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生态化更新方法研究
——以赣州河套老城区为例
2022-10-12彭俊滨
彭俊滨
(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历史城区是都市人居环境的重要部分,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入,历史城区环境已经进入翻新阶段,重新规划当前的历史城区环境,保证在规划阶段实现生态文明的延续,对城市更新的理论求索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20年来,城市增量规划成为城市依赖新区开发建设实现城市拓张的主要发展模式,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严重破坏,如今存量规划逐渐成为维持城市更新优化与实现经济增量平衡发展的新模式,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在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城市生态化是指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和谐发展并取得一个安定有序态势的社会发展过程,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也不容忽视。而生态化更新则是按照生态原理和经济发展模式,对现状区域实施必要的更新活动,以实现资源节约、物质循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变化过程。研究在理解历史城区生态化更新内涵的基础上,探寻赣州市河套老城区更新的方法。
1 生态化更新的内涵
1.1 城市更新的生态学解析
“生态化”来自生态学,但在这里它已不代表生物含义,而是属于综合性整体性的范畴,也包括自然、生态、经济复合性的内涵。城市生态化意图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演进、协调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旧城区(历史城区)存在的问题根源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旧城区空间内部存在人与土地、建筑、空间、环境不和谐等诸多问题,不仅影响着人的健康,而且制约着人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例如工厂排污使得城市受到空气污染,导致居民搬迁、人口锐减;抑或受到学区房制度的影响,造成旧城区房价暴涨,居住空间拥堵也变成一种社会现象。旧城区的各种生态要素决定了该城市空间的发展与衰败、可持续与否。城市更新作为一种处理手段,是对都市中衰败的地方加以拆除、改建,使其恢复发展与繁荣。
1.2 概念
历史城区是指城镇中能够反映其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某一发展时代风貌特征的区域,它是城市中的各组成单元之一,将历史城区进行生态化更新即是使历史城区这个单元成为生态城市的组成部分,达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平衡,并维持原有风貌特征。历史城区生态化更新通过编制城市更新规划,以生态化建设手段实现,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3 内涵
老城更新生态化是一个采用生态思维引导老城更新的思想,并利用生态理论和方式对老城资源和诸项关系加以合理配置与调控的理论方式。老城更新生态化是实现古城结构生态化,且最终完成生态城规划的关键手段之一。
2 生态化更新的主要步骤
2.1 现有问题分析
对历史城区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是实施生态化更新的主要前提,其具体内容包括:①对旧城改建计划与更新方案合理性问题的剖析;②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城市发展近期、中、远景目标的协调性分析;③旧城区更新前后的环境品质差别分析;④旧城区更新前后的历史文化特色影响分析。赣州市河套老城区旧城更新的若干问题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赣州河套老城区旧城更新中现有问题分析
2.2 规划编制
首先,以生态学角度分析历史城区生态要素构成,罗列生态物质资料,分析限制旧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其次,研究历史城区的合理开发模式,例如生态环境容量和适宜性开发强度;最后,利用生态化手段进行更新建设。
2.3 生态化建设
历史城区生态化建设必须考虑生态城市建设,它与建设生态城市具有相同的目的。在进行历史城区生态化建设中,可以使用扩大绿化面积、保护旧城区自然资源和环境、使用生态化技术手段营造较完善的生态空间。
2.4 旧城环境综合整治
综合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不但包含都市环保的综合整顿,还包含市容市貌、环保健康、环保监督管理、都市风景等相关领域。所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更新生态化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社区主导、多方协同的整治方式,推动社区民众参与规划决策和社区建设的全过程,可以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平衡多元利益需求,利于促进历史地段的可持续更新发展。
3 主要生态要素分析及更新生态化途径
3.1 生态护岸修复
河套老城区三面环江,河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章水和贡水为老城区提供了优美的生态岸线,现有岸线并未提供给市民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主要问题体现在护岸绿地绿环面积较少、岸线廊道宜人程度有待提升。以飞龙大桥附近岸线为例,市民到达岸线廊道需通过较长距离抵达飞龙大桥,可达性较差;道路靠江一侧人行道宽度为1~1.5m,中间栽植行道树,使得行人行走的舒适度降低。
可通过改造护堤岸线,增加廊道可达性、增加绿化面积、改善人行道尺度来解决。
3.2 建筑更新
河套城区存在较多历史性建筑,存在正面失活和保护不当的风险,失去原有生机。在更新建设中兼顾了各个区域的城市肌理、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并注意建筑体形与外形特征设计,考虑建筑的方向、格局,使之与自然环境、地形条件紧密结合,旧城房屋改造采用再利用的方法,尽量避免拆迁翻建;在保证建筑外形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必要加固和结构改造,增加服务设施。此外,增加历史建筑可达性也是必要的,以赣州钟楼为例,现有更新手段只是增加了其保护强度,钟楼矗立在道路中间降低了行人可达性,周围无绿化修饰、无提供休憩的设施,使得更新成效不显著。
3.3 基础设施优化
旧城基础设施在生态系统中起到“新陈代谢”作用,不仅为居民日常生产提供条件,而且将代谢产物进行过滤分解,是旧城系统中的健康管理者。基础设施的更新对实现赣州老城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采取增加基础设施种类提高环境承载力,通过合理配置规划增强其弹性,以扩大部分设施服务半径为方法增加适用人群容量。
3.4 道路系统优化
河套老城区的道路系统由十字交叉的国道和以南门广场为中心的放射状主干道以及次干道支路组成,主干道交通负荷较大。应提高次干道、支线道路的利用率,合理改造城市范围内道路交通环境,以减少城市主干道交通压力。旧城路网不应该采用大拆大建的规划模式,应坚持小街坊的邻里单位开发模式,缩小街区尺度,塑造宜人的交通氛围。
3.5 绿地生态系统以及社区环境优化
赣州市河套老城区建筑密度过大,并没有设置集中的城市绿地,忽视了市民与生物的基本需求。老年人的休憩空间,一些社区改造只是设置了较为简单的集中广场并配以少量的健民设施,在视角上显得空旷。
可以充分利用不利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土地,开展城市绿地工程建设,以增加城市绿地建设面积和范围;积极发展城市屋顶绿化、围墙绿化和立体绿化,以增加城市绿化率;在社区更新建设上,做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考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营造具有蜿蜒路径的社区公共空间。
4 结语
历史城区更新问题既影响生态城市建设,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复兴旧城区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彰显旧日风情,是城市发展、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生态化的更新思路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可借鉴路径,在通过梳理历史城区生态要素、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更新规划体系、加强更新规划体制建设、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可以使更新保护规划达到一个新的状态,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