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长沟锰矿地质特征分析
2022-09-27何兵
何 兵
(贵州遵义汇兴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遵义 563000)
0 前 言
锰是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国防、汽车、电子等领域。全球锰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乌克兰、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中国锰金属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约6.65%。贵州是中国三大锰矿集中产区之一,主要为碳酸锰矿,2020 年底保有资源储量约8.31 亿t,占全国资源量20.31亿t的 40.95%,居全国第1位,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在铜仁市,其次为遵义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六盘水市也有少量分布[1-2]。
1 矿井基本概况
遵义汇兴长沟锰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中心城区东南方向,距离约7 km。矿区内有运输公路与经过遵义市中心城区的兰海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及326、210国道和渝贵铁路、川黔铁路连接,公路、铁路运输条件良好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公司采矿权包括铜锣井矿区的铜锣井、沙坝、长沟3个矿段。
图1 矿区平面位置
长沟锰矿现开采对象为铜锣井矿区南翼之沙坝矿段,矿体呈单层状产出,东西走向,属倾斜-缓倾斜薄矿体,矿层倾角为15°~60°,长约4 100 m,倾斜延深最大达1 000 m。矿井由西向东分为一、二、三、四、六5个采区,一、二采区为西部采区,三、四、六采为东部采区,矿井采用斜井-平峒联合开拓,斜井串车提升,采矿方法为房柱法和电耙留矿法,通风为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
2 矿床成矿成因与找矿标志
2.1 矿床成因
2.1.1 沉积环境
长沟锰矿形成在一个与海水有所沟通,并有一定淡化的潟湖-沼泽环境中。黏土质碳酸盐铁、锰矿相分布于潟湖-沼泽的中心部位;硫铁矿-高岭石黏土岩相与水云母黏土岩相,呈半环带状分布于中心部位的周围。在黏土质碳酸盐铁、锰矿相中,碳酸盐锰矿多位于中心部位,碳酸盐铁矿偏外,绿泥石菱铁矿点则在四周分布。
2.1.2 物质来源
物质来源问题有多种认识,与来自早期喷发的玄武岩(P2β)有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依据如下。
1)锰矿层中的火山岩物质
由矿床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表明,锰矿矿石经成岩期变化后,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玄武岩岩屑。岩屑中见明显交织结构假象,不具交织结构的砂、砾屑颗粒更多。它们是经过风化、海解直到成岩期后变化了的玄武岩岩屑,现已成为菱锰矿和绿泥石等矿物。
2)化学组分相似性
经过对部分地点含锰岩层与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说明,区内的锰矿与玄武岩之间有直接的、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
3)锰质供给的可能性
在毕节市的织金、黔西以东地区,玄武岩的分布面积有上万平方千米,足可为区内沉积提供丰富的锰质来源。
2.1.3 成矿机理
长沟锰矿的成矿机理大致如下:①具有早期形成的、含锰质较高的玄武岩及其他岩层;②早期形成的含锰岩层,在地史上曾遭受过长期的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③被风化的物质,就近被带入一个滞流而又略有淡化的潟湖中;④潟湖中有大量藻类(或细菌),参与了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使锰质能够迅速而大量地沉淀下来;⑤沉积物因受到冲刷、筛选等作用影响,使泥质物被带走,锰矿颗粒得以相对富集。
