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能融入高职体育课程的路径研究
2022-10-12盛炜垚尚明强
盛炜垚,尚明强
2022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体育法,明确规定: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体育强国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近几年来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人们普遍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但总体程度还偏低,仅为37.2%。面对现代社会新形势对职业工作的严峻要求下,如何使高职学生拥有在面对大学学业、生活中所需的体质保障,在迈向工作岗位前获得职业所需的体能素质(职业体能)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提供保障,同时可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1 “职业体能”的内涵与价值
职业体能的内涵是指与职业(工作劳动)相关的身体素质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包括特定环境下所需具备的身体运动能力,例如动态的操作能力、肌肉能承载的静态牵拉能力及其他为达到维持工作的身体姿势的能力,以及机体对于不同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英国学者马格瑞·怀特,她从“身体素养”进行研究,认为身体素质指不同天赋的个体保持终身身体活动的动机、信心、体育能力、知识与理解力。这包含情感、机体和认知三个不同维度,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而职业体能是在机体认知的理论前提下,通过培养人的身体意识,增强身体体验,获得身体认知,塑造身体行为来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实现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和终身性。因此,职业体能具有统合性特征,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职业体能”理念为高职院校各专业或专业群体育课程地改革与治理确立一个整体性的方向。对职业体能课程的研究不仅可以推动高职体育教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实践层面的改革,也丰富了体育理论和体育文化以及制度层面的创新。学校体育教育研究是最早的体育研究领域之一,研究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开展与促进、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学业表现等。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能力,要从身体能力、身体体验、身体认知和身体行为四个要素出发,激发学生从“我能”到“我会”,再由“我懂”到“我爱”的统一连贯过程。因此,把握职业体能的内涵有利于促进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2 高职体育课程现状
近几年,我国相关部门部委多次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相关文件。各地方部门也相继出台有关文件,要求稳步推进体育教育工作。但从总体而言,学校体育依旧是教育工作相对薄弱的环节,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认识较为片面、教学模式老套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也导致体质素质逐步变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一大短板。
在课程设置上,现阶段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共计144学时)。通过使用Nvivo12软件检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词云中图中突出了学生、教学、健康等重点词汇,体现了体育课程政策在以学生健康为主体方向发展的倾斜,但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稍显迟缓,在高职院校学制较本科短的时长基础上,其体育课程也存在只开设三学期。此外,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也常有“麻木”状态,高职院校针对该类问题逐步改进了体育教学模式,有混合课程、俱乐部、“赛课一体”等模式,但不同学期教材内容、计划安排、实施模式都还缺乏一定的衔接性。
胡振浩认为,高职体育教育不应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而是在深刻理解高职院校的特点与基础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并按照学生的不同专业群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让高职体育教育和学生专业教育有机相结合,为提升学生体质水平、职业技能服务。
胡靖平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主要问题有:(1)高职体育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不能相衔接;(2)高职体育课程教育教法缺乏专业性、有效性与实用性;(3)学生缺乏相关体育常识;(4)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此外,还提出了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方案:重构教育目标、拓展教学方法与内容、学生多元评价等。
王红英在其研究中指出有很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但锻炼次数一般很少,主要是1~2次/周,占总数的69.5%;而3~4次/周是最合适的运动频率,运动效果好,但比例仅为26.7%;且女生的运动频率不如男生的运动频率高。
陈秋斌提出健康教育的缺失及健康知识的匮乏,也直接导致学生对疾病认知的不足,其研究《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学体育”现状与改革探索》中只有5.26%的学生能够掌握人群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病理、预防及治疗等知识;有63.16%的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群常见的慢性病的病理、预防及治疗等知识一知半解;甚至有27.63%的学生根本不具备这些常见慢性病的相关知识。而健康知识匮乏的现状不但与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知识精英的身份不符,并且将严重影响其个人甚至家庭的健康基础,同时也将影响“2030健康中国”基本国策的实现。
