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箬竹林下栽培试验初报

2022-09-30吴和星杨再芬吴方兴

广东蚕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阔叶差值成活率

吴和星 杨再芬 吴方兴

(麻江县林业局 贵州黔东南 557600)

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Munro) Keng f.),禾本科箬竹属植物,别名辽叶、辽竹、簝竹、簝叶竹、眉竹、楣竹、粽巴叶、若竹,该属植物呈灌木状或小灌木状,一般和其他竹种混生。箬竹叶可用作食品包装物、茶叶、斗笠、船篷衬垫等,还可用来加工制造箬竹酒、饲料、造纸及提取多糖等;箬竹叶、笋及其产品药用价值高,对癌症特有的恶液质具有防治功效[1-3]。近年来,箬竹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一些森林资源丰富的县(市)已将箬竹产业作为山区农村脱贫致富以及财政增收的主打产业。麻江县全境野生箬竹呈零星分布,西部地区谷硐镇境内有纯林分布,品种有青背阔叶箬竹和白背阔叶箬竹。其中,青背阔叶箬竹在海拔500 m~1 500 m皆有野生资源,主要生长在山间、林缘、田边地坎、房前屋后等生境;白背阔叶箬竹主要生长在海拔1 000 m以上白云岩发育且土层极薄的灌木林地和杂竹林地上,呈纯林生长或与其他杂竹共生。箬竹主要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和斗笠材料来利用。当地政府想利用麻江县丰富的森林资源,利用野生箬竹苗通过林下种植的方式发展箬竹产业。为了避免在没有成功试验样板的情况下盲目上项目,通过在不同生境下进行箬竹种植试验,对箬竹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及产量等因子进行监测,摸索、总结适合麻江县及贵州省内林下箬竹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推动麻江县箬竹产业发展,加快山区乡村振兴步伐。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麻江县国有林场谷硐护林站和白沙田护林站,距县城20 km。谷硐护林站位于东经107°27′39″~107°28′53″,北纬26°28′49″~26°30′18″之间,白沙田护林站位 于 东 经 107°29′58″~107°29′30″,北 纬 26°30′52″~26°32′16″之间。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多属低中山和低山。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石灰土和中厚层黄壤,土层厚10 cm~100 cm。腐殖层5 cm左右,pH值在5.5~6.5之间,呈微酸性,土壤石砾含量40%左右。平均气温10 ℃~15 ℃,无霜期280 d~301 d,年均降雨量1 200 mm~1 400 mm,年均日照时数1 077.5 h,相对湿度80%。森林资源主要是杉木和马尾松为主的人工纯林,间有枫香、光皮桦等野生阔叶树种,林龄有中幼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成熟林占比较大,森林覆盖率达92%。试验地区域有野生箬竹林分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选取

在麻江县国有林场白沙田护林站、谷硐护林站,以林相和郁闭度作为主要条件,分取阔叶树种与杂竹混生的疏林地、郁闭度大于0.5的阔叶林地、郁闭度大于0.5的杉木纯林地、郁闭度小于0.5的杉木纯林地、郁闭度大于0.5的马尾松纯林地、郁闭度小于0.5的马尾松纯林地共6个类别的林地,布设试验小班,每个小班植苗面积为2.0亩,即每个箬竹品种各1.0亩。

2.2 材料

造林苗木选取麻江县境内天然生长1年~2年生健壮的野生箬竹苗,品种为白背阔叶和青背阔叶。为了避免因海拔差异和土壤性状等因子影响造成试验相关数据无从比较,尽量选用条件相近地块上的箬竹苗进行栽植[1]。

肥料选用N∶P∶K=15∶15∶15的高效复合肥作为底肥,追肥选用尿素。

2.3 造林设计

2.3.1 整地

为了不破坏现有林地和林木,避免造成水土流失,采取带状壕沟、人工整地。整地前清除种植带上的杂灌藤,疏林地内未植苗的林带不需要全面清除杂灌藤,以方便操作即可。林带规格为宽1.0 m,深30 cm~40 cm,长度根据地形而定,带与带间距2 m。整地时,为利于竹鞭繁殖,要清除林中较大的石块、柴根。

2.3.2 肥料施用

整地完成后,每亩施用高效复合肥50 kg作为底肥,施肥方法为撒施,植苗前,肥料必须与土壤拌匀。后期管理中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每亩施用尿素10 kg,每次4 kg~5 kg,第一年2次,施肥时间为6月、8月各一次。

2.3.3 植苗要求

选苗及处理:选带有鲜黄竹鞭,且鞭芽饱满的母竹鞭萌发的1年~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箬竹苗。挖苗时要注意看竹鞭走向,然后在距母竹30 cm~80 cm处截断竹鞭,留来鞭15 cm~25 cm,去鞭20 cm~30 cm。苗木起好后,用利刀截去其上部,一般保留3片~5片箬竹叶。因野生箬竹苗带土少,不耐贮藏,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采取当天起苗,当天栽完,最迟不能超过48 h。

