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玛沁县东倾沟地区地质矿产特征与找矿方向

2022-09-27王纪昆刘高杰沈柳生郭忠于达陈林栋

地质找矿论丛 2022年3期
关键词:金属矿矿化成矿

王纪昆,刘高杰,沈柳生,郭忠,于达,陈林栋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天津 300170)

0 引言

青海省玛沁县东倾沟地区位于阿尼玛卿构造带东段,地理坐标为E99°45′—E100°00′、N34°30′—N35°00′,地处西秦岭造山带与巴颜喀拉造山带交接部位(图1)[1]。该区内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古生代以来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强烈,为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2]。本文基于该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对区内的地质矿产特征进行总结,以期为下一步的找矿突破有所帮助。

图1 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区域地质简图[1]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A′nemaqen ophiolitic belt1.第四系;2.三叠纪前陆盆地复理石沉积;3.二叠纪被动陆缘复理石沉积;4.石炭—二叠纪浅海碳酸盐岩;5.晚古生代晚期碰撞花岗岩;6.晚古生代晚期岛弧火山岩系;7.早古生代被动陆缘火山-沉积岩系;8.古生代蛇绿岩;9.前寒武纪变质岩;10.平移断层;11.俯冲带;12.韧性断层;13.逆冲断层;14.推覆构造;15.角度不整合界线

1 区域成矿背景

研究区以东昆南断裂为界,南侧属于布青山—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3],北侧属于西秦岭造山带(图2)。区内主要断裂均具有长期、多期活动特点,晚期断裂的产生常伴先期断裂的复活,主干断裂对后期的地质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出露在研究区南部构造混杂岩带中的二叠系,主体为一套浊积岩组合;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为成矿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大面积出露于东昆南断裂以北的三叠系,其主体为早期复理石、晚期磨拉石建造,成矿元素(金银锑多金属)含量一般高于克拉克值1~4倍。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南区以基性-超基性岩(蛇绿岩)和加里东期中酸性侵入岩为主,主要分布在东昆南断裂以南,呈NWW向分布,邻区的德尔尼铜钴锌矿床就产于超基性岩中[4];东昆南断裂以北的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与中低温热液型金银锑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

图2 东倾沟地区地质矿产图Fig.2 Geological and mineral resources map of Dongqinggou area1.第四系;2.万秀组上段;3.万秀组下段;4.古浪堤组上段;5.古浪堤组下段;6.隆务河组上段;7.隆务河组中段;8.隆务河组下段;9.下大武组;10.马尔争组二岩段;11.马尔争组一岩段;12.树维门科组;13.三叠纪石英闪长岩;14.奥陶纪碱长花岗岩体;15.奥陶纪石英闪长岩体;16.斜长花岗岩(构造岩块);17.辉长岩(构造岩块);18.辉橄岩(构造岩块);19.蛇纹岩(蛇绿岩);20.花岗岩脉;21.花岗闪长岩脉;22.石英闪长岩脉;23.燧石条带白云岩(构造岩块);24.地质界线;25.角度不整合界线;26.活动性断裂及编号;27.正断层;28.逆断层;29.性质不明断层;30.推测断层;31.脆-韧性剪切带及编号;32.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范围及编号;33.铜金锑多金属矿点;34.金矿点;35.铜钴矿点;36.成矿远景区及编号;37.找矿靶区及编号构造分区:Ⅰ.阿尼玛卿构造带;Ⅱ.泽库弧后前陆盆地

1.1 地层

在南部阿尼玛卿构造带中,主体为马尔争组(P2m),其上部的细碎屑岩构成混杂岩带的基质岩系;次为下大武组(T1-2xd)和树维门科组(C2P1s),总体呈NWW向长条状、带状分布。东昆南断裂以北广泛出露隆务河组(T1-2l)和古浪堤组(T2g)。早白垩世时期,在南东部的山间坳陷盆地沉积了一套山麓河湖相沉积的红色碎屑岩系万秀组(K1w)。

树维门科组(C2P1s)见于东昆南断裂南侧,岩石总体较破碎,岩性主要为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粉砂质泥质板岩和少量钙质长石石英砂岩,属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

