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光顶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研究

2022-09-29李月欣马忠巍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7期
关键词:预埋件钢丝绳吊装

程 杨 白 宇 袁 茉 李月欣 马忠巍

1 工程概况

以长春远大项目的幕墙采光顶施工作业为例,项目含1 层地下室、1 栋高层、1 栋商场,总建筑面积12.5 万m2,单位工程有A-Z1#栋、A-S1#栋,分别为剪力墙与框架结构建筑。前一栋的建筑高度为99.85 m,地下1 层、地上29 层建筑;后一栋的建筑高度为34.85 m,为地下1层、地上6 层建筑。

结合对本工程项目的总体结构分析,在A-S1#楼西侧中庭采用了幕墙采光顶,其中,轴线为9 轴-15 轴/J 轴-L 轴,采光顶标高、跨度、长度分别为35.74 m、19.76 m、43.5 m,主梁以及次梁的尺寸分 别 为350 mm×200 mm×10 mm、80 mm×80 mm×4 mm,主梁与次梁间距分别为2.8 m、1.383 m。不同钢架之间选择的是焊接方式,焊接强度为二级,焊接作业结束后开展除渣、打磨与抛光处理。

2 施工难点及常见问题

2.1 现场拼装、焊接工艺问题

此工程项目的采光顶钢结构施工中,现场拼装与焊接的难度较大,地面拼装作业开始前,应组织专人检查全部构件,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构件存在变形等问题,需立即处理。地面拼装按规定完成后,使用枕木垫起构件,两侧用木杠支撑,以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每个构件上的标记应暴露在外,以方便识别[1]。吊装作业中,应配备塔式起重机或者汽车式起重机,如果选择的是塔式吊装,需结合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在吊装部位确定施工平台桁架的单次起重重量;如果选择的是汽车吊,需正确选择起吊位置。吊装作业实施之前,需确定吊装流程,了解吊装的操作规范与标准。参与焊接作业的人员需持证上岗,并加强焊接作业中的技术管理[2]。

2.2 组织协调问题

采光顶钢结构安装施工中,由于本工程项目为高层建筑,吊装施工的安全风险大,再加上吊装施工的特殊性,施工时技术要求高、要素多,组织协调任务艰巨。本工程项目的结构复杂、体量大,构件类型多,有多个单位参与,吊装施工中应加强不同单位、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因为施工现场相对混乱,组织协调难度大,工程企业需要思考如何设立项目组织机构、怎么分配管理人员、如何协调各专业的施工进度等。

2.3 设计问题

采光顶钢结构施工中,吊装施工的难度系数较高,主要是因为此工程的结构复杂,涉及了大型、复杂构件的吊装,这些构件的形状不规则,吊点选择、吊装工艺确定都相对困难。为保障吊装施工作业的高效开展,在工程企业内部需注意吊装方案的设计,每一个部分的吊装环节都应做好构件特点、受力情况等的分析。在当前的施工条件下,为设计出更合理的吊装方案,应尽量实现三维建模,在模型中整合工程的相关数据与信息,用软件自动完成吊装模拟。

3 采光顶钢结构安装技术要点

3.1 施工准备

3.1.1 构件运输

采光顶钢结构施工中,整体结构体系包含的构件数量庞大,不论是在构件的装卸、运输环节,均应针对构件做好保护工作,避免装卸、运输不当导致的构件损坏。部分次要构件,如果数量较多,可采取打包运输的方式,尽可能避免散装。构件应对称放置在运输车辆上,装卸的过程中也应保持对称性,以固定车身、车上的构件。次要构件与主要构件应一起装车运输,可放置垫木,用钢丝绳固定的过程中应保护好构件的四角,严禁在次要构件上堆放重型构件。现场二次运输采用自制平板车,如图1 所示。

图1 自制平板运输车

3.1.2 构件堆放

现场构件的堆放过程中,也需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堆放构件的场地,平整性要好,场基应坚实,严禁有杂草或者积水。构件堆放中应利用垫木,且垫木要上下对齐。每一堆构件的堆放高度,应该结合构件自身的情况来确定,但堆放高度一般不能超过1 m。对于结构内涉及的重型和大型构件,应采用单层堆放的方式;对于平面刚度较差的桁架等构件,应竖立堆放。

