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生猪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2022-10-12耿慧芳
耿慧芳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流峪畜牧兽医站,山东 临沂 273300)
0 引言
生猪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结构也更为科学合理,散养模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与传统生猪养殖相比来看,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不仅能实现大规模的收入,养殖也能进行更为科学的养殖技术应用和实施,养殖专业性更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猪养殖效率的提及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在规模化养殖中疾病的防控难度也有明显增加,如疾病防控不当,不仅会对生猪的健康养殖生长造成影响,也会加快各类疾病的传播及发展,影响公共卫生控制质量,给养殖场及养殖环境造成的伤害均是不可逆的。进一步明确生猪养殖场养殖中各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从而完善预防措施,强化生猪养殖中常见疾病的治疗处理,保障生猪健康养殖的稳定发展。
1 生猪疾病发病原因
1.1 卫生条件差
不管是何种牲畜的养殖,如卫生管理不当,均会导致疾病发生率增加,传统生猪养殖中卫生处理机制不够健全,各类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不仅会对于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还会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生猪疾病发病原因中卫生条件所占据的地位也是比较重要的,在生猪养殖时如未能及时对生猪圈舍内的粪便进行清理及消毒,极易导致粪便杂物中积存大量的病毒及细菌,还会导致蚊虫鼠蚁等活动频繁,加大各类病毒及细菌的传播速度,是造成生猪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1]。生猪物种的习性特殊,在养殖活动时极易发生乱拱乱撞,互相撕咬或在泥地打滚等情况,此类习性均容易导致生猪出现皮肤受损,创口处的血液及空气中的病毒相互接触,便会加大各类疾病的发生几率,极易导致出现疾病感染及传播。养殖人员在养殖时,未能做好卫生清洁工作,进出场时也会出现携带病原的情况,同样加大各类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几率。大部分生猪养殖为农村地区的散户养殖或集中规模化养殖,不管是何种养殖方式,均属于劳动密集型养殖方式,如养殖人员的卫生意识淡薄,则导致难及时对生猪生活环境进行清洁处理,导致生猪生活区域卫生不达标,对生猪疾病的预防产生影响[2]。
1.2 饲料问题
生猪养殖饲料选择是否科学完善,对生猪疾病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传统农村式的生猪养殖喂食的饲料并不科学,且主要以自然生长的野草、厨余剩饭或少量粮食为主,但由于养殖数量较少,生猪活动范围较小,发病率尚能得到控制。但是规模化养殖中,如仍然采取此类饲养方式,则极易加重各类疾病的发生及发展,部分生猪规模化养殖中,会通过批量化饲料生产方式进行生猪饲喂,但是饲料厂家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为追求短期利益而进行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导致生猪饲料工艺水平低,添加剂超标,产品质量下降,生猪食用此类饲料,极易导致出现消化道系统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为加快生猪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出现添加抗生素或药物等情况,如使用不当,使用量过多或使用时间不对,会加强各类相反效果的出现,导致生猪患病。药物与抗生素的应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生猪疾病的预防处理,但并不是最关键的预防措施,如果都依赖抗生素及药物的应用,极易导致生猪体内自身的生理机能及免疫机能受损,导致生猪疾病的患病率增加,还会造成生猪品肉制品品质下降,对生猪养殖的经济利益及食用者的饮食健康非常不利[3]。
1.3 饲养人员专业知识不够
传统生猪养殖中大多依靠以往的养殖经验进行饲喂管理,随着规模化生猪养殖模式的不断推广,生猪养殖中对养殖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生猪养殖的科学性仍然进一步增强,仅仅依靠养殖人员主观判断及以往的养殖经验进行饲养管理,并不能发挥出生猪养殖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专业知识缺乏,导致生猪养殖人员无法科学地对养殖地区的温湿度、空气质量进行控制,难及时根据季节及温度变化进行生猪饲喂方案的调整,也不能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进行饲料营养比例及投放量的配比,此类情况的存在均会加大生猪疾病发生及发展[4]。
2 预防与控制措施
2.1 建立科学的猪舍卫生管理办法
优化生猪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是提升生猪疾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生猪高质量养殖的关键基础。在生猪养殖时,第一,强化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视,及时对生猪养殖空间内的杂物粪便进行清理,确保生猪养殖圈舍整洁、干燥、无污染,在投放饲料时保证定点投放且无随意撒漏等情况,如其活动区域内有饲料散落应及时清理,避免饲料散落后堆积一处造成病菌繁殖生长。第二,加强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关注,生猪春夏交替时期及秋冬交替时期是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时期,温度变化时做好降温及保暖处理,需保证猪舍的通风换气质量,确保空气流通,环境舒适[5]。第三,需及时进行消毒管理,除对猪舍消毒外,还需做好猪身的消毒,尤其是生猪的皮肤间隙、皮肤表层等较容易出现细菌滋生的地方,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第四,需加强对生猪养殖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生猪养殖卫生管理要求,以人为本提升卫生管理质量,详细明确生猪养殖圈舍的日常清扫要求频次,保证生猪养殖圈舍内温度湿度适宜,完善相关奖惩措施,以促进生猪养殖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增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猪舍卫生清洁及管理之中[6]。
