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景观设计探索
——以北京市北照台村为例
2022-10-12王晋斌
高 侨,王晋斌
(1.广东东软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学院,广东 佛山 528225;2.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0 引言
人类文明发源于乡村聚落,乡村所承载的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根植于当地居民世代更迭的生活之中,在漫长岁月中将人们的情感、记忆以及对世代居住的场所饱含的自豪感、对地域文化深刻的认同感融入自身。要致力于发挥乡村文化的良性功能作用,强化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乡村文化的自信力,丰富乡村文化的形与神,激发乡村文化的竞争力。重塑乡村精神风貌,凝聚乡村集体人格,焕发乡村生机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三农”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均衡融合农村、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及农村现代化作为总体目标,是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地域经济、均衡城乡社会平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提出,体现党中央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与努力。
乡村文化景观是指村民为了满足自身物质及精神需要,利用工具在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加入人类的活动表现而形成的景观,可以分为乡村物质文化景观、乡村非物质文化景观两大类。乡村物质文化景观包括乡村自然生态景观、乡村生产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等穿插于社会活动中的有实体感的物质性内容;乡村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乡村的历史、习俗、传说等附着在人类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无实体的精神层面内容。
1 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正确的文化观指引
乡村文化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正在被现代城市元素侵袭。这种情况源于乡村劳动力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大量涌入城市,在经历城市元素耳濡目染后又将其带入乡村地域,造成本土特色文化被污染。乡村文化景观在设计过程中,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牺牲乡村自然资源优势,侵占农业景观用地,破坏乡村历史建筑,对乡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乡村自然生境的破碎与人居社会的异变直接导致乡村景观中部分文化元素的土崩瓦解。故在乡村文化景观营造中不可过分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而要将重点放在文化保护与延续上。
1.2 聚落场所缺失导致文化失根
乡村聚落场所景观作为重要的载体,担负传承乡村文脉、寄托精神情怀的职责。其是村民生产生活中聚集频率最高之处,是村民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文化展示、加快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圣地。我国乡村如今面临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一些决策者通过村庄的迁移与合并来解决此类问题,农民纷纷搬进集体楼房,世代居住的村落被城市同化或化为乌有。乡村土地资源被瓜分,农田景观被工业设施取代,传统的聚落场所景观形态受到损坏,乡村文化失去生长的土壤,如浮萍无根。
1.3 忽视科普教育功能
乡村景观建设大多走入为提升视觉美感而转变的误区,未对心理美感和精神美感投入重视。乡村聚集我国超半数的人口,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乡村居民的素质与品格。乡村文化景观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价值,优秀的传统美德和品行操守具有强大的科普教育潜力。如何超脱单纯地满足视觉感受而进行景观营造,发挥乡村文化景观应有的教育职能,是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2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策略
2.1 整体风貌凸显地域特色
乡村整体风貌由自然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是特定地区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乡村整体风貌的形成受自然生态系统、聚落生活系统及经济生产系统相互作用。乡村风貌是文化系统与物质环境的总和,包括习俗风情、戏曲传说、建筑聚落、农业生产等众多要素,地貌、地形、水体等自然生态景观风貌,道路、建筑、公共空间等人工物质景观风貌,色彩、空间格局、天际线等空间形态景观风貌。乡村文化景观营造需致力于乡土特色景观、文化资源、传统风貌的保护与传承,使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地域特色得以延续。
2.2 景观结构体现以人为本
乡村居民活动类型简单稀少,活动空间单一狭小,缺少具有场所感的公共空间和设施。景观营造要为乡村居民提供有亲和力的生活和社交空间,要实现人地认同与互助。戏台、院落、街道、广场、游园等景观类型的结构组织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促进人与人、人与景观平等性的交流互动环节。文化景观结构规划建设,应着力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推动人文精神交流,激发民风民俗活力。建筑、地形等的营建尺度要适合于乡村整体环境,保证村民的生活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限制自然生态保护区,将景观空间组织服务于乡村居民。
2.3 建筑形态延续历史文脉
