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陆基式养殖产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建议
2022-10-11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站张崇良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站 张崇良 郭 帆
云南省玉溪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普 燕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水资源总量丰沛,大小河流众多,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九大高原湖泊常年容水量保持近300亿立方米。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9.67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32万吨。随着长江“十年禁渔”行动的持续深入,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渔业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影响,而陆基式养殖设备可以有效拓展发展空间,补充渔产品的供给,缓解因禁渔、保护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困境。
一、陆基式养殖生产机械化现状
1.养殖情况。陆基式养鱼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采用全封闭式的水体循环系统,以及环保型高新技术,进行高密度集约型的水产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设施养殖技术。云南省虽然在陆基式养殖推广应用起步晚,但由于该养殖设备占地少、产量高、饲料利用率高、捕获简单、污染少、能耗低、抵御自然能力强等优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全省主要使用集装箱养殖和圆池式养殖2种生产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集装箱式养鱼设备312个,主要分布在红河州、怒江州和大理州;共有圆池式养鱼设备103个,主要分布在文山州、红河州和玉溪市。预计今年全省新增长200个,未来3年新增长1000个。
2.养殖生产机械化情况。陆基式养殖设备是通过多种机械、设备控制养殖环境内水的温度、细菌、负荷和尾水处理等养殖环境和养殖过程,实现受控式循环水养殖的一种设施设备。养殖管理主要包括进水、控温、增氧、投料、控菌、排水以及尾水处理等多个环节,增氧、投料和水处理是陆基式养殖管理中技术性强、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时效性强的关键作业环节。目前,云南省陆基式养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业机械主要有潜水水泵(供排水)、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杀菌消毒)、鼓风机(增氧)、塑料膜大棚(温度控制)以及用于尾水处理的微滤机、固液分离机、压榨机、发酵机等。
3.养殖生产主要技术模式。陆基式养殖生产模式主要是以集装箱、HDPE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或“帆布+镀锌板”等为生产载体,配置控水、控温、增氧、控菌、控养殖负荷、尾水处理等设备,实现受控式循环水养殖的一种模式。
从养殖生产的载体来看,主要有集装箱养殖和圆池式养殖两种模式,主要区别有二。一是载体材质不同,集装箱养殖使用钢材,圆池式养殖使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或“帆布+镀锌板”。二是载体安放形式不同,集装箱养殖是安放在地面上,而圆池式养殖则是半入土式安放。
从水处理方式来看,主要有外循环水式养殖和内循环水式养殖两种模式。外循环水式需配置池塘进行除磷脱氮增氧等尾水处理,内循环水式养殖则使用配套机具进行尾水处理。主要技术路线见图1图2。
图1 内循环水式养殖生产主要技术路线图
图2 外循环水式养殖生产主要技术路线图
二、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云南省仅红河、文山、大理、曲靖、怒江、大理和玉溪等州市推广应用陆基式养殖,而多数水资源充沛的地方未推广应用,发展潜能较大。
2.复制性有待完善。主要技术路线适应性差,养殖水体温度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可养殖品种受自然天气限制过多,复制性较差。
3.智能化有待提升。人工智能、信息化收集和利用等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控温、投料、增氧等环节基本靠个人经验及人工操作完成。
三、建议与措施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强调各地要依据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养殖模式转型升级,因地制宜试验推广陆基设施化循环水养殖等技术模式,加快推进先进技术模式的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
1.加强机械化信息化融合。推广部门进一步加大智能化养殖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通过温度、酸碱度、氧气含量等传感器实时监控养殖水体质量,并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对水体质量自动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推广应用自动投料机进行饲料投放,减少劳动强度。
2.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繁育新种苗时,应充分考虑机械化技术发展的现状特性,推广应用养殖适合于机械化养殖的优质品种,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率。积极探索适合大、中、小型生产规模主体的技术路线模式,促进陆基设施化循环水养殖生产的全面发展。
3.加强技术人员培训。陆基式养殖生产是一种新型设施养殖技术,增氧、水质监测和智能化控制、尾水处理和进排水系统等是集农机农艺、机械化信息化特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模式,养殖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养殖技术以及环保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要加强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切实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
4.加强政策补贴。充分利用现行的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将跑道养殖设备、箱式养殖设备以及其他水产养殖成套设备等纳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范围,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快速发展,减轻养殖户或养殖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省级财政加大对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新型养殖技术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