植苗:植苗时间为春季,栽植时,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 cm~5 cm,压实,栽后及时浇水、覆草,开好排水沟。栽植株行距0.5 m×2.0 m。

2.3.4 中耕除草

5月—6月为竹鞭生长期,也称行鞭期。因此,5月—6月进行松土除草,利于箬竹苗快速繁殖。松土时遵循“近蔸丛浅,远蔸丛深”原则,即靠近竹蔸的地方和丛生的地方要浅,距离竹蔸(丛)较远的地方稍深。松土时,注意不要损伤幼壮竹鞭、根和芽,并捡除石块和地上的杂物。

2.4 因子监测

每个试验地块分别设置固定样地2个,每个种植品种1个。根据试验设计,每个试验小班各个种植品种栽植必须集中连片,不能混种,为此,在栽植品种区域内布设监测固定样地,每个样地面积10 m×10 m。测定当年新萌发的箬竹苗苗高、地径、发笋数、叶片数(包括长、宽)、叶重以及成活率。以上因子测定在当年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期间进行[2]。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相对箬竹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马尾松纯林青背阔叶箬竹年平均苗高达56.6 cm,与杉木纯林青背阔叶箬竹苗高生长差值31.9 cm,地径差值0.3 cm,笋条数差值3.1条,叶长无显著差异,叶宽差值1.4 cm,叶片数差值3.5片,平均叶重差值200 g。马尾松纯林白背阔叶箬竹年平均苗高达78.0 cm,与杉木纯林苗高生长差值37.1 cm,地径、叶长、叶宽差异不大,笋条数差值1.4条,叶片数差值11.8片,平均叶重差值17 g。由此看出,不同林相中,箬竹在马尾松纯林下长势好、产量高。

表1 不同林相箬竹生长相关因子对比

3.2 郁闭度对箬竹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小班乔木郁闭度小于0.5相比郁闭度大于0.5,青背阔叶箬竹年均苗高生长差值为8.1 cm,年均地径差值0.1 cm,叶片数差值1.1片,平均叶重差值250 g,叶长、叶宽、发笋数无显著差异;白背阔叶箬竹年均苗高生长差值为38.7 cm,叶片数差值4.7片,平均叶重差值17 g,年均地径、叶长、叶宽、发笋数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箬竹在郁闭度低的林下长势相对较好,符合其半阴半阳特性。乔木郁闭度过高,箬竹高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将受影响,则箬竹不宜在乔木郁闭度过高的林下种植。

表2 不同乔木郁闭度箬竹生长相关因子对比

3.3 不同箬竹品种,生长因子有显著差异

如表3所示,在同一生境下,白背阔叶箬年平均苗高、叶片数高于青背阔箬竹,青背阔叶箬竹年平均地径、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重优于白背阔叶箬竹。这说明,林下种植箬竹,青背阔叶品种要优于白背阔叶品种。

表3 不同箬竹品种生长因子对比

3.4 野生箬竹苗造林成活率调查数据分析

由图1可知,采用野生箬竹苗造林,青背阔叶品种成活率最高只有35%,而白背阔叶品种最高只有9.7%,都达不到10%。2020年10月,对县内采取“先建后补”政策,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群众利用野生青背阔叶箬竹苗营造箬竹林。对退耕还林的苗木成活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龙山镇复兴村种植点成活率为22%,宣威镇岩莺村、瓮袍村种植点成活率分别为18%、39%,离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的国家标准相差甚远,说明野生箬竹苗造林成活率过低,不宜作为工程造林用苗。其原因主要是野生苗木没有经过驯化培育,并且带土量少,当脱离原生境后,在新的生境条件下生长适应性差。

图1 试验小班成活率数据折线图

由于2种阔叶林下布设的试验点在管理过程中遭人畜破坏严重,监测数据失真,本文不对这2个阔叶林相试验点进行比较分析。

4 结论

林相对箬竹苗生长有影响,马尾松林下种植优于杉木林下。基于此,在林下种植箬竹,最好选用马尾松林。

乔木郁闭度对箬竹苗生长有影响,箬竹苗在郁闭度小于0.5条件下,长势良好;而乔木郁闭度过高,箬竹苗生长受抑制。因此,不宜在郁闭度过高的林下种植箬竹苗。在利用林地资源发展箬竹产业时,如果乔木郁闭度过高,应先进行适当间伐,使郁闭度降低后,再进行种植。

青背阔叶箬竹品种的生长量优于白背箬竹品种。在发展箬竹产业时,一要对市场上箬竹的行情进行调查分析;二是要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箬竹品种[3]。

野生箬竹苗木造林成活率过低,达不到造林要求,不宜选用野生箬竹苗木进行工程造林用苗。野生植物没有经过人工驯化培育过程,难以适应新的生境,不宜大面积普及种植。应遵循自然规律,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工程造林用苗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杜绝野生苗、非规格人工培植苗上山造林。

猜你喜欢

阔叶差值成活率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热带地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浅析与实践应用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关于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AHEC)
关注
清丰县新旧气象观测站气温资料对比分析
晚荷
阳泉站站址迁移对观测资料的影响分析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
不同扦插处理对爬地柏成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