2.2 提高养殖人员专业素养
人员的管理是一切行业发展管理的基础,专业知识水平是影响人员工作质量的关键,目前生猪养殖中大部分养殖人员均为农民,在养殖方法及养殖观念上仍然过于保守,对先进科学技术及理念的认可度不高,尤其是在部分生猪养殖中疾病的重视程度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极易导致疾病未经控制,出现恶化发展的情况,给农户造成的经济收益损失也较为严重。生猪养殖过程中也加强对于养殖人员专业素质的强化及知识的补充,养殖人员积极进行专业素养的提升,在生猪养殖时能对生猪的养殖技术、繁殖技术、生产护理技术等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学习和掌握。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工作,及时发现生猪疾病的发生趋势,完善相关预防及治疗措施,能积极完成对生猪养殖中各类意外情况的处理[7]。在生猪养殖时也积极进行工作经验的总结及归纳,针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措施总结,并且将其分享给其他养殖人员,以促进整体养殖水平的提升。除专业素养外,养殖人员的道德水平也不断提升,在生猪养殖中的药物投放、饲料饲喂、病毒处理等方面,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因人为主观因素,导致出现处理不当,造成生猪疾病的大面积传播及发展。在生猪养殖企业方面,应定期组织生猪养殖人员参与相关学习培训工作,积极完善相关互联网手段,为生猪养殖人员提供更为丰富的沟通交流及学习渠道,从而提升其对生猪饲养工作的掌握水平,降低生猪疾病的发生及发展[8]。
2.3 及时隔离患病生猪
患病生猪的隔离处理对于疾病的有效控制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对患病牲畜的隔离,能有效避免其他健康生猪染病,在发现生猪有患病症状后,及时进行集中的隔离处理,上报相关防疫管理部门,专门的兽医进行诊断分析。在生猪患病隔离后,对其所生活过的圈舍及同圈的生猪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应对其余健康的生猪及时进行抗病毒疫苗的注射,抑制疾病的快速传播及发展,一旦发现生猪因患病死亡应立即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如生猪养殖过程中存在违规经营的情况,应严肃处理,以避免患病生猪隔离不当,导致疾病的传播和发病率增加。
2.4 定期开展驱虫工作
寄生虫疾病是生猪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传染性较强,威胁较为严重,生猪养殖过程中做好驱虫管理也非常重要,及时有效的驱虫措施能尽早清除生猪体内及养殖环境内的寄生虫,不仅能降低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还能避免寄生虫活动导致其他疾病的大面积传染。养殖场需根据养殖环境完善相关驱虫措施,降低虫卵的积存量,在挑选驱虫药物时,需根据养殖场常见的寄生虫疾病类型进行对应药物的挑选,但应以对生猪影响较轻的药物为主,确保驱虫的同时,避免对生猪的健康造成损害。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进食是生猪寄生虫虫卵感染的重要渠道,寄生虫虫卵进入生物体内后便会孵化繁殖,对生猪机体产生直接影响,且会随着生猪的粪便或口水等流出,在生猪养殖区域内进行大面积的传播和蔓延。强化驱虫防治工作,对生猪养殖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严格控制驱虫次数及驱虫时间,针对幼崽期的生猪,做好饮食的管理及控制,降低其寄生虫虫卵的误食率,确保幼崽的健康生长。
2.5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养殖措施
大部分生猪疾病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因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时进行防控措施的完善,春季及夏季交替时期是生猪疾病较为常见的发病时期,此时期也是生猪配种的关键时期,饲养人员提升对高发类疾病的预防重视,强化生猪圈舍的清洁及管理工作,通过专用预防药物喷施的方式,强化预防作用,保障疾病的有效控制。
3 生猪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目前生猪养殖中疾病类型较多,防治措施是否完善,会对生猪的健康养殖造成严重影响,生猪蓝耳病的潜伏时期较长,患病后生猪及易受外界应激刺激,导致出现发热、流产等表现。在生猪蓝耳病治疗时,可通过利巴韦林注射的方式进行缓解,同时配合恩诺沙星及柴胡注射剂对于生猪发展情况的减轻均有帮助,另可通过阿司匹林及牛磺酸等药物饲喂的方式进行处理,如长时间治疗后仍未见改善,应及时将其淘汰。病猪乙型脑炎的发生,大多是由于蚊虫叮咬所致,夏季蚊虫活动较频繁,如生猪怀孕时期,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极易导致出现水肿或者流产情况。猪乙型脑炎在治疗时需提升对蚊子活跃时期的蚊虫杀除管理,可在6—7月为母猪及种公猪进行猪乙型脑炎疫苗的接种,提升预防效果。猪血性链球菌病和淋巴结脓肿又名猪链球菌病,是生猪养殖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类型。针对猪链球菌病治疗做好生猪病毒携带的排查,一旦发现有病原携带情况,应立即进行扑杀处理,所有生猪均确保接受排查处理后才能顺利进行养殖,每年春季及秋季需为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并对已经患病的生猪进行隔离处理。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会对其呼吸道系统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生猪出现鼻甲骨萎缩或者鼻炎等情况。在此类疾病治疗时,首先对患病猪进行隔离处理,针对其生活过的区域进行消毒及清洁。猪肺炎支原体疾病在生猪养殖中的发生率较高,传染性较强,病症主要为咳嗽、喘气,严重情况下导致呼吸困难,最终死亡,在猪肺炎支原体疾病治疗时可使用林可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或者地塞米松进行配合治疗,实现症状缓解,控制继发性的感染,保障生猪疾病的有效治疗。
4 结束语
强化生猪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管理是保障生猪养殖质量的重要措施,需正视生猪养殖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营造优良健康的生猪养殖环境。养殖户应掌握生猪疾病的发病原因,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养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