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看待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水墨热

2022-10-09雨葭

收藏·拍卖 2022年5期
关键词:苏富比水墨艺术家

文:雨葭

《秋华图》 石虎 成交价:277.2万港元 图源:苏富比

批评家皮道坚曾说:“对于当代水墨艺术的讨论已经发展到国际范围,并且也显现出在拍卖市场的活跃,这是文化情境转变的征兆。”

近年来,在观念上兼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当代水墨”在艺术市场风生水起。经过多轮市场筛选后,不少水墨艺术家逐渐进入国际视野,例如梁铨、谷文达、李津、徐累、王天德、杨诘苍、李华弌、刘国松、大泽人、郝量等,在美国、欧洲都有其市场的关注度。

海内外涌动的当代水墨

梳理市场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当代水墨市场的热度在10年前已经开始。2012年,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大国际拍卖巨头几乎同时在纽约推出中国当代水墨的展览或展售会。同年,中国嘉德推出“水墨新世界”专场,成交率为92.45%,成交额达到1377.44万元,标志着当代水墨以整体姿态迈入艺术品市场。2012年秋拍,北京保利也首次推出名为“中国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的夜场拍卖,49件上拍作品成交44件,成交总额高达3386万元。10年后,内地各大拍卖行几乎都开设了当代水墨的专场拍卖,很多拍卖行还为当代水墨单独成立部门。当然,在这期间,水墨市场也经历了从疯狂到重新洗牌的过程。

据雅昌艺术网的数据显示,中国当代水墨作品的价格近些年提高得也很快,很多画家的作品仅仅数年就从每平方尺数千元飙升到了数万元。以当代水墨名家石虎为例,这是一位大胆革新而又尊重传统的中国艺术家,他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铭刻着生动鲜活的个人烙印。2012年,其作品拍卖价格每平方尺在2万~ 5万元;10年后在香港苏富比2022年春拍“现代艺术日间拍卖”场次中,石虎作品《秋华图》以277.2万港元成交,刷新了他18年前创下的个人拍卖纪录,每平方尺超过20万元,这一价格引发市场震动。与石虎同年龄的艺术家大泽人,因作品面貌个性鲜明,既有东方情怀,又有国际视野,近些年也备受关注。

其实,中国当代水墨的热度不仅表现在拍卖市场,西方艺术界对中国当代水墨群体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国际上的一些公立博物馆、美术馆已逐渐扩展他们的当代水墨艺术收藏,比如洛杉矶郡立美术馆、布鲁克林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等。

以学术梳理引领市场

一些生活在西方的中国艺术家也觉察到水墨、宣纸作为一种媒介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当这些艺术家试图与国际主流艺术对话时,这种带有中华文化基因符号的水墨艺术,能够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成为对话他国文化的重要砝码,并为他们的艺术平添一种本土化色彩。

近些年,试图以美术史角度对中国当代水墨进行梳理的展览不在少数,比如,已经举办了5届的“中国当代水墨年鉴”;2019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首次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水墨艺术作系统性的大规模梳理展示;2022年“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在这些展览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重复出现的名字:王天德、刘庆和、丘挺、李津、沈勤、徐累、彭薇等。某种程度而言,这也为从学术角度观察当代水墨提供了切入点。

《文字欲》 大泽人 69cm×45cm 彩墨纸本 2018年

批评家鲁虹曾表示:“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那就是如何在寻求向传统的借鉴中超越对西方的模仿。过去100多年来,中国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水墨画也处于不断思索、创新的进程中。画家们从西方艺术中汲取养分,用传统的水墨媒材寻找新的方向,以新的思维和技法,挑战传统水墨,延续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当代水墨的探索不仅在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更反映了时代的变革。”

综合来看,当代水墨逐渐占据更重要的市场份额,令人可喜的成交结果反映出藏家对当代水墨艺术兴趣浓厚,需求与日俱增,同时藏家对艺术家的甄选也越来越谨慎,并趋于国际化。纵观近些年的拍场变化,市场正在寻找一种传统与当下、中西兼具的作品,而当代水墨则恰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猜你喜欢

苏富比水墨艺术家
水墨
水墨人物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英国粉钻
英国 拍卖
11.53亿美元
当代水墨邀请展
苏富比半年报解析
水墨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