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南山与终南文化第三届终南论坛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

2022-10-11撰文张敏

艺术品鉴 2022年25期
关键词:终南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

撰文=张敏

终南山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是南北地质、地理、生态、气候以及文化的分界线。以往,人们对终南山的想象是“八百里秦川”,认为终南山在陕西境内连贯东西,有八百里之长。事实上,这只是狭义上的终南山,广义上的终南山远远大于秦岭。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载:“西域南北有大山,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相属。盖发迹于阗终于关中,故曰终南。”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终南论坛”发起人彭德教授认为,文中所说的金城郡,其治所位于祁连山东端,东距秦长城西端鸟鼠山的直线距离约100 公里。鸟鼠山即秦岭西端的极点,而终南山继续向西延伸,一直到新疆的和田。

终南山孕育了周秦汉唐的文明,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其不仅纵向的时间线绵延久远,横向的覆盖面同样非常庞大,因此,研究终南山,一定要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切入。

本页左图: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和平主持开幕仪式

右图:捐赠仪式

建立“终南学”,是彭德教授发起“终南论坛”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连续不断地探讨研究与终南山文化相关的议题。探讨终南山与周秦汉唐文化的关系、与西亚文化和东亚文化的关联性,研究终南山与中国文学、绘画、建筑、景观、帝王政治、文明形态、民俗、礼教、宗教和隐逸的相关课题。最终建立起庞大的终南文化体系,形成跨领域、跨学科的“终南学”。

终南论坛已先后于2018 年、2019 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与第二届,2022 年8 月11 日至12 日,第三届终南论坛开幕式暨研讨会在西安高科度假大酒店会议中心举行。论坛开幕同期以数字图片方式举办了“禅师与禅画——明远水墨画展”。8月13 日,参会学者、嘉宾于库峪河乡村进行文化考察与交流座谈,参观了易简方舟·文化空间,以及西安美术学院周晓副教授在此举办的“库峪秀隐系列水墨个展”。此外,长安元敦中医堂主治医师杨一丰向专家们介绍了中医食疗文化,西安易简方舟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中医专家郭连成与中医针灸医师杨文静等邀请会议代表们体验了中医针灸、艾灸疗法,并赠送了本地特有的“库峪五宝”——金银花、葛根、五味子、松针、艾叶等。

本次终南论坛会期为三天,8 月11 日下午14:35 于西安高科度假大酒店会议中心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和平主持。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教授到场并发表了开幕致辞;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教授代为宣读了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先生的开幕致辞;西北大学李浩教授代为宣读了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教授的开幕致辞;丹青易考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振平先生发表了开幕致辞;会议饮品赞助商茶活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徐烜先生发来贺信。艺术家樊洲、范炳南、明远以及乡村手工艺人安社寿分别展示了他们为此次论坛捐赠的绘画作品和木艺作品,樊洲先生、安社寿先生代表捐赠者在捐赠仪式上发表了致辞。之后,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本届终南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浩宣布,第三届终南论坛会议正式启动。

本页开幕式合影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本届终南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终南论坛发起人彭德教授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本届终南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浩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系朱青生教授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李星明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夏可君教授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谷鹏飞教授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葛承雍先生

8 月11 日下午15:20,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青生的主持下,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终南论坛发起人、本届终南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德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本届终南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浩教授做了专题发言。

本页组图:研讨会现场

彭德教授的发言主题为《终南肆考》,此课题旨在为终南学定义划定时空框架及其文化的基本范围,分五个部分:一、终南山与秦岭异同考;二、华山是周秦两汉中岳考;三、发源终南山的丰水曾为天下之中考;四、夏后氏崇山即终南山考;五、终南山与周秦汉唐营国考。在发言中,彭德教授特别强调,要用终南山的概念取代秦岭这一概念。因为秦岭只是个诸侯国概念、行政概念、区域概念;而终南山则是跨地区的概念、开放概念,具有解释弹性,符合现代哲学所说的去辖域化,即对封闭辖域的消解。况且,终南山成名也早于秦岭,涉及范围大于秦岭。理清这一点,对研究终南山文化来说十分重要。

李浩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园林诗”范畴的史实与学理新说》,本文是李浩教授“园林诗”研究的成果之一,在本文中,李浩教授梳理了山水诗、田园诗和园林诗等语词概念的由来,叙述了山水诗、田园诗的缘起与演生变化,通过唐代园林的兴盛来彰显园林诗的突出特点。作者还引入景观学“四种自然说”等理论,以求从学理上界定荒野、田园和园林等自然景观环境,也为园林诗范畴的成立寻找学理的依据,为当前的文学史和唐诗史书写提供一更新的话语系统和理论范畴。

8 月12 日早上8:30,在西北大学李浩教授的主持下,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葛承雍先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朱青生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李星明教授先后进行了专题发言。

葛承雍先生的发言主题为《希腊酒神在中国的流传——考古出土古代“醉拂菻”神话驼囊》,葛承雍先生将近年来西安考古人员在不同的几座隋墓中,连续发掘出历史上失传已久的“醉拂菻”艺术图像驼囊视为希腊艺术传入中国确凿无疑的新证据,同时结合众多希腊罗马酒神演变的图像,联系一个世纪来中国境内陆续出土的其它希腊罗马——拜占庭艺术物证,再次证明“希腊化酒神”的神话经典标志传入中土被接受的独特轨迹。这些考古实物上,显现出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印记。

