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的情感生成逻辑
——基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实践考察

2022-10-11林仁镇

探索 2022年5期
关键词:南海区共同体个体

文 宏,林仁镇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层治理中存在着彼此之间“理解难”、邻里矛盾纠纷“调解难”、本地人口和外地人口“融合难”等系列难题,制约着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构。尤其是在“陌生人”组成的城市社区中,虽然相应的治理规则、治理技术相对明确,但邻里关系冷漠、家园认同感较低,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较弱,如何在基层常规治理资源有限的基础上唤醒情感等“沉睡资源”,成为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命题。

已有研究关注了基层情感治理的具体内涵、功能作用、运作逻辑、梗阻困境、推进策略等。有研究指出,基层情感治理主要通过促进正向情感再生来构建共同体[1],具有原生型情感治理与工具型情感治理两种类型[2],是情感唤醒与情感互动结合的结果[3],能够柔化“国家-社会”刚性的权力结构、重构人际互动关系、增进认同感和归属感[4],使基层治理秩序稳定、动态运行。情感治理的核心在于回归“人”的价值及其主体性[5],主要在共识、声誉、场合、互惠和信任等微观机制作用下[6],通过情感的导航、转译和扩散[7],使得陌生关系熟悉化、熟悉关系关联化、关联关系自治化[8]。但“家”意象的消逝导致生活场域内缩、规约和引导力量不足,造成人情惯习异化、关系陌生化。针对社区社会资本流失、负性叠加效应形成等梗阻困境[9],可通过“以情治情”和“以规治情”两条路径[10],回应和满足居民情感需求、培育和塑造社区正向情感、挖掘和使用社区内生组织的情感资源、嵌入和内化外源组织的情感支持[11],守护社区情感、诉诸情感慰藉、纾解情感梗阻[12]。

既有研究总体上阐释了基层治理中的情感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等内容,揭示了情感治理的基本图景,为进一步探究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的情感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但已有研究较少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的情感生成逻辑,亟待有研究去拓展这一议题。在具体的城市基层治理实践中,同样面临着事务处理“离地化”和矛盾不断增多的共通问题,有的地方能够巧用情感降低基层治理成本,而有的地方即使运用了情感策略,仍出现“行政有效但治理无效”的情形。那么面对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为何有的地方通过情感的入场能够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如何在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唤醒“沉睡的情感资源”?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情感能否自发生成?其生成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内在逻辑?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情感生成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佛山市南海区党建引领“创建熟人社区”工作(以下简称“创熟”工作)案例的参与式观察,呈现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情感的生成过程,洞悉背后所蕴含的内在逻辑,探讨并回答本文提出的理论命题。本文的基础资料包括对佛山市南海区“创熟”工作的蹲点调研和深度访谈所收集的素材,以及与“创熟”工作相关的政策文件、工作报告、书籍音频、新闻报道等内容。以上研究素材相互印证,为进一步探析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情感的生成逻辑提供扎实的资料支撑。

2 分析框架与研究案例

2.1 分析框架

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主要基于共同愿景、共同目标、共同场域、共同事务、共同利益和共同记忆进行建构。情感作为一种“黏合剂”,在此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联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国家的重要作用。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人口的高速流动,邻里之间出现陌生化与原子化趋势,社区中的邻居不再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亲或者世代为邻的熟人,而是不断变换的“陌生人”。因此,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情感并非完全自发生成,除了自然情感之外,更多是在各类活动中“创建”而成的。当情感成为城市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工具时,开展一些能够凝聚共同情感的相关活动,可以帮助找回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的温度、温情与温暖,助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构。

参与活动是情感产生的必备条件。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情感生成,通常会经历相似的演化阶段,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进阶过程,会经历从被动式参与到配合式参与,再到自主式参与的本土阶梯模型[13]。进一步借鉴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结合场域、惯习、资本三个核心概念,深度理解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情感生产内容[14]113-115。共同场域是情感生成的前提与基础,意味着不同主体能在一定的治理空间或载体中实现互动。情感的生成往往会经历从“入场”期到“造场”期再到“固场”期的过程[15],使得情感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得到不断积累,民众惯习行为能够得到重构。个体、组织、场域之间则形成多层互动,在竞争与合作中产生新的耦合模式,最终完成创新[16]。

