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的新主流、新表达新力量、新业态
2022-10-11周原
周 原
杂技剧《战上海》剧照
这些年来上海文艺所走过的发展之路,有很多新思考呈现了很多新面貌。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中西交流大码头的上海,该如何发挥好自己的重镇地位,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扩大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引领力和影响力?身处时代浪潮中的上海文艺人,又将如何在运用好艺术语言的同时,利用新技术、开创新手段、发掘新领域、培育新业态,持续为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作贡献,在时代进程中添上承上启下的新注脚?
面对这些课题,上海文艺工作者们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实践。
赓续红色血脉,激活当代语境,推动文艺“新”主流
上海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源头”。传承好红色基因、凝聚起精神力量、唱响时代主旋律,创作出符合新时代审美品位的优秀文艺作品,是人民对上海文艺工作的期待,也是上海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电影《攀登者》《1921》、电视剧《光荣与梦想》《功勋》,话剧《前哨》《觉醒年代》、京剧《红色特工》、昆曲《自有后来人》、沪剧《一号机密》、淮剧《寒梅》、中篇评弹《战·无硝烟》、歌剧《晨钟》、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芭蕾舞剧《宝塔山》、杂技剧《战上海》……创作者们努力开发这座城市所蕴藏的各类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同时,他们更积极探索借鉴当代艺术表达方式,精心打磨具有时代精神的品质之作,在守正创新之路上,用艺术的语汇弘扬红色文化、推动主流创新。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恒。”这句被许多年轻人积极传颂的金句,便出自上海歌舞团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结尾字幕。自2018年12月21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以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票房与口碑长红,不但前往全国多地巡演,还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开启驻演模式,被认为是中国原创舞剧的新高度与里程碑。剧作用崭新的艺术叙事手段,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地设计了诸多环节,精心刻画了李侠和兰芬两个潜伏在白色恐怖区的共产党人形象,层层推演地展开一幅幅精彩画面,并在观众心里激动出了长久的涟漪。“原来舞剧的欣赏没有那么高的门槛,我能看懂他们的表情,我能感受他们的情绪,我会为他们流泪”“看到最后心里盘旋着一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个舞台究竟能承载多少可能性,这部戏给出了超出想象的答案”,网友们在豆瓣留下了这样的观剧评论并打出了9 .5分的高分。2019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代表上海摘得文华大奖,其“谍战舞剧”名号和艺术创新特色,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作为近年来上海艺术舞台上极具代表性的“爆款”之作,《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该剧固然在剧本上就有很好的基础——作为故事蓝本的,由王苹导演,孙道临、袁霞主演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红色电影的经典之作,换言之,这是一个有着相当群众基础的红色大IP,但是如何实现其在时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如何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通过舞蹈这一原本被认为并不长于叙事的艺术方式,讲出新意,讲进当代观众的心里,是主创必须着力去解决的创作问题,更是摆在所有艺术工作者面前的时代课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之所以能够获得口碑与票房上的巨大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部作品“特别注意舞剧叙事的创新,打破单一线性叙述逻辑,大量使用时空叠加、心理交错、视角互换等舞剧叙事新模式,由此博得了欣赏者的大量赞誉”。在冯双白看来,尽最大努力将主旋律题材的艺术性、政治性、历史性尽可能地完美融合在一起,让作品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已经是当下重大题材创作的公认标准。
所谓“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创作重大历史题材作品,掌握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素材是必要的,但还需创作者的悉心剪裁从而实现创造性的转化,真正实现与观者心灵的同频共振。
上海杂技团和上海市马戏学校出品的杂技剧《战上海》,其成功同样源自于此。该剧创造性地以杂技的艺术手段和舞台样式,真实反映了1949年5月上海战役的全过程,这也是海派杂技与上海杂技人首次制作真正意义上的红色军事题材“杂技剧”——“剧”,是这个杂技艺术作品不同以往的很重要一点。“杂技不善于叙事,以演员的表演技巧为主,所以它不太善于表达内心的世界和情感,”上海市杂技家协会主席、上海杂技团团长、上海马戏学校校长俞亦纲说,但另一方面,他也从这种刻板印象中,读出了观众对杂技艺术的期待,“他们不仅希望看到舞台上演员高超的技巧,还希望能够看到技巧与舞台上的表演相结合。杂技剧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探索,一种尝试,这种探索尽管现在才刚刚起步,但是我感觉到,它对中国杂技,特别是上海杂技发展会带来一个更大的空间。”
