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两个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论创新和革命实践

2022-09-30杜满昌

企业文明 2022年8期
关键词:彭湃革命家中国化

文/杜满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两个相结合”的重大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该论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理论创新和革命实践中,也彰显了这一内在要求。

始终坚持学“马”、信“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

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只有学习其基本原理,把握其理论要义,才能科学而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学“马”、信“马”,准确把握住了其理论精髓。

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以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杨匏安在日本游学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便“整日跑书店阅读学习马列主义日译本”,很快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彭湃也是在日本留学期间阅读了日本学者翻译的马克思主义有关文献后,思想上豁然开朗,如同“处在暗房打开了天窗,见到了阳光”。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他还常去京都帝国大学听课,并多次登门求教于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最终完成了从无政府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的转变。

由于地域原因,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文化打开大门的省份,所以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接受马克思主义相对较早。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处于革命斗争前沿的广东青年深入思考有可能拯救中国的各种方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很快,广东涌现出一批年轻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拥护者,比如刘尔崧等具有朴素共产主义思想的粤籍人士,他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内化为坚定的信仰,进而为了信仰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

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阐释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难题。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如此。彭湃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于1926年1月撰写了《海丰农民运动》一书。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的观点对海丰农村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找出了农民处于被剥削地位的原因,得出了农村大革命必然爆发的结论。

始终坚持立足国情,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基就在于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国大地,做到了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完美结合。

纵览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在理论方面,他们初步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革命统一战线、革命分两步走、建设人民军队等革命理论。在实践上,他们发动了我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一场重要的罢工斗争——香港海员大罢工。这些科学论断和举措,无疑是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结果。正是由于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同时代的优秀共产党员一样,把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时代脉搏,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植于中国现实土壤之中,并在实践中将其不断深化和发展。

理论创新通常是由问题引发的,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一度困扰我党。毛泽东创造性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杨匏安、彭湃等人同样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革命道路进行了探索。杨匏安明确指出:我们注重劳工运动,我们尤其注重的是农民,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而彭湃开创和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对于问题不断展开实践,形成了既具时代特点,又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

始终坚持传承文脉,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民族形式,推动了二者有机统一。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普遍且具有永久价值的精神,比如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等。他们还倡导岭南文化中勇于开拓、鼎新思变、经世致用、舍生取义的精神与美德。因此,他们不仅能提出诸多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又符合中国实际,还极具岭南特色的创新理论,又能在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彰显无产阶级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周文雍、陈铁军在刑场上举办婚礼,杨殷、杨匏安面对敌人的诱降不为所动,微笑着走向刑场,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熏陶下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表现。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杨匏安正确分析中国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状况,初步提出无产阶级领导地位和工农联盟思想,并就统一战线问题作了深刻的理论分析和革命实践。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无不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又如,杨殷、阮啸仙、叶剑英等人都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他们投身革命后,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种使命意识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趋于成熟,进而迸发出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成为他们一生的追求。

始终坚持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将“两个相结合”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彰显了这一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历史。彭湃在海陆丰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起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又通过了土地法规《没收土地案》,明确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种种举措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保证了工农兵真正当家做主。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还在于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实践。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特别注重先进思想对人民群众的武装作用。彭湃、阮啸仙、刘尔崧等人深入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不但著书立说,还发行报刊,并创办“宣传员养成所”“注音字母教导团”等教学阵地,使马克思主义在南粤大地上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广东由此汇聚起革命的滚滚洪流。

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过程中,十分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广东群报》是我党初创时期创办的第一张大型地方党报,大元帅大本营铁甲车队是我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广州苏维埃政府是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将这些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广东实践,概括为实用经验,并将之上升为理论,再次指导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路径,正契合了毛泽东所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革命行动路线。

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粤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勇于探索革命理论的精神和身体力行的革命实践活动,充分做到了“两个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彭湃革命家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党性风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20周年征文启事
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20周年征文启事
怀念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彭冲
老一辈革命家与军队条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