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之友》情
2022-10-10刘永巨
□ 刘永巨
《党员干部之友》创刊三十年了!人到三十是而立之年,杂志三十年正是盛年。辑文千万篇,果实沉甸甸,思想集散地,助力强党建。三十年来,《之友》已真正地成长为党员干部的好朋友,组工干部思想交流的大平台,实实在在地赢得了从上到下方方面面的赞誉。我与《之友》的情谊有三段。
《之友》是高友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村里很穷,但村里特敬慕文化人。上小学时,我一个本家的哥在新疆建设兵团宣传部,据说在兵团编杂志,后来他还写了一部有关“文革”的长篇小说《披荆斩棘》,他回乡探亲,一时成为村里隆重的大事。我和一帮小伙伴跟在他身后,就是现在的粉丝吧,对他崇拜有加。他能把自己写的字印成书让人读,多么高大!我至今还记得他神情庄重地给我一个养牛的哥说:“我不能像头牛一样死了就死了,我要给世界留点东西。”那坚毅的目光现在想来清晰如昨。我母亲没上过学,年轻时只上过几天“识字班”,她自己打趣说“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筐”。但她在强调她的话极为重要时,总是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这是上了简书的!”小时候不明白,长大才知,那上了竹简书的,不都是传统文化瑰宝吗?谁能上简书,谁拿什么上简书,那是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的。
我1983 年参加工作就直接分配到一个市直部门调研科任办事员,先是抄材料、写简报和电话纪要,然后慢慢写大点的材料,其间陆续给上级主管部门刊物写一些小通讯、小报道,有的就是“豆腐块”,但我每次都剪下来,贴到一个自认为比较精美其实是个财务账簿的大本子上,不好意思给人看,自己有时偷偷拿出来看看,还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希望在生活的蜂巢里,有我自己亲手酿制的一滴蜜。”1989 年4 月,我踏入组织部的门,还是从事调研文字工作,俗称搞材料的。三年后,《之友》创立,那是轰动全省的事。那时,省委有三大刊:《支部生活》《三不月刊》《党员干部之友》。那年,我是市委组织部调研科副科长,作为基层一个写材料的,朝思暮想能在《之友》发表一篇文章,但一直到1994 年调入省委组织部,我只在《三不月刊》发了篇论文,愣是没能在《之友》发个只言片语。因为思想文字水平有限,进省委组织部10 年间,只在《之友》发了两篇小文。那时心里的《之友》,确实是高水平、高层次的良师益友,是谓高友。
《之友》是挚友
2009 年,我受命担任省干部学院院长。第二年,部领导找我谈话,部里决定把《之友》交干部学院来管,一名副院长兼任《之友》社长。我心里感到是接受了一个十分重大的任务。《之友》当时在全国负有盛名,我给人家写稿子都不够格,还让来管办刊,真是赶鸭子上高架。我特别重视,特别上心。
其后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之友》经历了几次波折,我们也都团结一致,跨过并有所超越。
第一,杂志是撤还是留。我们坚决贯彻中央有关规定,努力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对照省委为基层减负要求,反复认真检查,规范发行渠道,严格发行纪律,保证办一流党刊、红刊、正刊。积极汇报争取,领导果断决策,最后保留了这个宣传贯彻中央和上级精神,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阵地和平台。干大事须从思想入手,思想不到就要多学习多交流多受启发,《之友》这个阵地在推进组织系统思想建设上功不可没。
