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TS 艺术

2022-10-10

优雅 2022年10期
关键词:艺术家装置

摄影: Lilli Waters《梦境》

英国 伦敦 线与线的艺术 艺术家Orly Genger将手工编织这种休闲的技艺,从家庭领域带入公众视野。Orly把回收来的捕鱼绳索打成结,并用油漆刷上鲜艳的红色,然后重叠、盘绕摆放于草坪上,红色和绿色的对比,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Orly想以此警示人们:过度捕捞已对海洋鱼类造成巨大的伤害,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西班牙 托尔托萨 掘金者 自古以来,掘金师就是个神秘的职业。现在,艺术家Nicola Baldassarre让每个人都能体验淘金的乐趣。Nicola在托尔托萨的一座古建筑里,用金色织物创作出的互动装置《掘金者》,宛如装满金沙的容器。装置离地1.30米,织物上有多处圆孔,游人可从装置底部穿过圆孔进入容器内部,感受被金光包裹的视觉冲击。

德国 柏林 打盹的千万种方式 艺术家Cyril Lancelin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创作出宛如数字世界的装置作品,让置身其中的人们不由得疑惑自己是否处于真实的环境之中。其最新作品《枕头体验》,灵感源于打盹神器U型枕。Cyril将一个个U型字母经过拉伸、重复堆叠和环环相扣,配上橙色的外观,让人有一种想要躺上去睡一觉的冲动。

法国 蒙彼利埃 无尽的漩涡 大多数人或许都做过被卷入无尽漩涡的梦,艺术家Anish Kapoor用装置作品《下沉》重现他梦境中的漩涡。装置是一个直径8米的圆形空间,底下有一个大功率马达不停旋转,制造出仿佛永不停止的漩涡。凝视漩涡中心,水流仿佛在未知力量的驱动下抽离了时间,将观众的感官也带入不可名状的空间。

比利时 布鲁塞尔 与光共舞 艺术家Christopher Bauder作为光艺术的重度爱好者,光在他手中变幻无穷。其用360根灯管创作的光艺术装置作品《钟乳石》,像一个脱离地心引力的倒金字塔漂浮在空中。灯光跟随现场音乐的节拍一起跳动,呈现出不同的图案。周围的观众就像装置掉下来的水珠,构成这个作品的一个动态组成部分。

英国 伦敦 这片花海染红了伦敦塔 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士兵,陶瓷艺术家Paul Cummins与舞台设计师Tom Piper在伦敦塔外的护城河河床上布置了约89万朵陶瓷花朵。花朵宛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在河床上弥漫成红色的“湖水”,逐渐环绕整个伦敦塔。艺术家希望通过这种震撼的视觉画面,向那些阵亡将士致敬,并试图唤起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当你走进传统超市,跨过人山人海选购到需要的商品,再排长队结账等到崩溃时,不妨来“Omega Mart”体验不一样的购物乐趣。“Omega Mart”表面上是一家普通超市,但如果不小心打开一条秘密通道,顾客将会进入到另一个“平行世界”。“Omega Mart”拥有4大主题区域和60个奇趣空间,并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将所有空间串联起来。顾客根据故事情节开启“寻宝”游戏,仿佛在真实世界的超市里玩一场“密室逃脱”。在这里,除了能体验到奇趣的大型装置艺术外,顾客还可以买到各种千奇百怪的商品。当人们游玩感到饥饿时,看到这些奇趣的“食物”,才猛然发现自己是在逛商超,而不是在参加装置艺术展。

如果你小时候玩“糖果世界”游戏时,曾梦想过在满是糖果的森林里闲庭漫步。那么,你一定会爱上澳大利亚艺术家Tanya Schultz用糖果、发光饰品和玩具等材料创作的《糖果屋》,仿佛让人回到那充满想象力的童年。

《沙漠幻影》是艺术家Kate Russell打造的人工沙漠峡谷,整个区域占地400平方米,内部四处可见沙丘、沙漠植物、绿洲等元素。穿过沙漠区,两旁不规则的墙壁上投影着变幻无穷的画面,为此次“沙漠之行”增添几分神秘色彩,吸引游客不断向前探索。

《点唱机神庙》是一个360度沉浸式灯光雕塑,创作灵感源于自动点唱机。艺术家Carey Thompson将自然的力量融入其中,充满未来感的霓虹光源与带有自然元素的动画相辅相成,向游客展现出朦胧而迷幻的科技美感。

艺术家Claudia Bueno的装置作品《脉动》为光赋予了生命。画面上无数白线卷曲缠绕,当装置被点亮后,游客会惊喜发现,白线已然变化为藤蔓、珊瑚、鹦鹉螺和各种海洋植物的模样,它们在缓缓地游动着。

