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教师网络研修的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2022-09-27曹丽娜

现代教育技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研修意愿影响

陈 鹏 曹丽娜

智能时代教师网络研修的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陈 鹏 曹丽娜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网络研修是传统线下教研的变革与创新,当前较多以量化的调查研究探索教师网络研修的影响因素。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通过三轮编码得到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五个因素,包括学习意愿、自身基础、指导教师素养、研修设计及组织、研修支持服务。同时,根据这5个因素形成故事线,文章构建了教师网络研修的“意愿—条件—行为”作用机制模型,并指出学习意愿是内驱动因、自身基础是内部条件,而其它三个因素是外部条件。最后,文章提出基于智能技术促进教师网络研修的策略,以期更快地提升教师的网络研修质量。

教师网络研修;扎根理论;智能时代;作用机制

引言

教师的能力素养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能力是关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新时代要“加大对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推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转变培训方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2]。当前,各种形式的研修已成为教师知识更新、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路径,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常态[3]。网络研修是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的教师自主研修活动,是信息时代传统线下教研与培训的变革与创新[4]。网络研修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主体多元、活动灵活、环境开放、资源丰富等特征[5],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6]。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学习投入不足、网络研修效果不佳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探索教师网络研修的影响因素、解决如何基于智能技术提升研修质量的问题,成为了智能时代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关注点。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有学者从技术接受和使用角度分析教师网络研修的影响因素,如王国华等[7]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建立假设模型,通过收集、分析数据,验证了教师的工作绩效需求、社会性需求、技术的使用、计算机使用效能感、外部支持条件等因素会影响其参与研修的意向;有学者采用问卷、访谈方法,对教师网络研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8][9][10]。但量化的调查研究多是从研究者的视角,基于研究者对已有文献的解读和问题的理解预设构建理论模型,然后发放问卷来收集、分析数据,再加以验证。扎根理论作为质性分析方法,是针对现象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目的在于从资料中生成理论[11]。与量化研究不同,依托扎根理论开展的研究,研究者不会提前设计概念框架,而是遵循“自下而上”的逻辑,尽量排除已有的理论和理解,以开放的态度进入研究场域收集资料[12]。基于此,本研究聚焦教师网络研修情境,使用扎根理论深入探究教师网络研修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智能技术促进教师有效学习的策略与途径。

一 研究设计与分析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运用Nvivo 12软件对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因素进行分析。沿着扎根理论中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的一般步骤[13],本研究探究了教师网络研修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

本研究选择北京市15位具有丰富网络研修经验且正在参与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网络研修(The Teacher’s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简称“靠谱COP”)的小学教师为访谈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新手教师、成熟教师和胜任教师。按照访谈顺序,本研究将这15名受访教师编号为T01~T15,且每位教师的访谈时间都控制在30分钟左右。访谈结束后,本研究对访谈录音进行转录、整理和分析,得到访谈文本。

2 数据处理分析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逐句分析访谈文本,从相关语句中归纳、提炼得到初始概念,并将相似的概念进行归类,形成类属。经过开放式编码,本研究共抽象出64个概念,总共15个类属,包括价值认知、学习动机、学习心态、学习成本、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教学能力、教学投入、研修内容设计、研修内容组织、研修任务设计、学习方式、学习互动、平台功能、学习资源。表1为开放式编码后形成的“价值认知”“学习动机”两个类属(示例)。

表1 开放式编码(示例)

