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影响及策略研究*
2022-10-03孙志远韩泉叶
孙志远,王 艳,韩泉叶
(1.陕西开放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2.陕西开放大学 会计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3.陕西省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11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远程学习者人数急剧增长。对于远程学习者而言,他们能通过互联网接触到自己“期望”学习的知识,而各类社会思潮也通过互联网影响着远程学习者这一群体。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变化特征
远程学习者的思想变化会受到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其思想变化更多的是互联网环境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与在校大学生不同的特点。
笔者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对成人教育、高职扩招、高职统招生以及社会其他人员4类学习者(发放1000份,收回962份)的学习动机进行人口变量统计研究,其中用高职统招生和其他3类远程学习者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如下表1,表2所示:
表1 远程学习动机调查人口学变量统计分析
表2 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情况统计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变化特征
1. 远程学习者思想的变化特征。通过上表2可知,成人教育、高职扩招、社会其他人员等3类远程学习者(670份)相比于高职统招生(292份),他们有59.1%的人更看重工作需要和职务晋升,远高于高职统招生的30.48%,价值观呈现出实用性的特点。比起自我提升,社会认可,他们更注重工作需要;比起自我成就,家人期望,他们更注重职务晋升。在实用性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远程学习者群体会依靠自身努力奋斗来实现自身价值,但是他们也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去做一些虚假学习、替考作弊等行为。
2. 远程学习者行为的变化特征。远程学习者群体在思想变化特征中的实用性,事实上在行为动机上体现的更加功利。如下图1,图2所示:
图1 远程学习者专业选择动机统计图
图2 远程学习者专业分布情况
首先,从图1可知,出于目的导向,远程学习者更愿意选择应用性(59.6%)而非理论性的专业;从图2可知,相较于理工类专业(27%),文史类专业(54%)因考试容易通过更受关注,而在文史类的专业中,行政管理、会计等(62%)实用性强的专业更受欢迎。其次,日常学业中,远程学习者对上课老师的选择并不看重,对于课后的作业也只是只等到考试时寻求老师帮助。最后,远程学习者更愿意将时间精力用于各种培训考试、资质认证和等级考试。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变化的趋向
信息技术为远程教育带来了便捷,它给远程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让远程学习者越来越依赖它,但是它却使远程学习者更难以对信息内容产生集体反应。鉴于信息技术的影响力,我们有必要从这些表现中探寻其变化的趋势。
同在校大学生相比,远程学习者因和课业老师并无直接的接触,未受到老师的直接影响,所以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变化受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影响越来越显著。截止2021年,我国网络用户已超10亿人,信息技术对远程学习者的影响已经开始,而且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力已较为明显,尤其是网络热搜瞬间就会点击过百万,对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影响冲击力更为直观,而这个过程将持续进行下去,而信息技术多元化的特点必然导致远程学习者价值观的功利化。总之,网络为远程学习者提供的全方位信息,加上其传递新鲜事物的特点,必然导致远程学习者的认识领域范围越来越广,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将更加复杂多元,这是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变化的趋向。
二、信息技术对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信息技术对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
1. 拓宽学习视野。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拓宽了远程学习者的视野,只要有一台电脑或者智能手机,远程学习者就能关注社会最新信息、热点新闻,加深对自己关心的领域了解,并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核心观点,这样在增强对社会信息的获得性的同时,也拓宽了学习视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获取多元化信息的平台,丰富远程学习者的见识,拓宽他们在多元文化交汇、多元观念交锋中的眼界。
2. 便于观念形成。过去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授课教师的“录播”影响,远程学习者获得的知识面多数出自于新闻媒体和授课教师的言传身教。而信息技术分发展,为他们获取信息开辟新渠道,信息技术传播快评价多的特点使远程学习者获取的信息具有更广的角度。远程学习者在网络中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些都使远程学习者的思维走向开放,有利于远程学习者新的思想观念的形成。[1]
3. 丰富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较之传统课堂式教育更具灵活性,较之传统的黑板粉笔字授课,听音读字看视频的学习方式对远程学习者更有吸引力。远程学习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学习内容,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查询、共享资源,也能结合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计划,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远程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对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
1.思想方面的负面影响。因为互联网的虚拟性,所以远程学习者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有一定的隐蔽性,他们在使用互联网时不需要承担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制约,完全依靠自我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态度行为,但是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之网络信息环境的复杂性,远程学习者未必能判断获得信息的准确性,这样就容易做出非道理和非理性的评价,而正是因为互联网中缺少舆论监督和道德规范制约,远程学习者可能会存在恶意虚夸事实,造成道德规范淡漠。
2. 行为方面的负面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使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不同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点在网络中无差别传播,远程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风俗文化,但是这些风俗文化并非全部都是积极向上的,远程学习者因为自身的知识性和辨别能力有空白盲点,而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似是而非”的信息,必然会导致远程学习者在获取信息时受到不良信息地引导,进而影响其行为,乃至做出错误的举动。