结合已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本文将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的情感生成过程具象化为借鉴、优化和创新等三个阶段,提炼出“移植—再造—升华”分析框架,以此探究情感生成的内在逻辑。

首先,情感移植是情感生成的基础。移植包括复制、模仿、混合、启发四种类型[17],在情感生成的初始阶段,通过移植的方式,能够将个体和群体已形成的情感快速转移和植入新的情境中来。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主要是重构个体身份认同与强化群体家园归属。在新的情境中,对个体或群体已有情感的转移和植入,可促使个体或群体快速融入新的治理场景。一方面,重构个体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并非先天获得,而是与时空场景关系非常密切,能让个体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和安全感[18],可以通过人与人的持续交往进行后天塑造[19]195。个体能在已有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将原有认同植入新的情境,通过互动、循环和传播快速塑造新的身份认同,实现个体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强化群体家园归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身成长的特殊情感,大多会保留对儿时成长的怀念,汇集成对家园的特殊期待。在新的场域中,可以构筑美好环境,重塑新的家园精神,将不同主体间普遍认同的“家园”情感转移至新的居住环境中,让新市民群体在陌生城市中产生新的寄托,能够望得见“乡愁”,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情感再造是情感生成的关键。情感需要不断进行再生产。情感治理的本质是借助结构性情感、情境性情感和自我关联性情感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推动人际关系亲密化,实现有效治理[4]。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通过利益的维护和活力的提升等,在情感移植的基础上,进行情感的再生产,让不同主体间拥有获得感、提升幸福感。一方面,协同利益诉求,达成治理共识。利益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利益与情感互为表里,是行动者联合起来达成共识的关键所在。在流动性的现代社会,原子化个体倾向宣扬而非约束自身利益,因而需要基于利益和规则,化解不同主体间的利益矛盾纠纷,柔性处置国家与社会间的鸿沟,建立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与诉求回应机制,以便产生积极的正向社会情感,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另一方面,整合治理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情感生成或激发需要合适的场域。空间再造可以整合基层场域中的各种资源,实现情感的融合和再生产[20]。社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邻里环境,发挥基层组织的动员优势,建立楼道或巷道自治小组等,达成治理共识,激发基层自治活力。通过实实在在的各类活动成效,整合治理资源,促进不同群体的彼此理解,实现“陌生”向“熟悉”的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情感升华是情感生成的动力。情感能够让更多主体主动参与治理,实现主体从旁观者向行动者的转换,形成相应的信任机制,夯实更为牢固的责任基础。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构中,可以使用创新手段,营造治理氛围,在情感移植和情感再造的基础上,夯实责任,为城市治理提供重要支撑。一方面,营造合作氛围,培育责任意识。信任是集体行动与合作行为的关键资产[21]150。信任的累积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在对话沟通的基础上提升居民守望相助的意识,激发行动者从情感出发参与组织活动的“自有动机”[22]91-144。通过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植入内在责任意识,助推城市基层治理的情感生成,从而构建稳定的情感共同体基础,实现松散的原子化状态向紧密的共同体转化。另一方面,强化情感联结,夯实责任基础。治理责任的嵌入,能够培育主体信任,激发社会主体的参与热情,让公众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通过主体积极承担责任的方式,提升社会治理体系的执行力[23],形成城市管理闭环,实现基层治理中主体、手段和目标的有机融合,这样有助于形成情感联盟,进而实现基层的良性自治。

上述分析比较清晰地呈现了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的情感生成逻辑(见图1)。通过“移植—再造—升华”分析框架,采取借鉴、优化和创新的进阶形式,可以激发治理过程中的共同情感,让城市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显温情、更加温暖,从而形成和谐有序、充满活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

