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022-09-28任仲文

领导文萃 2022年18期
关键词:孙家中国航天火箭

任仲文

孙家栋,1929年生,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

人生不需要选择

七年学飞机,九年造导弹,四十三年放卫星。对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当初,因为等着吃学校里的一碗红烧肉,恰恰遇到报名参军的机会,孙家栋当天报名,当天入伍。之后到苏联留学,下定决心一辈子干航空,没想到回国后被选中造导弹,之后又转向发射卫星,从此和航天结缘半个世纪。对孙家栋来说,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

中国航天最困难的时期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候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孙家栋还真的收到过一封沈阳一位老大妈叫她儿子给写来的信,信上说:“我是卖茶叶蛋的,听说你们搞航天的这么困难,我愿意把这几年卖茶叶蛋挣的钱支援你。”

孙家栋看得直想掉眼泪。他给老大妈回了信,更重要的是,他再一次感到,任何一件事情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判别能力,基础就是对国家和事业的热爱。

20世纪80年代末,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的孙家栋从科技专家变成“商人”,和美国专家谈判,将中国航天引入世界舞台。

“我第一次带着代表团到美国去推销我们的火箭,大家从技术人员变成了商人,也不太懂商人这个行当。咱们国家生活条件也很困难,出差一天的生活补助一到两美金,住宿的旅馆,外国人看来条件是比较差的。”孙家栋回忆说,那时候胆子真大,火箭还只是张草图就敢去推销。

他找到几位爱国华侨,说中国火箭要走入国际市场,请他们帮忙介绍一些美国的客户。华侨们都很热情,但最后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住在这样的旅馆里头,准备跟人家谈几千万美元的生意,谁能相信你们?人家不单不相信你是共和国的副部长,还以为你是骗子。”最后靠华侨们帮忙,代表团住进了比较高级的酒店。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美国休斯空间公司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休斯公司的董事长说,休斯公司已经发射同步轨道卫星67颗,中国火箭的这次发射精度是最高的。

当时孙家栋坐在发射指挥大厅,当指挥员下达命令点火以后,大厅里面鸦雀无声,他甚至都能感覺到旁边几个人的心跳,这种极致的安静程度整整持续了24分钟。为什么会如此安静?后来一位老华侨的话或许给了孙家栋答案:“中国卫星能打多高,国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

栋梁长于沃土

孙家栋爱笑,嫦娥一号卫星系统副总指挥龙江说,孙家栋的微笑很有魅力,能感染众人。在好几张和钱学森的合影中,六七十岁的孙家栋咧嘴大笑,像个孩子。

“我们那时就像一帮孩子,对导弹确实是一窍不通,看过一些资料,但真正去干,还不行。”孙家栋回忆说。

1958年,孙家栋从苏联留学回国。留学期间,从第一天开始一直到毕业,所有考试都是满分5分。但学航空的孙家栋回国后又被挑中去搞新中国第一颗导弹。

“我搞导弹,前几年就是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周围同事学习。之后被调去搞卫星,我还是继续向别人学习。”

“我们航天精神有一句非常到位的话,就是‘大力协同。形成团队,除了共同学习,更要共同支持。离开集体的力量,个人将一事无成。”孙家栋说,航天事业风险非常大,但承担压力绝对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团队大家共同战斗。

孙家栋说,当年开始搞火箭、卫星,是卫星先做,还是卫星上的仪器先做,这么简单的事就搞不定。如果不是“你给我创造条件,我给你创造条件”,什么事都办不成,“中国航天真是一个集体”。

孙家栋搞导弹时,研究室指导员原是第四野战军的团政委,在海南一个县里当过武装部长,十多万人的大会上坐过主席台,来到这里却领导二三十个“大孩子”。

“这批老革命确实为组建航天队伍起了重大作用,把队伍拉了起来,组织年轻人干事。”孙家栋说。困难时候,聂荣臻元帅给科技人员送来黄豆,要求这些政工干部一粒也不许碰,真就是一粒也没动过。

如今的航天系统工程,遵循着“两总”也就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两条线,雏形可能就是来自当时政工行政干部和科技人员的共同配合。

无论是造导弹还是放卫星,孙家栋长期负责航天工程总体技术,他对“总体”两字深明要义:“所谓总体,就是要用最可靠的技术、最少的代价、最短的时间、最有利的配合、最有效的适应性和最有远见的前瞻性,制订出最可行的方案,保证获得最好结果的一种方法和体制。”

传奇仍在继续 

2010年这一年,中国航天进入高密集发射阶段,仅北斗导航卫星,就计划发射5颗,已经发射了4颗。孙家栋是北斗卫星导航工程总设计师。加上担任嫦娥二号任务的高级顾问,这一年光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81岁的他就已经去了17次。老伴给他买的布鞋,一年磨破好几双。穿戴普通,冬天头上扣着一顶有些褪色了的红色毛线帽,孙家栋看着就是个平常老头。

让给自己五十年的航天生涯打个分,他怎么样也不肯。后来实在拗不过,他说要是5分制,就打3分。打完分,他很不好意思。他说,自己已经感觉打得很高了,航天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一部分。中国航天事业对民族而言太重要了,在航天这个团队里,自己愿意有多少力尽多少力,决不保留。

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路上,这位航天老人的传奇仍在继续。(摘自《功勋》)

猜你喜欢

孙家中国航天火箭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1D ISENTROPIC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