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群体特征的老旧社区现状分析及适老化微更新改造策略研究
2022-10-12贾艺繁
贾艺繁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人口总数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占人口总数的13.5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4%,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且在未来很长时间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1.2 养老模式转变
在国家养老相关政策导向下,根据《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中形成的以“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的发展模式,持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52号)中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为导向普及公共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指导各地加快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相关内容,社区养老正成为我国探索养老体系中形成和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在我国老龄化形势加剧和养老模式不断发展下,社区作为老年人群体日常生活的空间,已成为除家庭之外对老年人而言最重要的行为场所,随之而来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环境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但城市中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旧社区暴露出诸多问题,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更新也成为城市更新建设中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笔者针对既有老旧社区空间的现存问题,开展对老年人群体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的深入研究,目的在于对老旧社区适老化微更新提出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改造策略,以期创造更加和谐的适老化社区空间,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养老环境。
2 老旧社区适老化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老旧环境不适老
以笔者走访调研的成都的一些老旧社区为例,均暴露出诸多“不适老”的情况,在空间大尺度层次方面表现为空间规划设计不合理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可供老年人使用的空间及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与社会空间资源难以融入老年居民空间体系,造成老年市民活动空间“抢占”城市公共广场,而社区内部老年居民的社会交流场所“被边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道路规划缺乏对合理性及安全性的考虑,老旧社区“停车难”的现状导致住户不得不见缝插针、乱停乱放(见图1),占用消防通道和楼道出入空间,从而导致人车冲突加剧,不仅占用了老年人本就稀缺的社区活动空间,而且影响社区面貌。
图1 道路空间占用
社区绿化方面,老旧社区空间狭窄,导致社区公共绿地及宅间绿地空间不足,未能达到城市居住的一般标准。社区内绿化配置单一,在选择种类时未充分考虑老年人心理需求和老年群体居住的宜居性,管理不善导致长势不佳,既缺乏美感,又影响住户生活质量。
社区环境中休息区设置不足,已有休息座椅对安全性和功能性考虑不足;社区环境和楼道空间中的照明系统存在较大问题;路面平整度不高,普遍存在水泥或沥青地面开裂、地面砖缺失情况,少数还存在路面积水的情况;老旧社区中的电梯改造面临各方面的问题,普及电梯的任务很难推进,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2.2 适老化改造不彻底
老旧社区内的适老化改造不够彻底,加之一些无障碍设施尺度不符合规范,且数量安排不足;导视设计和照明系统设计连续性不佳,增加老年人迷路、发生危险的概率。
在对社区环境进行改造设计过程中未多维度分析老年人心理及生理方面的需求,不能从深层次的设计中体现出适老化的理念,部分设施统一化地进行无障碍设计处理,很多设计改造只流于表面,并非真正的适老化设计,老年人也很难真正从改造后的生活环境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3 老年人特性和活动习惯分析及对社区环境的需求
通过查阅资料,根据不同年龄层老年人所占比例将其划分为60~75,76~90,91岁以上三大类,数量最多的是处于60~75岁的老年人,约占总数的57.1%(1.2亿左右),这类老年人群体多数属于刚刚退休在家,大部分并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还愿意继续发挥余热。
由于目前60~75年龄段老年人的环境诉求更为典型,也更为迫切,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阶段的老龄人群进行群体特征分析,主要从老年人生理特征、心理需求、活动类型等方面展开。
