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鲟、儒艮之后又有两种长臂猿野外灭绝

2022-09-30

科学大观园 2022年19期
关键词:沙鸭东北物种

又是一则悲伤的消息。

9月6日,在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灵长类动物濒危状况评估报告2022》发布。报告显示,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分布的白掌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在野外均没有被监测到,符合野外灭绝的标准。

一个多月前,另外一则新闻也曾轰动一时。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方宣布长江特有物种白鲟灭绝,这个在地球上生活了1.5亿年的古老物种离我们而去。

不仅如此,地球上还有很多物种面临濒危境地甚至濒临灭绝。它们曾在广袤的陆地上奔跑,或在深海中遨游。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变化,濒危物种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让每一个濒危物种都得到保护,是物种守护者的理想。但是,普通人能为它们做些什么?

中华秋沙鸭:冰川期遗民本世纪濒临绝灭

人类第一次发现中华秋沙鸭距今仅100多年。这个脑袋上顶着细长冠羽的优雅鸟类,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000多万年,见证过酷寒的冰川期。人们曾调侃它发型“杀马特”,是鸟中“非主流”:这不仅体现在它的发型上,还有稀少的数量。

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仍处濒危状态。近年来,它们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范围迅速减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最近一次对中华秋沙鸭进行评估是在2016年,这个物种的成体数量估计在2400~4500只之间,处于濒危之列。

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下降和上世纪60年代俄罗斯远东泰加林的经济开发、中国东北的水电站开发是同步的。中华秋沙鸭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繁殖,天气渐寒后便迁徙至长江流域越冬。在长白山,3月中旬就可以见到中华秋沙鸭,毕竟,它们还要为找到一个完美的安家地点而努力找寻。

金钱豹:让“山大王”重新傲立山林还需多久?

东北豹,是中国目前了解得最为清楚,也最为濒危的豹亚种。

1970年之前,东北豹记录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变化;进入70年代,分布状况持续萎缩;到80年代,退缩至完达山和长白山的核心区域;90年代,分布范围进一步缩小;此后,东北豹仅分布于珲春和汪清保护区。

这样的历史重构,会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历史真实?

1980年之前的记录大多是捕猎。而东北从1980年开始禁止捕猎东北豹,这也是80和90年代记录减少的原因。近十几年来,大规模的红外相机调查,也确认东北豹分布区的剧烈萎缩,从平原退向山地,进而退缩到中俄交界处。

中俄东南部跨境区域,包括我国吉林珲春、汪清、老爷岭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和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西南部地区,是目前东北豹全球残存区域。2015年,北师大与俄罗斯科学家调查了900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估计仅有至少80只成年东北豹个体(不含幼体)。

距瓣尾囊草: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的花

距瓣尾囊草总被叫作“植物界大熊猫”。它是中国特有物种,是妥妥的中国本地“草”。

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家伙,只在悬崖峭壁上的石灰岩缝隙中生长。跟普通植物春花秋华不同,它秋冬复苏开花,夏天枯萎无踪,相当有个性。

1922年,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植物猎人约瑟夫·洛克在“四川省东北部涪江沿岸的潮湿苔藓丛”中,首次采集了一种开着蓝色花朵的毛茛科植物的活體植株标本,并带回美国。1929年,德国植物学家Oskar Eberhard Ulbrich 根据洛克提供的标本,建立了新属“尾囊草属”,他将这个物种以洛克的姓氏命名,称作Urophvsa rockii,中文译作距瓣尾囊草。尾囊草属仅有两种植物,均为我国特有,即尾囊草和距瓣尾囊草。新属的建立和新物种的发现,在当时植物学界引起轰动。然而,其后的80年间,人们再也没能找出第二株距瓣尾囊草。

2005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生李春雨在一次考察过程中再次发现了距瓣尾囊草的身影。

只是这次,它出现的地方正好在涪江上游某处水库工地的悬崖边。而水库建成开始蓄水后,它的生存地将被淹没在水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它的生存地遭到了极大破坏。

所幸,在植物学家的呼吁下,水库蓄水被推迟了一年,即将被淹没的1529株距瓣尾囊草当上了“水库移民”,被全部人工迁地保护,移到了原产地以外相似的生境。

虽然免于诀别,但距瓣尾囊草一直未能摆脱“濒危”。由于它们只生长在垂直岩壁上土壤瘠薄的岩缝中,距瓣尾囊草产生了独特的繁殖策略:结果之后,果柄会弯曲伸缩,在植株附近寻找合适的缝隙,它的蓇葖果顶部长有长长的须,长须抓牢岩壁,种子成熟后,蓇葖果开裂,种子自然落入石缝中。其肉质根状茎会在岩石缝隙中膨大,如岩楔一样把自己牢牢卡住。

但这种高明的策略没能挽救其于危难,毕竟,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野外种子萌发实在太艰难了。

惟愿岩上蓝花常开,人间更多珍爱。

◎ 来源|东方网

猜你喜欢

沙鸭东北物种
吃光入侵物种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连续16年现身江西龙虎山
水质检测员——中华秋沙鸭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被冻住的秋沙鸭
大东北的春节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