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红色设施建设 做好老区宣传工作

2022-10-01黄国伦

源流 2022年8期
关键词:阳春市阳春老区

■ 黄国伦

阳春市老促会会长叶均盛(前右四)一行深入革命老区调研遗(旧)址修复重建工作

为了铭记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中共阳春县委、阳春县人民民主政府的光辉历史,纪念在粤中区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阳春市老促会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在蟠龙建立“革命纪念园”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阳春市老促会、阳春市档案馆的积极协调下,阳春市投入约270万元在蟠龙建设了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中共阳春县委、阳春县人民民主政府纪念园,并于2017年8月1日建成开园。

这是阳春市老促会促进红色设施建设、做好老区宣传工作的一个缩影。近10年来,阳春市老促会保护修缮革命遗址,发掘阳春的革命历史,编写阳春革命老区发展史,不遗余力、长期不断地宣传老区红色历史,弘扬老区红色精神,成绩斐然。

集中力量做好革命遗址的建设

革命遗址保护、维修、建设是阳春市老促会工作的重点。2014年5月,阳春市老促会根据工作安排并结合阳春实际向市委提出了六项工作建议,其中包括蟠龙阳春县人民民主政府遗址建设,河口烈士纪念碑后续工程和阳春革命历史纪念馆建设等三项革命遗址建设工程。老促会的建议引起了时任市委书记的重视,他带领分管副市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春城蟠龙、岗美黄村公路进行现场调研,就加快老区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要求各部门要积极支持老促会工作。

阳春市老促会召开烈士后裔助学金发放座谈会

2016年,中共广南分委、广南军分委、阳春县委、阳春县人民民主政府纪念园开建,占地面积4690平方米,由纪念亭,宣传栏,题词石碑等主体工程和门楼、护栏等附属设施组成。市政府批示由民政局负责组织施工,为建好纪念园民政局投入200多万元。在施工期间,市老促会经常到现场检查,与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一起研究,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17年8月1日正式落成供人们参观。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六团旧址的修缮工作,是阳春市老促会亲自组织施工的一项工作,该工程包牌坊、门楼、六团军旗及简介等项目,总投资27万元。在施工期间市老促会的同志经常到施工现场作指导,每个环节都有跟进,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抓得紧,该工程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这两项工程的建设顺利完工,得到了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做到领导满意,群众满意。

河口革命烈士纪念园工程,从2014年开始动工兴建,从主体工程到配套建设,除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外,还建了两个凉亭和门楼,先后花了4年时间共投入约101万多元,设施相当完善。这个镇级的纪念园在全省范围内是比较好的,得到上级民政部门和老促会的好评。

这几项工程,是阳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党的教育,增强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对促进阳春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悉,近年来有很多机关单位、人民团体、个体协会都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前往蟠龙纪念园、六团成立遗址、河口革命烈士纪念园等地方参观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非常好。

2021年,为加大对阳春市革命遗址的保护力度,利用好红色遗址资源,做好遗址的保护修缮工作,阳春市老促会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根据调研和资料证实,1949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第四兵团右路军第13军38师,第14军40师、42师分别从清远、罗定、云浮、新兴等地集结到阳春县春湾。阳春县委委员、县人民民主政府副县长陈枫率阳春抗日六团凯旋连战士,组织一百多艘木船从春湾接运40师119团部队南下,22日傍晚船队抵达春城漠阳江边蒟埠、康王庙渡口登岸进入春城。国民党阳春县县长邓飞鹏带保安营逃离春城,县保警第一营及县警察局400余人被缴械遣散——宣布阳春解放,并把10月22日定为阳春解放纪念日。

为此,阳春市老促会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关于设立阳春解放日纪念标志的请示》。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意拨款在东沿江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登岸遗址修建《阳春解放日纪念标志》,在春湾修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部队集结登船渡口——春湾石龙码头遗址》标志。标志于2021年10月22日落成,市委、市政府组织机关干部群众数百人参加庆典,市委副书记黄华记等领导为纪念标志揭幕。

阳春市老促会还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快中共阳春县委成立遗址修复的建议》和《关于加强阳春市革命遗(旧)址管理工作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督促有关部门对革命遗(旧)址加强维护和管理。

努力做好老区宣传工作

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区、重视老区、支持老区建设是阳春市老促会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近几年来,市老促会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使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一是订好《源流》等老区刊物,分发给老促会全体理事、会员、市四套班子领导、各镇书记、镇长、农办、全市中学及中心小学,各老区行政村和市直有关单位,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老区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认真撰写老区稿件,宣传阳春老区的发展情况。三是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2014年,由阳春市老促会牵头,从市农业局、市党史研究室、市志办、历史博物馆等单位抽调专人组成筹备阳春党史教育展览,从阳春的地理环境、建置区划、大事、人物、政权建设等方面,分别用图片、图表、文字等形式反映阳春的历史。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5年1月在春洲小学设立“让阳春人了解阳春”的大型历史、党史展览,吸引了不少干部群众和师生前往参观学习。

有很多老同志从电视节目中得知春洲小学有“让阳春人了解阳春”的展览,都想去看看,但因路远交通不便无法前往。为方便更多的离退休干部参观学习,“让阳春人了解阳春”的展览内容重新在阳春老干部活动中心四楼开设展览,满足了广大离退休干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2017年和2018年,市老促会又筹集5万多元将阳春革命斗争史略展布展到全市各镇24间中学和62间小学。该史略展共6版,对中国共产党阳春地方组织建立、发展和领导阳春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各个时期涌现出的革命英雄人物和光辉事迹,进行简单明了的勾勒,以直观、明白、易懂、好记的形式展现,为各学校组织本校学生参观,激发学生知事明理,更好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由于宣传工作抓得好,阳春市老促会每年都获得中国老促会和广东省老促会的嘉奖。如2020年,市老促会获评为“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一等奖”“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特别贡献奖”。黄国伦被评为“《源流》杂志十佳通讯员”。

认真编纂老区县发展史

根据中国老促会的安排,阳春市列入编纂《全国革命老区发展史》丛书的范围。

面对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阳春市老促会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得到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中共阳春市委办公室、阳春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阳春老区县发展史》编委会,编委会由林贤锋副书记任主任、副市长黄忠宏、老促会会长叶均盛任副主任,市委宣传部等22个单位领导为编委会组成人员,并设立办公室、由常务副会长黄昌明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老区建设促进会,负责做好组织编纂工作和其他日常工作。

为做好《阳春老区县发展史》编纂工作,叶均盛亲自担任主编,聘任阳春市文联原主席陈建华担任执行主编,并抽调工作人员组成编纂工作班子。在编写过程中,叶均盛认真负责,带领大家认真收集材料,反复讨论,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编写阳春老区发展史。《阳春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于2020年5月完成编写工作,经《阳春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顺利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约20万字,共分七章,是一部图文并茂的红色读本。

近年来,阳春市老促会进一步深化老区宣传,弘扬老区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助力扶贫帮困,为促进老区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为助推阳春老区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2020年,阳春市老促会被中国老促会评为先进老促会,并录入《全国老促会群英谱》。市老促会会长叶均盛被评为2021年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阳春市老促会会长叶均盛(左二)、常务副会长黄昌明(右二)、副会长黄国伦(左一)陪同源流杂志社社长谢佚芳(右一)走访美丽新农村

猜你喜欢

阳春市阳春老区
又是斑鸠闹阳春
广州乘车海南路上
老区在努力奔跑
乡土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阳春三月 春风十里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阳春市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阳春画面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