本页上图:研讨会现场第一排左起:李星明教授、葛承雍先生、朱青生教授

下图:研讨会现场

朱青生教授的发言主题为《艺术发生的本体论辩》,他认为,什么是艺术这个问题,如今具有意义和理解上的重大转移,这个转移实际上是将艺术主要作为“对象现象”,与将艺术主要作为“有生于无”人的问题并行发展,各有成就。书法就是一种“有生于无”的人的意义的“变现”(图像化),所以“写”可以针对汉字,也可以针对(写意)绘画。

李星明教授的发言主题为《从舆图看山水画的发展》,唐代是山水画大发展的时期,同样是舆地图的大发展时期,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等文献记载来看,唐人对山水画和舆地图没有严格的区分,绘制山水画和舆地图在技法方面有相同之处。山水画和舆地图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这是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一方面,随着“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舆图绘制理论和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促使山水画在空间构图和物象比例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舆地图的地貌也需要用山水画的勾勒用笔、敷色渲染、水墨皴擦等技法加以表现。所以,唐代舆地图的发展也是促进山水画发展的原因之一。文人和官员为皇帝和朝廷绘制的山水画,与舆地图在文化内涵方面往往有相同或接近的意义,即含有天下万方的政治理念,渗透着皇权思想。

8 月12 日下午14:30,在复旦大学李星明教授的主持下,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谷鹏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夏可君教授先后进行了专题发言。

谷鹏飞教授的发言主题为《“业余”文艺评论的价值——以范宽<溪山行旅图>的评论为例》,作为北宋全景山水代表作的《溪山行旅图》从诞生至今,围绕其主题与风格,展开多样争论。争论的一大焦点是:画作是师“心”还是师“目”,用今天的话说,是“写意”还是“写实”?谷鹏飞教授此次从绘画内容、创作主旨的角度,结合“业余评论”所见,展开了他的述评。

本页参访现场

夏可君教授的发言主题为《空白的哲学——想象王维的雪景山水画》,作为南宗文人画之祖的王维,迷人的其实是他的山水画,而谜中之谜则是他的雪景图,流传至今的恰好也是他的雪景图,动用艺术史的充分资源来系统分析雪景图的基本语汇,而无论真假,后世都必须想象一个王维。但为什么是雪景图?为什么水墨山水画在王维那里发生?水墨艺术发生的机制对于当代水墨艺术有着什么样的启发?一个古典的问题如何具有当代的价值?因为它关涉到中国哲学空白的敞开,“空白的活化”是王维雪景图与水墨艺术发生所隐含的哲学原理。

专家学者的发言结束后,艺术家、古琴演奏家樊洲先生为大家献上了古琴演奏,到场嘉宾进行自由论坛,论坛由彭德教授主持。

8 月13 日,在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周晓的带领下,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们进行了终南山文化考察,先后参访了库峪河乡村振兴农家乐产业升级示范点——匠南山、摩诃慈恩寺(终南库峪历史文化交流),并于元敦中医馆进行了中医文化交流与健康养生体验。

第三届终南论坛邀请了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搭建起了高端的、深入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文化景观、历史考古学、文学、艺术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向和领域上,深入挖掘了终南文化的内涵,拓展了终南文化的外延。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在专家学者的努力和所有支持论坛举办的知名院校、艺术机构、赞助人等的共同参与下,相信终南论坛的学术视野、学术深度必将继续拓展,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本页上图:(组图)参访现场

下图:“库峪秀隐系列水墨个展”现场

杨晓阳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教授

郭立宏 西北大学校长,教授

朱尽晖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武小川 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白振平 丹青易考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 坤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会长

黄景祥 江西燕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

姬秦安 西安市西蓝天然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晨晨 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王珠珠 西安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

钟国昌 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教授

杨 超 西安美术馆馆长,教授

李和平 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安社寿 乡村手工艺人(长安*安葫芦),愚作堂

樊 洲 艺术家,古琴演奏家

范炳南 书画艺术家,文物鉴藏家

辛 潼 西安大东方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连成 西安易简方舟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中医专家

杨一丰 长安元敦中医堂主治医师

杨文静 西安易简方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中医针灸医师

周 晓 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

刘 路 西安知也美术馆馆长

彭 德 西安美院艺术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李 浩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朱青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李星明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兼副院长

夏可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谷鹏飞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兼院长

葛承雍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2022 年8 月11 日14:35

2022 年8 月11 日至13 日

西安高科度假大酒店会议中心

库峪河乡村振兴农家乐产业升级示范点——匠南山

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丹青易考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西安市西蓝天然气集团

安社寿(长安·安葫芦)与愚作堂

樊洲,范炳南,郭连成

杨一丰,杨文静,周晓

库峪河乡村振兴农家乐产业升级示范点——匠南山

易简方舟科技有限公司和易简方舟志愿者团队

茶活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广播电视台

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

艺术品鉴杂志社

猜你喜欢

终南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西北大学求捐“一杯奶茶钱”上热搜
高杨作品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等春来》《是放学后的》《新幸福田园梦》《输入.输出》
The Analysis of The Bluest Ey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ntz Fanon’s Post-colonialism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终南望余雪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2000届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