马尔争组(P2m)在阿尼玛卿构造带内出露广泛,其中赋存有大量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岩块和灰岩岩块[5]。马尔争组下部为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与细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组成的韵律性组合(粗粒浊积岩组合);马尔争组上部为粒度较细的砂板岩韵律组合(细粒浊积岩组合),偶见杏仁状玄武岩夹层,是一套以沉积混杂为主、后期卷入构造混杂作用的、由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形成的构造岩块构成的构造混杂岩带,表现为“整体无序,局部有序”[5]。

下大武组(T1-2xd)见于南西部的友后青沟以南,为半深海—浅海相沉积的碎屑岩建造,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和少量砾岩。

隆务河组(T1-2l)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迪恰一带,为一套半深海—深海浊流沉积的复理石建造。隆务河组下部为灰绿色中—中厚层中细粒长石砂岩夹板岩为主,局部砂岩、板岩互层、透镜状细砾岩等;中部为灰绿色中层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或夹少量板岩为主,局部为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与灰黑色板岩互层;上部为灰绿色中层中细粒长石砂岩夹少量板岩,向上板岩含量逐渐增加,个别地段可见断续分布的透镜状细砾岩层,偶见薄层安山岩夹层。

古浪堤组(T2g)主要分布在中部的纳晴一带,为一套磨拉石碎屑沉积岩系,与下覆隆务河组呈整合接触、渐变过渡。古浪堤组下部为长石石英砂岩与板岩不等厚互层夹细砾岩、含砾砂岩,底部出露少量复成分砾岩,岩石中普遍见有规模大小不一的石英脉穿插;上部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夹粉砂质、泥质板岩,偶夹不稳定细砾岩、含砾砂岩。

万秀组(K1w)分布于南部的东倾沟乡一带,角度不整合覆盖在下伏地层之上,万秀组下部为厚层状砾岩夹砂砾岩、砂岩;上部为砂岩夹含砾砂岩、砾岩,属于山间坳陷盆地干燥气候条件山麓河湖相沉积的红色碎屑岩系。

区域上,马尔争组是重要的含矿层,马尼特金矿点、马尔争铜(金)矿点、可可尔塔西沟、哥日卓托等多处铜(金)矿点都赋存于其中[6];隆务河组、古浪堤组中As、Sb、Bi、Cr、Hg、Ni、Li、Au元素富集系数大,变化系数也较大,说明Au、Sb、Hg具有富集、活化、迁移成矿的潜力。

1.2 岩浆岩

岩浆岩主要分布在阿尼玛卿构造带内,岩性以蛇纹岩和石英闪长岩为主,迪恰、纳晴等地零星出露石英闪长岩小岩株、岩脉。局部零星见有火山岩夹层。

(1)蛇绿岩。分布阿尼玛卿构造带中,由多个构造岩块组成,呈透镜状或长条状产出,延伸方向为NWW向,总体与东昆南断裂走向近平行;其规模大小悬殊,小的长仅几十米,最大的长约7 km、宽可达500 m,长轴方向均呈现NWW向。岩块与基质岩系呈断层接触,断面多向NE倾,接触面上常见有不同方向的擦痕和滑动镜面,是多期构造作用的产物。接触带附近的细碎屑岩常发育塑性变形构造,无热烘烤现象,显然表明其并非侵入到围岩地层中,而是先期形成的超镁铁质岩受构造作用与基质岩系混杂在一起。超镁铁质地幔橄榄岩普遍发生蛇纹石化后均已变为蛇纹岩,原岩已经无法识别。

(2)中酸性侵入岩。阿尼玛卿构造带内的中酸性侵入岩多呈NWW向的长条状分布,岩性以石英闪长岩为主。以往认为石英闪长岩侵入时间为晚三叠世,而本次测得日让、日让朵石英闪长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73.4 Ma±2.6 Ma和482.5 Ma±1.9 Ma,表明其形成于早奥陶世。研究区中部的纳晴一带见有石英闪长岩小岩株,在北部的迪恰一带见有NE向、NW向和近EW向石英闪长岩脉、花岗闪长岩脉和花岗岩脉,它们侵入到隆务河组中,应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