每堆构件与构件之间需保持一定距离,如果现场面积较大,构件可依据吊装顺序、安装位置,在满足起重机械、运输车辆通行要求的前提下,依据型号进行构件分类,将这些构件安装在吊装位置周围[3]。

3.1.3 现场准备

采光顶钢结构的施工中,现场准备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工作。第一,由专人对土建施工现场实施全面检查,审核基准支承面的尺寸、标高、轴线位置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一致。第二,吊装作业开始之前,进入现场开展调查,结合现场情况选择安装路线,清理现场的障碍物,外围构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塔吊安装的方式。第三,现场堆放场地、吊装区域场地应按照规定完成处理,处理后的场地应坚实平整,与吊装要求相一致。第四,临时用电、机具、支架、安全设施等,都应当按照施工要求准备妥当。

3.2 钢结构加工制作

采光顶钢结构安装施工中,钢结构的加工制作是关键步骤,包含的工作任务较多。

第一,材料检验。钢结构制作与安装中,对钢材的质量要求较高,这些环节所使用的钢材,需由材料供应部门按规定出具合格证明、技术文件,确保各种钢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材料矫正。钢结构制作中,矫正是关键工序,科学矫正有助于提升钢结构制作的质量,针对各种型材,如果存在变形情况,要在下料之前矫正。在矫正过程中应配备平板机、型钢矫正机,矫正一些特殊部位时可采用人工方式,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面或者损伤,划痕深度应在0.5 mm 以内。

第三,放样。放样工作开始之前,核对施工图纸,熟悉相关环节的工艺标准,精确掌握各个部件的尺寸。样板应采用厚0.3 mm 的薄铁皮制作,考虑切割、焊接、铣刨、火煨等加工余量,在样板上要清晰标注出切线、孔径、上下、左右、反正的工作线和加工符号。放样工作要在专门的放样平台上实施,所建立的放样平台应符合要求,严禁受到外力冲击[4]。

第四,号料。号料工作开始之前,施工人员需熟悉样板上的符号、号料数量,板材号料应号出基准检查线,号孔应号规孔线,号料以后,在零部件上标明零件的编号、数量、加工方法,结合零部件的材料差异,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同时,应依据施工工艺要求,预留切割与边缘加工的余量、焊接收缩余量。

第五,切割。钢板切割作业主要采用气割方式,气割钢板、型材的过程中,对于厚度不超14 mm 的钢板或者型材,缝宽设置为2 mm;厚度在16 ~20 mm时,缝宽设置为2.5 mm,气割面的平面度、割纹深度、局部缺口深度都要与设计要求一致。

3.3 钢结构吊装

3.3.1 预埋件复测

对前期设置好的各个预埋件加以复测,根据测量数据判定预埋件的位置偏差是否与施工要求相一致,在埋板上弹出轴线定位线。预埋件复测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熟悉施工图纸的各个细节,与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等做好测量技术交底,由专业的测量人员根据测量的技术要求,从测量控制网中引出控制埋件、螺栓的控制线、标高控制线,根据设计的预埋件测出预埋件的中心、标高等参数,以这些参数完成定位。预埋件的复测,不仅要对预埋件的位置加以精准定位,还需要保证预埋件的数量、大小等符合要求。

3.3.2 中庭区域水平防护兜网搭设

此环节的施工作业中,涉及到以下工作。

第一,材料准备。按照施工要求,配备高质量材料,如选用Ф12 钢丝绳,安全网采用平网,需完全符合相应的施工规定,在绑扎中采用8#铅丝。

第二,施工准备。楼层临边防护方面,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搭设,及时清除搭设场地内的各种杂物;架管、安全网等所需搭设材料,应准备齐全,并结合现场情况堆放整齐。

第三,为避免在后续的施工作业中出现高空坠物等事故,可在屋面层、4 层、2 层和1 层的中庭区域布满水平兜网。

第四,设置安全挑网。结合此工程项目的特点,南北向设置5 根钢丝绳,东西向设置2 根钢丝绳,形成钢丝绳网架,相邻钢丝绳之间应设置2 道钢丝绳。钢丝绳之间用绳卡固定好,将钢丝绳固定在框架柱上。

