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

2022-09-30黄嘉晴

广东蚕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贵州省

黄嘉晴

(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民数量多,“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贵州省在2020年已实现全面脱贫,但与其他中东西部地区的省份相比,农业农村发展问题仍旧突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日益完善,金融产品逐渐丰富,金融服务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但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当地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资金的匮乏使得金融机构无法精准识别农村金融需求,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供需无法平衡,农业生产活动难以充分开展,进而导致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缓慢。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2022年1月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为数字乡村的建设绘制了更为详细的蓝图,深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成为更加重要的一环。此外在学术界,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农村贫困程度[1];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2],助力乡村振兴发展[3],对农业农村发展起到正向作用。如何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生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已成为全社会共同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省农村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贵州省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根据贵州省农村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1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技术运用到金融领域,在短时间内通过较低的成本给予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个体户、小微企业必要的金融服务。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模式,数字普惠金融更能精准地发挥其普惠性的优势。因此,数字普惠金融更能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1.1 缓解农业经营者融资困境

一直以来,由于农业经营者经济实力薄弱、抵押资产较少以及征信较低等问题,绝大部分农户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在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下,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减少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并加深农村金融的运用深度。已有研究表明,依赖大数据实时监控,金融机构可根据农户的实际经营状况与征信,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4];而农业经营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金融服务,缓解资金压力,促进资金周转[5]。因此,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业经营者的信贷需求,促进了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地区,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进而推动农村发展。

1.2 加大农业生产资源投入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源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使得农户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被激发,有助于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农业生产中,进而对农民增收产生积极的作用;二是促使大量的资金流入农业生产中,有助于支持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发展,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孙学涛等(2022)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这一观点,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正向作用[6]。

1.3 促进农村支付便利性和居民消费增长

金融科技与支付业务的融合发展,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高效、快捷、丰富的金融服务,增强了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的支付服务环境。农户不再需要去固定网点办理业务,通过网上银行、手机App等形式,即可进行付款、转账、借贷和购买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黎翠梅等(2021)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数字化支付刺激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7]。数字化支付对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强大的推动力。

2 贵州省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贵州省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农村经济问题和农业产业发展仍旧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2.1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如表1所示,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8 869元持续上升至2021年的12 85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财产性收入占比最小,说明农村地区进行其他投资和财产租赁的现象比较少见。此外,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贵州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还有待提高。

表1 贵州省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单位:元)

从表2可以看出,近五年来,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一直保持着稳步上升,在2019年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突破10 000元。然而,与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相比,贵州省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贵州省农村仍要在保持增长的基础上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表2 贵州省和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对比(单位:元)

2.2 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由图1可知,近5年来,贵州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稳步上升,2021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 730.92亿元,增速突破7%,达7.7%,标志着贵州省成为中等农业省份之一。据统计,2020年全省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3 001万kW;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方面,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1 1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4 278个。贵州省正不断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发展。

图1 贵州省2017年—202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速

总体上,贵州省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稳中向好,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表明,贵州省仍需奋力追赶。如何发展贵州省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 贵州省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3.1 政策支持

《贵州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依托贵州省“大数据”战略,鼓励金融机构利用新兴金融科技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拓宽服务范围,加强服务力度,挖掘服务深度。其中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政策支持下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3.2 涉农贷款逐渐增加

近年来,金融资源不断流向“三农”领域,贵州省涉农贷款逐年增加。在2018年,贵州省涉农贷款余额实现首次突破10 000亿元。截至2021年年末,贵州省涉农贷款余额达15 206.4亿元,同比增长10.6%。涉农贷款的增加,有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3.3 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农村地区各银行机构依托贵州省大数据产业,构建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不仅为农村地区提供合理合法的融资渠道,而且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足不出村”办理金融业务在农村欠发达地区成为可能,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贵州农信在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积极走访农村,重点关注农户、小微企业、新市民、老年人、青年学生、低收入群体等金融需求对象,推出“黔农e付”“黔农快贷”和“黔农云”等产品,方便了农业经营者的收支和生活,同时提升了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3.4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针对各地农产品为当地农户提供“辣椒贷”“烟草贷”和“水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激发农业农村经济活力,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测算,增加对农业特色产业的资金投放,并加大对农村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生态农村的建设,实现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4 贵州省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信用风险较高

目前,由于农村地区征信体系不健全和少数居民守信意识淡薄等因素,造成大部分农村地区信用风险和违约风险较高。同时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农村地区失信人群无法得到有效地惩治,违约成本较低。因此,当金融机构面临较多的坏账时,农村地区信用风险较高,可能会产生“不敢借”现象。然而对有融资需求的借款人而言,会出现“借不到”现象,导致金融无法有效地发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功能。

4.2 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缺乏

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还需要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端人才。然而,贵州省身处“人才洼地”,高校培养输送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贵州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各金融企业的需求,人才流往中东部城市现象严重,且吸引外来人才力度不够,由此造成贵州省面临着高质量人才紧缺的困境。

4.3 存在“数字鸿沟”难题

首先,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金融知识匮乏且信息甄别能力较弱,对数字产品接受程度低,并存在“不敢用”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金是其最主要的支付形式,其容易对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出现排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慢。其次,对老年人和数字素养较弱的群体来说,数字化应用和线上操作存在使用不通畅、不理解的问题,“数字鸿沟”导致金融服务农村发展受到阻碍。再者,从客观因素分析,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落后导致“数字鸿沟”问题的产生,科技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受到限制。

5 贵州省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建议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不仅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上述分析,为缓解贵州省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困境,本文分别从政府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两大角度提出政策性建议。

5.1 政府与监管部门层面

其一,贵州省应加快数字乡村的建设。首先要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信息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应重点关注这类地区;其次要大力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应用等技术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资金倾斜。其二,加强监控金融风险,完善治理体系,助力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其三,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推进政府、监管部门、高校、机构和企业合作,助力产、教、学、研交叉融合;同时加大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化解人才短缺困境。

5.2 金融机构层面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和农村征信体系的构建。要加快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并完善征信体系,进而利用多源信息实现精准画像,减少信息不对称,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个性化、高效、透明、方便的金融服务。另外,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还应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三农”发展,并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提升金融服务农村经济的能力。同时,广泛向农村居民宣传和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其对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了解,并指导他们运用数字普惠金融工具。这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并增强数字化理念。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避免农民、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产生脱节现象,缓解“数字鸿沟”问题。

6 结语

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农业经营者融资困境、加大农业生产资源投入、促进农村支付便利性和居民消费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和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发现了以下问题:第一,近年来贵州省脱贫攻坚已取得可观的成绩,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然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仍然存在着差距;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对贵州省农业农村发展具有巨大的贡献,但仍需进一步挖掘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积极应对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挑战,缩小贵州省与其他发达省份的差距。因此,在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需提供合理、及时、相应的帮助,在政策制定、金融监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人才、金融服务方面提供支持,合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贵州省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H银行“非金融服务”平台运营策略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The Great Unbank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