上述5个条件是有机联系的,尤其是前3个,是成矿所必须的,缺一不可。由于早二叠世时,黔中地区,可能还有西部地区有大量玄武岩喷出,而这些玄武岩经东吴运动后长期受到风化剥蚀;晚二叠世初,黔北、川南存在潟湖,因而风化剥蚀后的物质,才能大量注入潟湖中,沉积物又经构造作用适当筛选,遂形成该矿床。这即是遵义地区,在上二叠龙潭组底部,能够形成一个大型锰矿床的根本原因[3]。
2.2 找矿标志
①长沟锰矿为一个典型的沉积矿床,赋存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底部,层位固定,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②矿床产出在距二叠系下统玄武岩分布不远的地区,存在于具有潟湖-沼泽环境标志的含玄武岩屑成分的岩层内。③在成片分布的硫铁矿-黏土岩相带的周围,当出现有碳酸盐铁矿时,在靠近水云母黏土增多的一侧,可能有碳酸盐锰矿存在。在其外围,黏土岩的成分则以高岭石为主,经风化后,多形成优质高岭土。由此说明水云母黏土岩与锰矿密切相伴,也是一重要规律。④锰矿赋存与下伏“白泥塘层”关系密切。本区凡已发现的锰矿,无论其规模大小,价值如何,它们的下伏地层皆为“白泥塘层”。⑤锰矿一般分布在含矿岩层厚度为3~5 m,其四周多为1~2 m断续圈闭的地带,即受基底微地形控制。⑥当含矿岩层顶板灰岩锰含量较高时,其底板可能出现锰矿层。⑦含矿岩层底部存在劣质煤,而顶部煤层被剥蚀的地段,以及矿层中铁含量由高变低、炭含量增高的情况,即为锰矿富集的中心部位。总的是矿体在空间分布上为一个大的透镜体,自透镜体的中心向四周矿体愈小,厚度愈薄,品位愈贫,其长轴与潟湖展布方向一致。即由菱锰矿逐渐过渡到锰铁矿-含锰铁黏土岩-黏土岩,呈渐变关系。
3 矿区地质
3.1 地层
长沟锰矿所在区域内,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以三叠系地层最为发育,寒武系和二叠系次之,侏罗系、震旦系和前震旦系地层所见甚少。区内出露地层皆为沉积岩。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
3.1.1 二叠系
1)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为深灰、灰色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绿泥石黏土岩,厚度大于6 m。
2)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为深灰夹浅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灰岩。产腕足类、珊瑚、虫筵、有孔虫等多门类化石,厚度大于123 m。
3)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分为茅口组第一段(P1m1)和茅口组第二段(P1m2)。第一段(P1m1)为一套灰、浅灰色厚层至块状生物灰岩,偶夹钙质白云岩,含稀疏燧石结核,厚度大于101 m。茅口组第二段(P1m2)矿区内历称“白泥塘层”,为锰矿层之底板。矿段内所见为深灰、灰色、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含炭、硅质灰岩,局部为含锰灰岩,间夹薄层硅质岩。中上部夹燧石层,厚43~89 m。
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厚度和岩性均较稳定。厚度一般为105~120 m;岩性根据其组合和标志层特征可划分为3段。
①龙潭组第一段(P2l1)厚12.50~30.84 m,一般厚约20 m。第一段底部为锰矿含矿岩系,锰矿层赋存在含矿岩系中下部,为灰、黑灰色夹褐、棕红色等碳酸盐锰矿,厚0~6.69 m,一般约2 m。矿层直接底板多为灰、灰绿色水云母黏土岩,部分地段见炭质泥岩或劣质煤层,厚0~2.30 m,平均0.24 m。与下伏“白泥塘层”一般呈假整合接触,局部见微不整合。
矿层直接顶板为灰、瓦灰、灰白色黏土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夹铁锰矿透镜体,厚0~8.62 m。含矿系总厚0.82~11.82 m,一般厚5~7 m。黏土岩与泥岩之间局部见极不稳定的透镜状煤层(C1煤层)和深灰色碎屑状或砾状锰铁矿或菱铁矿透镜体,泥岩之上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含锰生物石灰岩,富产虫筵科及海百合茎化石,厚0.5~1.0 m,风化后呈酱褐色。
第一段中部,厚10~15 m,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硅质灰岩夹黑色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的上、下部常含燧石团块。
