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重塑
2022-10-09
随着生物技术的迭代和突破,生物经济开始向农业、林业、制造、能源、医疗、养老等领域快速渗透。世界正在被重塑。
近年来,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脑-机接口、神经芯片、仿生机器人等交叉融合技术不断向应用阶段转化,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生物资源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已显现出巨大作用,生物医药、化工、材料、能源等产业的颠覆性创新更是层出不穷……生物产业集群正在进一步推动产业革命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OECD发布报告认为,到2030年,生物技术对全球GDP的贡献率将达到2.7%以上
3月31日,国际科研团队‘端粒到端粒联盟’正式公布了首个人类基因组序列完整图谱。这个自1990年即开始启动、耗资数十亿的生命之图日渐清晰的过程,正是人类一步步走向生物经济时代的印证。
“生命”新赛道
“未来,谁引领生物经济时代,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曾担任过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的浙江省杭州市副市长胥伟华这样预测。
今年伊始,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进展。3月31日,国际科研团队“端粒到端粒联盟”正式公布了首个完整、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
由我国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科学家共同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
2003年4月14日,历时约13年、耗资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完成,但是只完成了人类92%的基因组测序,剩下8%因为含有重复的D N A片段难以测序,只能暂时搁置。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研究人员得以对最后8%测序,终于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图谱。
一张生命之图日渐清晰的过程,正是人类一步步走向生物经济时代的印证。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预测,至2030年,O E C D国家将形成基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经济形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预测,至2030年,OECD国家将形成基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经济形态
其实,早在2009年5月,O E C D发布的《2030年生物经济:制定政策议程》报告,就引起了全球各国对生物经济的重视。这份报告对生物技术潜在影响最大的农业、卫生和工业三个部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到2030年,生物技术对全球GDP的贡献率将达到2.7%以上。
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规模始终保持以接近G D P平均增速2倍的速度增长。据估计,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产品销售额在30年内将超过15万亿美元,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产业已逐步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开始密集制定、实施生物经济战略,目前,全球发布国家级生物经济相关政策的国家和地区超过50个。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等经济体相继推出生物经济发展战略,旨在保持其在生物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
美国是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绝对领先者。美国的生物技术药物年销售额曾经占到全球的60%以上,尤其是拥有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物制药公司和最先进的技术。美国的生物制药公司数量也位居全球第一。早在2016年,生物经济在美国就产生了将近9600亿美元的经济活动,大约占美国GDP的5%。2020年5月,美国参议院通过《2020年生物经济研发法案》,明确将建立国家生物经济研发计划。
英国也在很早前就开始谋篇布局并获益良多。据不完全统计,在2014年英国的生物经济就贡献了约2200亿英镑的经济产值,提供了520万个就业机会。2018年12月,英国发布首个国家生物经济战略,提出到2030年在开发、生产、使用和出口生物基解决方案领域成为全球领导者,实现生物经济影响规模较2014年翻一番,达到4400亿英镑。2020年6月,时任英国威尔士亲王的查尔斯召集循环生物经济国际圆桌会议,提出创建有利于可持续福祉的循环生物经济的10点行动计划,包括投资自然与生物多样性、转型工业等。
目前,英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生物医药研发强国,产业的科学基础是其他欧洲国家无法比拟的,在这一领域,英国已经获得了20多个诺贝尔奖。
欧盟连续多年围绕生物经济发展制定并调整战略,强调要发展循环生物经济推进绿色协议目标达成,并为有关科研、示范、应用项目提供资金,包括从现有“地平线2020”专项基金中拨付38.5亿欧元。按照计划,欧盟还拟拨付100亿欧元,用于2021年至2027年包括生物经济在内的食品与自然资源研究。
作为世界生物立法最早的国家之一,日本于2019年将生物战略列为国家战略。当年,日本在广义生物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57万亿日元(约0.5万亿美元),相当于G D P总量的10.4%;狭义生物产业规模达到了5.03万亿日元。2020年6月和2021年1月,日本又先后发布新版《生物战略2020》基本措施版、市场领域措施版,明确在2030年成为世界先进生物经济社会的保障措施。
此外,俄罗斯、印度等生物技术大国,也纷纷在生物技术产业长期规划中加强面向未来生物经济的布局;巴西、马来西亚、泰国、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借助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及行动,抢占区域生物经济发展先机;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技术优势国家,优先布局医药、材料、制造等领域前沿生物技术,推进生物经济突破发展;德国、芬兰、阿根廷等国家,专注于特定领域多样化发展,推进绿色、蓝色生物经济战略等优先发展。
进入21世纪,生物产业已逐步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主战场。据估计,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产品销售额在30年内将超过15万亿美元,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生物”创新极
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规模始终保持以接近GDP平均增速2倍的速度增长。作为生物产业大国,预计到2035年,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将稳居世界前列。
有专家认为,到2035年,中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将稳居国际前列
近年来,中国生命科学进步显著,悄然改写着世界生命科学版图。其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就是一个缩影。两年来,我国科学家从生物基础研究到临床,发表的前1%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单篇引用达上万次的前20篇论文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其中,率先鉴定出病原并给出基因组序列、明确细胞ACE2是病毒的受体、提供临床治疗方案和经验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我国生物技术亦突飞猛进,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青蒿素实现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目前在研的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基产品的第三代生物制造概念,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
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料药出口国、第二大药品医疗器械消费市场和重要的药品研发服务贸易出口国,超级稻、基因检测等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发展水平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作为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仅中药材资源就有12000多种。依托这些资源,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便能开发出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能源等无穷无尽的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生物资源和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中国生物经济,已经形成了由生物研发、生物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对外贸易等构成的全产业体系,创造了全新的经济形态。
作为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仅中药材资源就有12000多种
在国家系列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生物育种的技术水平已经进入国际第二方阵的前列,初步形成了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的创新格局,育种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由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转变。目前,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10%提升到99%以上。
我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潜力巨大。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资源丰富。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量约4.61亿吨,共实现碳减排量约为2.18亿吨。如若将我国40%的生物质能加以能源化利用,则每年可替代标煤4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亿吨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表示,生物技术或将成为未来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拥有广阔的生物食品市场,根据农业农村部今年4月发布的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21/22年度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预测为2959万吨,而消费量则预计将达到3634万吨。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量约4.61亿吨,共实现碳减排量约为2.18亿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表示,我国食品工业目前处于“跟跑”“并跑”“领跑”的技术占比分别为58%、32%、10%。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名誉会长陈小平表示,若结合B E C C S(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技术,预计到2030年,生物质能利用将为全社会减碳超9亿吨,到2060年将实现碳减排超20亿吨,这将为我国“双碳”目标作出重要的贡献。
我国越来越重视生命科学的发展,自2005年起,便陆续推出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和扶持政策,还先后设立启动了脑计划、干细胞与器官修复、合成生物学、生物大分子机器、微生物组学、前沿生物技术、I T(信息技术)-B T(生物技术)、诊疗装备、中医药、慢病防治、生殖健康等一系列重点计划和专项,并确立了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也采取系列措施,全力支持中国生命科学研究。
“十四五”规划,为生物经济的发展明确了新的发展路径和目标。规划提出,要力争到2025年,中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其中核心产业总量超过7.5万亿元;要使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生物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生物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
有专家认为,到2035年,中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将稳居世界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
目前,在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广州、深圳等创新资源丰富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研发型生物技术公司,系统完整的产业服务体系正在建立,“1+1>2”的区域集聚效应已经显现。
‘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中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其中核心产业总量超过7.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