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合作交流为抓手 促进国际化医院建设
2022-10-12李传军
文︱李传军
创建于1907年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大学中山临床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自建院以来,就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一直活跃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舞台。
早在2002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与日本杉田眼科医院结为姊妹医院,成立了中日眼科中心,加强了中日眼科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通过两家医院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双方眼科技术水平特别是白内障手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达到国际同步水平。
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自2005年归属大连大学以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是致力于开展国际间合作与交流,拓宽学科发展思路,先后与美国康奈尔大学附属特种外科医院、德国美茵茨大学医学中心、俄罗斯新库茨涅斯克第一医院、日本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韩国首尔大学附属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皇家王子阿尔弗雷德医院等多个国家多所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至2012年底,医院共与47个国内外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国外医疗机构合作有15个;聘请专家46人,其中院士4人、国外专家12人。
中山医院眼科主任周明教授曾作为访问学者出访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香川大学医学院眼科、大阪大学医学院眼科及东京杉田眼科医院等6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和眼科医院。回国后,在他的带领下,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日本杉田眼科医院联合成功举办了3届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眼科学术大会——中日大连国际眼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为中日眼科最新技术和学术交流搭建了高水平平台。
2014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8年来,双方以鼻咽癌研究为中心,采用自主建立的循环血肿瘤细胞检测平台和引自美国的专利技术,从基础和临床两方面入手,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CSV、IGF-IR、PECAM-1、miR-372和miR-30a,以及可以协同鼻咽癌放射增敏的新型药物Linsitinib和阿帕替尼。双方所鉴定的分子标志物和靶向药物均为鼻咽癌研究领域首次报告。
2020年,医院作为“影像引导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CybeRay)治疗人体肿瘤的开放、单组目标值的临床试验”的组长单位,成功引入了国际首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肿瘤治疗利器,图像引导头、体伽玛刀——CybeRay,实现了伽玛刀治疗肿瘤的图像引导。
2021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为大连市唯一一所中日医疗合作示范医院,并成立了国际合作小组,创办了国际医疗合作培训专班,筹建了中日合作示范病房。2022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签署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这对推动两院在医学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先进医疗技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服务理念及医院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具有深远意义。
注重学科建设,坚持创新引领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设有造船、桥北、瓦房店3个分部,1992年成为辽宁省首批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承担大连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院校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内的5个层次、16个专业的教学任务。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注重学科建设,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大连市一级医学重点专科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大连市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博士后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近年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80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级科技奖励300余项。
2020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影像引导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CybeRay)治疗人体肿瘤的开放、单组目标值的临床试验”的组长单位,成功引入了国际首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肿瘤治疗利器,图像引导头、体伽玛刀——CybeRay,实现了伽玛刀治疗肿瘤的图像引导。
2021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骨科、肝胆外科、乳腺外科获批大连市医学重点学科“登峰计划”建设项目。医院肿瘤科在国内率先应用3D打印模板结合CT引导辅助粒子植入技术、骨科的骨坏死保髋治疗技术及3D打印骨植入材料(多孔钽、镁金属)的转化应用等多项技术已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定位“互联网+健康”的发展模式,以优化服务流程为出发点,历经近20年的数字化建设,构建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始终立于中国医疗行业的前列,荣获多项国际、国家和行业认证,也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很好地发挥大型综合医院在分级诊疗工作上的应有作用,也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远程交流基础。
厚积薄发,筑就革故鼎新的百年老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继续整合、优化医疗、教学、科研的优质资源,积极培养国际化团队,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将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推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与国际知名院校及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稳定、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致力把医院打造成为百姓信赖的人文、创新、技术型国际化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