图1 基层治理共同体中的情感生成逻辑分析框架

2.2 研究案例

城市发展带来的人口高度流动加剧了社会成员间的陌生化和原子化,弱化了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消解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基础。2010—2020年,佛山市南海区年均增加10.78万人[24]。截至2020年底,南海全区登记在册流动人口221.95万人[25]。为有效解决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难题,2011年南海区桂城街道提出创建“熟人社区”工作计划,专门成立“创熟”工作组,具体负责推进此项任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南海区总结“创熟”工作方法,通过各类治理活动,激发基层治理情感,夯实治理资源,提炼具有推广价值的基层治理方案。2021年,南海区印发《“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推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计划》指出,2021年桂城街道进一步深化城市社区“创熟”工作,设立20个“创熟”试点社区,探索创熟工作向农村社区延伸,建立健全“创熟”工作机制;2022年,全区城市社区全面开展“创熟”工作,培育一批“创熟”精品项目;2023年,重点在非户籍常住人口集聚的农村社区开展“创熟”工作,不断优化提升“创熟”品牌(1)资料来源:佛山市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南海区开展“创熟”工作,重点关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情感功能,驱动基层转变治理理念,通过激发群体信任及归属认同,解决城市基层治理难题,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实践机制,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成效,为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样本。佛山市南海区“创熟”案例在实践上解释了治理过程中的情感“移植—再造—升华”过程,为研究基层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可以深度理解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情感生成逻辑。

3 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情感生成的内在逻辑

情感在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润滑剂和调节器的作用。在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可以塑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实践机制,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佛山市南海区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关系阻隔较为严重。南海区制定相应的规则,充分发挥情感纽带的链接作用,通过推动“创熟”工作,积极推进多元共治,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碎片化、社区氛围陌生化、个体原子化等问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通过对该案例的深度挖掘,可以发现,在城市基层治理中,情感并非自然生成,而是需要采取情感移植、情感再造、情感升华等方式,强化基层社会中“陌生人”之间的关联,扩充和优化社会资本,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3.1 身份认同、家园归属与情感移植

传统熟人社会中的情感来源明确,共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经历赋予每个人独有的身份认同,以及对特定家园的强烈归属。在城市化进程中,打破了单独个体的传统生活圈层,生活工作中不断变换的陌生人,难以形成长久的合作机制,导致长远利益纽带的断裂。城市居民往往缺乏社区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城市基层治理面临一定的挑战。2011年8月,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在工作中提出“创建熟人社区”的治理思路,率先在全国开展“创熟”工作,在陌生的城市社区中,重构相互信任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找回基层治理中的情感因素[26]1-3。桂城街道早期“创熟”工作,主要复制和模仿以往工作经验,将“创熟”工作嵌入常态日常工作中,通过组织具体活动,搭建相关平台,构筑个体的身份认同,营造守望相助的治理氛围,强化城市治理层面的家园归属。

3.1.1 重构个体身份认同

个体身份认同是一种共有知识汇集的认知结果,具有较强的情感驱动特征。在传统熟人社会中,由于存在血缘宗亲和世代为邻因素,群体内的个体情感相对浓厚,身份认同感较强。然而,在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原子化与碎片化特征,需要借助具体活动,将传统身份认同中的情感进行“转移”,并将其与社会转型紧密结合,在治理重构中进行情感“植入”,建立新市民群体过往经历与全新生活环境的关联,为实现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融合提供基础,从而在新的场域和情境中重塑个体身份认同。

一是将传统的身份认同进行情感“转移”。一方面,促进新市民融入,消除隔阂。重视新市民的服务工作,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新市民与新环境的距离感,引导新市民参与各种活动,激发新市民的归属认可,将以往对家乡的情感快速“转移”到新场景中,推动新市民适应和融入本地生活。正如J社区的罗叔所说的,“记得当时我们从外省来到南海时,因为有社区提供的服务,楼长和邻居们都很热情,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使得我们很快便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感受到了邻里的温情,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另一方面,唤醒共有文化记忆,实现包容性发展。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以居民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通过挖掘创新具有地域特色、兼容并蓄的内容,营造个体共有的文化记忆,将原有指向类似的情感转移至新的场景中,以消解相互之间的陌生感,并迅速重构个体的身份认同。在调研中发现,当地社区除了挖掘本土的岭南文化,还吸收了外地人口比较多的群体文化,鼓励新市民群体参与其中,让新市民群体在社区里找到归属,慢慢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

