豆种植技术的宣传推广偏弱,农民获得先进技术的渠道少,从而造成产量低,收益低,以2021年聊城统计年鉴数据为例来计算,大豆单位产量2700公斤/公顷,大豆按市场价格7元/公斤,每公顷毛收入约18900元。玉米价格3元/公斤,单位产量7247公斤/公顷,每公顷均毛收益也超过21741元,玉米比大豆依然具有明显优势。不能充分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
1.2.3 品种少,质量差,缺乏本地当家品种
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小,缺少适于我市当地栽培的大豆品种,缺乏优质高产品种,难以实现优质优价,品质和产量低,降低了我市的大豆的市场竞争力。
1.2.4 以个体种植为主,规模化程度低
我市大豆种植多为一家一户种植,种植面积小,不能连方成片,品种混杂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同时缺乏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落实,导致大豆品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大豆市场对不同类型大豆的需求,削弱了优质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1.2.5 缺乏适应我市大豆生产的配套设备,专业机械化应用程度低,严重制约了我市大豆种植的大面积发展
根据我市种植习惯和茬口安排,我市春播大豆面积少,大豆以夏播为主。我市是夏播玉米主产区,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在玉米田套种和插花田直播大豆是我市大豆主要的栽培方式,由于受到灌溉墒情、播种机械、除草药剂类型等影响,玉米田墒情、除草剂等对大豆生长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豆成方连片种植面积少,难以实现统一造墒、统一播种、统一除草、统一收获。由于缺乏相应的播种和田间管理机械设备,插花田和套种田种植大豆,难以消除大豆墒情和化学除草药剂对大豆种植的影响。
1.2.6 缺乏宣传和保障机制
针对大豆种植,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宣传和示范引导;相关媒体对农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宣传不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培育措施,大豆补贴等保障措施实施不到位。种植大豆的环境氛围尚未形成。
1.2.7 大豆单产具有不稳定性
大豆开花期干旱或高温会导致结荚不足、产量下降;结荚期干旱导致大豆颗粒偏小、单产低,价格低;田间蜗牛、根腐病等病虫害多,造成大豆植株矮小、叶面不完整、光合作用不充分、结荚量少。这些因素影响大豆产量及收益。
此外,年轻农民大规模进城打工,农村留守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推广新技术有难度。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都去城市里打工,村里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农田管理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科技技术接收有一定的难度,限制了先进技术的推广。也影响了大豆产业发展。
2.对策
2.1 强化政策保障,加大扶持力度
要全面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财政以物代资、以奖代补等扶持方式,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并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衔接和联动,形成合力。加大扶持力度。推广机械化作业,在大豆机械,良种补贴等方面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加快大豆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进程,降低农户种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近年来国家对大豆的种植越来越重视,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出台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2022年一号文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落实落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农机装备保障工作的通知》。聊城当前大豆面积虽然不大,但聊城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从土壤状况以及气候等方面还是比较适宜大豆生长,而且产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产量,因此可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有关部门要注重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含量,加大对大豆新技术、新模式的培训示范观摩等实地教学培训。政府制定对大豆最低收购价格,让种植者有经济保障,提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合理调控进出口,保证国内大豆的供求平衡。
2.2 提高新品种选育水平,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
大豆产量低是制约大豆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虽然培育出一些产量较高的大豆品种,但在育种手段和产量上和国外大豆种植发达的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要大力发展大豆,必须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供应体系。多培育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并加快推广进度。
2.3 科学种植管理,提高大豆产量及质量
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促进大豆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豆播种期的选择会使大豆的生长呈现不同态势,从而影响大豆含油量及大豆的品质,因此一定要根据实际区域及实际条件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时期。
施肥技术影响大豆产量,熟练的施肥技术和掌握各种肥料对大豆的质量的影响是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氮肥和磷肥可以增加大豆蛋白质含量,农家肥加氨肥、磷肥可以增加大量的含油量,若单独用农家肥会降低大豆的含油量。播种期的影响大豆播种期的选择也会使大豆的生长呈现不同态势,从而影响大豆含油量及大豆的品质,因此一定要根据实际区域及实际条件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时期。大豆喜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聊城市近几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样调查的各县市区有机质的平均值分别为:东昌府区13.6g/kg,临清市13.7g/kg,高唐13.1g/kg,东阿县15.2g/kg,茌平区14.5g/kg,冠县12.3g/kg,阳谷县13.3g/kg,莘县13.1g/kg。通过近年秸秆还田等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从2005年开始实施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总体来看,有机质含量大都还处在中等水平,土壤有机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氮素直接或简接参与大豆主要生理过程,氮素积累、运转在蛋白质、贮藏蛋白形成和积累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大豆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商品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使大豆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商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也均高于纯化肥处理。同时商品有机肥相对于普通农家肥有便于运输施用的优点。所以可以商品有机肥和无机肥可以混合使用。
改进种植模式。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根据大豆特性,采用合理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绿色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的受光空间,大豆带和玉米带年际间地内可实行轮作,适合机播、机管、机收等机械化作业,同一地块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一季双收。今年山东省农业厅制定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给出了几种可选用4:2、4:3、6:3大豆玉米等间作模式,采用合理的株行距,充分利用边行效应,可以实现稳玉米、增大豆的生产目标,同时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降低氮肥施用量,节约成本。是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2.4 选择优质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大豆产量
要抓好种子质量关,合理选用品种,选用适于当地生态条件的种子。强化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大豆产量。标准化生产是提高大豆单产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大豆单产为2700公斤/公顷,增产幅度巨大,同时开展优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行高产攻关,提高大豆单产。充分利用试验示范基地引领带动先进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提高我市大豆的整体种植水平。
2.5 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形成产业化生产
大豆经济价值专用性较强,鼓励种植大户根据用途不同选用相应的品种,建立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和加工等产业,带动大豆种植产业有序发展,产业化是未来发展大豆的必然趋势,促进大豆种植业的良性发展。
2.6 标准化管理与规模化相结合
实行标准化管理与规模化相结合,才能达到高产、节本、增效,根据品种特性,实行区域化种植,并采用相配套管理技术,才能有效节约成本,提高大豆产量,积极推行规模化种植模式,利用平原优势积极推行土地流转或托管服务模式,方便进行肥水一体化、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播种收获等,实行统一管理,降低投入品和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规模化种植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实现粮食产业化,才能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2.7 加强宣传、培训及示范带动
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体,加强对政策内容、典型经验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精心打造一批成功典范,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交流经验、示范带动。 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时有效地把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有效提高现代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在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作用。为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创造发挥才能的平台,吸引更多的青年投身到科技种田的大军中来,培养一批科技能手做示范带动周围群众的种植热情。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的不断涌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提高和面积的逐年增加,灌溉设施建设、田间管理现代化的提升,大豆种植业防灾减灾和稳产增产能力稳步提升,新一代年轻农民素质的提高,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技术的提高,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大豆产业一定能有一个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