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件图腾风格小容器制作课程记录与反思
——初中美术(陶艺)教学案例分析

2022-09-29甘雪珺

关键词:必修课图腾卡通

甘雪珺

(上海市静安区实验中学 上海 200070)

一、课程设计背景

本课程是我校初中陶艺基础必修课与拓展选修课的其中一节,整体内容由6 分制陶技术和4 分文化知识组成。此课《图腾——心语的再现》(一件图腾风格小容器的制作课程),被安排在掌握了一定的捏塑技能、装饰技能和图案设计技能之后,是一节关于图腾文化认知与陶艺制作技能运用相结合的综合创作课程。故此课程分别在六年级基础较为突出的选修课班级和七年级基础一般的必修课班级中教授,来试验初中阶段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可以接受何种思维模式和制作难度的陶艺课程。

二、课程设计简介

通过复习已知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类型,延伸至彩陶及其图案的含义。并由此介绍人类对于“图腾崇拜”的心理现象和缘由。着重分析了同一地区“鱼”形图腾符号的演变——由具象转为抽象,并扩充举例:有熊氏之“熊”图腾、龙的传人之“龙”图腾及现今亚马孙雨林之原住民常用的图腾装饰。课堂运用提问、互动、推测和联想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图腾与生活中普通图案的区别,以及自己对喜欢的相关的事物形象不会去破坏的心理状态,即现代人遗存了原始图腾崇拜的心理习惯。最后落实到老师和学生个人所喜好的物象,依其设计制作一个能代表自身所好的“图腾小陶器”作为创作练习。而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选择性简要示范回顾已学技能:捏塑、装饰和图案设计的小技巧(根据任教班级的情况而定),来辅助学生顺利把构想落于实际。

三、课堂实践记录与评析反思

(一)课堂互动

在综合素质较好的班级中。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们不仅能跟随老师的教学设计,并且思维上扩充到了相关但非课堂所设计的事物。如,在新授“图腾的来源”时,有学生突然问:“印度人额头上的点是图腾吗?”从这位学生给出的问题来看,他将生活中所知事物与课堂主题联系起来思考了。幸好老师对此问题有所知晓,告诉了他:印度人额头那一点红是因信仰而起——在印度的宗教中称吉祥痣,而红黄两色象征神秘的力量可驱魔辟邪,故饰于额头以求吉祥平安。此处产生的“意外话题”,是一个积极现象,说明该生已经在进入话题不久后,就开始了自己个性化的思考。如果此处学生思维的延展超出了教师的认知范围,建议答应与学生课后一起查阅资料探讨。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好机会。

在综合素质较弱的班级中。由于这类学生课后生活和学习范围较为单一、认知面有限,所以,当进入本课讨论的话题时,会非常陌生而新奇,大脑几乎被课堂的新信息全部占据,所以很少能延伸到课外话题。试上之后的经验是:可以适当简化语言,在举例时要多偏向与自身相关的图腾形象,如,龙的传人和生肖。这样他们才可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顺利入手。教师也可在课后提供些书籍和网站,供学生自学。

(二)课堂作业

结合他们对自己作业的创作阐述和教师的观察评价。下文笔者将举例几位学生的课堂作业,并详细评析学生对此课的反馈和对后续课程调整更新的可能性。案例中涵盖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的案例,选修课是部分学生有机会选上,他们平日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制作陶艺,而必修课是普及性课程,整体学习进度要慢于选修课。

学生作业1:李某某。学生简介:七年级必修课,创造力一般,但有耐心。

该生在表达自己所喜爱的物象时,选择了“叶子”的形象和其在空中或水中“飘”的感觉。在制作表达上用了添饰和刻印两个手法(即平日课程中会反复提醒的“加加减减”的装饰方法),使空间层次感更为明显。从这位学生的作业情况(器皿和叶子是独立完成的,器皿内的划痕有寻求老师的帮助),仔细观察作业细节,比如叶子的形状虽然制作认真,但比较呆板。长期观察下来,这位学生的学习特征也是如此,她会很好地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较为规范严谨,但不会给自己附加更多的审美要求。所以后续须注意提升这类学生的认知、眼界和品位。

▲李某某 七年级必修课《叶子静静地飘过》

学生作业2:支某。学生简介:七年级必修课,自觉性和领悟力高,但陶艺制作经验较少。

该生选用了自己喜爱的富有神秘气息的动物——蛇。结合点线,选用曼妙的动态来表现蛇的灵动,同时她也同时运用了刻印和添饰两种装饰技法来强化空间表现力。但是该生的情况是制作陶艺的经验较少,加上课堂制作中她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灵动的表现设计上,所以器皿的形状较为松散不规整。这类学生可以考虑让他们强化一下基础制作技能,在平日练习作业内容上可稍加调整,让他们连续2—3 节课以偏向技能为重。