台下观众们的热烈反响表明,上海杂技人们确实找对了方向。很多观众看完《战上海》后表示,在被戏剧情节深深震撼的同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慨。比如,剧中巧用了南狮的梅花桩技术,并进行了新的编排,来表现狂风暴雨的夜晚,战士们夜渡苏州河中的防撞桩。既凸显出我军侦察兵的神勇,又将杂技的高超技术融入其中,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我们要为了故事情景生产杂技,”杂技剧《战上海》编剧董争臻说,“对于杂技节目,首先要解构它,为整个大的结构主题、故事脉络服务,去赋予它全新的样式,注入人物,注入情感。”
“歌颂英雄,颂扬牺牲精神这类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表现,为什么今天会出现红色题材创作的重大突破?因为这些作品都实现了艺术观念的转换,它不是细节的转换,而是整体性转换构成了一种新的和谐、新的模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同时也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的罗怀臻强调,“新时代的新文艺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既是革命的,又是人性的。它将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都更具有进步性、开明性。”
“新主流”,这个最早出现在影视行业的名词,或许可以较好地概括上海文艺人这些年来在红色主旋律题材创作探索实践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1921》就被视作电影“新主流”的其中一个代表。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影视作品的编年史结构,这部影片从时代横截面视角切入,聚焦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故事,并将故事的重心放在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身上。影片中诸多高光时刻都源自“日常”:夏夜晚风中的天台,李达向妻子王会悟回忆当年抵制日货时,点燃日货的火柴竟是日本生产:“偌大一个中国,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在起草纲领的通宵之后,李达从亭子间上楼梯,从天窗爬上房顶,看着朝晖满天,眼前是光明与希望……导演黄建新说:“我们筹备五年,做了无数的史料挖掘工作,捕捉我们想要表达的那些先辈身上的个性、理想、信念,让他们不再是符号,而是具体的人。”正因为这些人物日常而具体,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主题与价值观也更容易被观众感知,被观众接纳,也更容易与观众共情。
电影《1921》海报
电视剧《光荣与梦想》海报
“把革命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创新,”罗怀臻说,“艺术,最后征服人的还是人物形象,表演技巧都是手段,只有成功塑造打动人的艺术形象,才能完成价值观的重新种植。”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价值观的重新种植”从来不是单向的。台前,兰芬在革命伴侣李侠的引领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幕后,“兰芬”朱洁静则成了“李侠”王家俊的入党介绍人。在“战上海”精神的感召下,连长江华的扮演者王怀甫也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并表示要用更多更好的作品见证初心、牢记使命。而生活的、现实的根扎稳了、扎深了,上海文艺创作的枝蔓自然日益繁茂。《闪闪的红星》《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领衔主演吴虎生、朱洁静,这两年完成了《红幕》《惊蛰》等编创作品。而经历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洗礼,“小裁缝”何俊波、“车夫”张振国等也以原创作品实现了上海歌舞团在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类目下的“三连冠”。
一边是作品,一边是人。就这样,一个跨越百年征程各个重要历史时段的红色文艺作品矩阵,慢慢在上海汇聚起来。除了之前已经提到过的,同是抒写党史第一笔,电视剧《光荣与梦想》、纪录片《诞生地》等从不同角度探寻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在上海”等重大问题;同是聚焦革命先辈,歌剧《晨钟》勾画了李大钊青年时代的奋斗轨迹,芭蕾舞剧《宝塔山》描摹了五湖四海的爱国青年在理想感召下奔赴延安的征程,电视剧《功勋》则讲述了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赓续红色血脉,激活当代语境,上海文艺人用始终“在场”创作,积极投入的精神,推动着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新主流。
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铸就文艺“新”表达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它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既有江南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前不久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圆满落幕,四天的会期中,上海呼应全市创意和设计产业的整体布局,同样围绕设计驱动产业发展、打造城市空间、优化公共服务、点亮美好生活、共铸城市品牌的五维架构策划推进,在汇聚全球设计智慧和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宣示和提升了上海的城市软实力。大会上,上海大学“设计新海派”设计展也惊艳亮相。展览分为“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四个单元,其中既有充满复古风的老上海旧玩具、旧糖罐,也有经典红色文化场馆再现,还有非遗刺绣、美丽乡村建设案例等……“如果说,传统海派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兼收并蓄的兼容,那么新海派则更强调它的穿透力和辐射力——它是向外去拓展、推广、传播的。”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策展人程雪松说。抛开具体展览,单论对海派文化从“包容”走向“辐射”的认知本身,“新”海派这一提法确实也洞见了海派文化创新发展,从“文化拿来”到“文化输出”的某种蝶变。“我们走到今天这个时代,其实也是要寻找一种艺术的方位。正是这种方位,定义了我们脚下的土地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贡献。”