类属名称访谈文本(初始概念) 价值认知T1:通过网络研修给予的指导,根据学到的方法去进行课程设计(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T14:靠谱COP网络研修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如知道了怎么去教、怎么去提问题、怎么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T14:对实践性知识的增长会有帮助,如“四何”问题我在以前没有特别关注(增长实践性知识) 学习动机T2:刚开始参加网络研修时我觉得好奇,想了解用数据来分析什么、一堂课怎么用数据分析(好奇心) T5:我需要某个理论时,如果研修平台能提供给我,我就会很愿意去学习,觉得它有价值(理论需求) T11:我去学是因为从心里面认可,我觉得网络研修真是挺好的(内心认可) T5:我想去学,想用到实践中(实践需求) T10:对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就会好好地去学(学习兴趣) T4:现在网络研修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一项(自我提升)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对不同概念进行类比、整合与分析,并进一步将这些概念抽象化,经归纳、整理形成更高层次的类属,使这些概念能涵盖所有的已知概念。例如,“研修活动”“研修内容”“研修任务”“学习方式”可以归纳到更高级别的“研究设计及组织”类属。照此方法,开放式编码得到的15个类属在经过主轴编码后形成了5个主类属:学习意愿、自身基础、指导教师素养、研修设计及组织、研修支持服务,如表2所示。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提炼和归纳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资料和已有理论来完善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厘清故事线进而构建新的理论框架。本研究认为,教师在参与网络研修的过程中,学习意愿、自身基础从内部影响其参与意愿和行为,其中学习意愿是内驱动因,自身基础会对教师的意愿和行为同时产生影响;指导教师素养、研修设计及组织、研修支持服务从外部影响教师网络研修,也会对教师的参与意愿和行为产生影响,并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随机抽取3位教师进行访谈,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分析,没有发现新的概念和类属,表明编码已基本达到饱和。以三级编码为基础,教师网络研修的作用机制模型基本成形。

表2 主轴编码

主类属类属关系内涵 学习意愿价值认知研修是否有用会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意愿 学习动机好奇心、理论需求、实践需求、学习兴趣、自我提升需求会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意愿 学习心态按规定完成任务的心态、畏难情绪会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意愿 学习成本个人毅力、精力、网络条件会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意愿 自身基础知识基础教师的先前知识基础会影响其网络研修行为 学习能力教师的学习能力会影响其网络研修行为 指导教师素养教学能力主讲教师和助教的责任意识、知识水平会影响学员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 教学投入主讲教师和助教的反馈、互动会影响学员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 研修设计及组织研修内容设计研修活动是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是否有教学方法、教学理论、软件操作等,会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 研修内容组织研修内容是否分阶段、分学科、分类型,内容多少及难易度等,会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 研修任务设计研究任务设计是否随意、太泛、太重、形式单一,会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 学习方式线上学习是否与线下学习结合、网络研修是否与校本研修结合,会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 学习互动互动的氛围与质量、是否得到主讲教师或助教的反馈,会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 研修支持服务平台功能平台的开放性、适用性、功能全面性会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 学习资源资源的类型、形式、组织会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

二 教师网络研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1 基于质性编码的教师网络研修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上述编码分析,本研究得到教师网络研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

(1)学习意愿

学习意愿是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内驱动因,共有4条影响路径:①网络研修的价值认知正向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意愿。参与网络研修的教师纷纷表示,网络研修能够提升其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实践性知识,并拓宽其视野、改变思维方式等。如T14认为:“研修会促进实践,对教师怎么去教、怎么去提问题、怎么关注孩子的课堂表现有所帮助。”②学习动机正向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意愿,即好奇心、理论需求、实践需求、自我提升会影响教师的学习意愿。如T05认为:“当我在教学中需要某个理论时,网络研修能够提供给我。”③学习心态正向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意愿,即按规定完成任务的心态、畏难情绪会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意愿。如T01认为:“有的地方看不懂,而对看不懂的地方你再往后看会感觉挺困难,就会自动略过了。”④学习成本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参与意愿。如T10认为:“其实如果说大家有这个时间讨论的话,效果会很好。但由于精力有限,并没有时间去反思、去把这些东西消化掉。”