二是借助已有具体活动进行情感“植入”。通过定期举办常规活动,将已有的个体情感植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个体生活与公共生活的衔接,推动不同群体的交流互动,使个体在新的情境下的身份认知愈发清晰,从“居住认同”上升到“情感认同”。为了让新市民更好融入,南海区以“创熟”为抓手,以邻里节为载体,通过举办小品表演大赛和弘扬志愿服务主旋律等活动,让邻里更有情。同时,通过特色活动的组织开展,强化共情性的“在场”,带动更多人参与,实现“我”“我们”“他们”之间的融合,提升个体在新环境中的参与感和主体感,塑造个体新的身份认同。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特色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不同群体的积极参与,大部分群体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乐趣,加之当参与者发现他们的很多想法能够变成现实和被认同时,亦更加认同“创熟”工作。

3.1.2 强化群体家园归属

家园归属是基于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情感。共同的家园归属可使得不同主体之间更易交流、增进互动、促进融合,提升归属感和凝聚力。不同主体间的家园归属感各不相同。在新的场域中,重拾“乡土情怀、家乡意识”,激发“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等情感,唤醒共有的乡愁记忆,能够形成新的纽带,激发新的情感,助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构。

一是家园归属蕴含着乡土情怀、家乡意识等情感内容。一方面,借助“创熟”宣讲会等载体,利用既有的“家园”文化,结合“乡土情结”“乡土味道”“乡土气息”,从“熟人文化”入手,唤醒城市居民群体的主人翁意识,让不同主体快速熟络起来,从而有效引导不同群体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南海区通过“创熟”宣讲会、“新市民学堂”等诸多活动的举办,帮助居民找回城市中的乡愁,让更多新市民更快熟悉城市生活、找到新归属。另一方面,培植乡风文明的社区文化,唤醒城市居民的“乡愁”,实现从“远方的家”到“身边的家”的转变,迅速消解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将在城市“小家”的情愫延伸至“大家”的治理情感,实现从“陌生化”到“有归属”的转变。南海区从“熟人文化”入手,不仅让新市民群体找到“伴”,更让他们的参与有“见得到”的实效,产生“我”能改变的自豪感,将“小区的事”变成“我家的事”,实现了从“外乡人”到“本乡人”的转变。

二是家园归属蕴含着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等情感意涵。邻里相帮是“创熟”的重要抓手,也是“创熟”的主要目标。守望相助能够清除邻里关系冷漠的倾向,熟络陌生人群体,将城市中的“邻里深情”找回来。在陌生的城市场域中,通过弘扬美德、营造和谐家风等活动,将传统社会中的朴素情感进行移植,营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氛围,激发“邻里深情”“远亲不如近邻”的个人记忆,促进不同主体的情感生成,强化个体与社区的关联认同,引导特定主体的认知与行为,密切和互嵌个体间的关系,有效实现原子化个体的串联。邻里事务的回应与处理已经成为“创熟”工作的轴心,通过对邻里文化的传承,能够让更多人有家一样的感觉,形成新的归属。

3.2 达成共识、激发活力与情感再造

个体身份认同的重构和群体家园归属的强化,是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情感产生的基础。现代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陌生人社会,通过情感再造的方式,可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员的有效融合。其中,利益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形成认知差异,因此需要破解共同性缺失难题,建立完善相应的机制,为情感再造提供保障;同时,借助利益整合机制促进情感再造。这需要整合内外部资源,让更多主体有参与感,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活力。佛山市南海区“创熟”工作主要从“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与“整合资源、激发活力”两个维度,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的情感再生产。

3.2.1 化解矛盾,达成共识

城市治理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不同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相互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纠纷。情感再造离不开对相关主体关系的协调,尤其是关注利益诉求方面的实现。这需要构建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畅通群众诉求回应机制,寻找利益最大公约数,化解多元主体间的利益矛盾,整合资源,达成共识,以激发正向情感。

一是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充分吸收“创熟”工作经验,践行“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超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理念,搭建三级小区调解架构、居民议事平台,建立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以“创熟”工作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深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持续进行利益协调,充分保障不同群体的合法权益,让群众在“看得见的变化”基础上,助推城市治理的情感再生产。南海区桂城街道通过楼道座谈会、茶话会,把居民普遍关心、利益有分歧的问题转变为公共议题,在协商对话的基础上解决矛盾,将“反对者”变成“创熟”同路人,尽可能地团结大多数人。与此同时,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及时收集城市居民的利益诉求,有效反馈城市居民的利益申诉,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的利益症结,形塑利益基础上的情感共同体。正如A社区黄书记所说的,“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难以协调多元主体召开线下会议的问题,因此社区就针对某项需要开展联席会议的事项建立专门的微信群,一事一议,并对微信群从时间上和内容上进行规范管理”。

