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

2022-09-29李世轩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7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建筑工程信息化

李世轩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在整个施工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建筑企业必须安排专业人员对建筑工程进行严格管理,强化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在完工以后能够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在创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时,要借鉴行业内最新的科学技术,跟随行业发展的步伐,参照建筑项目的使用需求合理调整管理方案。

与传统的人工建筑管理模式相比,采用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第一时间发现工程施工时存在的问题,准确获取工程施工的具体信息和数据。在使用信息化工程管理手段时,信息化系统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直观的工程图像,工作人员根据图像能够对施工的流程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及时解决。

1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1 共享资源

建筑工程施工的规模较大,流程较为复杂,使用的机械设备数量较多,需要不同阶段的施工部门进行协调合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使用先进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确保各个施工部门都能第一时间了解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状况。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共享施工资源,借助该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具体的施工情况,有效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如图1 所示,借助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平台可以共享资源,使项目参与各方了解施工情况。

图1 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平台

1.2 提高工作效率

大部分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施工量较多,产生的信息数据较多,采用传统的分析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产生因人为计算失误而导致数据不准确,从而会影响工作效率[1]。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共享,计算机也能够通过安装特定软件整理和分析所有的信息数据,为工作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3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较多,需要对大量的施工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依靠传统的数据分析方式可能会产生施工信息不准确的现象,给后期开展施工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信息化管理系统除了运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对施工中涉及的所有信息数据进行计算。管理人员只需要将施工数据输入云计算平台内,云计算平台搭载的计算机就能够对所有的信息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并与参照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存在信息数据不准确或不合理的地方,会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进行核实[2]。利用信息技术对所有招投标方案进行对比,能够选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4 提高工程管理的适应性

很多建筑企业将建筑工程信息系统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借助建筑工程信息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处理好的信息安排下一步施工流程,为顺利开展后期施工工作提供保障,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适应性[3]。

2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2.1 智能化与自动化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了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化应用手段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利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产生资源浪费现象,提高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4]。

2.2 集成化和小型化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内置电路的集成化程度较高,向着集成化、小型化的方向逐步转变,甚至运用了纳米级的传感器。虽然使用的高级传感器数量较少,但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为顺利开展施工工作提供保障[5]。

3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3.1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创新,才能跟上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然而,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仍采用传统的管理观念,从而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3.2 信息利用率较低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建筑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但在建设平台的同时却忽视了施工信息的利用率。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参与施工工作的团队较多,企业需要在不同施工团队之间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确保各个施工团队之间能够实时了解工程的实际状况,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在实际施工时,很多施工团队之间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渠道,导致信息利用率较低,无法准确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4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4.1 加强规范化管理

加强规范化管理能够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向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要不断完善其管理模式,采用更加精细化的管控方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项目组织架构如图2 所示,各部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协作,提升管理的规范性。

图2 项目组织架构

4.2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数据,如进度数据、质量数据、投资数据、合同数据。为了充分发挥各类数据的作用,建筑企业有必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借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供应商、材料规格等进行全面管控,全面提升数据的应用效率。工程业务应用系统框架如图3 所示。

图3 工程业务应用系统框架

4.3 采用先进技术

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因素众多,不仅增加了工程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容易诱发质量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筑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例如,可以应用BIM 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模拟碰撞试验,通过试验分析建筑工程结构特征以及具体受力情况,据此对施工图纸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减少建筑工程项目潜在的安全隐患;可以应用BIM技术对施工流程进行模拟,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的规范性,为后期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保障。利用BIM 技术构建的管线三维图如图4 所示。

图4 利用BIM 技术构建的管线三维图

4.4 明确建设目标

明确的工程建设目标对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

图5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

第一,做好工程管理流程创新工作,强化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突出重点施工流程。第二,做好成本管控工作,通过制定成本信息化管控目标分析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例如,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要在系统平台中详细记录物料名称、采购数量以及合格证编号等信息,然后据此制定物料采购方案,避免出现盲目采购现象。第三,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应用网络平台记录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基本信息。

4.5 构建完善的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

完善的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不仅可以起到约束工程管理行为的作用,还可以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

第一,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管理目标。第二,构建外部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建设单位、业主方、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以及监理方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创造条件。第三,构建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简化办事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和时效性。

5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建筑工程管理非常复杂,容易受到人员、技术、资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并不显著,主要是管理人员对信息化认识程度不足、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人员信息化专业程度有待提升等方面,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步伐。针对这些问题,建筑企业应积极采取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建设目标、采用先进技术及构建完善的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等措施。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建筑工程信息化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月“睹”教育信息化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