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研究

2022-09-29王福军于作军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女队冰壶战术

王福军 于作军

(1.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冰壶是一项动与静、技巧与智慧、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且战术性较强的体育运动,是一项凝聚集体智慧较量的冬季冰上体育运动[1-7]。在冰壶运动中,战术决策的制定能力和执行能力是决定一支队伍临场竞技表现和竞技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8-9]。中国于2003年开始组建女子冰壶国家队,2005年首次组队参加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截止至2021年共参加过15届,曾勇夺2009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冠军,是世界冰壶联合会会员协会入会后获得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冠军历经时间跨度最短的会员协会。

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于2021年4月30日-5月9日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的温斯伯特体育馆(WinSport Arena)举行,参赛队伍首次扩增到14支,中国女子冰壶队最终以6胜7负的战绩位列第10名。由此可见,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在世界冰壶顶级单项赛事的高强度对抗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与世界强队还存在一定差距。

冰壶(除混合双人)是一项分别由4名运动员组成的两支队伍在冰面上进行交替投壶的回合制体育运动[10],是一项以战略为指导的计分类冰上体育运动,且队伍成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制定出有效的战略与战术决策[8,11]。一支队伍的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对比赛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队伍竞技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可见,主要采用主观性的技术统计指标PCT和PTS[12-15]或客观性的单一评价指标HE、FE和SE等[16-18]对一支队伍的战术运用能力进行单方面的推导与分析。攻防两端的弹性平衡才是竞赛过程的制胜规律,进攻或防守单一指标只能体现队伍在某一特定战术条件下的单方面能力,只有通过队伍整体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的综合分析,才能够对一支队伍的战术特征和技术风格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因此,本文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评价指标,以先后手和单节得失分数据为依据,通过对2021年女子冰壶世锦赛参赛队伍的攻防战术运用能力以及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15次世锦赛的总体攻防表现进行横向与纵向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在攻防战术运用能力方面的进步与退步、优势与劣势,从而为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以求不断丰富冰壶运动的战术理论体系,进而促进中国女子冰壶运动的创新发展与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攻防战术运用能力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WWCC)瑞士、俄罗斯、瑞典、丹麦、美国、加拿大、韩国、苏格兰、德国、中国、日本、捷克、意大利和爱沙尼亚等14支参赛队伍循环赛阶段的91场比赛和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15次世锦赛中循环赛阶段的170场比赛为统计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从本研究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中外文献数据资源平台,采用主题检索形式,以“冰壶”、“攻防”、“战术能力”作为核心检索词进行跨库检索,最终共检索到2000-2021年间相关研究成果383篇,在分类阅读的基础上对28篇文献资料进行重点归纳整理,为本文研究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登录并浏览世界冰壶联合会官方网站( https://worldcurling.org),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比赛和运动员的数据信息。

1.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综合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的结果,采用间接式非结构性访谈法,以国内外著名冰壶教练员、运动员和冰壶赛事数据统计专家为访谈对象(表1),对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的攻防实力以及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等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支撑。

表1 访谈专家基本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在冰壶运动中,攻防战术运用能力是不同比赛阶段和不同比分状况下分析比赛、阅读比赛和应对比赛等能力的综合体现[15]。本研究在文献资料分析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并采用8个指标评价冰壶运动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其中进攻战术运用能力评价指标6个,分别为后手得分能力(HE)、后手防偷分能力(SD)和后手进攻效率(HF)以及先手偷分能力(SE)、先手控分能力(FE)和先手进攻效率(WF);防守战术运用能力评价指标2个,分别为后手控局能力(BL)和先手防控局能力(BD)。本研究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1 和 IBN 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学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学数据处理,对统计对象的各项攻防战术运用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数据处理,并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

1.2.4 比较分析法

在原始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与处理基础上,对统计对象的统计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与分析:1)将历年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在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上的攻防战术运用能力进行纵向对比分析,2)将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与其他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参赛队伍的攻防战术运用能力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结合辩证唯物主义、逻辑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

