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亏虚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22-10-12程浩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27期
关键词:血管性帕金森西药

程浩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及相关因素所引起的一类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趋严重,随着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1]。该病初发症状以肌强直、运动减少等为多见,随着病程的进展,开始出现震颤、姿势不稳定及认知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症状[2],影像学多提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侧脑室周围和皮层下白质病变或存在动脉粥样硬化[3]。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但发病机制不同,临床上极易误诊[4],而患者常因出现疼痛、运动症状、情绪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症状越严重,患者疼痛发生率越高,生活质量越差[5]。因此,正确识别该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降低社会、家庭经济与精神负担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亏虚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12 月鄂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制订,①表现为典型的运动迟缓,并且合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与姿势不稳中的一种;②有明确的脑血管病表现,可以为脑影像学的表现,或由卒中引起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③上述的①和②之间必须存在关联,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多在卒中后急性发病或在1 年内逐渐出现;④排除可能由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等[6]。(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文献[7]《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制订,①主证:行动迟缓、运动减少、颈项背僵直、肢体拘痉;②兼证:表情呆滞、口角流涎、语言蹇涩、头胸前倾、智力明显减退,或存在精神障碍;③发病年龄55 岁以上;④慢性病程或症状呈波动性加重或进行性加重;⑤有中风病病史或脑组织影像学改变。当具有两个及以上主证,三个及以上兼证,并结合患者的年龄、诱因等特点时能够明确诊断。(3)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中颤证拟订,气血亏虚证:头颤肢摇,表情呆滞,神疲倦怠,乏力懒言,动则气促,心悸,健忘,纳呆,面色白或恍白。舌胖大,苔薄白滑,脉沉濡而无力,或沉而细弱。(4)纳入标准:①具有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典型临床特征;②符合中、西医诊断及中医气血亏虚证标准;③年龄50~80 岁。(5)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损害,或其他器质性疾病;②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完成相关量表测试;③近期或正在服用其他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④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或无法完成临床治疗者。(6)脱落标准:①患者不能坚持治疗,不能按时复诊;②患者未按规定用药,或服用其他药物,违背试验方案;③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出现其他病症,需要其他相关治疗;④患者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不宜继续试验治疗。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与结合组,各40 例。最终共114 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其中西药组38 例(脱落2 例),中药组36 例(脱落4 例),结合组40 例(无脱落)。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通过(EZSZYYYLL2020013),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全部患者均采取控制高血压、降脂、降糖的基础治疗,并戒烟、适度运动,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脑血管病常规治疗。

1.2.2 药物治疗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中药组给予补气活络止颤方治疗,药物组成:熟地黄20 g、当归10 g、白芍10 g、黄芪20 g、人参6 g、白术15 g、肉桂8 g、天麻8 g、钩藤10 g、珍珠母10 g、鸡血藤15 g、炙甘草15 g。由本院中草药房统一煎制成中药汤剂,150 mL/袋,每次1 袋,温服,每日2 次。西药组给予多巴丝肼片(生产厂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0.25 g),首次0.125 g 口服,每日3 次,以后每周的口服量增加0.125 g,直至达到适合该患者的治疗量为止。结合组同时服用以上两种药物。三组均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临床症状及舌苔脉象自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气血亏虚证)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共12 个项目,其中主证3 个项目,兼证9 个项目,共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 个等级,评分依次为0~3 分,总分范围0~36 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率=(治疗前的积分-治疗后的积分)/治疗前的积分×100%。①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改变率≥75%;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40%≤改变率<75%;③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改变率<4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共42 个项目组成,其中≤19 分为轻度障碍,20~39 分为中度障碍,40~56 分为重度障碍,分值越高,表示帕金森症状表现越严重。(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共10 个项目,分为4 个等级,100 分表示生活正常自理,61~99 分表示轻度功能障碍,41~60 分表示中度功能障碍,≤40 分表示重度功能障碍。(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全部数据应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处理。若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分析用χ2检验。全部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中药组男28 例,女12 例;年龄56~77 岁,平均(64.33±7.24)岁;平均病程(4.45±1.24)年。西药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56~75 岁,平均(63.15±6.36)岁;平均病程(5.27±1.41)年。结合组男29 例,女11 例;年龄57~78 岁,平均(65.33±6.28)岁;平均病程(5.32±1.33)年。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 周后,西药组、中药组与结合组总有效率依次为52.6%、66.7%、77.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4,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三组UPDRS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UPDRS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三组UP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仅结合组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低于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与中药组AD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ADL 评分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4 周后UPDRS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UPDR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分,()]

