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区的这些角落,变身了!

2022-10-09王倩

现代苏州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人车路灯街道

○文 王倩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最具说服力的“地方名片”,更是一座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集中体现,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路上,每一个细节,园区都在努力。

老化的路灯设施修缮后焕然一新;破旧的亭台改造后成为风光无限的“打卡地”;闲置的小区空地摇身变成交友谈天的“口袋公园”……

聚焦“关键小事”,找准民生“切口”,园区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忧心事,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抱、享受贴心服务。

路灯亮了

夜幕降临,园区胜浦街道金苑社区,新安装的路灯把小区照得雪亮,为不少习惯于晚饭后散步的居民提供了便利,社区对路灯的修缮计划来源于一次日常巡查,社区网格员费伯伯发现12幢附近有路灯倒塌在地,于是立刻通过网格微信群将事件上报给社区。

群众事无小事,社区第一时间反应,不仅迅速清理了破损路灯,还以最快速度将辖区内的路灯全部检查了一遍,针对老化灯杆的问题,及时进行修缮加固。针对灯泡不亮的情况,立即更换了新灯泡,确保在清除隐患的基础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没想到社区这么快就把路灯修好了,我们老百姓心里感到很开心。”晚间经常走下楼乘凉的李阿姨如是称赞道。重新亮起的路灯不仅照亮了老小区的新颜,更是照进了居民的心窝,让社区和居民的联系更加紧密。

出门无障碍了

从入户走访发现问题到加装“硬件”改善环境,娄葑街道东港家乐社区仅耗时三天,就为辖区内困难老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只为最快方便他们的出行。

社区的改造从进门口的高门槛开始,居民魏奶奶老两口年纪较大,腿脚无法抬高,十几厘米高的门槛俨然成为他们在家中行走的障碍。因此,社区使用水泥将高门槛砌成了有坡度的、更加安全的槛坡,魏奶奶老两口可以借助坡度便捷进出。

此外,魏奶奶家虽住在一楼,但出门还有几阶台阶,社区同时在台阶旁增设扶手,魏奶奶老两口依靠扶手能更加安全便捷下楼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

路变宽了

近日,园区金鸡湖街道湖畔天城小区的居民欣喜地发现小区三个大门口的路面重新进行了翻修,原本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宽阔又平坦。

“修整了路面,铺上了沥青,方便了出行,真是给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社区居民张先生由衷地为社区的高效贴心点赞。据悉,湖畔天城小区是十几年的老小区,各方面基础设施都已老旧,尤其小区门口部分路段存在路面破损严重、排水沟堵塞等问题,下雨天路面往往变成“小水塘”,影响车辆、行人出行。

社区了解情况后十分重视,立即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制定修缮方案、招投标方案等。得益于前期的准备工作,项目开工仅一周后就完成了修缮任务,为居民铺就了一条崭新干净的沥青路。

老人和孩子都快乐了

“口袋公园”犹如社区建设点睛之笔把社区的角落变成居民们的诗和远方,园区斜塘街道淞渔社区聚焦群众就近休闲娱乐需求,巧妙用好小区“边角料”空间,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小憩、锻炼、与他人交流的好去处。

经过前期细致考察,社区将13幢与23幢之间作为最终选址地,先后进行泥草地清理、地面铺装、休息座椅安装等步骤,成功将小区空地打造成了“口袋公园”。“这里建了小公园,漂亮多了,今后孩子们有了玩耍的地方,我们也有了晨练、聊天的好去处!”

“地方不大,作用却很大,改造之后看起来舒服多了。”居民们感叹道,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了民生建设的温度,真是太感动了。

骑电动车放松了

“我每次骑电瓶车进出总怕碰到行人。”居住在园区金鸡湖街道加城花园小区的李阿姨每天接送孙女上下学时总是悬着一颗心,建成近20年的加城花园小区东门进出两个方向的行人、非机动车需要使用唯一的非机动车通道,居民觉得既不安全又不便捷。

为此,社区党总支将人车分流改造项目纳入书记项目,成立行动支部,召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方共同商议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经多次实地勘察、走访调查、征集意见后,社区制定出一套人车分流整改方案,并链接辖区党建联盟单位的建设资源,在东门原有非机动车通道的北面增设一个人行通道,使小区东门做到人车进出分流,大大增加了进出的安全感,受到了居民的一致赞誉。

猜你喜欢

人车路灯街道
热闹的街道
“人车合一的体验很奇妙”
平巷人车连杆式自动连接装置的设计应用
基于“人车互等”智能公交站台的创新研究
路灯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热闹的街道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月亮和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