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互联网助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2-10-12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李庆赵建华

经济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服务业转型数字化

文/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李庆 赵建华

当前,“数字医疗”“数字旅游”“数字交通”及“数字餐饮”等以“数字生活”为核心的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人们的迫切诉求,倒逼服务业主动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以智慧服务和信息消费为导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要表现形式,重塑服务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动服务产业上下游数字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

大力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从医疗服务业来看,面对深化医改新阶段、新挑战、新要求的形势,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占领制高点,构建医疗健康云下互联网+医疗服务,已成为各大医院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医疗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打造互联网+医疗服务成为医疗机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例如,分级诊疗指的是我国的各级医疗机构依据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难易程度对各类疾病进行分级,并承担不同级别疾病的治疗。在分级治疗的制度之下,常见病多在一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治,慢性病往往在二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治,而疑难病或者是危重病则在三级大型综合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基于此,实现分级诊疗一方面必须灵活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调配医疗资源,让医生能够在社区和医院间流动,进一步实现医生资源的合理分布;另一方面是合理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患者的分流就诊,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在西藏自治区,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了四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全自治区近千家医疗机构。为此,应用医疗产业互联网,构建起医疗服务产业端与消费端的桥梁,打造数字健康产业新形态是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必然。

作为旅游典型代表的贵州旅游业,由于其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等优质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旅游服务业的翘楚。但是,由于其交通的不便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整体形象不突出、资源整合不完善、旅游景点文化内涵不足及吃住行游娱购脱节等问题,贵州旅游成为“鸡肋”。贵阳文化和旅游局痛定思痛,基于“贵阳旅游大数据中心”,进行旅游服务业创新应用的数字化转型。首先构建旅游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加快了贵州政府旅游数据资源梳理、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推进了旅游数据汇集和发掘、创新贵州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推动旅游业与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开拓大数据旅游创新产业发展空间。

提及交通服务业,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就是物流服务业。“快递小哥”敏捷、便捷、直达的服务,离不开物流管理的数字化水平。目前,物流服务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以云化和服务化模式,进行业务资源配给和资源社会化;以技术支撑交互和业务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模式,有效实现技术+业务人力资源优选的海量快递交易,形成了基于大数据下的新型快递物流服务模式,不仅满足了企业与客户交互层面的良好体验,又满足了数字整合和快速迭代的市场导向,使得物流交通服务业的成本得到极大控制、流程得以优化、业务结构得到极大调整,为物流快递服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收益。同样彰显交通服务业的就是出行软件,将乘客和车辆引入线上平台,基于数据自动匹配需求和供给,并通过担保和安全机制建立信用体系,把国民交通出行这个传统行业,改造为基于数据和算法的智能新产业,创建了完整的全栈交通服务体验。

在餐饮服务行业,如肉类加工行业,企业通过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将从粮食加工、养殖、屠宰、肉类深加工再到分销等业务场景,在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既定义了产业的行业标准,又形成了食品溯源的数据基础和行业规模效应。一旦食品行业标准形成,将赋能生态圈的各个合作伙伴,并可以向农户推送相应的信息,如疫苗信息、向分销商推送烹饪信息等,无疑这可将数据价值转化为企业的影响力,推动行业发展。

构建产业互联网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

2022 年服贸会现场 寇佳丽/摄

2022 年服贸会现场 寇佳丽/摄

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不容小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服务业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9%,但其中只有相当小的部分完成了数字化转型,还有80%的服务业没有实现数字化。如果说,数字化是下一个10 年的红利,那么这个巨大红利主要蕴于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之中;另一方面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借助新一代数字技术,构建产业互联网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

产业互联网是由消费互联网引申而来的概念。与消费互联网不同,产业互联网是服务于生产的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形成的互联网生态和形态。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主要以生产者为主体,实现所有行业、企业、生态链关系和企业迭代周期的互联网化。也就是说,产业互联网就如同人类的生产力从蒸汽时代迈人电气时代的发展,是生产力脱胎换骨的改变。可见,产业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并应用在经济社会领域中,最终提升国家的生产力。

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联通全产业链的需求侧和供给侧,构建生态圈效应。这意味着需要将原有的线下资源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并结合数字化手段完成重塑,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规模效益。

结合医疗、旅游、物流交通及餐饮等服务业市场主体,挖掘产业数字化带来的利益、研究产业数字化带来全新的服务业商业模式,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主要考虑两大方面:

一方面,立足自身行业,完成医疗、旅游、物流交通及餐饮服务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可以通过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立相应的贯通产业链资源场景化体验,预警预测未来场景服务,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价值体验;同时,将人工智能缺省地植入产业互联网平台,结合产业链资源,不仅支持自身的决策管理、智能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运营服务效率,也将形成行业头部企业主导+服务平台+行业参与的产业格局。

另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聚焦服务业的信息搜索、授信、金融交易和实体交付的融合产业互联网平台,覆盖医疗、旅游、物流交通、餐饮等服务业的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过程,进行产业内痛点洞察、价值诉求,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价值链,汇集跨服务企业的行业数据,甚至跨行业的数据,并不断发挥数字技术对业态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实现传统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最终将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这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诉求。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印证了服务业需要利用数字技术构建产业互联网融合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重塑服务业资源,让服务业数字化的应用直接触达每个个体,有效解决目前服务业线上、线下割裂、线下服务数字化难度大的主要痛点,并消弭时间、空间、地域及服务业务模式鸿沟。这在疫情期间也得到了印证,例如:“健康码”和“消费券”产品模式,不仅拓展了小程序生态,也为长远的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如今,“无绿码不出行”、健康码已经成为了全民常态和标配,是疫情时期的数字化健康证明。此外,消费券的刺激性,拉动服务业经济复苏,让许多过去不懂互联网、不善用互联网的商家和用户,都纷纷“触网”“上线”,成了覆盖服务业下沉市场的大风口。

当然,从数字生活层面来看,医疗、旅游、物流交通、餐饮等服务企业,还有诸多维度视角的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需求,如:老龄化群体、数量庞大的三四五线城市居民高质量生活及服务业自身的数字人才等需求考虑;从产业经济层面来看,参考《北京产业互联网图谱》和《2022 北京产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场景案例》数据,我国第二、第三产业需求规模近4.26亿元,但由于信息结构不对称及产业模式受限,导致结构性就业矛盾。应用数字技术,为用工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搭建智能化、可视化就业平台,也是产业互联创新应用关注的发展。这些不仅有效提升服务业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经济,更为社会就业提供创新发展,空间巨大。

产业互联网助力服务业创新发展

借助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经济势能,以产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服务业平台经济竞争蓄势待发。以医疗、旅游、物流交通、餐饮等为主体的服务业,应用产业互联网数字技术,联通服务业全产业链的需求侧和供给侧,构建生态圈效应,首先需要思考自身在产业链的定位,选择与产业定位和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价值交付和生态圈融合策略,做好自身内部的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产业互联网将重塑的传统服务产业资源、开放的平台战略和极致客户体验进行有效融合,让产业互联和生态圈持续繁荣、实现服务业的新经济增长点。

只有如此,才能加速服务产业链重构和新兴服务链打造,为服务业带来新的转型变革途径,践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业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数字化制胜
沣芝转型记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