二是畅通群众诉求回应机制。尊重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关注多元主体的疏离情形,重点整治城市治理目标的无序状态。充分利用休闲公园、社区阅览室、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扩展社区治理新空间。积极动员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等主体,构建基层社会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及时收集、反馈和回应群众利益诉求,借助“创熟”载体达成治理共识。在具体实践中,开展“创熟”工作的试点社区不仅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机会收集社情民意,更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认真研究,及时回应民众诉求。与此同时,积极搭建利益共享平台,畅通利益链接渠道,强化主体间的沟通、对话与回应,避免群体撕裂和对抗,有效解决关系松散、情感冷漠等难题,达成更多治理共识。以南海区老旧小区改造为例,由于其涉及的利益面非常广,通过“创熟”建立相对完善的对话沟通机制、参与机制和诉求回应机制,全面收集相关诉求,有效推动了群众的深度参与,大大减少了矛盾纠纷。

3.2.2 整合资源,激发活力

整合社区的组织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将分散疏离的原子化个体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盘活“存量”资源,激发“增量”资源,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加强公共事务的多元主体合作,实现共同场域的价值守望,强化共同事务的情感慰藉,助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的情感再造。

一是用活“存量”资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方面,夯实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强化社区、网格、基层综治中心等组织载体,发挥社区治理场域中的情感优势,及时回应群众的新诉求和新期待,满足基层治理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存量”资源统筹合力。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公共事务,更需要激发“存量”资源,发掘动员体制内部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闲置的场地资源,变通使用灵活的物资储备,有效回应日益多元的治理服务需求。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南海“创熟”工作的开展为资源整合提供了契机,社区中大量的内部资源和体制内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将异质化程度高的城市居民组织起来,消除碎片化与流动性的影响,根据不同主体的特定需求,围绕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营造宜居温馨的居住环境,构建和谐的现代邻里关系,提升群众获得感。面对基层丰富的资源,南海区要求通过资源重置、对接等方式,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将居民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让居民感受到温情与温暖。

二是用够“增量”资源,形成基层治理优势。在“创熟”工作推进中,建立“楼长制”“巷长制”“街长制”等,并建立起楼道自治小组、街道自治小组、巷道自治小组、街坊互助会、各类社团组织等载体,为有意愿、有想法和有能力的居民提供参与治理的平台,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就近参与到“创熟”活动中来,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南海区通过将各个楼栋的资源整合起来,借助楼长等队伍带动,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让群众更好地参与社区事务,进而促进了基层治理的情感再生产。与此同时,采用项目带动的方式,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吸纳更多热心的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中来,引导多方主体协同参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创熟”工作一直秉持“将服务对象转变为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的理念,让大家实实在在地获益,成功吸引更多组织和更多人参与到“创熟”工作中来。

3.3 培育信任、厚植责任与情感升华

信任培育和责任厚植是情感升华的关键。情感升华有助于培养地域共同体的价值归属,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为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有序运转提供动力支持。其中,培育信任能够凝聚各方合力,夯实治理基础。厚植责任能够唤起主体意识,激发参与意愿。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发展,南海区已经在全区推进“创熟”工作,并向农村社区延伸,协调多元主体参与,有效化解了社区矛盾,提升了“创熟”品牌的影响力,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3.3.1 营造氛围,培育信任

培育邻里之间的情感,能够让更多主体看到信心、希望和价值,有助于增强个体与群体的聚合力,强化对幸福感的情感追求,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从旁观者向行动者转换,有效实现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融合,夯实基层治理的行动者网络。

一是塑造新型邻里信任关系,培育基层治理内部信任。信任氛围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取得不同主体的内在认可,广泛获取居民支持,开展多种契合内在需求的活动,营造相识相知和关爱友善的治理氛围,驱动居民由被动参与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为集体行动和利益协调提供润滑作用。邻里间的信任感不是一天形成的,当邻里间通过“创熟”工作而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互相信任的氛围后,社区主体就会更加主动参与,产生积极情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居民内部的相互熟识还能够强化对话沟通,增加彼此间的信任度,促进居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换位思考、相互尊重,进而产生共情,促进互助行为,将治理的意见转为优化建议,让基层治理更有力度。