1.3 统计概念及标准

后手得分能力(HE)为拥有后手权时至少得2分及以上分数的概率;后手防偷分能力(SD)为拥有后手权时被对手偷分的概率;后手进攻效率(HF)为拥有后手权时的得分能力;先手偷分能力(SE)为先手时的得分概率;先手控分能力(FE)为先手时控制对手仅得到1分的概率;先手进攻效率(WF)为先手时得分以及掌控当前局比赛的能力;后手控局能力(BL)为拥有后手权时空局的概率;先手防控局能力(BD)为先手时空局的概率。绝对失控是指后手落后3分及以上或先手落后2分及以上;显著失控是指后手落后2分或先后落后1分;有限失控是指后手落后1分或先手平分;有限控制是指后手平分或先手领先1分;显著控制是指后手领先1分或先手领先2分;绝对控制是指后手领先2分及以上或先手领先3分及以上。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的纵向对比分析

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于2005年首次参加世界冰壶锦标赛,截止至2021年共参加过15届,并于2009年夺得冰壶世锦赛冠军(表2)。在此期间,中国冰壶女队没有获得2016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的参赛资格,2020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因新冠疫情而取消。

通过表2可知,第一代中国冰壶女队以王冰玉为核心而组建,共参加过2005-2013年间的9届世锦赛,主要战绩为2008年世锦赛亚军、2009年世锦赛冠军以及2011年世锦赛季军,这是中国冰壶女队最辉煌的历史时期;第二代中国冰壶女队则分别以刘斯佳、姜懿伦和王芮为主力而组建,共参加过2014-2019年间的5届世锦赛,最佳战绩为世锦赛第5名,这是中国冰壶女队不断调整阵容、力争重回巅峰的重要历史时期;第三代中国冰壶女队以韩雨为核心,在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上取得第10名,这是中国冰壶女队为备战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而倾力打造的全新团队。

表2 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参加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基本情况

中国冰壶女队在过往的15届冰壶世锦赛上共进行了170场,1589局的高水平对决。由表3和图1可知,第一代中国冰壶女队获得2009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冠军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她们具有出色的后手得分能力(HE=0.4091)和后手进攻效率(HF=0.2045),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超强的先手偷分能力(SE=0.3393)和先手进攻效率(WF=0.6250)。她们在以上4项进攻战术运用能力评价指标的完美表现有效的弥补了防守战术运用能力(BL=0.0682,BD=0.1429)上的不足,并最终确保本队获得分数和建立比分优势。第二代中国冰壶女队在波动中求发展,虽然没有获得2016年世锦赛的参赛资格,但在2019年世锦赛上的竞技表现非常优异。从评价指标上来看,她们的后手得分能力(HE=0.4655)和后手进攻效率(HF=0.3103)以及先手防控局能力(BD=0.0009)均要优于第一代中国冰壶女队,但是先手进攻效率(WF=0.5660),尤其是先手偷分能力(SE=0.1698)则要弱于第一代中国冰壶女队。先手控分能力(FE=0.3962)上的突出表现也进一步说明她们先手进攻能力不足,先手偷分效率偏低。第三代中国冰壶女队在HE(0.2727)、SD(0.2364)、HF(0.0364)、SE(0.1000)和BD(0.2167)等评价指标上几乎均为2008年以后的最差表现。超强的先手控分能力(FE=0.450)虽然可以达到控制对方后手局得分及实现后手权转换的目的,但是后手得分能力(HE=0.2727)和先手得分能力(SE=0.1000)的过度平庸,使她们无法通过进攻战术获得分数和建立比分优势。

图1 中国冰壶女队在世锦赛上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的对比示意图

表3 中国冰壶女队在世锦赛上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的对比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第一代中国冰壶女队进攻战术运用能力突出,小力量投壶技术娴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风格和战术体系。第二代中国冰壶女队的代表人物王芮团队后手战术运用能力明显提升,但先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则显著下降,最终导致她们没有取得理想的竞技成绩,实现重回巅峰的参赛目标。第三代中国冰壶女队攻防战术运用能力整体水平大幅度下滑,丢失了中国冰壶女队固有的战术风格和战术优势,而且尚未形成稳定的符合自身技术风格的战术体系。