3.3.3 吊装程序

构件进场以后在卸车区通过塔吊吊运到屋面,单根构件不超2 t,利用现场塔吊配合屋面平板车完成二次屋面运输。构件在屋面加工区加工完成以后,利用龙门吊车将其吊运到J-M/9-10 轴,吊装吊点设置在钢梁端部位置。钢梁上应设置缆风绳,以避免吊装过程中钢梁出现前后晃动的问题,而缆风绳的固定点设置在已完成安装的钢梁、圈梁上。

3.4 现场焊接

采光顶钢结构的安装作业中,涉及的焊接任务要求高,需要根据焊接工艺流程开展相关工作。

市场上可采用的焊接工艺流程较多,为保障焊接质量,需根据实际的焊接要求,合理选择焊接方式。一般情况下,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效率高、质量好,在此钢结构安装施工中,采用了80%Ar+20%CO2气体保护焊,对应钢柱材质选用ER50-6 型实芯焊丝,焊丝直径为1.2 mm。对于短路过渡,适用于采用平、横、立、仰全位置焊接,喷射过渡选用平焊、角焊;对于板厚超过6 mm的开坡口焊接,可采用多层多道焊接工艺,焊接厚度控制在100 m 以内;对于低合金钢板厚超过28 mm 的情况,引入预热工艺,以避免出现冷裂纹。

焊接作业开始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工作。

第一,技术准备。按照焊接工艺的要求,编制钢柱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参与焊接作业的有关施工人员,根据作业指导书与操作规范进行焊接处理,每个焊接人员人手一册焊接记录表。在开展焊接工作的过程中,及时记录焊接开始时间、预热温度、层间温度、焊接结束时间、焊材用量、探伤结果等信息。

第二,人员准备。针对参与焊接作业的人员,要做好岗前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开展严格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可以开展焊接作业。

第三,设备准备。焊机工作时,电压应符合要求,地线压紧牢固,接触可靠,电缆与焊丝严禁存在破损情况,送丝机应可以均匀送丝。第四,焊接材料准备。对于焊接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材料,质量必须达到标准。

针对此工程项目的采光顶钢结构焊接作业,焊接时要做好焊前预热,焊中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焊后需开展热保温处理。焊接作业开始之前,在始焊点附近板厚15 倍且不小于100 mm 的范围内实施火焰预热。使用火热加热器预热时,当加热停止后进入测温环节,利用红外测温仪测量预热温度,测温点与电弧经过前的焊接点距离应合理,温度需达到120 ℃。在开展焊接作业的过程中,层间温度应保持在120 ~150 ℃,为保障层间温度符合要求,应利用CO2保护焊,一旦温度不符合要求,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5]。

第一层焊道应封住坡口内母材与垫板的连接部位,随后逐道逐层累焊到填满坡口,每一道焊缝的焊接任务结束后,将焊接部位的焊渣或者飞溅物清除干净,如果存在焊接缺陷,立即修复,焊接操作时严禁在坡口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为避免边沿区域冷却过快,使焊缝部位保持均匀散热,减少焊接应力分布不均、骤冷裂纹的出现,要在边沿区域加盖保温性能好、耐高温的保温棉,加盖的保温棉厚度应在8 cm 左右。

4 结语

很多大型建筑体都采用了幕墙采光顶,这种工艺技术对钢结构的安装施工要求较高。为提高钢结构安装施工的整体水平,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需根据整体的结构要求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流程把关,严控钢结构安装施工中的每个步骤,提高结构稳定性、安全性,保障采光顶在建筑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预埋件钢丝绳吊装
塔式起重机钢丝绳的计算与应用
楔形接头在HS875HD钢丝绳抓斗上的应用
小型预埋件精准定位工装精细化施工技术
锚筋预埋件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钢结构栈桥吊装施工及相关受力计算
大型设备吊装区域地下管道保护方法
盾构管片塑料吊装孔破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浅谈钢丝绳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起重机钢丝绳使用寿命与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