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以樟元山森林公园为例
2022-10-12李艳艳
李艳艳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厦门分院,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城市发展造成土地资源紧缺、公园等生态环境削减,城郊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弥补了城市公园的不足。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受旅游时间和距离的制约,趋向短途的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应运而生,但大规模开发建设势必会对环境资源造成破坏,因此,如何对城郊森林公园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森林景观资源质量评价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转换和合理开发保护,是当下面临的重大挑战。
1 森林公园研究概述
1.1 国外研究进展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多选址郊野,以满足人们休憩、度假、娱乐的需求。1872年,美国黄石公园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首个国家森林公园的诞生,森林游憩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城市森林”一词被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研究运用,其他国家继而加以借鉴。21世纪,“保护森林”成为一个当务之急、持续永恒的重要任务。
1.2 国内研究进展
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是我国首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书中谈到园林的选址:山林地为上,郊野地次之。19世纪80年代,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城市森林”一词被正式引入。2012年,原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等规范。我国主要通过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探讨城郊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包含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二者相辅相成。
2 樟元山森林公园概况
2.1 区位条件
樟元山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寨下国有林场的夕阳寺工区,距浦城中心城区16km,距临江客运站2km,规划总面积311.53hm2。东起东山,西至杨梅垄,南接水口,北连新村、东源。
2.2 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该公园周边用地主要为林场和村庄用地,浦南高速从樟元山主山东侧外部通过,坑洼不平的旧国道从樟元山主山中南部穿越,林场道通往夕阳寺及村庄,夕阳岭古道贯穿公园东西,但驿道路面有1/3被用来掩埋光缆,破坏了驿道的完整性。
公园尚处于开发建设的初期阶段,配套建设和宣传力度不够,且可游范围窄、形式单一、环境容量小,多因素制约公园的整体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旅游条件,深入挖掘浦城县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类型游客前来休闲、游览。
3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根据GB/T 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樟元山森林公园进行评价。风景资源质量评价项目包括地文、水文、生物、人文和天象5项资源,评价分值22.335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项目包含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空气负离子水平、空气细菌含量,分值为8.6分(见表1)。旅游开发利用评价项目有面积、适游期、区位、基础设施等,评分为7.9分(见表2),因此樟元山森林公园风景质量等级评价总分为38.835分,满足国家二级建设标准。规划建议在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樟元山森林公园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建设。
表1 樟元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分
表2 樟元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分
4 目标定位
樟元山森林公园规划以彩绘樟元山、古道文化林、乐活休闲地为主题,集休闲度假、科普教育、森林养生和宗教活动等功能于一体。中远期借助大武夷旅游资源,与周边景区资源一起打包升级,发展多元化旅游项目,打造樟元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品牌。
5 总体规划
5.1 森林公园总体布局
公园构建“一核三轴”的功能结构。“一核”指以夕阳寺遗址为核心,主要是夕阳岭古道及周边遗址,规划用以修身养性、感受寺庙文化及展示昔日辉煌的千年古文化。“三轴”分别为人文轴,运动轴,休闲轴。人文轴指以夕阳寺为核心的人文心灵禅修轴线,提供打禅、读禅的清静之地;运动轴指以健身为目的,规划舒适宜人的步道和健身项目;休闲轴指以现状较好的林场为基础构建森林休闲轴线。
5.2 森林公园功能分区
结合现状景观资源,将公园划分为以下四大功能区(见图1)。①核心景观区总面积3.2hm2,占园区的1.03%,包括夕阳岭古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银杏古树、鸳浆古井等重点风景资源,除了必要的配套设施外,不另外规划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②一般游憩区总面积275.5hm2,占园区的88.43%,拥有较好的森林风景资源,利于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适当规划少许公路、休闲娱乐、购物亭等设施;③管理服务区总面积12.5hm2,占园区的4.04%,利用原有林场的办公建筑进行扩建,以满足公园的管理和旅游接待服务需求;④生态保育区总面积20.3hm2,占园区的6.5%,该功能区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规划以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不提供开发建设和对外游览功能(图1)。
