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弗朗索瓦·米勒:“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我来说都是最合适的”
2022-10-10撰文郑朝辉
撰文=郑朝辉
米勒和巴比松结缘于1849 年。
1849 年,为了躲避瘟疫,35 岁的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五个孩子,举家前往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左图:文森特·梵高《播种者》(仿米勒)1881 年48.1×36.7cm梵高博物馆藏
右图:让·弗朗索瓦·米勒《自画像》油画年份不详
巴比松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朴实的民风极大地震撼了米勒。他在这里过上了早出晚归的农夫生活,晚上回到家里,他都会在昏黄的灯光下创作。也正是此时,农民开始走进他的画面。此后的27 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许多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画作品《播种者》(1850)、《牧羊女》(1852)、《拾穗者》(1857)、《晚钟》(1859)、《扶锄者/倚锄的人》(1862)、《喂食》(1872)、《春》(1873)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米勒算是巴比松画家中最穷苦潦倒的画家,在巴比松共生活了27年,基本上都处于上午劳动、下午作画的状态中。手中几乎没有闲钱,有一点点,就换些颜料画布作画,实在没有,就自己烧制木炭条继续画画,从未停歇。
为了能够更加专注地画画,1850 年,米勒和房东达成协议,他为对方创作画作,对方为他提供绘画工具和资金。当时米勒的作品只够换取基本的生活所需,他不会想到100 多年后自己的作品能卖出天价。同年,米勒的《播种者》(The Sower)问世:苍凉的麦田里,农民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这幅画让一些“高等市民”不安,他们从播种者充满力量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这幅作品后来被认为是米勒的代表作之一,得到雨果和梵高等人的充分肯定。
对页让·弗朗索瓦·米勒《播种者》布面油画 101.6×82.6 cm1850 年波士顿美术馆藏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
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善,米勒的创作也更加自由。他最负盛名的作品当属《拾穗者》(TheGleaners)和《晚钟》(The Angelus),两幅作品分别完成于1857 和1859 年。
对页上图:让·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布面油画 83×110cm1857 年奥赛博物馆藏
下图:让·弗朗索瓦·米勒《晚钟》布面油画 55.6×66cm1859 年卢浮宫藏
《拾穗者》描绘了19 世纪中叶法国典型的贫农形象,米勒用他从老师德拉罗什处习来的历史人物绘画技法,仔细描摹了三位不知名的农妇。除了将她们放置在画面中心,还通过柔和而聚焦的光线赋予她们英雄人物般的崇高感。自1857年起,《拾穗者》因其对无产者的动人情感广为流传,拾穗者的形象在一代代观众的眼中存续下来,使我们感受到米勒绘制人物时的怜爱与悲伤,他画面上的感染力绝不亚于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从激进资产阶级和左派评论家的角度看,《拾穗者》“暗示社会不公的危险分子出现”,是“人民起义的长矛,1793 年的断头台”。
《晚钟》创作于1859 年,米勒来到巴比松后的第十个年头。这幅画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农民精神生活:画面上,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劳作结束了。一对农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俯首摘帽祷告。画家着重于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的虔诚。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天劳动的恩惠,并祈求保佑。他们的形象在画上显得是那样孤立无援,他们体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
《晚钟》有强烈的宗教情感和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却也有着直指人心的精神力量。用温克尔曼评述古希腊雕塑的名句“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来形容毫不为过。童年的达利在教室中第一次见到这幅画的仿制品时,便无法停止对它的凝视,之后,他不但为这幅画写过一本书,而且不断把它画入自己的作品中。当那幅《晚钟》几经辗转,在100 年前以100 万法郎(约为6000 万人民币)的价格回到祖国时,法国人终于明白了米勒以及巴比松画派的重要性。
巴比松画派对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影响深远。雷诺阿、毕沙罗的作品都深受米勒的影响,但其中受米勒影响最深的还是梵高。他的画风影响了梵高的整个艺术生涯。1875 年米勒去世的时候,梵高还是个寂寂无名的毛头小子,他终日沉迷于米勒的绘画中,大量模仿。据统计,梵高曾临摹了21 幅米勒的画作,最受梵高喜爱的就是《播种者》,或许在梵高的眼里,米勒笔下的那些农民是原始自然人的象征。
他在给他的弟弟提奥的信中这样写到:“你寄来的米勒的画让我非常高兴,我正狂热地研究它们。好久没有见到真正的艺术了,我有些懈怠,但这次的画重新唤醒了我。”
这幅《第一步》是梵高在1890 年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面依然是一块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同样是一对夫妇帮助小女儿学步。虽是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作品平凡、跃动又充满亲情,让整个画面从米勒的温馨、和谐、慈爱过渡到梵高的勇气、力度与斑斓的色彩。
米勒在巴比松度过了26 年,迎娶了第二任妻子,完成了绘画风格的转变,最终也在此走到生命的尽头——1875 年1 月20 日,米勒在巴比松与世长辞。
100 年前(1922 年),米勒的故居被改造成博物馆。人们还用马赛克镶嵌成《拾穗者》,装饰在博物馆附近的墙上。经过修葺的小院草木青翠,粉色绣球花开得正盛,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好看。不大的画室分为里外两间,里面摆着米勒的自画像,还有很多漂亮的风景画,大都是米勒的学生和后辈所作。
左上:米勒《第一步》素描 30×19cm
左下:米勒《第一步》
右图:梵高《第一步》First Steps(after Millet)(临摹米勒)189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