表2 三组UPDR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结合组比较,P<0.05。

2.4 安全性评价 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根据VP 患者的发病特点,可以分为急性发病与隐匿性发病两种。研究认为,急性或亚急性VP患者的发病与黑质、基底节区的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有着密切关系[8],病程相对较短,进展较慢。而长期的广泛白质病变则可引起隐匿性VP,一般病程较长,且病情会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进展。目前,关于VP 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有研究认为,位于额叶皮质、中脑及基底节附近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病变,可能与VP 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9],此外,也有研究认为VP 与额叶前部的白质损害也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10]。诊断方面,有研究认为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燕尾征”消失征象有助于诊断VP[11],但即使影像学上约90%的VP 患者存在异常改变,仍不能作为直接诊断依据,该病目前的主要诊断依据依然是临床症状。目前VP 的治疗仍存在争议,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以减轻现有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一步发展为主。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多巴胺类药物可抑制外周脱羧酶,阻止左旋多巴在脑组织外脱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浓度,其对于用传统的抗帕金森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由脑白质病变引起的VP 患者效果欠佳,但对于部分由脑血管病变损害黑质纹状体通路的VP 患者,多巴胺类药物却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12]。可见,早期识别VP,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干预治疗手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根据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颤证”范畴。《黄帝内经》描述该症状为“其病摇动”,“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13]。若该病迁延日久,伤及脏腑,可使耗气伤津,气虚可致血不畅行,瘀血凝滞,脉道闭塞不通,不能荣于四末,血燥生风,而成震颤。《医宗己任篇》中:“大抵气血俱虚不能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14],加之中老年患者多年老体衰,元阴、元阳俱不足,且多数合并有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脑梗死等疾病[15],故临床上久病不愈患者多见于气血亏虚之证。本研究中选用的补气活络止颤方是本院临床应用多年的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中药汤剂,此方以中医经典方剂人参养荣汤为基础化裁而来,由12 味中药组成。方中主药选以熟地、当归、白芍,均为养血之品,白芍能平肝柔肝,养血敛阴,息风解痉,与当归配伍辛而不散,酸而不收[16]。同时加入大量人参、黄芪、白术,为补气之品,起到补气生血,气畅则血行之功效。研究表明,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皂苷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等作用[17]。配以少量的肉桂则能助阳鼓舞气血生长,网络药理学表明肉桂中的化合物肉桂醛(CA)可通过抑制自噬以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18]。方中加入天麻、钩藤、珍珠母以加强平肝息风止颤的功效,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屈伸不利,麻木震颤的症状。研究显示,天麻、钩藤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控细胞代谢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再生,以及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19]。鸡血藤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鸡血藤中的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系统、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尤其在促进造血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20]。炙甘草,一则能够调和方中诸药,二则与白芍配伍,以增强其缓急止痛之功[21]。纵观全方,具有补气养血、活血息风、通络止颤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均能一定程度改善肢体震颤抖动、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但与单纯服用中药、西药相比较,结合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通过对中医证候积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结果进行分析,与单纯服用西药比较,中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VP 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情绪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在树立患者自信心,促进疾病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且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亏虚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单纯使用中药、西药相比较,其治疗优势更为显著,为VP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猜你喜欢

血管性帕金森西药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
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