2.2 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的横向对比分析

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14支参赛队伍在循环赛阶段共进行91场比赛,在完成的841局的激烈对抗中共进行了13722次投壶。瑞士队在循环赛阶段以12胜1负的战绩排名第一,并最终获得冠军。以四垒韩雨(指挥)、三垒董子齐、二垒张丽君(副指挥)、一垒姜馨迪、替补焉会组成的新一届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首次组队参加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其中姜馨迪(二垒)、焉会(一垒)参加过2018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张丽君(替补)参加过2019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最终,中国冰壶女队以6胜7负的战绩名列第10,没有获得复赛资格。

2.2.1 参赛队伍基本情况分析

从比赛经验来看,中国冰壶女队不论是参加世锦赛次数(0.60±0.49)还是世锦赛比赛场次(4.80±5.88)均仅排在第11位,且均低于所有参赛队伍的平均水平(2.04±2.32,20.19±25.73)(表4)。从运动员年龄来看,中国冰壶女队的平均年龄(23.20±1.47)位列14支参赛队伍的第12位,远低于平均水平(28.08±5.24)。再者,中国冰壶女队全体队员的年龄差仅为4岁,排在最后一位,而德国队的年龄差达到了19岁,日本为24岁。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中国冰壶女队以全新阵容参加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在参赛经验和年龄等方面均要低于各支参赛队伍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为了备战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中国竞技冰壶运动发展的指导方针正在发成改变,试图打破“以老带新”的传统思路,寻求突破式发展的新路径。

表4 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2.2.2 得失分与比赛局数分析

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在循环赛阶段共进行13场比赛,最终以6胜7负的战绩名列第10位。从得失分情况来看(表5和图2),中国冰壶女队在循环赛阶段场均得分(PF/G=5.23±2.15)位列第13名,场均失分(PA/G=6.08±3.10)位列第5名,场均得失分差(PD=-0.85)和总得失分差(TPD=-11)均位列第10名。由此可见,中国冰壶女队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手得分,但自身无法获得更多分数,导致得失分差的“逆差”。这也说明中国冰壶女队进攻战术运用能力要弱于防守战术运用能力,尤其是防守反击的战术运用能力更逊一筹。

表5 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得失分和比赛局数情况分析

图2 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场均得失分对比示意图

中国冰壶女队在循环赛阶段共完成115局比赛。从比赛局数来看(表5),中国冰壶女队每场比赛完成局数均值(8.85±0.77)仅仅大于循环赛阶段排名第1位的瑞典队(8.31±1.26)和排名第12位的捷克队(8.77±1.42)。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瑞典队以犀利的进攻和有效的防守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比赛局数,这是超强竞技实力的一种体现。但是,中国冰壶女队则是在比赛中过早失去竞争悬念或被动放弃竞争的一种体现。

2.2.3 进攻战术运用能力分析

2.2.3.1 后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

从战略意图来看,后手队伍采用进攻型战术的首要意图是在本局比赛中得到2分及以上的分数[10],次要意图是尽一切可能避免被偷分。因此,后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是后手得分能力(HE)、后手防偷分能力(SD)和后手进攻效率(HF)。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表6和图3),中国冰壶女队各项后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均弱于平均水平,其中后手得分能力(HE=0.2727)排名第9,后手防偷分能力(SD=0.2364)排名第12,后手进攻效率(HF=0.0364)排名第11。后手得分能力(HE)(r=0.813,P=0.000)和后手进攻效率(HF)(r=0.842,P=0.000)与比赛排名高度正相关,后手防偷分能力(SD)(r=-0.726,P=0.003)与比赛排名中度负相关。中国冰壶女队后手得分能力(HE)偏低,而且后手防偷分能力(SD)又进一步对后手进攻效率(HF)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当中国冰壶女队在拥有后手且采用进攻型战术时,她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由攻转守的战术应对能力不强,面对对手极具侵略性的反攻和强大的局势与心理压力,绝地反击的技术稳定性与精准性和战术的合理性与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图3 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各参赛队伍后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对比示意图

2.2.3.2 先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

从战略意图来看,先手队伍采用进攻型战术的首要意图是在本局比赛中得到1分及以上的分数[10],次要意图是尽一切可能控制对手仅得1分。因此,先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是先手偷分能力(SE)、先手控分能力(FE)和先手进攻效率(WF)。