(3)火山岩。马尔争组中零星见有杏仁状玄武岩,呈碎屑岩中的夹层。隆务河组中偶见薄层安山岩。

1.3 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均非常发育。

南部的阿尼玛卿构造带呈NWW向带状展布,由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大小不一的构造岩块组成,不同类型混杂岩块与基质岩系均呈断层接触[7]。构造混杂岩的基质岩为马尔争组细碎屑岩,混杂岩块主要为洋壳型混杂岩块(晚古生代蛇绿岩为主)、岛弧型岩块(早奥陶世中酸性侵入岩)和台地相灰岩岩块。混杂岩带中断层面和褶皱轴面多向NE倾斜,说明板块碰撞时南西盘是向北东盘俯冲的。板块边界断裂东昆南断裂带和区域性断裂酿姆-格龙断裂带近平行产出,均显示出韧性断裂的特点,断裂带内岩石弯曲变形、破碎,发育有断层角砾岩、断层碎裂岩、炭化断层泥等,带内岩石发生不同程度的糜棱岩化,形成初糜岩类、糜棱岩类,最大波及范围可达1~2 km。断面上常可见多个方向的斜向擦痕、水平擦痕、磨光面和阶步,反映了多期次的构造活动。构造混杂岩带内的褶皱构造由于断裂切割破坏规模一般较小,走向多呈NW向。

北部中下三叠统地层中褶皱构造最为发育,断裂构造次之。褶皱构造的轴迹走向多呈NWW—近EW向,常见向斜、背斜构成复式褶皱,具有尖灭再现的延伸特点。断裂构造以EW向为主,次为NW向、NE向和近SN向。

区域性深大断裂具有长期、多期活动的特点,是区域性的导矿、配矿构造,如沿阳靠—美青断裂带产出有德尔尼铜钴矿床和十余处铜多金属矿(化)点;次级的断裂—裂隙构造系统则为矿(化)体的赋存提供了空间。

2 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

本次在研究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共采集样品6354件,样品主要采集自一级水系中,少量采集于二级水系中,粒级为-10目—+60目,分析测试20种元素。根据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圈定成矿元素异常区。

2.1 综合异常的圈定与分类

根据综合异常中各单元素异常特征参数值统计结果,选择相对规模最大(或较大)、变化系数大、具有一定成矿事实或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的元素作为该异常的主元素,累计相对规模达70%~80%左右的元素作为特征组合元素。

在判读单元素异常的基础上,对找矿意义不大的零散异常进行适当取舍,将20个单元素异常转绘于同一张图上,按重合程度、元素组合、地质条件等划定综合异常。对这些综合异常按从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进行异常编号。本次共圈定出19处综合异常。

综合异常按其找矿意义大小分为甲乙丙3类。甲类异常为已被证实的矿致异常。乙类异常为推断矿致异常,分为3个亚类:乙1类指异常包含已知矿(化)点及其控矿地质体、地质构造,而已知成矿事实尚不能使异常大部分得到解释,有可能发现新矿体/矿床的异常;乙2类反映可能存在含矿、控矿的地质体和地质构造,据此可能找到矿的异常;乙3类指组分和特征尚难与已有地质资料勾划的地质环境相协调,经进一步工作可能找到矿的异常。丙类异常为性质不明的异常。本次将19处综合异常划分为:乙1类4处,乙2类5处,乙3类4处,丙类6处(表1)。

表1 东倾沟地区1∶50000化探综合异常划分Table 1 Division of integrated geochemical anomalies at scale 1∶50000 in Dongqinggou area

2.2 异常排序与评价

以地球化学信息为主导,以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结合遥感和物探资料,最后采用地球化学信息和区域地质成矿规律进行赋权求和,按积分大小进行综合排序。反映地球化学信息的指标包括区域成矿元素背景(高)、异常规模、元素组合和衬度,反映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指标包括岩浆岩、地层、构造三个方面的因素。

基于上述方面因素考虑,对东倾沟地区19个异常进行排序,其结果见表1所述。排在前面的异常依次是龙特AS05乙1异常、纳晴AS10乙1异常和友后青AS15乙1异常等。

2.3 综合异常分布特征

异常主要分布在东昆南断裂(F20)以南和切木曲断裂(F11)以北,两断裂之间异常不发育。

东昆南断裂以南为Ni、Cr、Co、Cu多金属异常沿NW向呈带状密集分布,异常分布范围广、规模大、元素组合复杂,受多条断裂构造和超基性岩、中酸性侵入岩(带)控制明显。主要有友后青AS15乙1异常,次为达隆AS11丙异常、才尔基AS14丙异常和公哇尔玛AS13丙异常。