(三)信息技术对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1. 复杂的网络环境。目前,全球已近40亿网络用户,这些人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信息,其中也不乏社会暴力、赌博迷信、煽动诱导等不良信息。而远程学习者在筛选信息时,很难对每一条信息做到客观的分辨,如果受到不良信息的长期诱导,将会导致价值观的倾斜,甚至是思想行为的扭曲。跟着当前西方国家一直在对我国进行网络文化渗透,他们利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特点,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的环境,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等言论,进而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2. 片面的信息认知。信息技术大背景下,远程学习者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就可以在互联网中和学习平台中查询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他人分享交流。因为远程学习者大多利用网络学习,他们人不在学校课堂学习,就会缺乏和老师、同学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单纯在浏览互联网冲击类的内容获得快感的同时,也势必丢失深层意义的思考,而且长期通过网络交流不仅会削弱表达能力,还会影响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再者远程学习者长期处于网络化情景中,娱乐会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严肃的的议题被不断消解,生活的经历被在线替代,远程学习者必然会脱离现实,加之互联网中可以不受道德约束的发表言论,很多远程学习者会为了发泄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情绪,从而表现出偏激的一面,长久以往容易出现消极的影响。
三、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的教育引导对策
正确引导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远程学习者等多方面共同发力,从健全制度,课程供给和规范行为等方面协同推进。
(一)健全思想行为引导制度。
准确的把握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是规范其行为的前提。当前,社会和学校对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重视不够,即使个别组织关注了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也只是对远程学习群体的共性特征做了研究,而针对不同需求、不同专业、不同区域的远程学习者的是行为缺乏差异化研究。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学校和远程学习者都比较关注自身的“负面清单”,往往存在忽略对自身“正面清单”的关注度,却不知“正面清单”对远程学习者的引导才更具指导意义。所以分析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时,除了分析共同特征外,还应该针对其具体特征,这样才能对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作出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将研究结果纳入远程学习者思想行为监控体系内,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和引导对策。[2]
(二)改进网络课程供给机制
尽管政府部门一直在采取措施净化网络环境,但是面对当今复杂的信息技术环境,我们不可否认互联网上不良信息还是很多。深究其因,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网络课程对远程学习者群体的吸引力不足。这就要求学校去思考,远程学习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网络作品?笔者认为学校应该结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对远程学习者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共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供给体系。首先学校需要紧跟时代前沿,及时学习、分析研判,一方面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向全体远程学习者提供“共性”课程,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个性”课程。再者学校也要健全网络课程供需反馈机制,根据远程学习者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每一个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都能走向正规。[3]
(三)构建网络行为规范措施
规范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这需要社会、学校和远程学习者之间共同作用。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对网络作品、课程等发布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社会组织在制作网络作品的时候,除了考虑经济利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其提供的网络作品不仅要满足远程学习者的需求,还必要执行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而学校在制作网络课程时,在对远程学习者进行引导时,不仅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符合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同时还要注重自己提供课程的品质,提高网络课程供给和远程学习者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远程学习者对行为规范的认同度;而对远程学习者本身来说,要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各项任务。[4]只有这样才可以打造社会、学校和远程学习者三者之间的育人合力,推动远程学习者科学用网,认真学习,学有所得。
四、结语
信息技术社会已经来临,而信息技术融合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尤其是远程学习者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对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思想行为变化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互联网是虚拟的,但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的具体呈现却是现实的。引导远程学习者的的思想行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国家政策要求为前提,社会组织的自觉自律为跟随,高校的主动性作为为支撑,远程学习者的自律作为基石。换言之,唯有社会、高校、远程学习者等多个层面的积极作为和彼此之间的协同发力,才能正确引导远程学习者的思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