《愚公移山》(连环画)
《女娲补天》(连环画)
《夸父逐日》(连环画)
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更清楚我们要去向何方。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文艺工作者们也一直在思考:承载上海这座城市文脉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该如何在融合发展中被弘扬、被彰显,在创新与创造中成就新传承、找到新表达。
2017年,上海开启了“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这个项目是上海市“十三五”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也是上海文艺界的一大创举。项目以内涵深厚的中华创世神话为支点,并在此基础上,打破文艺各门类局限,全方位撬动起文艺创作,在收获了丰硕成果的同时,获得了广泛关注与认可。由文学界和美术界跨界合作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美文插图本》发行过万册,不仅推出英语版本,还被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等国的出版社翻译成各自的语言。由二三十位著名画家创作、陈苏编文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系列》一套三十本,印数近万套,在读者中收获了不小的反响。在这三十本连环画绘本的基础上,上海美术界又交出了一系列大型主题画创作。
“视觉艺术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有文字却能传递并将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东西显示出来,能表现文字不能表现的东西。”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组委会副主任、画家施大畏说。“神话”的本质是“中国精神”“中国品格”“中国风采”。《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夸父逐日》……透过这些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故事,透过洋溢海派特色、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精神的艺术作品,上海的文化人们力图传递的,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宣告,“我们的成果最终是要走出去,让世界知道。也因而,我们的创作在这样的原则下有了突破:抓住人性最本质的东西,用国际性语言讲故事,把中国神话讲给世界听”。
当然也绝不仅仅局限在“神话故事”本身,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动人的故事,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个动人瞬间,其间所凝结的“中国精神”“中国品格”“中国风采”一样是上海文艺工作们用心捕捉,用情抒写,用力讴歌的对象。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样行动本身,已经成为上海文艺工作者的某种自觉的使命,他们团聚在一起,用不同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语汇,合力唱响中华优秀文化与当下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2017年春节开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创“上海春联大会”,使传统的送春联、写福字春节民俗得到了仪式感的升级,体现了中华传统节庆的时代内涵;为了探索书法艺术生活化的新形式,2017年起举办“上海书法名家书写结婚纪念证书活动”。此外在传统文化的展陈方式上,也积极进行了革新。比如2020年上海市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大展时,上海书协学习借鉴已有经验,进一步大胆地将古典家具、花道、民乐(洞箫)等传统文化与书法作品的陈列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卫健委、解放日报社共同主办了“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在“召唤”这一共同主题的引领下,上海文化系统和医疗系统单位深入自身的工作领域,调动资源、收集素材,将美术、摄影、民间艺术、书法、雕塑、装置、诗歌、影像等不同文艺形式有机融合起来,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诠释,用艺术的语言记录下那些珍贵而感人的瞬间、震撼人心的故事和场景,刻画并展现出疫情阴霾之下人性的闪光与美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市文联、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杨浦区委、杨浦区政府共同主办了“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展览了综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创装置等多种艺术样式,以党的创建与早期斗争为切入点,全方位展现红色上海的百年风貌。不仅如此,展期内还策划组织了戏剧、音乐、电影、曲艺、诗歌等多种表演形式的“艺术党课”,通过主题化的演绎,艺术化的呈现,用充满创意和融合互动的展陈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党的光辉历史,与那些党史里的英雄们“对话”。
