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山水人文格局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河北省涿鹿县为例
2022-10-1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院夏晶晶
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院 夏晶晶
1 基于城市山水人文格局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
随着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等时代命题的兴起,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中心城区高品质利用与历史文化传承等尤为重要。基于城市山水人文格局的总体城市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资源评价 包括对城市的山水格局、山脉走势、地形地貌、河湖水域等山水资源条件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对城市的历史沿革、古城街区、文化特色、景观风貌等人文条件的梳理与评判。
2)城市特色提取 通过品读历史、文献研究、现场感知、聚焦核心等方法对城市的发展脉络进行细致分析,明确城市在历史文化及山水格局方面的特色及优势。
3)城市形态构建 构建能够彰显城市山水格局的景观体系,打造能够传承城市文化的空间形态,以确定城市发展的整体格局。
4)城市风貌控制 包括视觉廊道、建筑色彩及风貌等要素的控制体系,以要素控制为抓手,引导城市风貌塑造。
2 城市资源的评价
1)山水格局 涿鹿县地形以山体为主,是南、西、北三面环山的丘陵地地貌,山系以拒马河为界,境内有丘陵、盆地、河滩、阶地等地形,洋河、桑干河流经县域,具备优质的山水资源条件。目前,涿鹿县山水格局与城市绿廊、景观通廊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桑干河是城市特色自然风貌的主要展示区,但总体风貌特色不够突出,故需进一步梳理城市景观肌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2)文化格局 涿鹿县仍保存着黄帝、炎帝、蚩尤三大始祖生活、劳作、争战、融合、建都、创业的历史遗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目前,涿鹿县对现有历史遗迹的保护力度不足,城市空间无法彰显厚重的文化底蕴,故应通过收放有序的城镇风貌特色规划与城市设计,展现涿鹿县应有的古都风韵。
3 城市特色提取
3.1 品读历史,从文字中感受城市山水人文基础
城市特色的提取应从历史中寻找城市的山水格局和城市文化。涿鹿县自古以来就处于山水之间,中心城区以黄羊山、九龙山和鸡鸣山为天然屏障,面向桑干河,背山面水,具备良好的地形条件和风水格局。通过对《涿鹿县志》《保安州志》《山海经》《水经注》等历史文献的品读与解析,寻找水系及历史踪迹,还原古涿鹿城池的位置及规模。
3.2 文献研究,从图纸中寻找城市山水人文变迁
众多历史典籍对于认识城市的山水格局与城市文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献研究可分为文字研究和图纸研究,文字研究包括城市历史成因、历史沿革的发展历程等;图纸研究可更直观地看出城市的山水格局及城市的历史变迁,为准确把握城市的核心特点提供依据。
从城市建设方面来看,涿鹿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城池的选址与建设均为后期王城与礼制思想奠定基础。涿鹿古称冀州,秦汉时期属上谷郡,晋魏时期属广宁郡,隋时属涿郡怀戎县,唐为永兴县,元、明、清三代名为保安州,民国改为涿鹿县,后属直隶省、察哈尔省、张家口地区等。通过对文献古籍的研究可分析涿鹿县独特的人文文化特色。
到这里一直都在介绍主人公的境遇和心境。而关于主人公为什么会在监狱里却没有谈及。菊花被带到监狱后不久,由于监狱的恶劣环境菊花一点一点的衰弱下去。每天早上打扫的时候灰尘会粘在花瓣上而无法清理,渐渐地花瓣就变黑了。加上阳光的不足,花朵不断地变小。终于关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话题开始了:
3.3 现场感知,从建筑中体验城市山水人文风貌
城市特色的提取更重要的是对于场地的实际感受,从建筑高度、质量、风貌、色彩4个方面研究,得出涿鹿县建筑呈“四周高、中间低”“四周好、中间差”的发展态势。城市不断向外扩张,故城市四周为新建建筑,以现代风貌为主,同时存在传统建筑,缺少风貌分区指引;城市色彩缺乏统一管理,忽略对传统色彩的使用;城市整体呈现“建筑高度无序,城市色彩无章,风貌缺乏引导”的特征。
3.4 聚焦核心,从城市中描绘城市山水人文景象
将重点聚焦于城区核心,即对于城区发展最重要的古城、古街等人文资源,或者护城河等能体现城市山水格局与人文历史的重要城市特色风貌核心,抓准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重点着手设计。
涿鹿县最具特色的是古城“一城两郭”的“品”字形格局,1949年后,古城向四周拓展的趋势越发明显,城墙逐渐损毁,古城整体格局及主要道路脉络虽得到保留,但“品”字形格局逐渐消失。