表6和图4显示,中国冰壶女队的先手控分能力(FE=0.4500)高于平均水平(FE=0.3811),排名第4,而先手偷分能力(SE=0.1000)和先手进攻效率(WF=0.5500)则要弱于平均水平(SE=0.1944,WF=0.5755),分别排名第14位和第9位。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先手偷分能力(SE)(r=0.667,P=0.009)与比赛排名高度正相关,先手进攻效率(WF)(r=0.652,P=0.012)与比赛排名中度正相关。中国冰壶女队先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同样弱于世界强队,尤其是先手偷分能力(SE)位列14支参赛队伍的最后一名,即使拥有相对较强的先手控分能力(FE),也只能有限的限制对手的得分,而无法使本队获得更多分数以建立比分上优势。由此可见,当中国冰壶女队先手且采用进攻型战术时,他们或者不能对中区的控制区域实施有效控制,或者不能对大本营内的关键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导致为对手四垒制造的投壶难度和心理压力不够,反而为其提供了较好的反攻机会。

表6 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各参赛队伍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统计分析

图4 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各参赛队伍先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对比示意图

2.2.4 防守战术运用能力分析

2.2.4.1 后手防守战术运用能力

从战略意图来看,后手队伍采用防守型战术的首要意图是阻止对手得分,且本局比赛的最佳结果是空局,次要意图是本局比赛得到1分[19]。除平分进入决胜局外,后手方通常会选择空局而不是得到1分[20]。因此,后手防守战术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是后手控局能力(BL)。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表6和图5),中国冰壶女队的后手控局能力(BL=0.0727)远低于各支参赛队伍的平均水平(BL=0.1239),排在第12位,仅高于苏格兰(BL=0.0678)和丹麦(BL=0.0385)。后手控局能力(BL)(r=0.585,P=0.028)与比赛排名中度正相关。由此可见,中国冰壶女队在拥有后手权时以主动进攻为主,但战术意图过于明显、战术布局过于固化,关键投壶信心不足、大力量投壶技术稍显不稳定,一旦陷入被动局面,无法在在一局比赛的收官阶段实现由攻转守、控制局面的备用战术计划。

图5 2021年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各参赛队伍防守战术运用能力对比示意图

2.2.4.2 先手防守战术运用能力

从战略意图来看,先手队伍采用防守型战术的核心意图是避免后手队伍在一局比赛中得到大分,理论上的最佳结果是控制对手得到1分,但通常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空局[21]。因此,先手防守战术运用能力的评价指标是先手防控局能力(BD)。

由表7和图5可知,中国冰壶女队先手防控局能力(BD=0.2167)也低于各支参赛队伍的平均水平(BD=0.1227),排在第13位,仅胜过俄罗斯冰壶协会(BD=0.2656)。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俄罗斯冰壶协会通过超强的先手偷分能力(SE=0.2656)有效弥补了防守战术运用能力的不足。但是,中国冰壶女队在先手时则是攻防两端整体全线崩盘。由此可见,中国冰壶女队在先手时中区控制能力不强,战术“倒局”能力偏弱,小力量投壶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3 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分赛段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分析

2.3.1 冰壶比赛分赛段划分方法

竞赛过程是运动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2,23]。现有研究对冰壶比赛竞赛过程进行分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三阶段划分法[24]和四阶段划分法[16],而且还将第1局开始、第5局结束和第9局开始界定为重要的时间节点[25],并指出它们对比赛的走向及胜负具有深远影响。事实上,任何一场冰壶比赛的进程和局势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仅是固化地、局限性地分析某一特定阶段或时间节点并不能真实反映一支队伍的竞技实力和竞技表现,尤其是特定条件下的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因此,本研究根据竞赛过程控制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的赛制特点和项目特征,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以先后手和当前比分为依据将一场冰壶比赛分为六个阶段或六种局势,即绝对失控、显著失控、有限失控、有限控制、显著控制和绝对控制,并将有限失控和有限控制界定为关键局或关键阶段。此种划分方法将相同比分情况的比赛局进行组合,以此对比赛的全过程和队伍的技术风格和战术体系进行动态的客观分析,能够全面反映队伍整体的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尤其是面对关键局时战术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力。