二是采用标识性的符号价值,培育基层治理的外部信任。优化物理空间,能够营造基层治理的信任氛围,增加城市的人文关怀,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助推居民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参与,筑牢共建共享的群众根基。在具体的实践中,南海各社区通过对物理空间的营造,让不同主体彼此间在共同的场域中有了更多接触的可能,培育了大家共同的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为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提供了可能。在治理过程中,统一设定标的物,以相关载体为依托,将情感“内化”为个体行动的治理技术,有助于提高“创熟”在基层的曝光率与熟悉度。南海区通过统一牌子、统一制度、统一宣传等方式,营造“创熟”氛围,让“创熟”文化根植于日常生活中,引导居民主动参与,不仅节约了治理中的行政成本,还获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3.3.2 夯实基础,厚植责任

厚植使命责任,有助于激发不同主体间的责任心,使其明晰自身责任,强化主动而为的使命感,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高度凝聚力,为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提供动力。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实现不同主体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是评价情感升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一是深化党建引领,夯实“创熟”机制。借助“创熟”工作,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范围,构建党群共建工作体系,全面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组织在基层的动员力和凝聚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宣传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除此之外,针对新型社区的特定治理需求,重点关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积极推动社区党员和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公开亮出党员身份,从责任层面唤起消失的邻里情怀和公共意识,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治理,为构建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奠定基础。以南海区推动的“党员就在楼道中”活动为例,通过党员干部的组织动员,让居民感受到变化,从而更愿意自主参与“创熟”工作,大家逐步成了“创熟同路人”,为“熟人社区”的创建提供了源动力。

二是遵循治理规则,培育公民意识与责任精神。全面梳理治理规则,积极发挥群众的主动性,让城市居民从适应到参与,进而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骨干力量。通过提升不同主体的道德责任,规避“搭便车”行为,培育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良好局面。南海区主要通过普及公民文化、制定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培育“熟人文化”,构建“熟人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不仅如此,“创熟”工作还将责任与利益关联起来,以便更好地联动各方力量,城市社区与农村“创熟”试点社区之间开展“创熟”工作结对交流,通过不同主体的共同学习、相互借鉴,构筑共同的情感联系和价值归属,以集体行动的方式实现情感的递进升华,最终形成守望相助、乐观包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新格局。正如桂城街道“创熟”课题组负责人苏主任所说的,“像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便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而这里面最重要的便是利益和责任,当‘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时,共同体的建设也就相对容易了”。

4 结论与讨论

情感是深度理解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维度。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的情感遵循移植、再造和升华的内在逻辑。如何统筹整合基层各类资源,积极发动各类主体力量,重拾治理的情感维度,将基层治理的“痛点”变为城市治理的“亮点”,是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通过深度挖掘佛山市南海区“创熟”工作案例,以借鉴、优化、创新等形式,将情感嵌入城市基层治理中,能够唤醒社区中“沉睡的情感资源”,实现个体与群体的有效联结,有力解决基层治理碎片化、社区氛围陌生化、个体原子化等问题,推动基层社会秩序与活力的统一,打造具有温度、温情与温暖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从而推动城市社区的高质量治理。

佛山市南海区的“创熟”工作探索,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质的实践样本,为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回应了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中的情感移植、情感再造和情感升华是相互交织的过程。在城市基层治理领域,本文通过深度挖掘现实的具体案例,积累了情感治理要素的大量资料,试图丰富情感治理的理论研究维度、优化情感生成的内在逻辑。

然而,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构中的情感生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情感作为一种“柔性”机制,本身亦有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如何避免其对正式规则、制度权威和程序正义的隐性消解,在兼具开放性与流动性的社会治理中实现二者的平衡和兼顾;如何有效融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采取多种手段,将稀缺的资源嵌入治理过程中,强化资源与目标的关联性,提升公共服务的精准度,进一步唤醒“沉睡的情感资源”,从而更加有效、更加精准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些都是后续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南海区共同体个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My New Teacher
What Do These People Do?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
佛山市南海区远山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