蔡锦 花儿与美景

走进“蔡锦花园”的展览现场,观众会感受到一种宁静,但同时又充满生机的状态。在“风景”系列的展厅,一个白色的浴缸内,一些绿色的霉菌在底部蔓延开来。蔡锦说,这是自己每天洗澡的浴缸。这个作品本身就有一种繁殖的感觉,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伴随这些东西。所以把这个浴缸直接放到展厅里,就跟自己的身体和生活联系起来。正如蔡锦所描述的,她笔下的花、风景、植物、水果……或许不是那种在最明亮、最灿烂环境里成长的状态,它们可能有些光照不足,甚至长期生长于暗处,然而,它们却在悄无声息地慢慢向外扩展、蔓延,有着不可思议的生命力。“蔡锦花园”将这种状态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

沈小彤 微妙的精神世界

本次展览主要呈现沈小彤近10年的创作,包括“相”、“花·果”、“墨·山水”、“竹”等多个系列,虽然作品主题不同,但是不难看出其对于过往生活及经历的眷恋,以及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的选择和坚持。其作品或以身边朋友为描绘对象,或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物为表现主题,展现了艺术家对于真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以及遮掩在画面之下不同时期艺术家微妙的精神世界。这种源自日常生活的切身体验和真实表达,以及凝视画面时带给人的片刻宁静,在疫情之后更显得难能可贵,也足以带给每一位观者一丝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并再次提醒我们在点滴的日常中发现艺术、关照自我、珍爱生活。

程心怡 身体之间的私密语言

程心怡是一位关注私人生活的画家,她在朋友们的卧室里、咖啡馆里、家庭的社交场合拍照,捕捉日常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瞬间,然后在她的作品中重新诠释这些瞬间。程心怡的画关乎皮肤接触层面的呈现,在明亮的赭色、深蓝色和无尽的紫色阴影中游走。紫色是印象派调色板上最杰出的色彩,它创造出朦胧的空间,有时甚至会模糊身体和脸,程心怡的画隐藏着身体之间的私密语言。她作品里讨论的问题是接触:皮肤与皮肤的接触,香烟在嘴唇上的接触,手指沾上酒的接触,一滴水滴在身体上的接触……程心怡唤起皮肤的敏感性,在“反摄影”展览的背景下,她的绘画提出关于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问题。

李汉威 虚拟与现实并存

李汉威将自网络上寻找与购得的大量原始素材,通过电影蒙太奇的方式,重新构成、装配和呈现在展厅之中,形成了虚拟与现实并存的幽默叙事。科技对于人的身体、文化视野、生存空间的入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当代人——特别是简体中文互联网世界的使用者的感官重构,贯穿李汉威迄今为止的创作生涯。遍布于简体中文互联网中的信息和情绪被他巧妙地通过拼贴的手法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其强烈个人风格的简体中文互联网媒介现象学。李汉威的作品于现代社会的技术、消费主义、组织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文化中挑战了充斥于互联网经济中的新自由思潮倾向与消费主义。

徐渠 共同注视下的精神“复活”

徐渠全新个展“复活”包含绘画和装置20多件,呈现了徐渠2020至2021年的全新创作。从复活节岛上著名的巨型人像图腾群“Moai”到西方文明思辨的精神人物塑像,再到北京世界公园中微缩景观的想象,徐渠从遥远的地理尺度与咫尺的流通领域中,重构了一个神话与现实相互交融、辩证和谐的世界。历史在悲剧与喜剧之间反复切换,人类的命运在整体性与个体身份认同之间逡巡徘徊,就像徐渠画作《尘埃》与装置《水滴》之间形成的视角关系。如此看来,作为展览的“复活”,集合这个混乱时代所有的不安、焦虑、愤怒与动荡,面前成堆的残骸伸向天空,这更接近于一种历史的形象。

胡尹萍 “小芳”和“乔小幻”

展览集中呈现了胡尹萍自2015年起持续进行的“小芳”项目,并首次揭开“小芳”背后的隐藏人物——“乔小幻”。“小芳”源于胡尹萍有次回四川老家时,发现她的母亲和镇上阿姨们都在织的一种毛线帽子,被艺术家廉价收购;“乔小幻”是艺术家制造出来的商业艺术家形象,她在商品化市场中如鱼得水,让胡尹萍本人能够免去生存现实的压力,并反哺到持续生产的“小芳”计划之中。“小芳”和“乔小幻”是胡尹萍的两个虚构身份,而她的创作正是穿梭于真真假假的美学分身之间,创造事件、产生连接,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艺术家生态图谱。