▲支某 七年级必修课《曼妙小蛇》

学生作业3:赵某某。学生简介:七年级必修课。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好,但对新事物的认知消化慢半拍。

这位同学在课堂上一开始设计时有点不知道如何选择。在思考一段时间后,她由有熊氏部落的图腾符号想到了象形文字,然后将自己喜欢的“月”稍加变形后,并结合满满的“点”表示“满月”之意,在整件作品上体现了月盈月缺的状态。整个构思相当不错,打破了多数同学一物转一物的思维逻辑,利用文字符号再设计,而且制作较为考究。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位同学对书法字体的认知还不是很多,建议她课后查阅一下甲骨文或者金文中“月”的字体,或许会有更多的启发。教师也要允许鼓励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适当借助教室中的电子设备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

▲赵某某 七年级必修课《月盈月缺》

学生作业4:相某。学生情况:六年级选修课,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

该生在听完“图腾的来源”后,对先民们喜欢鱼和水产生了兴趣,由此沿着祖先的思绪借其作为表现对象,通过自己的重组安排,及表达语言的简化在陶器上描绘了鱼儿在水中游的一个场景。他思考的过程是在模仿和创造两个思路上实践的。几周后,他还由此自主创作了一条鲤鱼。他思维较长时间的延续,反过来提醒了我:①要考虑到学生思维长期的延续过程。②应该更为丰富课程资料库或者自学资料包,以便及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程度地配合学生发展需求。③可以尝试邀请优秀的学生参与主题性创作课程的设计。

▲相某 六年级选修课《鱼儿水纹花盆》(未烧制)

▲相某 六年级选修课《鱼儿水纹花盆》和《鲤鱼》(烧制后展示效果)

(三)重识学生

此课对于教师备课的启示,上文已提及不再赘述,文末就笔者由此课反复实践后整体的认知转变来归纳一二。

1.学生更喜欢卡通形象?

“孩子们更喜欢卡通!”这是笔者在美术教学中时常听到的一句教师对学生喜好的评述,但事实如此吗?

根据笔者的实践观察,在没有接触其他美术表现形式时,孩子们的确热衷于现代卡通形象,但一有机会接触到其他,例如,中国古代图腾、雕塑、建筑,或西方教堂艺术、壁画,甚至是现当代艺术时,他们在表达时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而非只有卡通了。他们会惊叹于新知的艺术之美,更会尝试并模仿用不同形式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自主地借鉴适合的艺术语言来表达。

事实上,学生不是更喜欢卡通,而是他们在已知的认知框架中别无其他选择。故在课程中,我们应该多元化地去安排教学内容和参考案例,也不可以教师个人的偏好而忽略多元化审美的培养。同时,根据现在学生日常接触到的造型艺术形象的频率,我也会在课堂上有意较少地去安排与学生平日接触较多的卡通类的审美信息,目的在于试图平衡他们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有更多可能性去发展自己的认知和审美。而就此课来看,课堂作业出现的卡通风格的比例也较小,很好地证明学生的不定性和发展的可能性空间。

2.年龄与思维的限制

在十岁刚出头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差一年都会有很大的区别,如肌肉骨骼的发育、语言表达的能力、智力思维上的变化等。但这并不该作为划分吸取新事物的边界。

如,以此课反复实践后为例,关于彩陶的知识点是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艺术教材中《彩陶纹饰》一课中出现,教材中是以不同地区、不同风格图案为切入点,偏向从视觉分析。而“图腾”一课试将八年级的部分内容调于前学,且从较为抽象的文化起源与演变的角度切入,再依据上海书画出版社七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材中《泥坯装饰》技能难度制作。在六、七年级试教过程中,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教师调整语速和表达方式,学生在对抽象的文化理解度上并无太大差距,仅在表达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上有所不同。这使笔者不禁反问自己:他们接受能力的极限是多少?他们的学习能力好似一个无底洞,笔者抛出多少,就能吸收多少,甚至更多!正如,印度人额头上的点红和后续鲤鱼的自主创作,这就是每个不同学生认知边界的现实情况——对人类文明程度的了解和对自然生物结构的观察,远远超出了我们教材对他们的要求。

所以,施教者可以大胆且多元化地分组设定学生每个阶段理解力的弹性范围,要避免经验主义的教学和省事、省力、省时照搬教材的习惯。当然,这种对于理解力的“开垦”不是仅靠一两节课时,它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简言之:你若一直授予其高尚,他则高尚;你若一直授予其平庸,他则平庸。

在新时代的变化下,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被固有的认知边界所束缚,我们的思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尝试打破常规和年龄的界限。教师也应首先对自身知识结构的边界进行突破,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让明天的世界更有所期待!

附:学生作业参考案例

猜你喜欢

必修课图腾卡通
鲸宝宝的必修课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凉山羊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让有效沟通成为医生的必修课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