切木曲断裂以北异常聚集区分布范围广、规模大,异常总体呈NE向、NW向、近EW向和近SN向展布。主要有纳晴AS10乙1异常、龙特AS05乙1异常、鲁干隆哇AS08乙2异常、桑日AS04乙2异常、加木尕尔AS03乙2异常、贡卡AS07乙3异常、拉亥隆休玛AS06乙3异常、果苍AS09乙3异常、滑日以AS01丙异常和龙桑AS02丙异常。

东昆南断裂和切木曲断裂之间异常不发育,只有零星的单元素局部弱异常出现。仅在东倾沟圈定的AS12丙异常有一定的规模和强度,元素组合简单。

3 重要综合异常特征

3.1 龙特AS05乙1Sb(Au、Ag)异常

AS05乙1Sb(Au、Ag)综合异常位于北东部的龙特沟一带(图3),系本次综合评序排名第一。异常区出露地层为隆务河群组上段(T1-2l3),近EW向断层带(F1)从异常中部通过,异常中心地带有近EW向展布的石英闪长岩脉。龙特金铜锑多金属矿点位于异常区中部。

图3 龙特AS05综合异常剖析图Fig.3 The interpreted diagram of integrated Longte anomaly AS05

龙特异常总体呈近EW向不规则面状,向北、向东没有封闭,单个异常呈NNE向、NNW向或近EW向展布,异常元素组合齐全,规模大,各元素套合好。异常元素以Sb、Au、Ag、Cu为主。

此综合异常的Au异常面积约11.5 km2,呈不规则面状,平均值12.16×10-9,衬度3.47,峰值154.2×10-9,具三级浓度分带,有3处浓集中心;最大一处位于F1的两侧,内带面积约2 km2,与龙特铜金多金属矿化点位置基本一致。Sb异常面积约11 km2,平均值62.8×10-6,衬度7.85,最高值1626×10-6,具三级浓度分带,有东西两个浓集中心,与Au主要浓集部位吻合。Ag异常面积约2.95 km2,呈NW向带状分布,平均值524.2×10-9,衬度4.37,峰值4572×10-9,具三级浓度带、3处浓集中心。Cu异常面积约0.87 km2,平均值88.7×10-6,衬度2.22,最高值186×10-6,具二级浓度带、2处浓集中心。此外,As、Bi、Cd、Pb、W、Sn、Zn等也有不同程度异常显示,峰值分别为4572×10-9、13280×10-9、1.93×10-6、187×10-6、8.4×10-6、186×10-6、9.2×10-6、336×10-6,且这些元素峰值均为本区最高值。

此异常规模大、强度高,主要元素浓度分带清晰,组分齐全,套合好。元素组分分带较清楚,由内而外具W、Cd、Cu、Pb→Au、Ag、Bi→As、Sb的分带趋势[8]。

龙特异常位于苦海—作母沟印支期汞锑钨金成矿亚带,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异常规模大,远、中程指示元素发育,主要成矿元素峰值高,浓集中心和梯度变化明显,具有寻找一定规模铜金多金属矿的希望。异常区内最大的一处Au元素内带异常与已知龙特铜金多金属矿化点位置一致,深部可能存在较强的Au、Cu、Sb成矿活动,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3.2 纳晴AS10乙1Au(Ag、Sb、Pb、Cd)异常

AS10乙1Au(Ag、Sb、Pb、Cd)异常位于中部切木曲北岸的纳晴沟一带(图4),综合评序排名第二。异常区出露地层为隆务河组上段(T1-2l3),位于区域性断裂F11与F4之间,NE向次级断裂发育,岩浆岩见有规模较小的石英闪长岩小岩株。异常区中北部产出有纳晴金矿点。

图4 纳晴AS10综合异常剖析图Fig.4 The interpreted diagram of integrated Naqing anomaly AS10

此综合异常呈NE向展布,元素组合齐全,套合好、浓集中心明显。Au异常面积8.36 km2,呈NE向面状展布,平均值6.67×10-9,最高值18.9×10-9,衬度为1.91,有三级浓度分带,有4处浓集中心,其中纳晴沟北部浓集中心面积较大,与已知纳晴金矿化点位置一致。Ag异常面积约5.0 km2,平均值309×10-9,衬度2.58,最高值1606×10-9,具三级浓度带,异常分为3片,纳晴沟北部浓集中心面积较大,与Au异常套合较好。Sb异常面积5.0 km2,平均值为18.98×10-6,衬度2.37,最高值62.7×10-6;Sb异常不连续,局部具有三级浓度带。