1)生理特征 从人的整个身心发展规律来看,老年人的身体器官和感知觉进入衰退阶段,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感官系统退化,听视觉逐渐减弱;呼吸功能心肺功能发生改变,老年人的这一生理特性对社区的绿化环境标准提出更高要求;运动机能减弱,反应速度减缓,肢体灵活度和骨骼韧度下降,和中青年人相比更容易疲劳,应照顾到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康体空间设计及休息设施的组织;神经系统退化,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下降,应提高设计的简易性和可识别性。
2)心理需求 处于60~75岁的老年群体基本是退休后进入养老生活,这种社会角色的转换会让老年人表现得无所适从,年龄的增长也给老年人的心理带来很大变化,如孤独和依赖、易怒和恐惧、抑郁和焦虑等,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自卑感、适应力降低和安全感下降等,与此同时,老年人又渴望在退休之后可重新实现社会价值。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社区中很多老年人处于“空巢”状态,其社交、娱乐和精神慰藉的需求愈发强烈。
3)活动类型 本文所探讨的60~75岁老年人群体的活动范围一般是在社区内或周边具备生活所需基本服务功能的场所,活动除日常买菜遛弯外多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又强度适中的休闲活动。由于现阶段家庭结构主要由三代同堂或二代同堂为主,表现为爷孙居家、子女工作的局面,大多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还包括照顾孙辈,送孙辈上学等。
4 老旧社区适老化微更新改造策略
社区微更新指对社区内老旧建筑和公共空间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造提升,创造有社区归属感的空间,实现社区活化。更新过程中不仅是物质、空间层面的改造,更包括社区精神层面的共建共享。
4.1 社区空间的合理性规划
通过对社区的深入调研发现,原有社区外部周边已建有可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各类商业及就医需求的医疗设施,但社区内部配套设施尚存不足,应逐步对社区内部的配套设施进行补充和完善,以现有社区空间结构为基础,调配整合所有存量空间资源,嵌入医疗、介护、保健、娱乐等普惠服务。考虑到老年人行动能力、活动时长及出行活动意愿,应在社区内增设功能性基础设施,如社区食堂、社区公共卫生间和社区内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并通过对道路进行合理性规划提高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既能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方便老年人在社区中进行活动,又能更快速地形成系统的社区养老体系。
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社交、渴望被关注和被尊重的需求及渴望发挥余热的心理诉求,应考虑为老年人营造归属感,通过整合社区内闲置浪费的空间,结合社交元素,改造成老年人群体交流场所,大规模聚集场所可以社区老年小讲堂或文艺广场等形式存在,位置应相对远离住区,减少噪声对住区的影响;小规模社交场所可利用自然植物、树木等形成天然隔断,给老年人营造相对私密的空间。经改造,一方面能增加老年人个体间的社交互动,帮助老年人群体建立友好关系;另一方面能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让老年人有更多的生活乐趣而非养老状态。
同时考虑到大部分老年人有看护孙辈的需要,应在当前老旧社区中适当加入儿童娱乐的设施和老幼共享的使用空间,实现代际共享,缓解代际矛盾。
4.2 因地制宜地对社区道路进行微改造,缓解人车冲突
在流线上,主次分明和差异化设计利于老年人分辨与记忆路线,全区无障碍设计满足老年人出行安全。老年人长距离出行意愿受到当前条件限制,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望扩大老年人群出行范围。在改造过程中应先梳理社区内的主次流线,并对占用道路空间的违建物和杂物进行清理,确保消防通道顺利通达,且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导向系统,方便消防车、救护车进出和紧急情况发生时的人群疏散逃生,另外道路两侧应配备足够且稳定的照明,保证老年人能看清道路形式和路面状况,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住区内应该尽量减少车辆通行,但不能完全避免车辆通行,因此为避免交通事故,要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同时在允许机动车通行的道路上增加缓冲区设计也是很有必要的,将原有的道路适当拓宽作为缓冲区使用,当路面有车辆驶来时或等待过路时老年人均可退到缓冲区等待。
在核心位置可为老年人规划出远离车行流线的更为合理安全的慢行散步系统,满足其外出的辅助需求,考虑到老年人群体认知能力和记忆力的下降以及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在散步道的设计中也应尽量通达明确,避免过多的弯曲折线设计;考虑到安全性需求,路面应平整易行且排水畅通,尽量采用粗糙材质。
社区内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可通过重新规划停车区域解决,拆除小区内违建和临时建筑并将社区内的空闲地块进行整合,人为地适当增加一些车位,但停车位的位置选择应尽量安排在不会影响社区出入人流的地方,同时应避开老年人的步行道。
4.3 增强无障碍设计的系统性及连续性,完善原有导视系统
