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爵士乐的教育
2022-10-11文字李晓川
文字_李晓川
于爱乐者而言,爵士乐(Jazz)似乎并不陌生。它身处历史的浪潮之下,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的嬗变而平添了更多新意与内涵。起初,爵士乐或许只是美国黑人奴隶自我宣泄与表达的一种方式。回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主流爵士乐也多为娱乐性较强的伴舞音乐。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爵士乐才逐渐被欧洲听众认为是颇具先锋性、即兴性的音乐形式。具有反叛精神的爵士乐,就这样再次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兴起的比波普(Bebop)音乐开始,音乐家颠覆了爵士乐原本的“娱乐性”,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表达。此后,爵士乐逐渐发展壮大,以更前卫的面庞显露于听众眼前。立足当下,在不断变化、创新与发展中,爵士乐既裂变出了新的音乐风格,也有对传统风格的复兴,娱乐性与艺术性的并存使爵士音乐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教学实践音乐会
爵士乐:“混血儿”面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这样定义爵士乐——一种鼓励艺术创新、即兴表演、协作与平等的音乐表达方式,致力于将传统音乐纳入现代音乐体系。
爵士乐作为流行音乐文化的重要支脉,在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来自西非的黑人奴隶把当地特有的旋律与节奏带到了这座城市,与当地白人音乐的风格元素相融合,形成了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爵士乐以布鲁斯、摇摆节奏及即兴演奏为核心,并以此拓展其表达方式,最终发展成了能够影响二十世纪新音乐类型的形式。
二十世纪诞生了多种新的音乐风格,它们都与爵士乐息息相关。可见,爵士乐以一副“混血儿”的面孔进入听众的视野。随着爵士乐演奏者奔走传唱,爵士乐逐渐成为听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风靡世界各个角落。
在中国,我们聊起爵士音乐势必会想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百乐门舞厅,那是爵士乐在中国登陆的时间与地点。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爵士乐在国内几经沉浮。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北京-爵士音乐集萃”的举行,爵士乐才得以再次呈现在中国听众的面前。这场音乐节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当代爵士乐来到了中国。
从那时起,中国听众便开始有机会从各个角度聆听、了解当代爵士乐的潮流与发展趋势,国内相继出现了爵士上海音乐节、北京九门爵士音乐节、广州爵士音乐节等大型国际音乐节,也诞生了类似JZ Club、东岸、Blue Note、林肯爵士乐中心等知名的爵士俱乐部。
当代专业爵士乐教育的学与思
随着爵士乐在国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听众浸润其中,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爵士乐教育课程,对专业爵士乐教育的推广势在必行。
爵士乐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做到演奏与创作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平衡,在增强团体合作意识的基础上塑造学生的个性化风格,帮助他们积累体系化的音乐理论知识,使其具有较高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当代专业爵士乐教育中,相信以下课程的普及与推广定会促进该专业的发展与成熟。
01 李晓川与爵士传奇音乐家Eddie Gomez
02 上海音乐学院爵士教育论坛小号大师班
03 上海音乐学院爵士小号大师课 Bria Skonber
器乐演奏与声乐演唱
在音乐中,乐器与人声都是音乐家表达情感的工具,器乐演奏与声乐演唱的规范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爵士乐教育大量借鉴了西方古典音乐体系中有关器乐演奏与声乐演唱的经验。不过,因两者在音乐特性与表现方式上存在差异,爵士乐的演奏体系也有自身的特征。
小号、萨克斯、长号、单簧管、钢琴、颤音琴、电吉他、贝斯、爵士鼓等乐器广泛应用于各类风格的爵士乐作品。在当代专业爵士乐教育中,学生应通过专业的学习逐步掌握这些乐器的相关知识,例如:正确的演奏法、准确的节奏与音准、快速并准确地试奏等。于学生而言,这些能力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没有上限,这些能力能使他们在进行音乐诠释时不被乐器本身所束缚。
音乐理论知识
在爵士乐中,理论与和声为即兴演奏与作曲服务。当代的爵士乐教育延续了早期爵士乐口传心授的方式,这是当代爵士乐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
从某个角度上来讲,爵士乐的理论体系建立在欧洲古典音乐理论之上,并伴随自身发展而不断更迭、衍化。爵士乐的和声体系与古典音乐体系有着明显的差异,爵士乐以七和弦为基础,而三和弦在古典音乐中更为常见。在布鲁斯音乐中,属七和弦为调性的中心,这在古典音乐当中是很少见的。
若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即兴演奏者与爵士乐作曲家,需要具备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调性、调式、和弦进行、曲式等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与实践经验。
节奏训练
节奏是爵士乐最为重要的音乐元素之一。爵士乐的节奏起源于西非的民间音乐,随后与进行曲、华尔兹等律动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律动感。听众在听到摇摆节奏时,既能感觉到稳定的拍子,又有起舞的感觉,这也是早期的爵士乐能为舞蹈伴奏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爵士节奏的发展,大量的切分音节奏被运用在即兴音乐中,让爵士乐的律动性充满着变化。爵士乐的重音位置与古典音乐不同,大多出现在每小节的第二拍和第四拍,这一点与二十世纪出现的新音乐风格极为相似。此外,三连音的重音也会被即兴演奏,赋予爵士乐以摇摆感。
诚然,学生在最初接触爵士乐时,就要建立起律动感与节奏感,并在随后的训练中即兴演奏出摇摆节奏。这种感觉的建立,对学生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爵士乐演奏家至关重要。当代爵士乐在节奏上融合了更多的音乐元素,也更加开放,当下就有多位爵士演奏家学习印度音乐的节奏并将其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与演奏中。