第一段顶部,厚4~6 m,为灰、深灰色黏土岩及泥岩,间夹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和菱铁质灰岩。泥岩和粉砂岩中含较多菱铁矿结核及炭质碎片,最顶部为C2煤层,煤层厚0.01~1.97 m,一般约0.5 m,局部可采,呈豆荚状或透镜状产出。外观上煤层松散,含硫较低,根据煤本身及其顶、底板特征,C2煤层可作为P2l1与P2l2分层的可靠标志层。
②龙潭组第二段(P2l2)厚42.3~83.9 m,一般厚约60 m。第二段下部,一般厚约20 m,为深灰、灰色中厚层状含硅质灰岩,局部夹泥质灰岩和泥岩。第二段上部,一般厚约40 m,以灰、深灰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间夹粉砂岩、细砂岩、石灰岩及极不稳定的薄煤层、菱铁矿结核或透镜体。该段顶部为C3煤层,呈薄层状或磷片状,多为0.1~0.3 m不等的薄煤层与深灰色黏土岩或炭质泥岩交互组成。
③龙潭组第三段(P2l3)厚25.67~39.51 m,一般厚约30 m。该段自下而上的岩性为深灰、灰、灰黑色泥岩及炭质泥岩,厚1~4 m,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之上常见一劣质煤层厚约0.1 m,分布稳定,以及灰、深灰色泥岩及泥质灰岩。
5)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
灰、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燧石灰岩,局部夹钙质、沥青质泥岩。厚48.18~75.50 m,一般厚60 m。
3.1.2 三叠系(T)
矿段内仅出露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夜郎组(T1y)可分三段,其上之九级滩段(T1y3)仅见于矿段两侧边角地带。
1)沙堡湾段(T1y1)厚5.21~11.0 m,一般厚约3 m。灰、灰黄、灰绿色含钙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灰岩,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玉龙山段(T1y2)根据岩性特征分上、下两亚段。厚193~234 m, 一般厚215 m。①下亚段(T1y2-1)厚66.5~83.0 m,一般厚约75 m。为灰、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灰岩。顶部为紫、暗紫色泥质灰岩,厚4~10 m,该层岩性特殊,为上、下亚段分界标志。②上亚段(T1y2-2)厚129.5~151.0 m。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顶部夹8~10 m的鲕粒灰岩。
3)九级滩(T1y3)段内出露不全,厚度大于120 m。所见岩石为暗紫色泥岩夹薄层状泥质灰岩。
3.1.3 第四系(Q)
矿区内第四系不甚发育。由残、坡积及少量洪、冲积物组成,分布于冲沟、槽谷及河床一带。主要由黏土、黏土质粉砂和砾石组成,不整合分布于其他地层之上。厚约0.1~10 m。
铜锣井背斜南东翼沙坝矿段锰矿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底部(P2l1),以假整合接触关系覆于二叠系下统“白泥塘层”(相当于P1m2)薄层状含炭硅质灰岩之上。常见厚度1.5~3.5 m,矿层内夹层较少,矿体结构较简单。矿层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倾向SE,其倾角变化在15°~60°,一般为35°~50°。是一个稳定的、连续性好的潟湖相沉积的大型碳酸盐锰矿床。
3.2 构造
矿区地质构造的基本骨架为一背斜构造-铜锣井背斜,背斜向南西倾没,北东方向开展,背斜轴向总体为NE-SW,区内轴线长4.2 km。背斜南东翼地层倾向160°~175°,平均倾角30°~38°;北西翼岩层倾向315°左右,平均倾角为42°~50°。该背斜总体上控制着铜锣井锰矿的含矿层位和锰矿体的空间展布。
铜锣井背斜南东翼的中部S2至S24勘探线为沙坝矿段。该单斜地带,矿层(岩层)倾向SE,倾角变化为15°~60°,一般为20°~45°。沙坝矿段内段层相对较少,最西端F101、二采区F102、三采与四采区之间F103的三条段层规模均较小,对开采影响不大,最东端六采区以东的F15和F16两条断层规模较大,因其不在长沟锰矿矿界内,因而对开采无影响。矿山开采多年,生产勘探中未发现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