图1 功能分区
5.3 景区建设及景点规划
规划将森林公园划分为以下四大景区,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养生康养的户外健身场所。①山地户外运动景区位于樟元山主山南部,面积78.19hm2,以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素质拓展和科普教育基地为主题,规划山地自行车骑行、绝壁攀岩等项目;②古道文化体验景区位于樟元山主山中部,面积43.79hm2,以夕阳古寺遗存的庙基、古亭等历史文化遗迹为主题,打造具有樟元山历史人文气息的风情林,满足庙会、禅修养心、念经诵佛等需求;③森林文化休闲景区位于樟元山主山北部,面积146.34hm2,以森林养生、户外拓展和亲子游为主题,引入森林教室、森林茶吧、森林餐厅、森林瑜伽、帐篷露营、自行车越野、林间骑马等活动项目;④自然生态观光景区主要为东侧小山体,面积43.21hm2。以森林养护、保育为主,以完整植被为基调,衬托风动石景观,营造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建立公园生态屏障,加速森林正向演替,使森林公园有一个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公园景区发展备用地。
5.4 植物景观规划
森林公园内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针叶林,对山体中下部原有马尾松纯林、杉木纯林进行针阔混交林改造,结合抚育间伐,补植阔叶树种,如花梨木、银杏、枫香和乌桕等。针对主要造林树种马尾松、杉木和毛竹进行彩叶林营造,可在林下补植彩叶灌木,如金边黄杨、紫叶小檗等。
5.5 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以点带线,打造“一中心、两示范区、三论坛、五文化节”的综合性生态文化聚集地,推进森林生态旅游和文化建设全面发展。即以樟元山为中心,在夕阳岭古道遗址群、生态景观改造2个生态文化示范区,开展剪纸论坛、包酒论坛、养生论坛,组织美食文化节、亲子文化节、百花观赏节、古树采风节、樟元山祈福节。
5.6 森林生态旅游规划
公园游览服务包括旅行、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和其他设施八大类16个子项目,用于保障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和森林旅游的顺利进行。同时打造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节庆旅游、专项旅游等项目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主要涵盖六大旅游产品:①观光旅游,有百年银杏、老松木、“槠枫结义”等古树采风游及摄影作品大赛旅游产品;②山地休闲旅游,主要依托状元峰、天狮岗等景点开展;③特色旅游,包括登山祈福游和植物科考游;④节庆活动游,包括开展踏春节、植树节、百花观赏节、古树采风节等;⑤森林康养游,依托现有完整的森林资源设置森林体育活动、森林瑜伽、森林教室等森林康养项目;⑥家庭亲子游,在户外休闲运动景区设置百花园、健身活动场地,在森林文化休闲景区设置户外探险、森林骑行、露天野营等项目。
5.7 道路交通规划
樟元山森林公园周边交通发达,205国道和浦南高速是公园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内部为车行道和游步道,车行道作为公园主路,宽为6m和9m,利用原有205国道旧线改造,串联主要活动景区,采用环线方式,全线道路长度共10km;自行车道近期以机动车道作为公园定期举办自行车越野项目的车道,远期对机动车道进行扩建,并规划不同路段距离的自行车赛道;游步道全长7km,主要用于加强公园内景点之间的联系,包括林间步道、夕阳岭古道和园内道路。
公园规划1个主入口及2个次入口,以满足不同来向的游人,并相应配置必要的交通标志和公园指示牌,同时在主入口205国道南侧设置公交车站,便于市区游客往来。共规划生态机动车停车场113个和大巴停车位3个。
5.8 土地利用与社区发展规划
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原有居民生活用地、管理设施用地、服务设施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总量不应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3%。公园规划总面积311.53h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8.6hm2,占公园总面积的2.8%;林地面积295.6hm2,占公园总面积的96.6%;水域用地面积1.8hm2,占公园总面积的0.6%。
森林公园规划建设需对规划区内涉及的农村居民点进行环境整治和配套提升,同时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第三产业。目前公园周边涉及的村庄有上际村、水东村和东源村,远期发展受公园旅游人流量的影响,可以拓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乡村体验旅游、乡村旅游商业配套服务等方式为主的服务功能。上际村进行旧村改造,形成山村体验点;水东村可结合森林公园入口服务区建设,主要为商品销售和旅馆住宿服务;东源村可结合田园采摘和田园观光建设,主要发展生态观光果园。
6 结语
城郊型森林公园作为一个生态体系,内容庞杂、物种丰富,承载着地域的生态文明和物质文化。城郊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作为一种新视点和新方向,不仅需要平衡生态环境与森林旅游之间的关系,而且需考虑功能布局、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旅游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问题。科学合理地规划利用城郊森林公园,努力协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公园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开发建设的同时,需要制定健全的审核制度和管理机制,如加强政策扶持、完善组织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强化生态意识、提高风险防范等,保障公园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