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笔译工作坊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2-09-30高吕斌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笔译工作坊文科

高吕斌

(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 四川西昌 615000)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高校兴起翻译工作坊,此后,翻译工作坊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翻译教学模式。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翻译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势必与新文科的“新”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笔译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笔译专门人才。

一、新文科的提出及内涵

新文科是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在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的。提出新文科的目的在于将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和学科交叉,把新技术融入语言、哲学等文科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交叉性的综合学习。所以新文科是针对教育教学理念提出的。教育部高教司长吴岩于2018年5月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正式提出新文科。

新文科的核心体现在“新”。2019年11月23日,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在第二届理工科见长高校文科发展工作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中提出,新文科的核心是创新的新,而不是新旧的新、新老的新。新文科提出的背景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仅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中各种学科的样态。新文科与新技术不断融合,赋予了新文科的技术性。新文科的新,即是技术方面的新。所以在新文科背景下的笔译课堂教学中,新技术的运用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学枯燥无味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对笔译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笔译工作坊的定义

“工作坊”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研讨领域。在1960年,美国的劳伦斯· 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化中,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1]

1964年,保罗· 恩格尔在美国爱荷华大学首创翻译研讨班,并且首次用到“translation workshop”(翻译工作坊)这个概念。1993年,根茨勒(Eentzler)在其著作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中 再 次 提 到“translation workshop”(翻译工作坊),并将其定义为:“Translation workshop is a forum similar to a translation center where two or more translators gather to conduct translation activities[2].” 在根茨勒的定义中,翻译工作坊是一个论坛,译者们在论坛中合作解决翻译问题。

2005年,学 者 安 德 罗· 沃 弗 森(Leandro Wolfson)对 翻译 工作坊 将 翻 译工作 坊 定 义为:Translation workshop is extracurricular program and a voluntary encounter; It is a place for bilate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or and the participates,for “reciprocal learning”,in a translation workshop one does not inculcate knowledge in the way a traditional course does; rather,ways of reading,interpreting,and communicating are discussed freely.[3]在沃森看来,翻译工作坊是一项课外培训项目,该项目不同于传统的有局限性的知识获得方式,而是为参与者提供相互学习和讨论的机会,且形式更自由。

结合我国翻译教学实际,2020年李明将翻译工作坊引入翻译课堂教学,首次编写了《翻译工作坊》(汉译英)教材,并且在教材中将翻译工作坊定义为:“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4]

由此可见,工作坊用于笔译课堂教学中,指将几个从事翻译活动的学生分配在一起形成小组团队,就其老师布置的具体翻译任务进行广泛的讨论,学生间不断地讨论与协商,最终得到该小组的最终译文。

三、笔译工作坊的特点

笔译工作坊是学生针对具体的翻译任务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并最终得到小组成员认可的最终译文而进行的,所以笔译工作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鲜明的实践性。

1.翻译材料的多样性

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以教授翻译技巧为主,以在教授的过程中辅以相关单句或是短篇段落练习为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翻译材料单一,不具备多样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感到枯燥无味,对笔译教学失去兴趣。而用于笔译工作坊的翻译材料则是结合翻译市场的需求,学生关心的时事热点和相关翻译考试资料等选取的完整篇章,让学生在真实的翻译过程中掌握翻译理论并能真实地运用于翻译实践。翻译材料的多样性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翻译积累,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笔译课堂的兴趣。

2.笔译工作坊内学生团队协作性

笔译工作坊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团队,团队内成员在具体的翻译任务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翻译任务。在这一翻译过程中,团队成员都有自己具体的翻译任务,成员间相互交流沟通共同协商篇章翻译所涉及的文本风格、文化信息等相关的翻译关键点。同时团队成员还需要积极配合团队代表向全班分享本团队的最终译作。可见,翻译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全面地体现了学生间的协作精神。

四、基于笔译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设计

1.课前准备

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翻译知识、翻译技巧讲授者转变为翻译教学的指导者和督促着。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擅长方向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组成翻译团队。然后,教师针对翻译教学的需要,按不同题材和主题收集相关翻译材料,并对所收集的翻译材料进行甄别,选取适合当下翻译工作坊需求并且对学生来讲难易适中的翻译材料。同时,教师要借助网络工具将翻译材料中将会涉及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制作成15分钟左右的小视频,并将小视频上传到相关教学平台,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之前提前自主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对所涉及的专业背景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分发给学生的翻译材料应该体现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

从学生层面来看,在笔译工作坊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学生首先应该对教师上传的小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对视屏教学中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观看和思考,同时记录下观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组内与其他成员讨论并解决,如果遇到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与教师和其他小组团队成员讨论并解决。然后,学生在拿到教师分配的翻译任务后,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就翻译材料的文本风格、文化信息以及语篇结构等翻译关键点进行分析,熟悉和把握翻译材料。之后,学生参考市场翻译项目流程角色分配翻译任务,如:初级译员,审稿译员和终稿译员。最后,在教师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协作完成相关翻译任务。

课前准备主要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课前准备

2.课中分享

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了相关翻译任务,课堂上主要是进行集中汇报展示。汇报展示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选派一名组员在课堂内展示本小组汇报内容的PPT 演示文稿,该PPT 演示文稿体现从原文分析到译文形成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翻译过程中遇到难点,翻译重出现的误译及其最终的解决方法。同时,被选派的小组代表还应鼓励其他团队成员各抒己见,对本小组的译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

从教师层面来看,在课堂分享环节中,教师主要充当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师主要组织小组汇报的展开,聆听并记录学生小组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小组汇报完成后进行总结和解惑。教师在课堂分享环节中主要做三件事情:(1)总结小组汇报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进行解答;(2)归纳本次翻译实践中运用到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3)协助各个小组团队选出最佳译文。

课中分享主要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课中分享

3.课后巩固

课后复习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相当重要。从教师层面来说,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近期授课内容提前选择翻译文本作为课后巩固作业,让学生在各自小组内完成,并形成个人学习档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翻译教学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翻译竞赛(建议一学期2次),教师组织,学生现场参与,翻译材料来源于翻译平台提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注意甄别和挑选适合学生翻译实践水平的翻译材料。同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竞赛成绩给予前3名学生相应奖励。

从学生层面来说,各小组成员按照时间要求完成翻译任务,并在组内进行译文宣读和答辩。当本小组成员在宣读自己的译文时,其他组员应当认真倾听,并从自己的理解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和建议,译文宣读者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答辩。在完成小组课后巩固作业后,各小组成员建立个人学习历程档案卡,档案卡应当记录各个小组成员在完成课后巩固作业时的全过程,包括在翻译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以及个人的自我评价。每一次课后巩固作业完成后由老师统一评阅。

课后巩固主要操作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课后巩固

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笔译工作坊的课堂教育模式研究,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探索和创新。相比传统的笔译课堂教学模式,笔译工作坊的教学模式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在新文科背景下,笔译教学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学生对笔译课堂教学充满兴趣。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使笔译教学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新”技术,熟练地制作各种教学微视频,还要对所选翻译材料进行甄别和选择,做到材料精炼得当。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到监督到位,保证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翻译实践,才能达到笔译工作坊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笔译实践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笔译工作坊文科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如何有效应对当前市场对商务英语笔译的需求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英语翻译中的笔译要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