一方面是扎根传统、扎根现实、扎根生活,另一方面,是资源整合、跨界融合、力量聚合。“国际文化大都市通常具有极强的吸纳整合能力,”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表示,这种吸纳整合能力“既体现昌明的科技、先进的管理,又能注意传统文明的保持以及对悠长乡愁的体恤;既能体现物质的丰足、生活的便捷,又留心涵养精神的自由与思古怀旧的浪漫”,因而在他看来,“一定要植入上海文化所涵示的既仰承固有文化,又能领当世潮流、敢开一代风气的优良传统,并时刻不忘从中抽引出更具超越性的精神性内核”,从而找到新表达,建立新传承。
即将举办的2022上海国际摄影节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力图呈现海派风格、中国精神、世界风貌,“摄影,让上海会见多彩世界”。作为全国第一个得到国家文化部批准、由省市举办的国际性大型摄影艺术展览,由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由上海起步走向国际,拓宽了上海摄影艺术与全国乃至世界对话的层面,铸造着上海摄影新的辉煌。比如,2020年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就以“遇见·未来——上海维度”为主题,通过“社会与生活”“时尚与当代”“跨界与融合”三大展块,不仅构成了国内外重量级当代摄影艺术家作品的盛会,还打造了一场“剧场式的展览”,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视觉担当,以及对人类命运思考的影像深度——展览所搭建的上海“影像会客厅”的幕后,是上海摄影人勇往直前的胆识和信心。
“‘新表达’是动态的,它永远走在朝向明天的路上。明乎此,才可以来谈‘新传承’,”汪涌豪说,“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之所以值得弘扬、彰显和传承,是因为它们根基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又早已自觉不自觉地植入我们的内心,变成了我们的基因,铸成了我们的气质和个性,并直到今天仍给每一个上海人以滋养和启示。”
加强团结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培植文艺“新”力量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媒体,催生出了丰富的新文艺形态和样式,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作为一股重要的新生力量,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专门提到“做好新的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工作”,并进行了集中阐述。如何更好地团结、凝聚、引领好这个群体并积极为之赋能,使其充分发挥文艺新活力,展现文艺新力量,也是这些年来上海文艺界一直着力践行的课题。
显而易见,领文化艺术风气之先的上海,是“两新”群体的重要聚集之地。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抓好“码头”和“源头”的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这一群体正日渐显示出蓬勃力量。而他们的出现和发展状况,也体现了上海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定位更新中,“互联网 +”产生的新动能和“文化+”拓展的新思维。
这也得益于上海这座城市对多元艺术的包容,以及有识之士前瞻性的率先推动。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早在2004年,时任上海市人大代表的剧作家罗怀臻就在上海“两会”议案中提议上海建立地方性法规允许街头艺人的表演。经过十年呼吁努力和各方相助,2014年10月,上海成为全国首个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城市,街头成为年轻人艺术梦想实验场和上海市民可以随时进入的艺术场所。静安区静安公园广场、黄浦区新天地、徐汇区保利时光里……繁忙的工作后,匆匆走过的都市白领们可以放慢脚步,听一听路边乐队的演奏,看一看传统工艺的展示,和魔术杂耍等即兴表演互动一番。上海街头艺人高质量的艺术水准和规范的表演管理也吸引全国其他城市纷纷前来学习“上海经验”。
上海的“两新”群体正越来越深度地融入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生产与建设中。从文学、戏剧、书法、摄影、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杂技,到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网络文化艺术等,他们活跃在城市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以市场认可和观众满意为标准,融兴趣爱好与文艺活动于一体,把文艺活动延伸至社会生活的村社、街道、楼宇等各个空间,对构成上海多维度、多层次、多面向的文化生态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9年,“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更名为“上海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并对会员结构做了重大调整,“文艺两新”会员占比80%以上。其中,就业于体制外文化公司、文艺机构、民营院团、培训学校的从业人员约占60%,平均年龄不到45岁。市文联所属各文艺家协会也从实际出发,延伸工作手臂,拓展服务覆盖面,“文艺两新”会员比例逐年增长,部分协会还专门成立了“文艺两新”工作专委会。近年来,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任务,市文联持续加强“文艺两新”的团结引领,通过协助人才落户,推动职称评审,培育领军人才等,帮助“两新”群体更好地融入上海的城市生活,更好地进行创作实践。
