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分析
2022-10-07王晓锋季春香黄碧霞
王晓锋,季春香,黄碧霞
(惠东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东 惠州 516300)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风湿免疫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该病主要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由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骨性关节炎的相似度较高,故而极易被误诊[1]。然而,若痛风性关节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则极易因尿酸盐不断沉积而导致痛风石形成,加重患者病情,部分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会造成关节畸形,进一步危害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为此,及早明确诊断,并积极予以患者有效治疗,以阻止该病对关节造成损伤,改善患者预后十分必要[2]。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上诊断各类关节炎的常用方式,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到痛风性关节炎的诊疗中,并获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3]。本次研究中以惠东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惠东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GA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7~68岁,平均(55.98±2.03)岁;包括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8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12例。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30例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非GA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3~65岁,平均(54.77±3.11)岁;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13例,脊柱性关节炎10例,骨关节炎7例。另选取30名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名,女10名;年龄44~65岁,平均(54.29±4.18)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①GA组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的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②GA组患者均伴有血清血尿酸浓度增高现象;③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晓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研究;④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均保留完整。排除标准:①曾有关节外伤史者;②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不能很好配合研究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合并关节畸形者;⑤合并有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三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选用GE公司生产的LOGⅠQ 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采用线性探头,探头频率设定为(6~15)MHz。所有研究对象均由同一超声医生进行检查操作。检查时所有研究对象均保持坐位,并指导患者将双脚平踩于检查台上,选择第一跖趾关节为检查部位,对第一跖趾关节背侧、内侧、底侧等各部位的长轴、短轴进行扫查,获取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情况。二维灰阶超声观察受检者第一跖趾关节滑膜表面、骨侵蚀、内部回声形态、周围软组织肿胀等情况。彩色多普勒血流观察滑膜内及周边血流分级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三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同时对GA组中急性GA患者与慢性GA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检出情况进行分析;血流信号分级标准如下:0级:滑膜及周围无明显血流信号;Ⅰ级:存在1~2处点状血流信号;Ⅱ级:滑膜表面有3~4处短棒状血流信号,其分布面积不足滑膜表面的50%;Ⅲ级:滑膜表面可见网状或树枝状血流信号,且分布面积超过滑膜面的50%。
(2)比较三组第一跖趾关节超声表现情况,包括痛风石、平行线、关节腔内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及骨侵蚀等。若患者关节内可见卵圆形团块,并可见强回声现象则为痛风石;若患者关节内可见和软骨表面平行的高回声线则为平行线;若患者关节囊、关节腔、韧带上可见散在强回声点则为暴风雪样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检出情况比较
经超声检测发现GA组患者滑膜内或周边血流信号检出率高于非G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1.026,P=0.000<0.05);对照组患者滑膜内或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表1。
表1 三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检出情况比较 单位:例
2.2 GA组中急、慢性GA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检出情况比较
GA组中急性GA患者滑膜内或周边血流信号检出率高于慢性GA患者,组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58,P=0.039<0.05),见表2。
表2 GA组中急、慢性GA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检出情况比较 单位:例
2.3 三组第一跖趾关节超声表现比较
三组第一跖趾关节超声表现比较显示,GA组患者痛风石、平行线表现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GA组与对照组(P<0.05);GA组与非GA组比较关节腔内高回声点、韧带内高回声及骨侵蚀表现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超声表现,见表3。
表3 三组第一跖趾关节超声表现比较[n(%)]
3 讨论
痛风为临床常见病,是因尿酸排泄障碍及(或)嘌呤代谢障碍致使血尿酸增高的一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后多可见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痛风石沉积、第一跖趾关节疼痛等现象,同时还可见关节炎反复发作现象,对患者健康及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非常大[5]。而急性期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多以急性尿酸盐在滑膜或滑膜腔内呈微晶体表现为主,该临床特征为急性炎症反应的基础,随着尿酸盐沉积的增加,容易导致痛风石形成,甚至可诱发关节畸形。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痛风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而痛风性关节炎则是其中预后较差的一种类型[6-7]。
临床研究表明,及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是阻止痛风性关节炎对关节损害的关键。以往临床上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多以关节穿刺偏光显微镜为主,通过检查发现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内多可见有双折光现象的尿酸盐结晶,可为临床上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有利于临床医生制定诊疗方案[8-9]。但关节穿刺具有一定的创伤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X线及磁共振成像也是临床上检查关节炎性疾病的常用手段和方式,其中X线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骨质破坏程度来获取诊断结果,其诊断准确性仍然有待提升[10]。而磁共振成像在早期关节炎性疾病的诊断中可以获取较为积极的意义,并且能够实现多角度检测,获得清晰的检查图像,但其同时也具有检查时间长、费用高、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这也使得磁共振成像检查也具有一定局限性,难以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使用[11]。
随着研究的深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逐渐得以改进和完善,并因其具有无创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各类关节疾病的诊断中来,并逐渐受到了广大医患人员的关注和认可[12-13]。为此,本次研究中就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方式为收治的受检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超声血流分级检测发现GA组患者滑膜内或周边血流信号检出率显著高于非GA组(P<0.05);对照组患者滑膜内或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提示超声诊断能够及时、敏感地反映血管翳内病理改变情况,可为临床上早期诊断、鉴别痛风性关节炎提供有效参考[14]。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发现GA组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流信号检出率显著高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P<0.05),这主要是由于超声检查可以对关节炎症区域的血流情况进行清晰显示,有利于医生判断患者机体炎症程度。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更为严重,故而其血流信号反应情况也更为明显。此外,临床研究发现,绝大部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首次发病时均可见单关节受累现象,且其发病部位多以第一跖趾关节为主。所以,本次研究中就以第一跖趾关节为检查部位展开超声检查,且结果发现患者除上述超声血流分级方面存在有明显差异之外,三组患者正在第一跖趾关节超声表现方面同样存在有明显差异,GA组患者痛风石、平行线表现均显著高于非GA组与对照组(P<0.05);提示尿酸盐沉积方式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征性改变,可为临床上诊断该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主要是由于尿酸沉积部位不同,其超声表现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表现为痛风石、平行线等不同超声表现[15-16]。本次研究中发现非GA组中少数患者也伴有平行线、暴风雪样改变等超声表现,这可能是和非GA组患者的关节炎性渗出物长时间沉积、机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强回声改变有关,这也是今后临床鉴别诊断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可以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通过滑膜内或周边血流信号情况为临床医生鉴别、诊断患者病情提供有效参考。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检查还具有应用范围广、费用低、副作用少、无创等多方面的优势和特点,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本次研究中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选择较少,同时虽然多数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疾病首发部位均位于第一跖趾关节,但仍然有部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病部位并非第一跖趾关节。为此,今后临床上仍需从多中心收取不同的、大样本量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