此异常以Au、Ag、Sb为主,伴有Pb、Cd、Bi、W、Hg、As、Sn、Zn等。Au、Ag、Sb、Pb具三级浓度分带,内、中带范围较大;Cd、Bi、As、Hg、W范围较大,多以外带出现,局部地段有中、内带异常;Zn、Cu等异常范围小,强度低。由内而外具W、Au、Ag(Zn、Cu、Sb、Pb)→Sb、Pb→As、Hg的元素组分分带趋势。

纳晴异常位于河南—同德汞锑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综合异常形态完整、规模大、浓集中心明显、套合较好、浓度分带清晰、衬度和强度较高,地表见石英脉型金矿化,具有寻找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的潜力。

3.3 友后青AS15乙1Ni(Cr、Cu、Co)异常

AS15乙1Ni(Cr、Cu、Co)异常位于研究区南部友后青沟上游,综合评序排名第三(图5)。异常区地处阿尼玛卿构造带中,区内主要出露马尔争组碎屑岩,断裂构造发育,多表现为逆断层带,岩浆岩主要为超基性岩,是处于板块对接结合带的层序性、完整性遭受破坏的蛇绿杂岩。异常区东部产出友后青铜钴矿点。

图5 友后青AS15综合异常剖析图Fig.5 The interpreted diagram of integrated Youhouqing anomaly AS15

友后青异常元素以Ni、Cr、Cu、Co为主,伴有Hg、Sb、Sn、W等[9]。Ni异常面积5.3 km2,平均值508.96×10-6,衬度1.70,最高值999×10-6,二级浓度分带明显,整体呈NW向展布。Cr异常面积4.5 km2,平均值729.18×10-6,衬度1.46,最高值1495×10-6,具二级浓度分带,整体连续,呈NW向展布,与Ni异常套合好。Cu异常面积4.7 km2,平均值47.39×10-6,衬度1.18,最高值68×10-6。Co异常面积4.37 km2,平均值50.67×10-6,衬度1.27,最高值86×10-6。

此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元素组分复杂,Ni、Cr、Cu、Co相互套合好,Ni、Cr浓集中心和变化梯度明显,Hg、Sb、Sn、W等元素具有不同程度异常显示。

友后青异常位于布青山—积石山华力西期铜、钴、镍(金、汞、锑)成矿亚带,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异常规模大、强度较高、元素组分分带清楚,高磁异常与化探异常套合好,地表有多金属矿化体分布,成矿条件良好,具有寻找Ni、Cr、Cu多金属矿的潜力。

4 主要矿(化)点地质特征

4.1 龙特金铜锑多金属矿

位于北东部的龙特沟中游,出露隆务河组上段(T1-2l3)长石砂岩夹板岩,位于两条近EW向的区域性断裂之间,矿化点附近见有EW走向的石英闪长岩脉。

金铜锑多金属矿化见于EW向的断层破碎带中,以龙特沟为界可分为南北两条矿化带[10],北矿化带位于龙特沟北侧山坡,东西向长1000 m、南北宽200 m;南矿化带位于龙特沟南侧,东西向断续长约1600 m、南北宽20~100 m。共圈出金、锑矿体13条,矿化体14条,单条矿体长50~280 m,厚0.34~3.66 m,w(Au)=1×10-6~3.16×10-6,w(Sb)=0.88%~30.98%,w(Cu)=0.11%~0.38%。矿石矿物主要有辉锑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褐铁矿、黄钾铁矾和锑华,偶见孔雀石、铜蓝。矿石构造以角砾状、浸染状、脉状为主,次为团块状、网脉状、胶状、薄膜状、皮壳状等。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交代残留结构等,次为压碎结构、骸晶结构、乳滴状结构、环带结构等。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黏土化等低温热液蚀变。

4.2 纳晴金矿

位于中部的纳晴沟中游,出露地层为隆务河组上段(T1-2l3)长石砂岩夹板岩,南北两侧发育有区域性的EW向断裂构造,NE向次级断裂构造较发育。矿化点南东约3.5 km处见有石英闪长岩小岩株。

