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第六批(1—5例)

2022-10-13

当代党员 2022年19期

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 协办

璧山区广普镇坪中村田园风光

璧山区广普镇坪中村:支部带领建设新乡村

文︳成佩姗

广普镇坪中村位于璧山区南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近年来,在坪中村党支部带领下,坪中村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以“和谐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小院”为主题,实行“群众点单、小院接单、大家解单”的运行机制,定期开展“三级院坝会”,切实在第一时间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村组、化解在院坝,做到“小院落大民主”。

利用专项资金,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购置农业机械设备,发展智慧农业,做优“登云坪”脐橙品牌,提供产品展示及社会化服务,2022 年上半年品牌线上销售额达160万元,帮助村民稳步增收。

引进登云坪(影食台)特色生态乡村旅游项目、登云坪生态农业观光园重点项目,采取集体入股方式参与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拓“农文旅”融合新思路。

坪中村拥有璧山八景之一“凉伞云遮”,以及众多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彰显地域特色,打造靓丽名片,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城口县鸡鸣乡: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新考场

文︳冯毅 刘欢

城口县鸡鸣乡大山环抱、风景秀丽

近年来,城口县鸡鸣乡以强化党建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绘好幸福乡村新画卷,推动全乡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

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换届选举,选出有知识、有能力的村“两委”干部,紧扣“搞好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形成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良好格局;开办“鸡鸣夜校”,帮助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

鸡鸣乡在各村(社区)持续推进“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山上种药、林下养鸡、坡上种茶、家中养猪、平地种菌”的特色产业格局。将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上,引导种养大户抱团发展,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新建占地500 平方米的电商示范基地,建立“电商主体+农户”“电商主体+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通电商销售渠道,让老百姓手中的“土山货”变成各地餐桌上的“香饽饽”。

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按照“因事设岗、以人定岗、以岗定责”的原则,分村设置村务监督、环保监督、文明监督等12个党员岗位,为基层治理注入党建活力。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疫情防控、生活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试行基层党员旁听党委会和群众代表旁听重大民生事项会议制度,提升党委决策水平和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城口县鸡鸣乡政府党政办公室)

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建设诗意田园新三河

文︳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党支部

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景色

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党支部坚持生态城市中的“诗意田园”定位,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突出党建强村、产业兴村,大力引入“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新时代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山乡巨变”样本。

建强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充实队伍力量,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实施“红岩先锋行动”,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持续整治人居环境,深化开展“一化两改三不见”行动,大力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

全面摸清家底,建立工作台账。盘活闲置土地,吸引农旅、文创等项目落户,充分挖掘撂荒地潜在价值,形成果园、菜园、田园、花园和家园“五园共治”生动局面。改造闲置农房,累计盘活闲置农房26栋。

做强农旅产业,打造新型农旅产业融合体,2021年全村实现乡村旅游收入近3200万元。做精文创产业,打造“三河村艺术家村落”。做实集体经济,建立“村‘两委’+平台+项目+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不足1万元增长至60余万元。

南川区山王坪镇庙坝村:把村党支部建成乡村振兴指挥部

文︳董善学 向欣

庙坝村风光

近年来,南川区山王坪镇庙坝村以党支部为指挥部,发展“一苦一甜一游”特色产业,打造村域文化,加强乡村治理。

党支部带领村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培育黄连、蜂蜜等特色农业产业。黄连带走了苦日子,蜂蜜酿出了甜生活,旅游乐出了好“钱”景。

党支部委员会由1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委员组成,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创新组织生活方式方法,定期与市级、区级单位开展党建工作交流。

庙坝村设置4名护林员、6个环卫岗,在村内招募志愿者,加入生态保护队伍,成为重庆市唯一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活动的行政村。

庙坝村组织开展“油茶坝坝会”,谈问题、解矛盾;组织举办乡村集市,助民增收,增加庙坝人气;组织开展乡村振兴运动会,全民健身,畅享健康;组织推动村域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等利民项目。

(作者分别系南川区山王坪镇庙坝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

荣昌区清升镇古佛山社区:集体经济把青山变金山

文︳兰林

古佛山社区风光

荣昌区清升镇古佛山社区党总支通过建强发展平台、拓展产业渠道、健全利益联结等方式,推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累计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400余万元,群众分红55万余元。

从强化集体经济发展组织、规范民主自治程序、严格财务管理、培养干部统筹资源能力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两委”班子建设,调动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发展。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机制,着力营造党建引领发展良好氛围。

探索“集体+业主+农户”发展模式,形成“确权、确股、不确地”土地多元化利用格局。推进财政补贴性项目股权化改革,促进农业补贴政策转型。打造产业资源整合创新平台,推行良性商业合作模式,提高集体经济产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建成“集体+业主”联营的商业门面和停车场,扩大种植经果林7000 余亩,承包辖区卫生保洁劳务工作,发展农家民宿小院10 户,使群众和集体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实现集体有收益、群众有收入、就业有增收。

(作者系荣昌区清升镇政府党群办公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