3 高职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需求存在显著差异
大部分职业对于基础体能要求较为类似,但涉及一些岗位专业操作或者工作时,对于体能需求就体现了明显的差异。学生在面对不同的职业时,身体用力位置与体能素质也有所区别:钳工为主的学生,实训操作时主要涉及上肢各部位,体能素质以上肢肌力与灵敏素质为主;以数控加工为主的学生,用力部位以上臂与腰部为主,以腰部肌耐力及上臂肌力为主;以电工、流水线工作为主的学生,以站姿或坐姿维修线路为主,此类操作上肢发力较多,以上肢肌力素质为主;而综合操作实训的学生,要求经常站立或半蹲进行机械电子的排故训练,所以用力主要涉及腿部、手部,以腿部耐力及上肢肌力素质为主。
3.2 学生体能素质存在两极化现象
首先是体力个体差异,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在面对日常的实习、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身体疲劳感更为强烈,但随着身体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对工作强度的适应,疲劳感也会慢慢减弱;其次是年龄差异,学生年级越低,在学校实训过程中感觉疲劳的程度就越高。
3.3 学生对职业体能还认知过少
通过了解发现,大部分认为职业体能训练对其专业实践发展有益,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知道专业对应职业的工作特点,而能够依据体质素质再制定与实施职业体能锻炼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职业体能融入体育课程也变得尤为地迫切。
4 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原则
4.1 职业岗位的实用性
在选择相关训练的内容时,由于专业间存在较大差异,对应的职业表现与所需的体能素质也存在其明显的特点。因此,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和对应职业所需体能的特点,实施相对应的体育课程,例如:需要耐心细致的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可选择民族传统武术和瑜伽等内容;需要热情大方的销售、导游专业的学生,可选择体操类或团体性球类等内容;而对于形体有较高要求的教育、空乘等专业来说,可选择瑜伽、普拉提等内容。
4.2 身体发展的可持续性
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绝不能对学生的世界“乱砍乱伐”,这样只会使其在处于长期发展中失去持久的推动力,这也注定是失败的教育。我国的所有教育活动始终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亦是如此。学校体育教育要促进包括身心素质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实则就是促进学生机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今后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
4.3 突出健康、体现专业对应岗位的特点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两大基本特征——健康、专业。课程结构应做调整:1.总课时调整为4学期,144课时;2.第一学期基础职业体能课程,使学生了解职业体能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基本知识;3.第二、三学期职业体能限选课程,课程内容与专业特点相衔接,同时要兼顾体能素质锻炼的全面性,两个学期课程内容不得重复;4.第四学期兴趣自选课程,通过对学生每学期的评估,推出不同体能水平与需求的兴趣课程,作为职业体能的“补丁”课程同时兼顾学生的快乐体育需求,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在课外教学中可以设置校内与校外两大部分(见图1)。
图1 职业体能学期课程安排图
4.4 健康发展,建立职业体能教学的“一体化”
倡导课内外“一体化”,全面提高体能、技能水平。调查发现,单一的体育课程无法满足全面增强学生体能的需求,只有形成课内外、校内外协同促进的课程构架,并纳入教学评价,切实促进体质健康可持续发展。
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学生社团或相关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在不断参与中,形成锻炼的习惯,保障学生可持性发展。继续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积极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修订方案,通过课内、外两个部分相继配合实行基础、限选、兴趣课程等职业体能的锻炼;课外加大宣传,开展各类课外体育锻炼,学期初给学生发放出勤记录卡,学期末收回,出勤次数作为每学期课程成绩评价的依据。在组织过程中,安排专业的老师对学生设计和开展具有高职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4.5 兴趣引导,丰富课程内容
本研究通过对课外体育参与度的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除了体育课,几乎不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与训练,而由于对缺乏体育认识等因素,多数学生把空余时间都用在了睡觉、打游戏、学习等方面。这必将导致在一旦体育课程结束,学生不需要参加体育考试,其体育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必将骤减,更甚至将会慢慢消失。归根结底而言,缺乏体育课程内容的兴趣性,必将导致学生减弱兴趣,更无法形成一种主动锻炼的习惯。更有甚者,长期沉迷于网络等现象,导致严重缺乏运动,身体运动“断粮”,这也是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