金矿化体产于充填在NE向羽状裂隙内的石英脉中,石英脉平行展布、广泛发育,单条石英脉长约2 m、宽10~40 cm,总体产状300°∠50°。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辉锑矿、毒砂和少量黄铜矿、闪锌矿、黝铜矿、辉铜矿等,表生矿物有褐铁矿、铜蓝等。矿石可分为辉锑矿矿石和毒砂、黄铁矿矿石两类,其中辉锑矿矿石是主要类型。矿石构造以团块状、脉状、浸染状为主,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填隙结构,压碎结构。地表风化强烈,常见褐铁矿、锑华、砷华等氧化物。拣块样品分析结果w(Au)=0.05×10-6~2.03×10-6,w(Pb)=0.003%~0.12%,w(Cu)=0.005%~0.13%。

4.3 友后青铜钴矿

位于南西部的友后青沟上游,出露地层为马尔争组二岩段(P2m2),岩性为灰—灰黑色粉砂质泥质板岩,局部夹变砂岩、变砂砾岩透镜体。区域性的酿姆—格龙断裂从附近通过,NW向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岩浆岩以基性-超基性岩为主,长数百米至千余米,宽40~70 m,多已蚀变为蛇纹岩。辉长岩普遍具碎裂现象,为主要矿化岩体。

铜钴矿化体产在强蚀变碎裂辉长岩与片状超基性岩接触带部位[11],矿化范围长25 m,宽3~6 m,矿化体呈NW向脉状延伸,倾向NE,倾角34°~68°。矿石矿物主要为细粒黄铁矿,次为黄铜矿、褐铁矿和孔雀石。矿石构造为浸染状、致密块状和不规则细脉状。围岩蚀变主要为蛇纹石化和碳酸盐化,广泛、强烈。探槽样品分析结果w(Cu)=0.02%~1.27%,w(Co)=0.005%~0.031%,w(S)=0.11%~18.77%,矿化极不均匀。

5 找矿方向

研究区以阳靠—西科河断裂(F20)为界,北属苦海—作母沟印支期汞、锑、钨、金成矿亚带(Ⅳ23),南属布青山—积石山华力西期铜、钴、锌(金、汞、锑)蛇纹岩、燕山期煤成矿亚带(Ⅳ25)[12]。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知矿(化)点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特征,对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进行了划分(表2)。

表2 成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划分Table 2 Division of prospective areas and prospecting targets

5.1 龙特金铜锑多金属靶区(编号B1-B1)

位于北东部的龙特—切琼金铜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的西段,面积8.5 km2,总体处于两条区域性断裂构造的夹持部位,隆务河组上段是区内金富集成矿的最有利围岩,近EW向的断裂从靶区中部穿过,断裂带内见有中酸性岩浆岩侵入活动,为区内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靶区东部发现有龙特金铜锑多金属矿点,矿化范围东西断续长约1.6 km,宽20~100 m,发育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黏土化等低温热液蚀变。在找矿靶区内存在较大范围的Sb、Au多金属成矿活动,Sb、Au、As、Ag、Bi元素异常套合紧密,规模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发育三级浓度分带,主异常元素浓度分带和组分分带比较清楚,浓集中心部位与已知矿化蚀变体等吻合较好。

该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化探异常显著,东西向矿化带规模较大,地表矿化强度较高,本区具有寻找中低温热液脉型、蚀变岩型金铜锑多金属矿的较大潜力。

5.2 纳晴金多金属靶区(编号B2-B2)

位于中部的纳晴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的西段,面积7.5 km2,处于近EW向断裂与倒转背斜交汇处,NE向次级断裂发育,见有中酸性岩浆岩侵入活动。EW向的区域性断裂具多期复活特征,是本区的导矿、配矿构造,次级的NE向断裂直接控制了矿化体的展布。靶区中部发现有金多金属矿化,硅化、泥化等蚀变和铜蓝、黄铁矿、褐铁矿、锑华、砷华等矿化是良好的找矿标志。靶区内存在以Au为主的综合异常,有2处Au浓集中心,异常元素组合齐全,强度较高,规模较大,单元素异常套合好,北部的浓集中心附近已发现有Au多金属成矿活动。本区具有寻找中低温热液脉型金多金属矿的较大潜力。

