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29翁静兰

关键词:绘制古诗导图

翁静兰 常 琳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在学习古诗过程中,为让其深入感受古诗的魅力与内涵,提升古诗学习效果与人文素养,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制定思维导图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推动古诗学习的优化,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为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英国学者东尼·博赞首次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思维导图,其逐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思维导图属于思维训练工具,是一种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思维导图作为重要的学习工具,能对人的大脑功能进行开发,让学习者利用思维导图,通过色彩搭配、关键词等实现对知识的可视化处理,增加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小学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古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受古诗的内涵与魅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图文表达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其对于教材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效果,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综合素养的根本目的。古诗学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能更加透彻地了解与掌握古诗的内涵与情感。在我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育教学能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不断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在这一教育改革背景下,思维导图的应用,能为教育改革提供支持,确保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古诗学习中,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思维、理解能力等各方面会受到限制,这时就要求小学生能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投入到古诗学习中,提升古诗学习质量与效率。但就目前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思维导图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在学生的古诗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关键所在。但教师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缺少科学引导,并未重视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导致在古诗教学实践中,小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实践,缺少对古诗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思维导图是提升古诗学习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但长期以来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古诗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虽然会运用思维导图,但也只是简单地罗列知识,并未让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绘制、思考与修改中,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生是古诗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思维导图的认知,都会影响古诗学习效果。小学生年纪尚小,学习积极性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无法有效掌握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不高,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影响学习效果。思维导图的应用,要求学生能了解思维导图的内涵与应用要点,并能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强化思维导图的运用,提升对古诗的理解与掌握。

(三)评价方面的问题

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如何,需教师合理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好引导,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思维导图,强化对古诗的学习与掌握。评价主要分为课堂评价、考试评价等,但由于教师不够重视思维导图,导致在评价过程中比较随意,无法通过评价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真实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要求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了解思维导图,第二个阶段为思维导图的应用,第三个阶段为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实践,能确保学生在古诗学习过程中深度了解思维导图,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同时也能加深对古诗的了解,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了解思维导图阶段

小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接触与了解较少,所以了解思维导图这个阶段必不可少。思维导图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引入,是教学前的过渡,要求教师做好引导工作,能让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特征、类型等进行了解,并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思维导图[1]。在了解阶段,要求教师能将思维导图讲透彻、讲明白,确保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了解思维导图的作用与价值。

在学习《江南》时,就可以通过对思维导图绘制方法的讲解,先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并能通过动手绘制,掌握绘制方法,深化对古诗的学习与了解。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纸上绘制出思维导图的中心“江南—汉乐府”,然后可以画出三条分支,这三条分支代表古诗的内容,绘制时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与文字形成予以呈现。具体见图1。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可根据古诗内容将三条分支的内容绘制出来。学生在绘制过程中,不是单纯学习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加入美术内容能有效提升古诗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

图1 《江南》思维导图

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能在绘制过程中有效掌握古诗内容与内涵,并能在画图过程中,将古诗内容全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古诗。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绘制,在告知学生绘制技巧与方法后,要能做好指导与反馈工作,当学生在绘制期间遇到困难时,要及时指导,确保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阶段

在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了解阶段,虽然也有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但只是了解过程,并未深入应用与实践。思维导图在古诗学习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能贯穿于学习全过程,能应用在预习、思维导图构思与绘制、小组讨论等各个环节中。

1.在预习中的应用

学生在古诗预习中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教师需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将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与想象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在预习期间绘制思维导图,能确保预习效果,让其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内容一定要明确精准,同时也要做好引导,比如在布置作业前,可以大概讲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思路,以及如何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达到预习目的。

2.绘制导图

学生在完成预习后,可以将自己绘制的作品上传到信息系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为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思维导图绘制与古诗学习中,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结合成员的预习思维导图,集思广益,绘制出更加完善的思维导图。每个小组都要进行绘制,并选择一名代表讲解自己小组的思维导图作品[2]。小组讨论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与实践,并能有效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

在学习《小儿垂钓》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在预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绘制出更加完善、更贴合古诗内容的思维导图。很多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都是分为四条支线,支线没有错,但所绘制的导图依然不够精细,且并未全面体现出古诗内容,这时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思维导图予以完善,帮助学生加深对《小儿垂钓》内容的记忆与了解。

3.完善导图

小组绘制结束后,教师要集中讲解古诗,在讲解之后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所了解与掌握,这时就要让学生再次回到思维导图,并对自己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通过导图完善,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能更加清楚地理解古诗所描述的场景。经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以及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及时纠正错误,深刻理解古诗的内容。在古诗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完善思维导图,并绘制出自己喜欢的思维导图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在预习期间未掌握的知识点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学生需认真听讲,了解古诗内容,在教师引导下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三)合理评价

古诗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要求学生能在古诗学习过程中提升想象力,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思维导图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与内涵,并能沉浸在古诗的美好世界中,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了解学生对思维导图应用效果的掌握情况,教师需利用好随堂测验,也可以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检验学生的应用情况。在对学生的了解过程中,能及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对古诗的了解与掌握。

比如教师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在学生学习完《村居》后,教师就可以开展随堂练习测评。为了解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是否能对这首古诗有效掌握,设计的测评问题为:1.《村居》描写了哪一个季节的景象?2.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孩子在放学后的什么情境?3.说说《村居》的作者及其朝代。4.在古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5.在学习完《村居》后,你有什么感受呢?通过学生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能了解学生是否掌握这首诗的内容,不仅仅是对思维导图应用效果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

四、思维导图的应用要点

小学古诗教学实践中,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要求学生需了解思维导图的构建模式与作用,并能在课堂中有效绘制思维导图,提升思维导图绘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增加思维导图的吸引力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作为重要的学习方法与手段,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就要求思维导图的绘制能使用色彩明亮的图片、简笔画、清晰的逻辑结构等,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能有效集中注意力,进而更好地掌握古诗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疲劳度,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引入新媒体

为提升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丰富思维导图内容,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引入新媒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应用,有效拓展思维导图的应用范围与效果,在文本、视频等多感官刺激下,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能强化对古诗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新媒体的应用,能强化思维导图的信息含量与密度,更能提升思维导图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高效参与到思维导图的绘制中,确保对古诗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三)注意思维导图中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小学语文学习中,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语文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为包含、推导、引申等[3]。为了对不同逻辑关系进行更加准确的表征,要对不同的标示记号教学灵活运用。此种模式不仅可以使得逻辑关系更为紧凑与科学,同时能够保障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后续的相关复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结语

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反映出学生的知识结构,借此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便于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具体的指导,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思维导图的讲解、绘制与评价阶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合理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投入到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要对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学生需积极配合教师,主动了解思维导图,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猜你喜欢

绘制古诗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拟古诗”之我见
超萌小鹿课程表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放学后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