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质量发展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
2022-09-28郭歌
◎文/ 郭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安排,为各地区各部门推进信用建设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各部门各地区积极推动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跨部门跨地区的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基本建成,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各行业各地区积极推进信用创新实践,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监管机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不断探索形成了切实有效的创新方法和实施路径。
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加快构建完善适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意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阶段和新时代特征,着眼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以全局的角度、系统的观念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强调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运用信用理念、信用机制和信用手段,推动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为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保障。
《意见》重点围绕健全的信用机制、良好的信用环境、坚实的信用基础、有效的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等方面,规划了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框架;并突出强调了信用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功效作用、具体路径,提出了以更大力度推进信用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具体举措。深刻理解把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尤其要重视以下四方面内容要求。
一是强化信用机制在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方面的功能作用。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完善的信用制度、良好的信用关系,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意见》提出将信用与国民经济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推进质量和品牌信用建设,完善流通分配环节信用制度,夯实信用基础支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诚信消费投资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系列切实举措,旨在通过信用机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和履约能力,促使企业将守法诚信要求落实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良好的信用链条,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信用激励机制提振消费、促进市场主体活力释放,以良好的信用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创新信用融资服务和产品,更好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提出推进对外经济活动和国际合作相关领域信用建设,积极参与信用领域国际治理,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系列举措对于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强化运用信用手段在提升治理能力、解决社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方面的功能作用。《意见》提出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信用建设,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信用监管等重点工作,旨在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治理能力。针对部分行业领域仍然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违法违规现象、危害社会正常秩序和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行为,提出了一系列重点措施,通过严加监管、实施失信惩戒、开展专项治理等,依法进行整治约束。同时,强调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和司法公信建设,对政府失信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等,体现了对政务、司法领域诚信建设的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和强力约束。此外,还提出要统筹推进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完善信用服务体系等,旨在进一步夯实信用信息基础,以更好的信用服务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和全社会信用水平的提升。
三是强化信用法治建设,推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化、高质量发展。信用法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推动构建信用法治格局,是实现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印发《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1年版)》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1年版)》,对规范开展信用信息记录及其共享公开、失信行为认定和惩戒等进行了制度性设计,标志着信用建设法治化进入了崭新阶段。《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快推动出台社会信用方面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建立健全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激励惩戒、信用修复等制度,表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快信用法治建设步伐,对信用法治体系进行全面布局。
四是强化增进信用理念和弘扬诚信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和社会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意见》强调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开展诚信宣传和舆论监督,加强各类主体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长效机制,使诚实守信成为各类主体的自觉追求和价值导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文化、制度、法律等各个层面协同推进,多举措促进个人、法人等各类信用主体形成共同认知和自觉遵循,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