5.3 友后青铜钴镍多金属靶区(B3-B3)

位于南部的江青—友后青铜钴镍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的西部,面积7 km2,处在阿尼玛卿构造带内,位于德尔尼大型铜钴锌矿床的西延部位,主要出露马尔争组二岩段粉砂质泥质板岩夹砂岩,岩浆岩多为基性-超基性岩,为洋中脊型蛇绿岩组合,NWW向断裂发育,具有多期、长期活动的特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友后青一带见有与基性-超基性岩关系密切的铜钴矿化,江青沟一带的超基性岩中见有镍矿化线索,围岩蚀变广泛、强烈,主要为蛇纹石化和碳酸盐化。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发育,沿超基性岩带发育有以Ni、Cr、Co、Cu、Hg元素为主的综合异常,构成NW-SE向的综合异常带,异常分布范围广、规模大、元素组合复杂,北西端的异常范围内见有铜钴矿化。本区具有寻找德尔尼式喷流—沉积型铜钴镍多金属矿的较大潜力。

5.4 加木尕尔银金铜多金属靶区(C1-C1)

位于北部的桑日锑银金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的北段,面积4.7 km2,处于龙特金铜锑多金属靶区的西侧,主要出露隆务河组上段长石砂岩夹板岩,见有NE向的石英闪长岩脉,在加木尕尔一带见有铜矿化线索。区内发育以Sb、As、Ag、Sn等元素为主的综合异常,规模较大、强度较高、浓集中心明显,发育三级浓度分带,组分分带较清楚。本区具有寻找中低温热液脉型银金铜多金属矿的潜力。

6 找矿模型

6.1 蛇绿岩背景下的铜钴多金属矿找矿模型

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时期,研究区经历了两次洋—陆转换过程,在洋中脊环境形成了布青山—阿尼玛卿蛇绿岩,相伴产出有铜、钴、锌矿,矿床类型为与蛇绿岩有关的喷流—沉积型矿床,以德尔尼大型铜钴多金属矿床为代表,矿床形成于洋中脊附近超基性岩上发育的海底热液喷流场,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呈NW-SE向延伸,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响,矿体与围岩同步褶皱。

表3为东倾沟地区蛇绿岩背景下的铜钴多金属矿找矿模型。

表3 蛇绿岩铜钴多金属矿找矿模型Table 3 The Cu-Co polymetallic ore prospecting model of ophiolitic belt

6.2 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热液脉型、蚀变岩型铜金锑多金属矿找矿模型

晚三叠世时期,研究区内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强。在岩浆活动的后期,常伴随有热液活动,从深部带来或从围岩中萃取成矿元素形成含矿热液,沿区域性断裂向上运移,在浅部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富集成矿,形成中低温热液脉型、蚀变岩型金铜多金属矿。矿(床)点附近常见有中酸性小岩株、岩脉,见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蚀变。近EW向的区域性断裂具有控岩控矿的特征,为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次级的断裂构造、羽状裂隙及其交汇部位直接控制了矿化体的产出,矿化体呈透镜状、脉状产于构造破碎带中。

表4为东倾沟地区中低温热液脉型、蚀变岩型金铜锑多金属矿找矿模型。

表4 中低温热液脉型、蚀变岩型金铜锑多金属矿找矿模型Table 4 The prospecting model of meso-epithermal vein type and altered cataclastic rock type Au-Cu-Sb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7 结语

东倾沟地区地处阿尼玛卿构造带东段,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处于已知大型矿床的外围,成矿地质条件良好。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金、锑、铜、镍、铬、钴等多金属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9处,通过综合地质、化探、矿产等信息研判,划分出了5个成矿远景区:龙特—切琼铜金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纳晴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江青—友后青铜钴镍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桑日锑银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和鲁干隆哇—果苍银多金属成矿远景区;进一步优选出4个找矿靶区,具有良好的寻找铜钴金锑多金属矿的潜力。

致谢:参加本项目工作的还有胡建勇、郭忠、李运崇、赵建强、马志刚、刘仕刚、刘钧沅、张健等十余人。本次研究工作得到了教授级高工沈柳生和高级工程师刘高杰的大力帮助和热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金属矿矿化成矿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新疆寨北山铜矿成矿新认识及找矿预测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复杂地层取芯技术在多金属矿区应用取得突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