第二,刊物的质量如何提高。一本刊物,能拿住人的还是层次和质量。为了提高办刊质量,我与当时分管刊物的同志,刊物的负责人、编辑、记者以及美编等深入交谈,一起研究上级和外地党刊的办刊特点,从封面、装帧、栏目、稿源、文章标题到内容,甚至纸张轻重光亮,都一一琢磨,总想再革新一下,再进步一下,再提高一下。那段时间,每期稿子我都要认真仔细地学习并提出意见。2010 年岁末的一个晚上,冷风拍打着门窗,在树梢上发出鸣响。我仔细改完一期刊物大样,突然想了几句话,便恭恭敬敬地用毛笔写在了一张纸上,全文如下:寄语《之友》诸同志:坚定的政治品格,宽广的胸襟视野,灵动的思想理念,强烈的创作欲望,敏锐的眼光发现,友善的心灵智慧,高尚的道德情操。期待全新《之友》,打造全国名刊。——刘永巨敬书。
在随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我又写了两张便条。一张如下:
春明同志并之友诸位同仁:
《之友》发展到现在不易,要保持荣誉并在以往基础上创新求变,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绝不能出政治错误,这是红线,要有政治家办刊的境界和胸怀;
2.要研究刊物栏目设计,活泼新颖,针对性强,看了栏目标题就想继续读下去;
3.每期有1-2 篇重要言论,这是刊物的眼;
4.改进文风,提倡平实活泼的风格,就是一篇普通典型材料,也要写得与众不同;
5.勤学苦练,提高水平,锤炼文字功底;
6.今年征订要及早、下力。
刘永巨30 日夜
第二张便条如下:
春明及献业、海鹰、广彦、延燕等同志:
此次《之友》改版创新,效果很好,方向路子对头,应当充分肯定。但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整本杂志纸太软;
2.整个版面设计还欠活泼;
3.前半部分内容散杂分量轻。
望《之友》各位不要满足,每期结束,要广泛征求部内外广大读者意见,形成评刊机制,发现不足,及时改进;要注意研究其他相同版式刊物,特别是美术设计上要广采博收;要超前思谋。这一期结束,马上就第二、三期大的框架出来,包括封面、内容重点、主攻或特约文章等。
孙大勇/摄影
以上仅供参考,望继续努力,不辜负高部长的期望。撰安。
刘永巨
元月8 日凌晨
每张便条写后第二天,我就交给了《之友》的同志。令我感动的是,12 年后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到《之友》编辑部,几位同志从桌面上一下就抽出了那三张便条的复印件。我相信,这些话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我更相信,这些年,他们也是这样努力做的。
那段时间,我与大家一起定题、一起修改、一起熬夜、一起受累,在共同的学习编刊中升华了思想,打开了格局,提高了水平,还了解了基层实际情况,收获了与大家的友谊。《之友》,还有《之友》的各位同仁,我们结下的友谊是真挚的,我们是挚友。
《之友》是老友
时光飞逝,一转眼,《之友》创刊30 周年了,杂志社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创刊30 周年座谈会。感谢杂志社的盛情邀请,与海鹰同志通完电话后,让我回想和重温了过往的美好岁月,心情大好。
我离开组工队伍6 年了。这6 年世事变化之大前所未有,百年大变局之剧烈,我们都是见证人。我与组织、与《之友》渐行渐远。但《之友》犹如故乡,犹如老友,脚底板走得距离愈远,心与故乡和老友愈近。
时光越6 年,我心系组织。这其中,了解组织的一个重要渠道是读《之友》。每月收到杂志,如见到老友归来。我欣喜地看到,社长已换了几任,领导班子也年轻了。当年的那些年轻人也都当了爸爸妈妈了,当年的满头青丝,今已白发翘然。我欣喜地看到,那些老作者依然宝刀不老。春阶的杂文增加了刊物分量,唐亮、时磊、光莉、邢华的专访增加了刊物深度,延燕、大勇、柳桦的美编平添了美感和观赏度。还有史海钩沉、党史党建知识等可以做卡片,随时浏览回味。我还欣喜地看到,一批学历高、头脑灵、知识新的年轻同志进入组工队伍,他们青春蓬勃,文笔清新,看问题深邃,或长或短的文章,总能让人慧心一动,受到教益。组工队伍心向党,组工干部人才辈出,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