(2)自身基础

自身基础是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另一内部因素,包括2条影响路径:①教师已有的知识基础正向影响其网络研修行为,如T01认为:“我的理论知识积累不够,像设计问题链、鼓励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等相关的知识还很欠缺,在网络研修时就会跟不上学习的进度。”②教师的学习能力正向影响其网络研修行为,即知识理解能力、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会促进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如T02认为:“有时是低年级的语文课,学到的理论不一定能用上,所以自己有的时候学起来也挺困惑的。”

(3)指导教师素养

网络研修平台上的指导教师包括主讲教师和助教。指导教师素养是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外部因素,共有两条影响路径:①主讲教师和助教的素质能力正向影响学员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即主讲教师和助教的知识水平、责任意识会影响学员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如T01认为:“助教会回复,有的问题能说清楚,但有的问题如抽象概念方面的,就不太能说清楚。”②主讲教师和助教的教学投入正向影响学员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即主讲教师和助教及时反馈、参与互动会影响学员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如T04认为:“大家提出问题之后如果引起了共鸣,主讲教师可以去给他点赞或者评论,这样学习互动效果就会好一些。”

(4)研修设计及组织

研修设计及组织是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共包括5条影响路径:①研修内容设计正向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即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资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促进教师参与网络研修。如T13认为:“我对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接受度可能没有那么高,希望有一些可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和策略。”②研修内容组织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即内容较多、有难度会有负向影响作用,而分阶段、分学科来组织研修内容会有正向影响作用。如T05认为:“如果内容分学科就更好了,和自己所教的学科有关联,学习效果可能会好一些。”③研修任务设计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即任务设计随意、脱离教学、任务太泛太重、形式单一会负向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如T03认为:“任务有点脱离教学,如果实践完之后再去完成任务,不仅质量更高,而且效果会更好一些。”④学习方式正向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即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建立学习共同体,将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相结合会促进教师参与研修。如T01认为:“除了线上学习,我们还有教研组会议,上星期我们就曾过来一起看课,然后一起研讨。”⑤学习互动正向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即互动氛围、互动设计、互动质量会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如T06认为:“在平台上会参与互动,互动次数我还行。其他老师的帖子对教学挺有帮助,我看得很细,感觉有启发。”

(5)研修支持服务

研修支持服务是指为教师网络研修提供支持服务的平台和资源,是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另一重要外部因素,包括2条影响路径:①平台功能正向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即扩大平台的开放性、平台支持教师长期学习、平台功能更丰富且具体、增加手机学习端等能促进教师参与研修。如T06认为:“希望网络研修平台能有手机版的APP,这样学习就会更加方便。”②学习资源正向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即按模块组织资源、加快资源更新、均衡各学科资源、系统分类组织案例、增加教学案例、资源形式更丰富会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如T12认为:“分类整理资源,希望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习”。

2 教师网络研修的“意愿—条件—行为”作用机制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构建了教师网络研修的“意愿—条件—行为”作用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网络研修的“意愿—条件—行为”作用机制模型

(1)内驱动因:学习意愿

学习意愿通过影响教师学习的心理过程,来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其中,价值认知、学习动机、学习心态对教师的学习行为有积极影响,而学习成本会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如果教师感知网络研修能提升其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能增长其实践性知识、拓宽视野;同时,教师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需求,有自我提升的需要,且对网络研修活动抱有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那么教师的学习心态就会更加积极,参与网络研修的意愿就会增强,而不是仅按规定完成任务、机械地打卡发帖了。反之,如果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参与网络研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参与网络研修的意愿和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2)内部条件:自身基础

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教师网络研修行为存在积极影响。教师的已有知识基础、知识理解与吸收能力、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等是其深度参与网络研修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拥有较强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师在参与研修活动时易得到积极的反馈。例如,积极的学习体验、较高的学习满意度,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其网络研修行为。此外,教师的学习能力不仅会直接促进其网络研修行为,还会影响其学习意愿与网络研修行为之间的关系——当教师的学习能力较低时,学习意愿对其网络研修行为的影响就较大,反之亦然。