社区内原有无障碍化设计未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属性和尺度要求,导致现有无障碍设计流于表面,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应当增设扶手并进行防滑处理,考虑到老年人与成年人人体尺寸存在的差异,应当对扶手的设置高度、距离进行详细研究。
从老年人群体的视力、认知和记忆力水平出发,社区环境的可识别性对老年人来说相当重要,缺乏识别性通常给老年人判别方位带来困难,不便于老年人进行室外活动。导视标识作为导视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应当做到显眼、明确、易懂,强调明确的色彩,且标识的字和图案要比一般场所大一些。
为减少老年人迷路等情况发生,可在路面铺装上增加指向性标识图案,或用不同颜色的铺装区分不同的干道,也可通过将人性化的引导和数字技术手段结合,在导视系统中加入智能感应或人像感应设备,预先输入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住址信息,能自动识别老年人人脸调取住址信息并通过灯光投影进行引导,显示一些图案或符号指引老年人回家。
照明系统设计方面,通过在路面上增加地灯的方式,配合安装重力感应或温度感应组件,当老年人经过时接收到感应而自动亮起,既能节省电能又能方便老年人看清路面情况。
设计者应从人文关怀的新视角洞见旧有问题的症结,从地面铺装到灯光的照射都要从老年人的感官系统的接受度出发,以防发生危险。
4.4 以人性化设计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
提高住区设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是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基本条件。
景观设计中的康复性元素是保护老年人安全、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核心,因此在绿植种植规划方面应关注老年人的行为状态与康养作用,对既有小区应对现有植被进行分析,移除有毒植被,选择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保健功能和拥有吉祥寓意的植物,结合季相设计及感官环境设置,实现缓解压力、安抚情绪、恢复精神和复健心灵等功能。既能满足老年人贴近自然的需求,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又能促使老年人身体素质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老年人作为社区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往往都有在熟悉地方养老的心态。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注意提供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上的刺激,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环境所带来的领域感,在社区空间上寻找文化、历史的碎片,将当地特色传统文化融入景观设施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老年人的失落感、孤独感,为老年人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4.5 注重细节设计,减少安全隐患
除去大规模的空间规划层面需要适度改造之外,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对休息区、公共卫生间、照明装置等公共设施的需求度应相应增加。适当增加休息亭、休闲座椅并配备助力扶手,满足老年人疲劳时随时可坐下来休息的需求,为方便老年人夜间环境下的安全使用,可将夜灯嵌入座椅设计中,材质应选防滑减震功能强、牢固、适用于一年四季的材质。
逐步完善安全警报和医疗紧急救护的功能设施,住区内定点安置警报器,可第一时间挽救老年人的生命,紧急呼救按钮可与导视标识结合起来,布置的高度要结合老年人南北差异、性别差异的人体工学尺度进行分析,位置选择应避免出现严重的视线遮挡,保证在突发情况出现时,老年人能第一时间使用且其他人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老年人皮肤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应避免边角锐利或不宜看到的突出物,致使老年人碰伤。
楼层内的配套电梯是急需落实的无障碍设施,但老旧社区现状使然,落实安装电梯的议题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各个楼层平台设置临时休息座椅和助力扶手的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
5 结语
虽然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居住在新小区当中,但老旧社区中的多元文化仍然是城市更新进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大空间尺度的维持,改善老旧社区适老化不足的现状,实现老旧社区活化的最好方式是进行社区的微更新改造。
适老化更新过程中不能仅通过改善社区外观效果的方式实现,要从老年人群体特性出发,扎实地调研老年人群体的真实需求,以发展的眼光和人文关怀的视角结合前沿设计理念和数字技术手段进行社区适老化改造。虽然微更新改造不能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充分考虑老年人群体特性并不断升级改造策略,能够切实改善老年人的社区居住环境,在为老年人营造良好养老环境的同时,也能服务于整个社区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