乡村传统建筑作用于五感的体验,是通过其精妙而迷人的细节来渗透的,呈现审美多样性。乡村文化建筑景观形态是承载生活价值与历史文脉的整体表现形式:堂前屋后的小气候、乡土植被密集的土地、农业生产活动等内容构成建筑形态历史文脉的表达。可将建筑景观营造为乡村旅游空间体验的要素,布置马槽、石磨、农具等乡土器具,创造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交互氛围,在整体上与乡村风貌保持一致,保证历史文脉的干净纯粹。
2.4 非物质景观恪守文化传承
民俗风情风物、乡村历史传统——热情淳朴的民风、丰富怡情的活动、历史悠久的农耕、自然和谐的风光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保留、挖掘人文印记、典故神话等内容,以期恪守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景观营造应致力于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的提升,丰富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承历史文化内涵,守护传统乡村景观。
2.5 分类开发健全保护机制
开发利用乡村文化景观资源转变为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乡村旅游提供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开发有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示范与传播,旅游体验的质量增强本土自豪感与认同感。文旅融合发展可以提高乡村居民收入,强化村民对于乡村文化景观的认同,利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景观营造要以人为本,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利益,鼓励村民积极建设家园,促进乡风文明、乡村发展。
3 北京市北照台村文化景观设计
北京市北照台村所在地因北宋初年杨六郎曾在此亮甲而称亮甲台,后演变成照甲台,而后分为南北照甲台,后改称北照台村。北照台村位于流村镇西南,距昌平区约35km,毗邻海淀区。北照台村坐落于群山之中,四周原始森林环绕,林木资源丰富,野菜野果遍地,气候因海拔较高较为冷凉,有8 400亩面积山场,60亩居住面积,居民全部为汉族。通过对北照台村进行实地调研,梳理北照台村文化景观(见表1)。
表1 北照台村文化景观分类
3.1 总体景观设计
北照台村总体景观设计尊重原本地形地貌特征、民居建筑现状,依据可持续发展、整体保护性、可识别性等原则,设计文化广场、农事文化、民俗舞台、非物质文化民俗街等多个景观节点,将北照台村的乡土文化灌注于节点设计之中,以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实现乡村振兴带动村庄经济效益,设计中注重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景观设施的布置,如体验工坊、采摘园等参与性景观。
3.2 物质文化景观设计
3.2.1 文化广场景观节点
文化广场是北照台村文化活动的载体,为村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活动提供场所。文化广场景观的主要组成有文化长廊、文化展板、文化小品等内容。广场上有塑造历史人物杨六郎形象的景观小品,颂扬北宋时期杨家将骁勇善战为国抗争的崇高精神;文化展板可对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政策进行解读,起到强调号召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作用,营造积极上进的氛围,激发乡村活力;场地中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满足人们交流集散需求;小品宜少宜精,突出乡土特色,提供参与式体验。
3.2.2 农事文化景观节点
农事文化景观节点营造侧重农事体验、生态休闲的功能,展示农耕文化以及依托乡村农田景观打造体验式旅游项目。为了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景观环境,对耕地资源、林木资源制定保护基准,严禁贩卖、租借、损坏,以此应对规划时建筑、设施、道路的粗制滥造问题。
3.3 非物质文化景观设计
3.3.1 民俗舞台节点
通过对杨六郎及杨家将等历史人物传说与典故的挖掘,本文确定以戏剧评书形式作为北照台村此文化核心传承与发扬的主要手段。民俗舞台景观节点作为歌谣戏剧等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兼具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双重身份,有着特殊且重要的地位。景观营造中采用下沉式设计,主要有3个目的:①降噪,尽量避免演出时对乡村宁静氛围造成过多不良影响;②提升表演感染力,使观众更易沉浸其中,获得高品质艺术享受;③为契合北宋杨家将故事中沉郁悲怆的感情基调,设计中采用木、石材料搭建戏台与座椅,符合乡村意象,追求古典雅致。
3.3.2 民俗街文化景观节点
民俗街主要功能是为以手工艺文化、特色饮食文化为主的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向乡村旅游文创产业资源转变提供平台,带来经济效益,带动乡村旅游。民俗街文化景观节点营造有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示范与传播,增强旅游体验的质量,加深村民本土自豪感与认同感。文旅融合发展可提高乡村居民收入,强化村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认同,有利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
4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位置,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创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皆离不开乡村文化景观的营造。此外,确保乡村文化景观的良好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乡村文化景观设计是多元化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需多学科、多学者的支持,未来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可从不同地域特征中的文化表达、与村民和游客的休闲游憩生活相融合等方面进行探讨,期盼更多学者及设计师对此进行科学、严谨、深入的研究,引导乡村文化景观的设计发展,为乡村建设提供更适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