(3)外部条件:指导教师素养、研修设计及组织、研修支持服务

指导教师素养、研修设计及组织、研修支持服务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同时也会通过作用于学习意愿而间接影响其网络研修行为:①指导教师素养是外部条件中的人为主观因素,主讲教师和助教的教学能力、教学投入直接影响学员教师对研修价值、知识获得难易程度的感知,从而影响其网络研修的意愿和行为。②研修设计及组织主要包括研修的内容设计、内容组织和任务设计,会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意愿和行为。在内容设计上,教师希望能加强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能开展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网络研修活动;在内容组织上,教师希望网络研修中的内容能分阶段、分学科,并具有针对性;在任务设计上,教师希望网络研修任务不要太泛、太重,不能脱离教学实践。此外,学习互动的氛围、质量和及时反馈等也影响教师的网络研修行为。③研修支持服务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意愿和行为,主要包括平台的全面性、易用性、适用性,以及资源的易获取性、丰富性、优质性等。研究表明,计算机效能感通过感知易用性间接影响教师在网络研修工作坊中的行为意向[14]。

三 基于智能技术促进教师网络研修的策略

教师网络研修的“意愿—条件—行为”作用机制模型解释了其影响因素。基于此,智能时代可运用智能技术,从提高内驱动因、优化内部条件、提供外部条件等方面促进教师网络研修。

1 基于智能技术支持教师自适应、个性化研修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和结果具有重要作用[15],而在“意愿—条件—行为”作用机制模型中,促进教师网络研修的关键是发挥教师的内驱动力,即提升教师的学习意愿。教师研修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其专业成长,教师的学习更多地因学习意愿和个人选择而体现为自组织活动[16],教师只有在动力的驱动下主动整合,学习才可能有效[17]。但由于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和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同一学习组织中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学习和发展诉求,而智能时代技术的发展让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成为了可能[18]。基于此,教师网络研修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呈现包含学习需求、学习风格、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等的个人画像,为教师智能化匹配、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知识图谱和数据挖掘技术,为教师精准制定学习路径、调控学习过程,帮助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自主学习,进而提高教师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

2 基于智能技术促进教师实践场景中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

理解教育理论,并迁移、运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习的核心目标和难题[19]。课堂教学活动是具有认知性、技术性、社会性、伦理性等特点的多层次、综合性实践[20],而教师作为实践者,在行动中学习与反思、结合情境和主体特点生成解决方案时[21],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并加以创造性地理解与运用。智能时代将线下实践环境与线上虚拟环境相结合,实现了新兴技术融入学习内容设计和内容组织、智能化定制研修服务,创新了教师的学习形式。基于此,教师网络研修可以融合虚拟现实技术设计真实、复杂的立体化场景,为教师提供更真实的交互实践;可以利用机器视觉、多模态数据分析等技术捕捉课堂教学行为并发现课堂教学问题,为教师研修提供数据和案例,促进教师的深度学习与研讨互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难题,发展课堂理解力;还可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智能研修平台,为知识共享与创造提供技术和工具支持,通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的过程[22],促进教师在知识共享与创造的过程中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实现知识的积累[23]。

3 基于智能技术提供多元化、针对性、即时性的支持服务

高质量、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能从外部驱动教师参与网络研修,而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为教师网络研修提供更多元化、更具有针对性和即时性的支持服务[24]:①智能时代知识具有流动性、情境性、社会性等特点,通过互联网开放共享,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选择研修资源和服务,实现跨区域、跨组织的无缝流转[25]。因此,可利用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以保障教师随时随地进行高质量的网络研修活动。②基于大数据、智能测评技术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内容,不仅可以根据教师画像推送个性化资源,还可通过对教师学习过程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诊断,掌握教师的学习状态,从而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提醒和适时的引导。基于此,可在网络研修期间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即时性的指导,以提升教师网络研修的学习效果。③基于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师学习过程中提供即时性的服务交互,其高速率、低延迟的优越性能为教师网络研修带来了极大便利,降低了教师因技术负荷带来的焦虑和不适,减少了投入到网络学习的技术成本;同时,智能泛在化的网络服务让不同教师之间、学员教师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互更为顺畅且即时,给教师带来了更良好的学习体验。基于此,可为教师提供便捷化、智能化的支持服务,以提升教师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满意度。