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现象。据统计,上海的“两新”群体高学历居多,专业能力普遍较强,在艺术创作与交流上也表现出更开阔、更包容、更先锋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
借助于上海国际文化码头的地位,上海的“两新”群体与国外的艺术交流不断增加,在影视、文学、网游、戏剧、书画等多领域纷纷启航出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徐俊戏剧艺术中心、上海金星歌舞团、谢欣舞蹈剧场等,都与国外的剧院和艺术机构展开了深入的合作和交流,一方面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当代艺术的魅力,一方面也吸收了养分,提高了自身的国际化程度。与此同时,体制内的各艺术机构部门也纷纷向体制外的“两新”群体递出橄榄枝,一视同仁地为他们提供更多交流、学习、展示的机会。例如,在积极吸纳“两新”会员的同时,上海市杂技家协会就积极协调组织“两新”会员参加上海国际魔术节,让个体魔术师有了与国际同行交流沟通的机会。
上海“两新”群体的时代性特征,还体现在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反映现实、弘扬精神等方面,有着令人惊讶的能动性与敏锐度。关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关注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创新性呈现也成为上海“两新”群体艺术创作上的重点之一。如上海文慧沪剧团排演的原创沪剧《早春》以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为原型,追溯了革命初创时期的英烈事迹。上海锦辉剧社排演的《大弄堂》《苏州河的女儿》等作品贴近市民生活,带有鲜明的上海特色。
特别是2020年以来,受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化产业发展陷入低谷的特殊时期,上海的“两新”群体更表现出了火热的创作激情,积极地投入到抗疫主题的创作,尤其是鼓舞人心的公益文化创作中。前文提到过的“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中,“两新”群体参与踊跃,大量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入选。上海新艺联组织青年文艺工作者推出“云合唱”,魔术师周舫创作了“抗疫”魔术短视频,曲艺演员赵松涛参与了“文艺志愿者网络文艺志愿服务行动——方舱文艺时间”,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为大家做公益讲座……而在前阵子的战“疫”行动中,上海的“两新”文艺工作者们一方面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社区防疫一线,另一方面也以文艺轻骑兵的姿态活跃在互联网宣传阵地上,他们的服务热情和创作激情都令人感动。
“可能是因为我自己被真正的触动到了,”魔术师、上海新艺联理事周舫说,“我以前是做纯喜剧类的节目,从头到尾都是开心的那种。疫情以后感触太多了,我开始想做情感类的作品,歌颂逆行者、感谢志愿者。其他艺术形式擅长的大场面,我的魔术可能做不到,那么我自己做个真善美的人,让身边的人快乐、开心,然后彼此把快乐、正能量传递出去。”
“作为文艺两新群体的一员,我很自豪,也很骄傲。因为我们都是怀着满腔的艺术热情投入到自主创业中,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技能,锤炼自己的艺术品格,并在实践中树立了自己的艺术思想。我们中很多人都把爱好干成了职业,把职业熬成了事业。虽然我们平台相对比较小,资源比较少,但我们更珍惜、更爱惜,我们深知每一次的机会和进步是如此弥足珍贵。”上海昆曲澎湃艺术研习中心主任赵津羽说。
上海拥有“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两新”群体是上海城市文化十分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上海正积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而身为上海文艺“新”力量的他们已经用他们的活力、勤力、魄力、魅力,在上海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征途中努力发挥出越来越多的作用。
依托互联网,融入生活圈,打造文艺“新”业态
建立新主流、找到新表达、凝聚新力量,在此基础上,上海正努力打造与之相匹配的文艺新业态。
2017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文创50条”),聚焦影视、演艺、动漫游戏、出版、文化装备等八大重点领域,着力使文创产业成为上海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新的增长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上海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2021年,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则提出了“到2025年,城市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市民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彰显都市文化精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城市文化特质更加凸显,加快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
由此,上海推进了一系列相应举措。聚焦到文艺相关领域,至少有两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艺内容生产传播新方式与新渠道;依托城市日常公共空间而形成的演艺新空间。