3.3 矿体地质
含矿岩系厚0.82~8.56 m,主要为一套潟湖-沼泽环境沉积的浅灰、棕红、灰绿、暗灰至灰黑色等色含黄铁矿的水云母黏土岩、碳酸盐锰矿、煤层及粉砂质泥岩所组成。锰矿层即产于含矿系的下部。其产出层序及岩性由下至上综述如下。
1)厚0.19~0.86 m,灰、灰绿色黏土岩,含细状黄铁矿,具微细层理,下部时夹炭质泥岩或劣质煤层(厚0.1~0.2 m),上部间夹团块状或结核锰矿。
2)厚0.3~6.1 m,灰、深灰色夹棕红、褐等色锰矿层,中含黄铁矿、黏土及有机质等。按矿石结构分为3部。①下部为致密块状、花斑状及微细纹层状,沿层夹少量绿色黏土矿物,层间具挠动痕迹。②中部为条带状,层间夹1~5 mm黑灰色黏土岩。③上部以砾状为主,夹较多黏土岩。
3)厚0.1~3.1 m,灰白色含黄铁矿质黏土岩,下部常夹豆、鲕状锰矿,上部含较丰富黄铁矿,具虫孔构造。局部冲刷殆尽。此层风化后,常呈棕黄、暗紫等色的铁锰质黏土,是寻找锰矿的一个良好标志。
4)厚0~2 m,深灰、灰黑色黏土岩,个别地段夹煤层(C1煤层厚0~0.48 m)。底部为根土岩,顶部偶见铁锰矿(或锰铁矿)透镜体,厚0.11~0.84 m。
5)厚0.11~1.85 m,深灰色长石粉砂质泥岩,含菱铁矿及黄铁矿结核,部分含锰质,具透镜状,层虫孔发育,底部为一冲刷面,常见黏土岩斑块及扁平砾石。
3.4 矿石质量
矿段内有碳酸盐锰矿石和氧化锰矿石2种不同的矿石类型。前者分布在潜水面以下的深部,一般距地表10~50 m;后者分布在潜水面以上的浅部氧化带中,为碳酸盐锰矿石经氧化后的产物。目前,长沟锰矿开采深度已下地表超200 m,浅部的氧化锰矿石已开采殆尽,以下对其不作过多赘述。
根据碳酸盐锰矿石颜色、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等特征,沿矿层厚度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①矿层下部:灰色致密块状、花班状及微细纹层状(藻层纹石)钙菱锰矿,含Mn 15%~26%,Fe 6%~10%;②矿层中部:灰黑、黑夹棕红、酱褐色条带状的微层,钙菱锰矿、菱锰矿,层间夹较多黏土物质,含Mn 18%~23%,Fe 8%~11%;③矿层上部:以灰黑、黑夹棕红、酱褐色砾状为主,夹较多黏土岩及有机质的钙菱锰矿及菱锰矿。上部矿石从颜色和组织结构上来看,与中部矿石没有较大区别,而且两者之间也无清楚界线,仅锰含量较低,铁、硅含量较高。
3.4.1 矿石组分及结构构造
碳酸锰矿石的锰矿物,主要由Ca、Fe-Mn的类质同相矿物组成,除了菱锰矿外,还有钙菱锰矿、锰方解石、含锰方解石、铁菱锰矿、锰菱铁矿。此外,尚有少量的硫锰矿(MnS)。
非矿石(杂质)矿物:以水云母、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等黏土矿物为主,其次为硫化物(黄铁矿、白铁矿等)、方解石,石英、炭质物以及铝土质矿物等。
矿石结构构造:矿石以碎屑结构为主,包括泥-微晶结构、砂屑结构、砾屑结构等,其次还有晶粒状结构、聚合斑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似砂屑结构等多种。
矿石构造:主要有层理构造,其中以微层状和微波状构造为主。宏观上矿石主要呈块状、条带状、叶片状以及豆状产出。
3.4.2 矿石化学成分
沙坝矿段与铜锣井矿段矿石各主要成分见表1。
表1 长沟锰矿碳酸锰矿石基本化学分析含量统计 %
由表1可知本区碳酸锰矿石质量的基本特点是:低磷、高铁、高硫,硅、铝杂质含量亦偏高的中贫碳酸锰矿石。
3.5 矿、岩力学性质
矿、岩力学性质参数见表2。
表2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3.6 环境地质
矿区地形坡度和高差均不大,地面植被尚发育,正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山体滑落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区内新构造活动不明显,区域稳定性良好。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矿区地处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内。碳酸锰矿体、围岩以及区内水体中,尚未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元素、有毒气体以及放射性物质存在。
4 矿区水文地质
4.1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4.1.1 降雨及地表水系
