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方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比较

2022-10-10蒋学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血流血小板脑梗死

蒋学文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TIA)是指由于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供血区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以及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其发病较急,通常以一侧肢体麻木、乏力、

视野受损以及言语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2]。TIA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根据《2021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指南: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中指出[3],TIA 患者若能够在48 h 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脑梗死发生风险,对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以及维持生命安全可产生直接作用。当前临床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方案作为针对TIA 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疗效。替罗非班作为高效可逆性血小板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4],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然而其在TIA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尚仍然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通过对比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及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TIA 患者后两组患者疗效、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复发率和脑梗死发病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探究其对于提高TIA 患者疗效以及改善其临床症状的实际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96 例TI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 例。对照组男性28 例,女性20 例;年龄62~74 岁,平均68.35±5.65 岁;病程8~17 d,平均12.28±4.28 d;临床表现:偏侧肢体活动障碍15 例,言语障碍17 例,眩晕16例。研究组男性31 例,女性17 例;年龄60~73岁,平均66.28±6.28 岁;病程10~17 d,平均13.54±3.46 d;临床表现:偏侧肢体活动障碍14例,言语障碍16 例,眩晕18 例。

纳入标准:符合TIA 影像学诊断标准[5];无意识或精神障碍疾病;无凝血或免疫系统异常;患者已知晓研究目的并取得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入组前已出现脑梗死临床指征者;合并重大颅脑损伤患者;近1m 内有抗血小板药物或溶栓药物用药史患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配合度差,中途退出研究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药物治疗前均对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接受吸氧、调脂、降压以及饮食指导,并为其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指导。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患者空腹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100 mg,山西兰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980)100 mg,Qd,同时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规格:75 mg,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国药准字:J20040006)75 mg,Qd,连续服药1 w。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静脉推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00 mL:5 mg,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440)12 mL 后,以输液泵泵入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88 mL,泵速为0.08μg·kg-1·min-1,24 h 之后停用该药。

1.3 观察指标

1.3.1 药物疗效

参照付春丽等研究中提出的评价标准[6],以治疗后3 d 内TIA 得到有效控制判定为治愈;发作3~7 d 内TIA 得到有效控制判定为有效;治疗后10 d,TIA 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越高即可表明该治疗方案疗效越好。

1.3.2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治疗前后均采用上海仁和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CVA-LH3000AA仪对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测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量等指标变化,根据其变化程度判断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程度越高表明该组治疗方案效果越好。

1.3.3 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病率

TIA 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风险,若TIA 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则会进一步发展形成脑梗死。比较治疗结束3m 后两组患者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发生率越高则表明该组药物疗效越差。

1.3.4 药物不良反应

替罗非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皮下出血、血小板减少等。比较治疗结束时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皮下出血+血小板减少)例数/总例数×1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越低表明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物疗效比较

治疗1 w 后,研究组药物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1 w 后,两组患者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病率比较

治疗结束3 m后,研究组出现2 例复发患者,复发率为4.17%;对照组出现9 例复发患者,复发率为18.75%,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031,P=0.025)。研究组出现1 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发病 率为2.08%,对照组发现8 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发病率为16.67%,研究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414,P=0.036)。

2.4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药物疗效比较(例(%),n=48)

表2 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D,n=48)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 最大血流速度(cm·s-1) 最小血流速度(cm·s-1) 平均血流速度(cm·s-1) 平均血流量(mL·s-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69±6.27 43.52±6.41a 19.75±5.36 22.43±5.28a 36.32±5.14 39.06±5.21a 9.32±2.45 10.76±2.51a研究组 41.65±6.53 47.86±6.23ab 21.62±6.29 25.37±5.42ab 38.27±5.65 41.62±5.58ab 9.86±2.23 12.35±2.47ab

表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n=48)

3. 讨论

TIA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当前临床认为其主要与脑血管病变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发生异常有关,据现有研究证实,43%的TIA 患者因缺乏及时有效治疗而进一步发展为脑梗死[7,8]。由于TIA 暂未取得有效治疗方案,患者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风险依然逐年增高,暂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作为当前临床上针对TIA 患者应用范围最广的治疗方案,主要通过抑制血栓素释放来以及改善机体微循环来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从而有效改善TIA 症状,但其药物作用较为缓慢,短时间内药物疗效仍然有待加强[9]。本研究中可以发现,治疗1 w 后,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可达79.17%,表明双抗血小板方案对于TIA 患者具有积极疗效,并且结果还表明,治疗1 w 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其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结合替罗非班药物原理可知,替罗非班作为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可直接阻断血小板聚集最后通路,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为显著,同时还可促进血管内皮受损细胞恢复正常。替罗非班半衰期较短,起效较快,因而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10]。

范彩芹等研究认为[11],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TIA 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状态,减少脑血栓形成。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治疗1 w 后两组患者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出现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吕日琅等研究中则指出[12],应用替罗非班能够加快药物发挥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有效加快患者脑血流速度。本研究结果也与其研究结论不谋而合。TIA 复发风险及致死率较高,临床上将TIA 作为脑梗死的先兆症状,认为其早期治疗及预防效果是影响患者脑梗死结局的关键所在[13]。

本研究中可以看出,治疗结束3 m 后研究组患者中仅有2 例发生复发,1 例发生脑梗死,对照组患者中9 例发生复发,8 例发生脑梗死。

研究组患者TIA 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陈恩卓等对1 例TIA 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后发现,应用该治疗方案在短期内可有效控制TIA 复发频率,减少不可逆性脑神经功能损伤[14]。替罗非班能够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减少脑部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减少脑梗死发生风险[15]。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1 w 后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后药物不良反应分数风险并不会增加,因此研究组采用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TIA患者过程中其安全性仍然具有可靠保障。

综上所述,相比较于单纯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而言,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对于TIA 患者疗效更高,安全性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血流血小板脑梗死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微血流成像能准确鉴别和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脑梗死怎样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用于检测牙髓血流的比较研究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