根据高职院校的现状,依照学生专业特点、运动表现水平,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和体育管理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状态参与体育锻炼,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从而参与体育,培养体育兴趣,再发展个人爱好,形成个人体育习惯,最后以引导者的方式大力参与丰富职业体能的内容,帮助形成体育锻炼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4.6 结果导向,加强效果化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意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体能素质的提升,增加其参与课堂内外的主动性,提高体育课程锻炼的效果。所以,无论是在课堂内外,还是基础与专业知识的教学,都要求理论结合实际,达到过程与效果的协同提高,让职业体能作为日常,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而对于不同专业学生则需要不同的效果化培养。例如,厨艺、美发等专业的学生,对于体能的稳定素质要求高,且需要较好的方向判断能力;医学、车床等专业的学生,则需要良好的灵敏素质、协调素质。
5 职业体能融入高职体育课程的实现路径
健康的身体条件需要理论知识作为前提支撑,以实践锻炼得以实现。本研究的实践路径首先从职业体能的适用广度及专业化程度进行三步走:1.依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深入分析职业岗位对体能的需求,构建职业体能评价考核体系;2.制定针对性的练习训练方式;3.培养健康意识、预防职业疾病。
5.1 参照专业岗位需求,构建职业体能的评价考核体系
高职专业群建设对职业界定更讲究广泛适用性和专业精细性,基于此可将职业体能可分为基础职业体能、工作职业体能进行分步评价考核。
首先,是基础职业体能,其职业体能的内在需求主要分为3个模块:身体形态,包括体成分、重量、围度等;身体机能,包括心率、最大摄氧量等;身体素质,包括心肺耐力、肌耐力、肌力等。此外,由于本研究是从职业体能融入同意与课程的研究,课程研究讲究效益性,所以例如身高、长度(四肢)等素质在高职学生中一般不再随着年龄以及参与运动而发生改变,故未列入素质成分的表格中(见表1)。
表1 职业体能表
其次,使工作职业体能要求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空中乘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等各专业对职业岗位的体能要求进行分析,制定出各专业岗位对应不同身体素质(见表1)、不同身体部位主导(见表2),进行制定职业体能测试的具体项目内容、评价标准和测试方法。
表2 身体素质对应评价项目表
续表2
5.2 制定针对性体能训练方案
不同职业对职业体能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实施体能训练要始终围绕各岗位的刚需为依据,保证身体健康的原则下,设置合适的职业体能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
职业体能的训练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特点及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本研究首先对岗位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大数工作伴随专业群的分类存在明显发力部位或顺序上的差异,另外存在一部分工作内容所需的身体形态较为相似,但在身体操作、工作环境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低温、噪音、刮风等,所以将职业体能训练内容根据工作形态不同分为静态类、动态类及形态变换类,再根据工作时姿态的不同主导类型进行分类。而身体不同部分的不同素质需求需要通过不同放入练习方式来进行满足,本研究通过对体能相关专家与行业优秀教练的访谈,最后制定不同素质针对不同身体部位的锻炼方式加入课程内容。通过专家访谈并结合文献资料的汇总,对各类职业根据操作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以及标定了身体素质需求、课程内容等,帮助学生通过限选课程内容满足各自职业与学习生活所需(见表3)。
表3 职业特征对应职业体能信息表
5.3 培养健康意识,预防职业疾病
通过对岗位的实际走访调研与专家访谈,不同专业学生对职业体能、职业病和预防的认识都普遍存在差异,比如:需要静态坐姿主导类的白领、设计师,由于久坐导致颈椎、胸椎、腰椎产生酸胀疼痛等症状,学生普遍能认识到相关的隐患与危害,而如何预防和治疗,则基本没有预案。而对于导购或导游,由于其职业长时间进行走动,普遍认为该类型职业不会产生困扰身体健康的隐患,因此也没有做好预防措施,这种对健康的认识也是造成隐患的重要成因。
预防职业疾病分为“预+防”两部分:“预”为预测,首先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再学习职业易患疾病、致病因素及相应锻炼,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与内容,学习职业病的预防与保健知识,保持身体健康舒适的状态;“防”为防御,是对所学的锻炼方式及锻炼习惯加以实践,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 论
(1)在如今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都普遍得到了提高,但学生对于专业对应的职业的健康隐患与疾病缺乏一定的认识,缺乏必要的基本防护理论教学内容。
(2)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增加,部分学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大部分学生积极性和兴趣被还未激发或未完全激发,传统高职学校体育课程各模块间缺乏衔接性。
(3)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设备日趋改善,能满足基本体育教学,但对于职业体能的专业化需求较高、学生总体基数大和各学校设备不均衡等问题,需要日后逐步加以完善。
6.2 建 议
(1)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高职体育课程应以“健康第一”为原则,统筹兼顾,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个性需求。此外要遵循个性化和多样化相结合。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活动,继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过程监测,实现动态的评价反馈与及时调整,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2)选择性与时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年龄、专业、性别等特点以及环境、设备等不同情况来确定课程内容,应力求内容饱满、形式多样,从而满足学生的选择空间。此外,课程需加强学生发展的健康实效性,探索与中学体育课程的更好衔接。
(3)根据高职学生整体授课需求进行模块教学。适当加大授课时间,将课程保证到四学期,根据整体教学制定课程的不同阶段:基础体能;职业体能训练阶段;个性化训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