视唱练耳
能准确感知音高变化,是成为优秀爵士演奏家的关键要素之一。
当代爵士乐的视唱练耳也延续了早期爵士乐口传心授的方式。早期,爵士乐手大多通过电台、唱片或现场聆听名家的演奏后,依靠记忆进行模仿。在当下看来,这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那时并没有CD、MP3或音乐软件让我们能够循环听某一段音乐。因此,那时的爵士乐手往往需要具有极高的天赋与模仿能力。这一方式也被沿用至今,成为训练视唱练耳最为重要的途径。
乐谱听记可以训练学生对音程、和弦、旋律、节奏、乐句、曲式结构、风格、音色、细节处理等内容的感知力,帮助他们建立起内心听觉,使其拥有音乐分析能力,并能够准确而具体地演奏出来。
随着爵士乐教育的体系化发展,对学生的听记训练也变得更加具体。系统性的视唱练耳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如对特定音程、和弦与音阶的识别,对旋律片段、节奏型与和声的听写与模唱等。这样的分类训练强化了学生对爵士乐常用元素的辨别力,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即兴演奏与创作能力。
即兴演奏
即兴演奏是爵士乐中最具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衡量爵士演奏家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同样一首乐曲中,不同演奏家在不同时间与状态下演奏出来的音乐差别极大。
上海音乐学院爵士乐大师班 Terell Stafford &Dick Oatts
即兴演奏的本质是用音乐交流,这种交流在当下发声,且无法被复刻。我们经常看到爵士乐谱只有八小节,但演奏者却可以通过变化节奏呈现精彩的音乐,这也是即兴演奏的魅力与乐趣所在。
为了成为优秀的爵士演奏家并能够在即兴演奏中应对自如,学生需要长期积累爵士乐的音乐语汇,在大量聆听与模仿后再创作,保证音乐能保持足够的音乐性、表现力与原创性。
爵士合奏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爵士乐需要以合奏的方式呈现,这种方式自爵士乐兴起一直延续到今天。
爵士乐合奏通常会使用两种类型的乐队,即大乐队与小乐队。爵士大乐队兴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表演方式。早期的爵士大乐队有着比较强的功能性——多为舞会的伴奏音乐。吉尔·伊文斯(Gil Evans)、鲍勃·布鲁克梅耶(Bob Brookmeyer)、玛瑞亚·施奈德(Maria Schneider)等爵士大乐队作曲家赋予了该形式新的生命与方向。
与其他合奏形式一样,当代爵士大乐队的训练在于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对节奏、音准、音色、乐句、结构、风格、平衡等方面的处理与创新。
与爵士大乐队类似,爵士小乐队同样建立在音乐合作的基础上,但它更为强调对音乐家个人能力与艺术风采的展现。这种展现往往来自音乐家的创作与即兴演奏,这也就要求每一位音乐家都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音乐创作与表演的能力。爵士小乐队有不同的编制——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在爵士乐的历史中涌现了非常多杰出的爵士小乐队,乐队成员们凭借各自精湛的技艺与创造力推动着当代爵士乐的发展,如凯斯·杰瑞特三重奏、约翰·柯川四重奏、迈尔斯·戴维斯五重奏等。当代的爵士小乐队在继承爵士乐传统的基础上,也不断与多种音乐元素融合并逐渐探索音乐创作与表演的可能性。
创作与编曲
爵士乐的作曲与编曲是当代爵士乐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纵览爵士乐发展历程,或许在当下更需要的是具有杰出创作与编曲能力的爵士乐作曲家。爵士乐教育的任何阶段都不会放弃对学生创作与编曲能力的培养。创作的初衷是表达与感性的,但发展作品则需要强大的音乐能力、理论基础与音乐实践。
爵士音乐创作与其他类型的音乐创作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同时也有很多属于它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大多来自爵士乐从早期至今的创作传统与体系。很多时候爵士乐作品的乐谱只有爵士音乐家才懂得如何解读与表达。对不同曲式、和声语汇、节奏、风格、配器等音乐要素的接触与深入学习是创作爵士乐作品的基础。当代的爵士音乐家更会创作出融汇多种音乐风格与表达的作品,如爵士钢琴家布瑞·梅尔道(Brad Mehldau)就会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室内乐、电子音乐的元素。这些创作与编配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来源于对爵士音乐创作传统的学习,另一方面则来自对爵士乐之外的音乐风格与当代音乐创作手法发展的探索。
爵士历史与风格
任何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性,爵士乐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爵士乐的出现影响了二十世纪后出现的音乐风格,如摇滚乐、嘻哈音乐、流行音乐等。深入了解爵士乐的发展进程与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爵士乐与当代音乐。
对爵士演奏家而言,更好地了解爵士乐发展历史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爵士乐文化,并将这一形式推向未来。对学生而言,学习爵士乐的发展进程、文化与时代背景、风格建立与发展,以及学习音乐家、音乐作品,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学习可以使他们全面理解现代,畅想未来。
爵士音乐的艺术性在百年发展上,就像一棵不断成长的大树,树叶与树枝在树干上延伸,根基在不断深入与扩大。与此同时,音乐的商业属性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爵士音乐商业的产业。对于当代爵士音乐教育来说,充分了解当下音乐商业的现状、形态与科技是至关重要的。近二十年来,随着音乐发展与听众的需求不断扩大,国内的爵士乐教育在几辈中国爵士演奏家的探索与努力下迅速蓬勃发展,在全国各大音乐学院相继开设了爵士音乐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不断培养出优秀的演奏人才,并创作出了大量的当代爵士乐作品。中外的爵士音乐家交流广泛,并得到了国家文化艺术相关部门的重视与肯定。由于学科建设起步较晚,教学体系建立的科学性、适应性与实践性都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当代的中国爵士音乐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