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弱底盘超高层双塔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2022-09-28张帅
张帅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0 引言
双塔结构体系由于不设置结构缝,可以更好的实现建筑立面效果以及适应建筑使用功能多样性的需求,在现今被广泛的应用,随之对于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也有了较多深入研究。然而,对于大底盘双塔结构的研究已经普遍,但是对于弱底盘双塔结构的研究依旧很少,建筑体形的变化常常会增加结构受力的复杂性,故不同底盘类型的双塔结构地震受力特点也不能一概而论。文中基于某实际项目,对于弱底盘双塔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
1 工程概况
项目由两栋超高层办公塔楼、商业裙房及地下室组成。主体双塔分置于基地北侧和南侧,中央为裙房及内庭院。双塔均为42层,大屋面标高均为149.65m;裙房为4层,裙房屋面标高为22.55m。双塔裙房以上标准层层高均为3.3m,建筑功能均为办公。双塔标准层平面东西向50m,南北向35.2m,双塔的核心筒东西向20.6m、南北向11.9m,外框柱柱距8.4m。
塔楼立面与裙房连接区域为空间弧形飘带过渡,建筑师对其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在裙房和塔楼间设置抗震缝,则破坏了立面的完整性。且另从裙房的布局来看,内部设置中庭,东、西侧各余一排单跨的框架,自身的结构冗余度较低;同时4层裙房的高度未到塔楼高度的20%,双塔结构布置、动力特性较为接近,对群房的协同能力需求不高。综合上述因素,最终决定裙房与塔楼间不设缝,建筑效果及剖面分别见图1、图2。
图1 建筑效果图
图2 建筑剖面图
塔楼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项目裙房高度范围内按重点设防类,塔楼在裙房顶层以上的部分按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特征周期0.45s[1]。
2 结构体系
两栋塔楼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结构组成见图3。
图3 塔楼结构体系
塔楼的竖向结构体系由内而外分为3个层次,外圈框柱(截面随建筑高度由1100mm×1500mm变化至600mm×800mm)、外圈框柱(截面随建筑高度由800mm×1500mm变化至600mm×600mm)、核心筒(最大墙厚沿高度方向由700mm减小至400mm)。
塔楼平面重力体系部分主要由混凝土框架梁、次梁及混凝土楼板共同组成。主框架梁与两侧竖向构件刚性连接,除参与抗侧体系外,承担了次梁传导的楼面重力荷载及自身的附加荷载等。标准层边框梁尺寸为400mm×750mm,内部环向框梁采用400mm×600mm,连接内、外框架柱之间的框架梁为400mm×500mm及400mm×600mm,与核心筒间的框架梁尺寸采用宽扁梁750mm×300mm。同时对走道范围内楼板进行加厚,加厚至200mm,以保证框架与核心筒的协同工作。楼面次梁部分不参与主体结构的抗侧力体系中,仅为重力体系构件。
图4给出了裙房典型层结构布置及塔楼平面位置,项目两塔楼的结构形式、材料、层高、层数及使用功能几乎相同,为一对称双塔结构,相对非对称双塔结构,当结构按扭转耦联考虑时,裙房扭转反应较小,裙房结构有更好的抗震性能[2],然而项目裙房有4层通高中庭,导致楼板缺失,局部形成了单跨框架,导致裙房自身结构冗余度较低,裙房区域楼盖成了结构薄弱部位,为确保水平力的有效传递,需对该区域楼盖进行专项分析。
图4 裙房典型楼层结构布置
3 弹性分析
采用YJK及ETABS两种软件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分析,其中水平地震分别考虑双向地震以及偶然偏心的影响,考虑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地震作用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表1给出了结构前6阶自振周期,结构前6阶振型见图5,可以看出,振型主要为对称和反对称两种形态,符合包世华、王建东[3]的研究结果。
表1 结构自振周期
图5 结构前6阶振型
表2为两个软件弹性分析计算结果,其中位移角最大值出现在中区楼层,故按两塔楼分别统计,括号内为塔楼2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个软件计算结果较为吻合。两塔楼在多遇地震及风作用下的最大位移角也较为接近;塔楼层间位移角由多遇地震控制,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800的要求[4]。X向、Y向最大扭转位移比分别出现在裙房顶层及裙房2层,均满足规范要求。