毫无疑问,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等新型传播渠道和文化内容平台,为上海的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和窗口。作为国内网络文化的龙头,上海依托产业积累、文化积淀、资源集聚、技术先进和人才密集等优势,不断出现网络文化的精品内容。
以互联网上方兴未艾的“短视频”为例。一方面,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专业生产内容与用户生产内容并行,有了新渠道,其传播形态更灵活有效。另一方面,不仅是作为视频载体,短视频还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具有了大众性、创意性、便捷性等特征。
“近年来,短视频在新的媒体语境和传播形态下,将中国过去若干年微电影、短片乃至网络视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次新的‘范式跃进’,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中国整体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和媒体传播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样式乃至文艺形态以其灵活性、亲民感、青年性等特点,越来越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程波说。由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短视频大赛举办至今已经是第三届,今年参赛的几千部短视频作品来源于全国各地,有专业机构制作的,也有个人和平台用户制作完成的,作品形式多样、充满创意,制作精良,呈现出“良好的短视频文艺的创作倾向”。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已经开始注重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当代化和青年化的呈现,很多作品还体现出个人性与群体性乃至家国情怀的交融。程波相信,通过一定的支持和引导,有着诸多新特点的短视频完全可以成为积极反映生活和时代、长久有效的文艺形式。
“互联网+文艺”的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近三年来,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是有了加速发展的趋势。上海各文艺单位集体“上线”,“艺起前行”,云演出、云展览、云美育……持续挖掘“互联网+文艺”的潜能,通过优质文艺内容的在线供给,用作品抚慰人心,激励前行,充分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以上海大剧院为例。2020年10月,上海大剧院推出了线上流媒体品牌项目《巡演零号站》。该项目由上海大剧院出品,百老汇点播网联合制作,是首个国内剧院出品的表演艺术综合性线上流媒体平台。2022年3月起,上海大剧院“艺起前行”通过《巡演零号站》品牌将剧场搬上云端,从第一季过往篇目中精选十余部国际级舞台作品“限时返场”,两轮免费放送共吸引2906.4万人次收看。在线下演出因疫情停摆的时刻,《巡演零号站》凭借高品质的舞台现场影像获得观众点赞、口碑发酵。同时,上海大剧院有关云端演艺新一轮布局的探索呼之欲出。5月开启的第二季中,在多台西方经典戏剧及乐坛或剧场主题的纪录影像作品点播之外,还推出了一部线上沉浸式互动戏剧《福尔摩斯探案:血色生日》,首开先河地邀请观众通过云端的技术手段“变身”剧中人,在真人演员实时互动的带领下,得到多样化的线上沉浸式体验。
不少艺术家也开始主动通过B站、抖音、微博、微信视频等网络平台进行艺术创作和传播,意外地打开了网络文艺的新空间。相声演员、上海新艺联理事赵松涛就现身说法:“我原来认为相声艺术就是要到现场看才行。疫情期间,我做了好多快板教程传到B站,点击量有几十万。在北京做少儿曲艺培训的几个朋友看了以后跟我探讨,是不是以后就可以把相关的行业培训转为线上。”
线上“云演艺”风生水起,线下“新空间”同样精彩无限。新的表演形式、表演空间正随着环境和观众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出现。
今天的上海,大剧院、小剧场,实景戏剧、情境戏剧、环境戏剧、沉浸式戏剧……多样态、多形式、多空间的新演艺状态是如此丰富多彩:商场大堂、新式咖啡馆与酒吧、展览馆,甚至楼房的阳台都可以从寻常烟火中惊艳转身,一变成为表现艺术的演艺新空间。
“演艺新空间讲求的是真正以演出为中心的体验。它的受众显然比传统剧场更大,不仅演出发生的频次多,表演形式也可以更多样。”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副总裁、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说。比如在全国音乐剧迷中间十分著名的亚洲大厦。作为黄浦区“演艺大世界”的一员,国内优质民营演艺资源不断涌向大厦内的“星空间”,带来环境式音乐剧、脱口秀、LIVE音乐现场、互动话剧等各种创新剧目,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让这栋位于黄浦区汉口路650号的闲置办公楼,蜕变为上海乃至全国演出密度最高、人气最火爆的文旅新地标之一。
“‘演艺大世界’,文旅新业态的集聚度非常高。”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看来,“演艺大世界”的内容生产“产业链路线图”十分明晰:对标国际一流演艺集聚区,这是上海演艺大世界的特点所在,也是优势所在,小剧场驻演经济在演艺新空间的繁荣,将有效推动演艺与文化、旅游和商业进一步融合发展,打造出具有影响力和标识度的旅游演艺名片。
“如果说上海的演出市场正在形成两个维度——专业剧场与演艺新空间,那么专业剧场重在打造精品演出,演艺新空间则应拓展更丰富的艺术可能性,”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表示,“两者是阶梯的关系,可以共同优化上海的演出生态,吸引人才,孵化剧目,培育观众,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依托互联网,融入生活圈,毫不夸张地讲,上海文娱产业的全新业态已然显露雏形。相信未来,通过进一步的演艺集聚与产业协同发展,上海还会有更多线上线下的文艺生活集群出现,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生活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