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性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2022-10-11刘梦莹

现代英语 2022年1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刘梦莹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4)

一、引言

文章基于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宏观探索的基础上,从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群体出发,致力于探究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引领下,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是如何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思政建设的意识,并努力践行和响应国家号召的。与此同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极力提升高等教育领域大学英语教师团队整体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自身教学技能。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方式的变革,努力践行“四个自信”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也为之后的课程思政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文献综述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经历了如下过程。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4月,上海市教委根据这一精神颁布了《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也就是说政治思想工作不是局限在一门思政课程上,而是贯彻高校“各类课程”[2]。经过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各高校逐步开始进行,深化课程思政的各项改革举措也在各高校相继实施。

2020年12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课程设置上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容[3]。但《指南(2020版)》虽然强调和规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相关的顶层设计总体上不够系统和具体,可操作性欠佳。此外,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生层面,均未做出明确的相关规定和具体要求或实际的操作方法,使得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蔡基刚教授强调,人们常常会混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创新,塑造的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4];然而后者,课程思政是一种概念,主要强调的是全人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高校及高校英语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应该注意对两个不同概念的区分[5]。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人文知识、语言技能、思辨能力、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的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更多地需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而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学习,因此,应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系,巧妙融合[6]。

高质量的大学英语教师群体,才有可能做课堂积极的引领者,从而加强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在整个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师应注重自身课程思政理念的培养,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还需要及时关注社会热点话题[7],这有利于教师自身思政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高校应重视对高校英语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专家讲座、研讨会、研学、网络课程培训和交流学习等形式促进高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8]。

但是,大学英语有其自身的教育困境,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试导向造成学习方式和培养目标的偏差,应试教育主导下的各类英语考试弱化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二是仅仅把英语当作一门语言来学习,包括语言的历史,发展及内涵,而较少关注语言实用性这个层面;三是高校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有限,使得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较为缓慢和困难。

综上,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特质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因此,指导文件中提出的关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等的培养也难以完成。基于此,需要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的人文性特质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最终实现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综合型外语人才。文章基于外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需求,试图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建设,从而缓解大学英语课程中存在的人文性被忽视等困境。

由上述可知,部分学者从课程思政的源起、理论以及与高等教育的关联度或者从何种角度培养学生这几个大的维度进行探讨,而课程思政在教学中实践的相关探讨较少。但是,具体的教学工作是课程思政主要的实施场所,其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的关键。因此,文章主要探讨在人文性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是如何开展的。此外,对高校英语教师本身的课程思政意识、敏感度以及教学理念,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困境等都进行了逐一的探讨,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三、研究设计

为了落实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需要调查清楚高校英语教师的需求和困境。因此,文章通过问卷对某高校30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认知与教学进行调查,以探索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需求。表1为参与调查教师的年龄与职称分布情况。

表1 教师的基本信息情况表

问卷调查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及简答的形式,关注三个方面的信息:教师的课程思政认知、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情况及教师面临的困境与需求。

问卷结束后,利用SPSS相关题目的选项比例进行数据分析,并对之进行内容分析和观点提炼。进一步解答文章的相关研究主题,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四、研究发现

(一)高校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认知情况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英语教师获取课程思政的相关信息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的文件及指南的发布(79.89%)、网络途径(75.56%)及学院下发的通知(72.56%)等,且大部分教师(89.98%)参与课程思政会议与培训,或者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大赛等,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院校注重课程思政概念的贯彻与学习。此外,笔者将高校教师的答案进行同义词归纳和整理,对每个类型中词汇出现的频次高低进行了排序(见表2)。

表2 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包含的主要内容

由表2可知,30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方面有强烈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将思政与时事紧密联系,并且注重对学生三观及品性的培养,因此,从教师维度来讲,教师有一定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潜意识。除此之外,部分英语教师能够把握英语课程思政的本质,即文化的交流与传递,因此,能够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符合《刚要》和《指南》中所强调的把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意识等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进行传授与引导。

(二)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践现状

问卷结果表明,每一位教师(100%)都明确表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进行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但仅有22.4%的教师表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有超过一半比重的课程思政元素的设置。在教师的个例研究中,教师依旧关注学生的语言技能本身的提升,因此,将语言技能提升作为课程和教学的最主要目标。由上述可知,教师鲜有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本身的内容设置,而依然将重点放在语言技能的培养方面。关于文化,也仅仅是将中西文化简单对比,少有深层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课程思政方面多维度的探索。教师给出的教学案例也表明,在具体的文化传递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深度的、批判性的思考和探索,根本在于教师自身课程思政意识的模糊以及理念的不清晰。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方法较为融合,但部分教师还是会选择比较基础和常见的任务型教学(80.02%)和讨论式教学(76.13%)以及情景式教学(72%)。由此可知,在课程思政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师更偏向于探究和完成任务等思路,并且,部分教师依然认为自己急需思政教学的途径、手段、方法及指导。无法完美地将课程思政与本专业课程相融合,显得较为生硬。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学效果评价是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数据显示,过半的教师(55.45%)表示,根据学院的要求,考核中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思政的维度去测评;一小部分的教师(21.34%)表示,设置课程思政考核维度的想法正在与学校方面进行沟通,但结果未明确表示。因此,教师自身虽然有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设想,包括教学评估,但整体的大环境和政策还未能跟上。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学评价标准,以及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指导下的课程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课程思政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由表3可知,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时无法准确把握其核心和内涵(38.2%)及不知如何构建联系(30.23%)等困难。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正建设中的存在的各种困难,大学英语教师积极应对,希望有规范和专业的思政元素的提炼(43.67%)和具体思政教学方法的指导(37.73%),部分教师(19.8%)希望从国家级会议,优秀示范课,课程创新培训等层面加深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较好的教学设计和二者的融合。

表3 教师融入课程思政的困难与诉求(一个教师可有多种选择,非单选)

续表

五、结论与启示

(一)注重培养大学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增强教师思政素质

在当下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浪潮下,大学英语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意识,能够将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合理并灵活将两者融合,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方针政策,才能将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及人才培养有效促进,才能将文化进行有效传递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技能,还需要将其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在实践中促进教学和育人。

(二)重塑课程思政的评判体系和标准,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目标

坚持课程思政对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其目标导向性和内容导向性的体现。因此,课程教学目标被细化为三个层面的要求,即知识、能力和思政。知识维度上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培养;能力维度上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素养及运用的培养;思政维度上着重考虑激发学生的正向价值观,并建立民族自信。当教师自身明确了思政教学目标之后,便能有效地从课程思政视角出发进行课程设计。

(三)拓展教师职业发展道路,全力打造思政方面的精品课程

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自我提升,包括语言技能、教学技能以及思政意识的培养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多方位、全方面透彻研究并进行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内容的建设及实践。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思政精品课程的建设,让思政融入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六、结语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当下我国高校英语教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英语教师在思政意识、思政课程评价及思政课程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需要高校英语教师积极主动提升自我的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兼顾思政与大学英语课程的交融,使学生在整个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显性和隐性的使命感传递和实现,从而使得自身更愿意接受课程思政与课堂的相互交融。基于此,文章从人文性视角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一方面,为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实现教育和教学进一步的优化。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至善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