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主要上市种业公司发展现状及分析

2022-10-01高际涛李慧慈张工展张晋玉黄中文

种子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万向种业营业

高际涛,李慧慈,张工展,张晋玉,黄中文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种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种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为代表且具有高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上市种业公司,这些种业公司技术先进、科研能力强,代表着我国种业公司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向。选取了以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8 家上市种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国际种业巨头进行对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种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8 家上市种业公司的数据来源于各公司2021 年的年度报告,统计各公司2021 年度总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研发人数、研发成果等指标。

1.2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进行数据整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8 家上市种业公司规模

截至2021 年底,8 家上市种业公司资产总额为3 314 053 万元,固定资产总额为478 007 万元。其中,隆平高科的总资产和固定资产最高,分别为1 400 375 万元和149 476 万元;万向德农的总资产和固定资产最低,分别为76 390 万元和8 592 万元。从员工总数来看,8 家公司员工人数差别较大,隆平高科员工人数最多,为2 708 人;万向德农员工人数最少,为186 人。由此看出,8 家上市公司整体规模差别较大,具体见表1。

2.2 8 家上市种业公司经营概况

由表2 可以看出,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垦丰种业和万向德农5 家上市种业公司主营业务均为农作物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丰乐种业除了种子产业外,还兼有农化和香料产业;敦煌种业主营业务为种业产业、食品和贸易;中农发种业核心产品是玉米、小麦和水稻种子,兼有化肥贸易以及农药的生产销售。总体来看,8 家种业公司经营业务较为单一。

表2 8 家上市种业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

2.3 8 家上市种业公司经营业绩

由表3 可以看出8 家公司经营业绩,隆平高科、登海种业、荃银高科、丰乐种业和中农发种业5 家种业公司的营业收入较2020 年度均有所增加,荃银高科的营业收入增幅最大,较2020 年度增加57.4%;垦丰种业、敦煌种业和万向德农3 家种业公司的营业收入较2020 年度均有所下降,万向德农的营业收入降幅最大,较2020 年度下降7.6%。2021 年度,营业收入最高的公司为中农发种业,其营业收入额为376 439 万元;营业收入最低的公司为万向德农,其营业收入额为22 169 万元。此外,从销售市场来看,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丰乐种业、中农发种业国内和国外市场均有经营业绩,但总体上均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占比较低,最高的也仅为11.7%(丰乐种业)。

表3 2021 年8 家上市种业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2.4 8 家上市种业公司研发情况

由表4 可以看出,在研发投入方面,8 家上市种业公司研发投入1 377 万~27 528 万元,投入差别较大。其中,隆平高科研发投入金额最高,为27 528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86%;万向德农研发投入金额最低,为1 377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21%。在研发人员方面,隆平高科的研发人员最多,为451 人,占其公司总人数的16.65%;万向德农的研发人员最少,为22 人,占其公司总人数的12.00%。

表4 2021 年8 家上市种业公司研发投入和研发人数

表5 反映了各上市种业公司拥有的研发成果。从表5 可以看出,隆平高科拥有的品种权数量和专利数量均居首位,分别为595 项和91 项;荃银高科2021 年审定品种的数量最高,为157 个。

表5 2021 年8 家上市种业公司研发成果统计表

3 讨论

1949 年以来,我国种业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化探索、种子产业化变革、市场化快速发展和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5 个阶段[1]。总体来看,我国种子行业企业数量较多,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近几年随着行业政策的完善和企业结构的优化,种子企业数量开始减少,企业规模逐步扩大,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整个行业结构得到改善,一批“育繁推一体化”大企业和区域性、特色化、专业型种子企业崛起。据《2021 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截至2020 年底,全国纳入农作物种业统计的持有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数量为7 372 家,企业资产总额为2 425.21 亿元,企业固定资产总额为515.77 亿元,企业种子销售收入为776.72 亿元。虽然我国种业整体发展较为迅速,但不同种子企业间规模相差较大。从数据可以看出,8 家上市企业中,隆平高科规模最大,2021 年的员工总数为2 708 人,资产总额为1 400 375 万元,营业收入为350 344 万元,位居中国种业首位、全球种业第九位;万向德农规模最小,2021 年的员工总数为186 人,资产总额为76 390 万元,营业收入为22 169 万元。此外,与国外种企相比,2021 年8 家上市种企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 610 025 万元,而同年拜耳和科迪华的种业营业收入分别为6 635 135 万元和5 345 773 万元。巨大的差距充分说明我国种企仍然需要进一步兼并整合,实现强强联手,将种业资源向优质种子企业集中,才能提升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剧,种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具有全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的共同目标。但我国多数种企目前的销售区域仅为国内市场,2021 年8 家上市种企中仅有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丰乐种业和中农发种业4 家企业在国外市场占有份额,但占比较低,分别为9.8%、7.2%、11.7%和0.6%。在主营业务上,8 家上市企业中,绝大多数均以农作物品种选育、农作物种子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主,仅有少数企业同时从事农化、香料、化肥、农药、食品和贸易等。反观国外种业巨头,以居全球种业首位的拜耳公司为例,其核心业务是医药保健和农业领域,而农业领域业务涉及作物保护、非农业害虫治理、种子和生物技术等。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拜耳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达到31.27 亿欧元,截至2019 年1 月,拜耳在大中华区拥有超过9 000 名员工[3]。对比之下,我国种企在拓展主营业务和国外市场方面仍任重道远。

从研发投入方面来看,8 家上市种企研发投入额最高的为隆平高科,为27 528 万元,其他7 家种企研发投入额均在1 亿元以下,与国外种企巨头每年10%以上的研发投入强度、10 亿美元以上的投入资金相比差距甚远。研发人员方面,隆平高科和垦丰种业研发人员分别为451 人和432 人,其他6 家种企研发人员均在200 人以下。有关数据显示,2020 年有7 300 名优秀科学家服务于拜耳公司[4]。研发成果方面,2021 年隆平高科和荃银高科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数量分别为139 和157,其他6 家公司年审定品种数量均在50 个以下。

此外,隆平高科拥有的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在8 家企业中也居首位,分别为91 项和595 项,与国外种业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可以看出,低水平的科研投入使得我国种业创新难以突破,竞争后劲不足,难以与国际种业巨头抗衡。因此,我国种业必须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要做好种业技术和种业人才的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在走向国际市场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随着中国种业进入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发展阶段,尤其是2011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 号)颁布以来,各项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国内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我国种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涌现出了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民族种业,也成立了由中化农业、先正达、安道麦等公司组建而成的新农化巨头——先正达集团,使得我国种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与国际种业巨头相比,我国种业任重道远,仍然需要合理开展实施兼并重组,提升整体经营规模,专注主营业务,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提升经营业绩,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政府、种企、科研单位三者应合力解决种业市场育繁推脱节问题,不断提升种业科研实力,真正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猜你喜欢

万向种业营业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登海种业
山西召开全省种业工作推进会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提升稳粮保供能力
山东德高种业有限公司
A Survey on the Relational Processes of experiential metafunction
鲁伟鼎接班万向样本
万向系
168家鲁股一季度赚109亿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