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在眼前的“雾花”
——学会虚实相生

2022-10-08广东省广州市陈振林

中学时代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橘梨花主旨

■广东省广州市/陈振林

虚实相生本是绘画中的一种技巧,“虚”指绘画时的轻轻几笔或适当留白,“实”则是一笔一画地描绘。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可以让文章精彩无限,更好地表达情感和主旨。

一、由实入虚,渲染气氛,表达主旨

彭荆风先生在《驿路梨花》中,实写助人为乐的哈尼族小姑娘之后,写道: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这里由实到虚,写“我”的梦境:梦境中的梨花仍然洁白美丽,正如纯洁善良、助人为乐的哈尼族小姑娘。由景及人,虚实结合,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美丽活泼的哈尼族小姑娘相映生辉,美丽的景与美丽的人融为一体,文章的主旨也就显现出来了:助人为乐的美好精神将代代相传。

下文《碎布书包》中,小男孩背着碎布书包上学是实写,最后小男孩说“我的奶奶生活在乡下,我想奶奶,我背着她为我一针一线做成的书包,就像她在我身边一样啊”则由实入虚,表达出小男孩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二、化虚为实,巧妙相应,点明主旨

冰心先生的《小橘灯》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这里,这小橘灯的“朦胧的橘红的光”本是“虚”的,但作者化虚为实,写出小橘灯的象征意义,即“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表达出一起向光明、大家都会好的深刻主旨。

三、虚实相生,如影随形,突出主旨

安徒生在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多次运用了虚与实的手法。如: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虚写)

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实写)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虚写)

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实写)

这里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将小女孩心中美好的想象和冷酷的现实对比,更加突出小女孩对光明和快乐的向往,写出了她可怜悲惨的命运。

□陈振林

这学期开学,林老师接手三(1)班,做班主任。

三(1)班有45个学生,都是不到十岁的孩子,个个阳光活泼。可是,林老师这几天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有个名叫李小天的小男孩,每天都背着一个很特别的书包上学,这个书包是用一小块一小块的碎布做成的,那碎布各种颜色的都有。李小天背着这碎布书包,远远望去,就像背着个五颜六色的小球一样。

按理说,不到十岁的孩子也是爱美的。班上的很多同学所使用的书包,都是爸爸妈妈精心购买的,有好几个同学的书包还是名牌呢。再说,一个小男孩,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花书包,也是件滑稽的事。林老师就想,这个李小天,是不是拿错了书包?要么,是不是他的爸爸妈妈太忙,还没顾得上给他买书包?林老师还担心这碎布书包不够结实,背不了那么多的书,也许有一天就坏在上学的路上,那时书可就会撒一地了。

林老师为李小天担心的同时,也想解开自己心中的这个疑惑。

终于,在星期五下午放学的时候,林老师跟着李小天出了校门,他见到了来接李小天的家长,是李小天的爸爸。林老师就和李小天爸爸聊起天来:“你看看,你家小天的书包特别有意思呢。”

“小天的书包,哦,是挺有意思,五颜六色的。”李小天爸爸说。

“你是在哪儿给他买的这个书包?”林老师又问。

“买的?”李小天爸爸表现出有些惊奇的样子,“其实我给小天买了崭新的书包,质量好,也漂亮,但是他从来不背,只背这个五颜六色的书包,这也不是我们买的。”

“小天不喜欢你帮他买的书包吗?那这个书包是从哪里来的呢?”林老师有些糊涂了。

“这个书包啊。”李小天爸爸顿了一下,说,“这个书包是他奶奶特意给他缝制的,是用线将碎布片一个一个连成的。这个小家伙不喜欢我们给他买的书包,就只爱背奶奶给他缝制的这个五颜六色的书包,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林老师听了,就走到李小天身边,俯下身子,轻轻地问他:“小天,你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背这五颜六色的书包吗?”

这一问,让李小天安静了下来。他看了看老师,又回望了爸爸一眼,说:“老师,你知道吗?我的奶奶生活在乡下,我想奶奶,我背着她为我一针一线做成的书包,就像她在我身边一样啊。”说着,李小天笑了起来,满脸幸福的样子。

林老师还想说些什么,但是没有说下去。他摸了摸李小天的头,目送他们上了车。

林老师想起,自己已经大半年没有回过家了。他自己的老母亲,已经70多岁了,正生活在离自己不到一小时车程的乡下。

运用虚实相生手法时我们要注意:实是基点,是联想、铺陈、渲染的基础;虚是升华,是文章由实到虚、虚实结合之后表达情感或主旨的方式。切不可二者只取其一,也不可令“虚”与“实”分割开来。虚实二者相生,文章才更有表现力。

猜你喜欢

小橘梨花主旨
小橘灯
梨花(外一首)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桃花和梨花
万溪冲赏梨花
小橘灯
《梨花里的白》
灯系三代情
办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