在山水格局方面,除环绕古城的“品”字形护城河外还衍生出一圈不完整的环城水系,加上外围的桑干河等其他生态水系,可依稀感受到涿鹿“三环水系”的格局。中心城区内古城护城河遗迹已消失殆尽,城区仍留存部分近现代水渠,作为重构中心城区水系的基础。
4 城市形态构建
4.1 山水同构,打造疏山理水的城市景观体系
在城市景观体系构建方面,一般有通山达水、显山露水、疏山理水等多层次的设计手法:①通山达水一般是建立通风廊道与贯通山水的交通廊道,使城市周边的山水能够到达,是最基本的构建手法;②显山露水是通过建立视觉廊道、高低错落布局建筑等手法,建立城市与周边山水的融合关系;③疏山理水是通过城市自然的本底资源,由山水衍生出城市的整体景观格局,既对自然条件进行保留,又对其进行一定的设计与改造,如将已干涸的水系打通,或运用绿地暗喻水系等手法,将绿地与水系串联成环城水系,将古代重要水系节点重构成为体系中的景观节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体系。
如图1所示,涿鹿县城市景观体系运用疏山理水、山水同构的手法,打造“一屏一带、蓝绿三环、星罗棋布”的山水格局:以“一屏一带”为格局基底,“一屏”为鸡鸣山—九龙山—黄羊山—燕山山脉—太行山脉,“一带”为桑干河;针对保安州的人工水系及现状留存水渠,疏通并恢复部分已干涸河道,无法恢复的部分由绿地等暗喻河道,由古护城河衍生出小环城水系和大环城水系,构建完整的“蓝绿三环”,即古护城河、小环城水系、大环城水系及绿环;串联中心城区的点状绿地水系,构建“星罗棋布”的点状水系系统,包括原址恢复的古莲花池及7处新建湖泊,构建特色景观体系。
1 山水同构景观体系
4.2 以古带新,构建宜人传文的城市空间形态
涿鹿县城区现状空间结构为单核心圈层式,具有东西、南北2条城市主要轴线。城市空间形态打造“一核四心、十字主轴、城郭四区”的空间结构。综合城市现状空间结构及古城空间结构,提取现状空间形态要素主要包括功能核心区、古城文化区、城市功能轴线及古城文化轴线。以涿鹿古城作为“发展核心”,打造涿鹿古城综合服务区;将东西南北4处功能中心作为“门户节点”,完善配套设施,减少城市中心压力;延续并传承历史上的功能主轴作为城市的“十字主轴”,即轩辕大街、合符大道;按照城市功能划分“城郭四区”,分别为企业办公配套服务区、旧城活力居住生活区、新城现代居住生活区、滨水生态居住生活区,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
5 城市风貌控制
5.1 山水景观要素
山水格局要素可从城市设计与山、水、城的空间关系确定,主要山峰及山势高点不得被建筑遮挡,山体是城市景观背景,城市设计需要注意与山体的协调。山峰是视线保护的主要目标,视线保护的重点是在片区主要路径和重要节点上保证山峰的可视性及较好的景观效果。当远观建筑最高位于1/3山体线的位置时,建筑轮廓与山势和谐灵动,且对山体遮挡较少,规划较为适宜。
结合现状水系情况及相关规划要求,从疏山理水的空间诉求出发,以“一河”塑造露水空间骨架,以“一环”串联人文生态基底,以“八湖”打造亲水空间核心,丰富生态环境体验。
5.2 视觉廊道要素
视觉廊道要素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山体轮廓线不被建筑高度破坏,保证重要节点及观山通道,使建筑天际线轮廓与山体轮廓线协调,形成前景、中景、远景相互协调且富有层次感的城市标志性天际线,重点包括:控制道路绿带,即轩辕大街、合符大道、东环路等,形成视线通廊;控制视廊两侧建筑的高度;视廊依托道路空间,避免板式高层建筑阻挡视线。
5.3 城市色彩要素
城市色彩基调需从“城市色彩的特质”“城市色彩的意向”提取。“城市色彩的特质”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民族、文化分布等;“城市色彩的意向”应从城市的历史角度切入,结合城市现有城市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地域文化特色,总结城市色彩。
涿鹿县位于内陆丘陵山区,居民以汉族为主,也包括满族、回族、蒙古族、壮族等少数民族,考虑山水辉映及人文文化的颜色呼应,总结出涿鹿县的城市色彩本底,宜选取偏暖色调。在城市色彩的意向选取方面,自然景观提取如墨绿、麦黄等城市色彩;人文景观提取中灰、土黄等城市色彩;现代建筑提取赭石、淡黄等城市色彩;历史建筑以青灰色为主,古城墙及城市建筑主色调为暖黄色为主(见图2)。涿鹿城市色彩总体应以素雅、偏暖的复合灰色和淡黄色为基调,充分体现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
2 涿鹿县城市色彩的意向选取
5.4 建筑风貌要素
城市建筑风貌可表现城市文化特色。规划可从建筑风貌的分区及分类控制入手,构建不同类型的核心风貌区,展现城市文化特色。为展示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实现对外宣传城市新形象的目的,基于涿鹿县目前的建筑风貌特色,将其划分为五大核心风貌区,通过街区尺度、景观、建筑形式、材质、高度等要素控制,为城市营造优美的视觉空间形象。
6 结语
通过梳理总结涿鹿县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形成基于城市山水人文格局的设计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初步探索。以山水格局为基础,以人文格局为特色提升,形成疏山理水、宜人传文的城市空间形态,既是城市山水与人文相融合的思想体现,又彰显出新时代高品质发展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