2.3.2 后手分赛段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分析

通过表6和表7可知,本届中国冰壶女队在拥有后手权时的得分能力(HE)、控局能力(BL)和进攻效率(HF)在有限控制(平分)和显著控制(领先1分)阶段均高于队伍的整体水平(HE=0.2727,BL=0.0727,HF=0.0364),而防偷分能力(SD)在有限控制、显著控制和绝对控制(领先2分及以上)阶段也优于队伍的整体水平(SD=0.2364)。从关键局的攻防战术运用能力来看,中国冰壶女队在有限控制阶段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队伍的整体水平,而在有限失控阶段的表现欠佳,仅有控局能力(BL=0.1111)高于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本届中国冰壶女队在拥有后手权且比分处于领先时整体表现较好,但比分落后时在进攻端的表现有失水准,得分能力(EF=0.1111~0.2667)低于防偷分能力(SD=0.2667~0.3333),无法有效地限制对手的偷分,从而也就限制了本队的得分机会和比赛总分数。由此可见,中国冰壶女队在拥有后手权且比分落后(尤其是落后1分)时的进攻意图过于明显、进攻策略过于激进,后手攻防战术体系尚不完善,当对手发起攻击性的反击时便陷入了无法摆脱困境的被动局面。

表7 中国女子冰壶队分赛段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分析(后手)

2.3.3 先手分赛段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分析

通过表6和表8可知,本届中国冰壶女队在先手局时的偷分能力(SE)在有限控制(领先1分)和显著控制(领先2分)阶段高于队伍的整体水平(SE=0.1000),防控局能力(BD)在有限失控(平分)和显著控制阶段低于队伍的整体水平(BD=0.2167),而控分能力(FE)在绝对失控(落后2分及以上)和绝对控制(领先3分及以上)阶段明显高于队伍的整体水平(FE=0.4500)。从关键局的攻防战术运用能力来看,中国冰壶女队在有限失控阶段的各项指标均低于队伍的整体水平,但有限控制阶段的偷分能力(SE=0.2000)和防控局能力(BD=0.2000)表现尚可。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本届中国冰壶女队在先手且比分处于落后时在进攻端的表现也有失水准,17局先手没有一局偷分成功,25局关键局仅3局成功偷分。由此可见,中国冰壶女队在先手(尤其是平分)时过度关注于偷分,但战术执行能力不强,对手战术预判能力不够、应对破解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偷分效率不高。

表8 中国女子冰壶队分赛段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分析(先手)

3 结语

早在1993年,中国冰壶运动的先驱者们就已经认识到冰壶运动适合我国运动员发挥自身优势,而且中国冰壶女队曾取得过举世瞩目的竞技成绩。从历代中国女子冰壶国家队的攻防战术运用能力来看,第一代中国冰壶女队进攻战术运用能力突出;第二代中国冰壶女队后手攻防战术运用能力明显提升,但先手进攻战术运用能力则显著下降;新一届中国冰壶女队攻防战术运用能力整体大幅度下滑,尚未形成稳定的符合自身技术风格的战术体系。从本届中国冰壶女队攻防战术运用能力的特点来看,在比分落后时进攻战术运用能力低于队伍的整体平均水平,比分领先时进攻战术运用能力优于队伍的整体平均水平,且有限控制阶段的临场竞技表现优于有限失控阶段。

新一届中国冰壶女队攻防战术运用能力均弱于世界强队,其主要原因是关键投壶信心不足,攻守转换能力和对手战术预判能力不够,攻防战术体系尚不完善,技术的稳定性与精准性和战术的合理性与执行能力以及团队的拼搏精神和比赛韧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要想再续中国女子冰壶队的辉煌,应深入挖掘冰壶运动的专项特征,处理好个人专项能力和团队整体攻防能力的关系;应开展攻防战术运用能力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发展趋势的研究,以及攻防战术运用能力评价指标之间关系和对竞赛成绩影响的研究,逐步建立更为完善、更为先进的评价体系;应培养运动员的冰壶智慧和提升战术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加战术训练的时间、完善战术训练的方法,逐步提升攻防战术的转换能力和对手战术的预判能力,以及主动进攻和掌控比分板的能力,最终形成符合自身技术特点的攻防战术体系。

猜你喜欢

女队冰壶战术
What Are Those Red And Green Lights On Gurling Stones?
冰壶书单
在“冰立方”里推冰壶
找冰壶
战术引导模式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女运动员主要战术应用特征分析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真人CS PK战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