尹航 一切源于一张相纸

从相纸到相纸,这是尹航的影像魔法。用相纸搭建真实的物,再用相机反复记录成像。尹航的作品需要近距离观看,才能发现这位影像魔法师在图像上施加的“魔法”。早期摄影作品的仿真山水中,尹航用旧金山唐人街捡来的废弃泡沫包装箱搭建场景,他为包装箱上色,在高饱和度的色彩中,指向明确的山水造型与奇幻的色彩共同挑战视觉上“自然的边界”。2017年后,尹航则进入更紧密的、与时代相连的语境之中,而此时作品中也逐渐出现了艺术家自己的“影子”。在高科技、快节奏、信息过剩的时代背景下,尹航的作品通过对情景或事件的提纯,来探讨并重塑图像过剩状态下图像世界景观的可能性。

郑达 “未来”如此临近

郑达的创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结合,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的中间地带,交融并模糊着艺术的边界。他通过机器、算法、编程等超链接转化、整合的方式,在不断超验与想象之外,为我们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以及具象的视听感官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种新的触感视觉体验。至今,新媒体艺术已然成为一种超越以往视觉经验的方式,无所不在地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感知系统。“未来”距离我们如此之近,那些曾经难以置信的预言,如生物工程、遗传密码、人工智能等,转瞬就已实现。而郑达对当代文明程度的敏感与思考,影响了他在艺术创作观念、方法、媒介上的不断实验和探索。

吴彦姝

中国演员

“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事业,尤其是女性,这样你才会有一种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精神气。”

84岁的吴彦姝凭借电影《妈妈》拿下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桂冠。在她看来,每一个角色都是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工作会让人觉得自己是有用的。

赵梦

中国歌手

“我就是为摇滚乐的舞台而生的,弹贝斯你就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就行了。”

赵梦在青春期就喜欢上了摇滚,喜欢上了贝斯,这几乎是一种注定。贝斯在乐队中主要担任低音声部,它不可或缺,却也会被视作某种沉默的存在。所以,她也常常待在自己的世界里。

贾樟柯

中国导演

“技术是电影的一个基因,相应的迭代会大大扩展电影的能力。”

贾樟柯站在一个导演的角度认为,VR技术发展以后,未来电影院会消失,它是“泛电影化”的趋势。而电影工作者进行创作,未来不一定是叙事性的,也可以是空间性的。

周迅

中国演员

“导演需要我是什么,我就是什么。”

三十多年过去,周迅塑造了无数荧幕上的经典角色,依然保持着对角色塑造的无比专注,把剧组当作自己的学堂。没有一种安静是简单的,她看似冷峻、话不多的外表下,也藏着时间的积淀和岁月的磨洗。

李健

中国歌手

“音乐是歌者与世界的沟通,书写关于爱与诗意、生活与理想的故事。”

“音乐诗人”李健在阿那亚山谷音乐厅举办了个人首场线上演唱会“向往”。在他看来,有些歌,在城市中是写不出来的,需要回归于自然中找寻。音乐能让忙碌的心灵,拥有片刻的宁静。

聂继军

中国艺术家

“存在于充满确定与不确定的时代之中,艺术家要具备的就是‘毁我、塑我’的创造精神。”

聂继军会静静地聆听别人对他作品的评价和解读,他不着急反驳,也不急于解释,淡淡地听过,默默地记下。云淡风轻间,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旷达与智慧。

方贤晨

中国艺术家

“时代从来都不是人们碌碌无为的借口。”

时代就像一张白纸,每个人都在赋予它不同的内容。时代也是等待,当它被打破的时候,就变成了属于某某的时代,在那一瞬间被标注。方贤晨作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这是他认为自己与当前时代相处的一种关系。

曾浩

中国艺术家

“不管几岁,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有勇气让自己陷入迷茫,让自己与更大的未知短兵相接。”

曾浩丝毫不沉湎于过去的荣光,这十年来,他迷恋画布带给他的失控感和刺激,为了某种他也无法预料到的新的视觉,从不吝啬一丝力气。

蒋斐然

中国策展人

“这是一个好时代,如果足够有实力的话,不缺机会和奖项的支持。”

国内目前针对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的奖项极少,蒋斐然认为“策展人”的角色,从最初的“保管者”演变为展览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并逐渐成为艺术领域的研究者以及观点的提出者。

没影

中国艺术家

“尽管我的画面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但是在画面上,我希望这些都是模糊的。”

没影的脑袋似乎有能力伸出千万条藤蔓,遇到什么就去缠上,再去涂抹想象。她认为,艺术是不能被设定的,不明确才会更有吸引力,所以她想要去画故事中的最精彩的氛围。

猜你喜欢

艺术家装置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除白发简易装置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