表2 弹性分析主要结果
4 动力弹塑性分析
采用SAUSAGE对工程进行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以评价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行为。
根据抗规,考虑场地类别、数量、频谱特性、有效峰值、持续时间、统计特性、震源机制以及工程判断几个方面的要求,罕遇地震下时程分析选用的地震波为2组天然波(HectorMine_NO_1786及Chi-Chi,Taiwan-03_NO_2474)和1组人工波(RH001)。
表3给出了结构在各地震波作用下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可见在三条罕遇地震波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X向包络值为1/122,Y向包络值为1/105,均满足规范1/100的要求,说明结构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和内力重分布内力。
表3 各地震波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
文中选取天然波Hector Mine作用下的分析结果进行说明,图6给出了Hector Mine波作用时,弹性分析模型及弹塑性分析模型的基底剪力时程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地震波输入初期,弹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时程曲线基本重合,随着地震波的不断输入,在20s左右,结构开始产生较大规模的塑性损伤,导致结构刚度降低、阻尼增大、周期变长,弹塑性分析的结构地震响应开始减弱,开始出现明显滞后现象,且这种趋势逐渐增加。
图6 天然波Hector Mine作用下结构基底剪力时程结果
图7~图10分别给出了Hector Mine波作用下各构件性能水平,可见连梁作为主要耗能构件,破坏较为严重,在大震作用下,连梁形成了铰耗能机制;结构大部分剪力墙未发生损伤或损伤较小,核心筒剪力墙损伤基本处于轻度-中度破坏等级之间,底部个别内墙肢破坏相对严重些,大震时退出工作,设计中予以加强,不影响结构的整体抗倒塌能力;框架梁处于轻微-中度破坏,参与耗能,但均未发生严重破坏;结构框架柱破坏程度较小,基本处于弹性状态,仅裙房区域个别柱发生塑性损伤,框架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抗震设计要求,具备足够的二道防线能力。
图7 连梁性能水平
图8 核心筒剪力墙性能水平
图9 框架柱性能水平
图10 框架梁性能水平
5 楼板分析
为确保裙房弱连接位置的楼盖安全性,基于整体模型,采用规范反应谱和动力时程法计算了裙房楼板小中大地震作用,以分析裙房楼板的抗震性能。多遇地震及设防地震下裙房各楼层的主拉应力见表4,小震及中震作用下楼板的局部区域最大主拉应力分别为1.2MPa及3.01MPa,裙房楼板能够满足小震不开裂、中震不屈服的抗震性能目标。在核心筒楼电梯间开洞处,尤其中央楼电梯间开洞位置,板带宽度较小,楼板应力出现峰值。
表4 裙房楼板主拉应力 MPa
裙房屋盖通过大震时程分析,得到薄弱连接部位最不利截面,见图11中1-1断面中楼板剪力为5588kN,依据G.0.3-2、G.0.4-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深梁校核大震抗剪截面及抗剪承载力[5],表5给出了该板带的校核信息,满足大震抗剪不屈服的性能目标。
图11 裙房楼板最不利位置
表5 板带校核信息
同时图12也给出了弹塑性模型大震时程作用下屋面楼板的损伤云图,可以看出楼板损伤等级基本处于无损伤-轻度损伤之间,在平面凹角以及与塔楼相连的根部位置存在一定的中度损伤,针对上述区域设计中通过配置斜向钢筋予以加强。然而由于多塔结构振型耦联复杂以及工程裙房楼板开洞较多,连接较薄弱,即使进行了针对性加强,在实际大震中裙房楼板薄弱部位仍有可能发生严重损坏,为保证地震作用下薄弱连接部位退出工作后,各结构单体独立承载的能力,在后续设计中采用整体模型、各塔楼分开的模型、单独裙房模型进行承载力分析,并取包络设计。
图12 屋面楼板损伤云图
6 结语
文中采用多种软件,分别进行了弹性计算及动力弹塑性时程计算,详细地评估了弱底盘双塔结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承载及耗能能力,寻找出了结构薄弱部位,为设计过程中的加强提供了依据,从而保证了结构能具备良好的刚度及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