本区年降水量1 000~1 300 mm,其中4至7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3%~65%。地表水体主要为湘江河及其支流,有时在支流上或者岩溶洼地边缘筑坝拦水成塘或水库,规模大小不等。湘江河自西向东流经矿区南部,流量最大为25.048 m3/s,最小为1.407 m3/s,水位标高最高为811.90 m,最低为805.00 m。
4.1.2 含水层和隔水层
按含水性,矿区共划分5个含水层和4个隔水层,自上而下,现简述如下:①茅草铺组(T1m)岩溶裂隙含水层背斜两翼边缘有少量出露,主要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石灰岩,厚350~410 m,泉水多在0.15~4 L/s。②九级滩段(T1y3)隔水层出露于背斜两翼,主要为泥岩,厚130~180 m,泉水涌水量<0.369 L/s。③玉龙山(T1y2)岩溶裂隙含水层背斜两翼出露完整,主要为薄层及厚层石灰岩、夹少量泥质灰岩和泥岩,厚193~234 m,泉水流量多为0.01~5 L/s。④沙堡湾段(T1y1)隔水层背斜两翼出露完整而稳定,主要为钙质泥岩,厚5~12 m,未见泉水出露。⑤长兴组(P2c)岩溶裂隙含水层背斜两翼出露完整,主要为中厚层含燧石石灰岩,厚45~80 m。泉水涌水量为0.006~1.627 L/s,钻孔涌水量为0.000 54~0.198 L/s,K=0.001 07~0.303 m/d。⑥龙潭组(P2l)主要为硅质灰岩、泥岩、泥质灰岩,间夹少量砂岩和煤层,底部为锰矿层及黏土岩,厚78~136 m,为锰矿层之直接顶板。⑦茅口组第二段(P1m2)主要为含碳硅质石灰岩,间夹硅质岩,厚40~90 m,为锰矿层直接底板,也是带压开采的主要隔水层。龙潭组(P2l)及茅口组第二段(P1m2)两层含水性接近,岩溶不发育,泉水涌水量一般为<0.1 L/s,q=0.000 093~0.038 6 L/sm,K一般<0.01 m/d。沙坝矿段多年开采实践表明,该层隔水性能良好。⑧栖霞组及茅口组第一段(P1q+m1)岩溶含水层为本区主要含水层,锰矿层的间接底板,厚173~239 m。茅口组第一段为灰、浅灰色厚层至块状生物灰岩,栖霞组为深灰夹浅灰色中厚层生物灰岩。据钻孔抽水试验,q=0.014 5~2.863 L/sm,水位标高为793.10~815.49 m,平均水位标高为804.81 m。⑨梁山组(P2l)、龙马溪组(S1l)、宝塔组(O2b)此三层仅于北东有少量出露,南西缺失,厚0~137m。湄潭组(O2m)隔水层主要为泥岩,厚212~253 m。⑩桐梓组及红花园组(O1t+h)、娄山关群(ε2-3S) 岩溶裂隙含水层地表岩溶不发育,含水较均匀,出露泉水较多,涌水量一般为0.1~1 L/s。
4.1.3 水文地质单元
沙坝矿段位于铜锣井背斜南东翼,该矿段经过多年开采,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大气降水对本矿区地下水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另外,地表水体,除湘江河流经矿段边界地段与矿床充水有些关系外,一般未发现有明显漏失现象。
4.2 沙坝矿段矿井水文地质
4.2.1 矿井防治水概况
1967年11月9日,当主竖井掘进至井深210.74 m揭露矿区主要含水层(矿层间接底板P1q+m1含水层)时,遇溶洞、涌水、突泥,依据730 m标高吊盘上实测值85 m3/h,推算至井底,最大涌水量达120 m3/h,构筑止水垫前,经实测,竖井中稳定地下水位标高为830 m。
4.2.2 带压开采的技术评价
沙坝矿段利用矿层直接底板隔水层的阻水性能,把斜井及平巷都布置在隔水层中,成功地实现了带压开采。沙坝矿段多年开采实践表明,矿层直接底板隔水层(P1m2)厚度大(40~90 m)、分布稳定、隔水性能良好。经开采设计单位计算结果表明,即使考虑爆破对底板扰动破坏,对正常地段仍可实现带压安全开采,但对局部构建破坏地段,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开采安全。
5 结 语
长沟锰矿作为国内较为典型的大型地下锰矿山,通过对其地质特征的分析,为矿山生产建设提供一定的地质资料参考,为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益提高及保障国家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起到一定作用。建议,由于长沟锰矿没有专门的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矿山在后续开采活动中应对水文地质工作高度重视,坚决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