四 结语

本研究以“教师网络研修”为研究主题,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通过扎根理论编码得到影响教师网络研修的五个因素:学习意愿、自身基础、指导教师素养、研修设计及组织、研修支持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师网络研修的“意愿—条件—行为”作用机制模型。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可在智能时代融入技术变革、创新已有的教师学习形式和机制,来支持教师进行自适应、个性化的研修,促进实践场景中理论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提供多元化、针对性、即时性的支持服务。后续研究需扩大样本来源,分析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学习是否存在差异,并通过开发智能化平台、设计研修活动,开展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师网络研修实践。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OL].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OL].

[3]翁伟斌.教师培训走向何方——对教师培训的审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3-82.

[4]马立,郁晓华,祝智庭.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网络研修[J].教育研究,2011,(11):21-28.

[5]王文君,杨永亮.基于微课资源的教师网络研修模式构建与活动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16-122.

[6]黄锐,王建华,姜南.利用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217-218、221.

[7][14]王国华,张立国.教师使用网络研修工作坊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7,(9):26-34、79-80.

[8]尹中玥.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14.

[9]白向呵.教师远程学习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47.

[10]乔爱玲,田润.中学教师远程研修障碍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67-72.

[11]陈向明.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2-15、188.

[12]沈茜,卢立涛.扎根理论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反思——基于文献和实证研究的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8,(6):47-55.

[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32-335.

[15]Perkins D N, Salomon G. Knowledge to go: A motivational and dispositional view of transfer[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12,(3):248-258.

[16]容梅.基于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中小学教师研修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89-95.

[17][19]张志祯,徐雪迎,李英杰,等.智能时代教师学习的十大难题[J].中国远程教育,2022,(2):1-12、76.

[18]冷静,付楚昕,路晓旭.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访国际著名在线学习领域专家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21,(6):69-74.

[20](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54.

[21](美)唐纳德·A.舍恩著.夏林清译.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9.

[22]杨雪姣,徐青青.基于SECI模型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的培训路径分析及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20,(6):49-55.

[23]代毅,刘臻,傅龙.基于智能研修平台的教师知识共享研修模型建构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2,(1):134-142.

[24]周海军,杨晓宏.智能时代教师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分析与模型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6):17-23.

[25]余胜泉,汪丹,王琦.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20,(4):5-12.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Teachers’ Network Training in the Intelligent Age——Qual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CHEN Peng CAO Li-na

Network training i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offline training. At present, quantitative surveys have been us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chers’ network training.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grounded theory was adopted, and five factors affecting teachers’ network training, namely, learning willingness, individual condition, tutors’ literacy, training design and organization and training support servic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three rounds of coding. At the same time, with a storyline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five factors, 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 action mechanism model of “willing-condition-behavior” of teachers’ network training,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learning willingness was the internal driving factor, the individual condition was the internal condition, and the other three factors were external conditions. Finally, 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eachers’ network training based 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were proposed, expecting to promote teachers’ network training quality more quickly.

teachers’ network training; grounded theory; intelligent age; action mechanism

G40-057

A

1009—8097(2022)09—0109—08

10.3969/j.issn.1009-8097.2022.09.012

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1)“数字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设计思维能力的框架建构与测评研究”(项目编号:CFCA211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鹏,高级实验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智能教育环境、知识科学与工程,邮箱为pengchenbnu@163.com。

2022年1月30日

编辑:小米

猜你喜欢

研修意愿影响
立足“四个一”,关注园本研修中的教师立场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不同社会阶层体育消费意愿和行为的比较研究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