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三方聚力,做有温度的少先队活动

2022-09-27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刘晓静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少先队劳动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新安小学 刘晓静

教育说到底就是人的教育,家校社应把少先队员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人,充分发挥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少先队员搭建展示个人才艺与能力的平台,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体验、总结,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少先队员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利于发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参与少先队活动也是探索、实践的过程,可以锻炼少先队员的毅力和能力,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在不断体验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作为辅导员,我们应如何集合家校社三方的合力,把少先队活动做实,这是每一位辅导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发挥学校育人作用,为队员成长加温

学校是少先队活动的主阵地,少先队员在学校生活中体验,也就是在集体生活中体验,体验的形式多样化,内容日趋丰富。少先队员开展各种活动,目的是让少先队员体验成功与挫折、友谊与孤单、快乐与失落,引导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活动,努力完成任务,与同学和睦相处、积极合作,从而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

(一)镜头一:小岗位,大天地

笔者提倡“人人有岗位,个个都参与”,以增强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所以,在班级里创设各种“岗位”,为少先队员的成长锻炼提供舞台。笔者鼓励少先队员自主创设“小眼睛大发现”环保岗、“文明礼仪我先行”交通指挥岗等,引导少先队员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逐步体验到每一种经验、每一点知识的获得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掌握的,进而明白岗位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必要品质。

(二)镜头二:小农场,促实践

在培养少先队员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的良好品质上,学校的“开心农场”成了乐土。中队认领“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每年春季,农场开播,每个中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种植活动,少先队员在种植、浇水、除草等一系列体验中品尝劳动的艰辛。我们欣喜地看到,少先队员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逐渐能说出一些蔬菜的名称、生长特点,后来还懂得种植所需要的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些植物。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过程既培养了少先队员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又培养了少先队员的责任感,还激发了少先队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了生命的成长过程。

(三)镜头三:小活动,有特色

学校结合自己的特色为少先队员引进财商课程,开设了“小新银行”和“小安超市”。 “小新银行”和“小安超市”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及参与式的方法为核心要素,促进少先队员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并最终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面向经济生活的财经素养。

在“小新银行”课程中,少先队员通过认识自我、团队合作、制定规则、记账、储蓄和儿童创业等活动,为良好行为习惯和财经素养的养成提供过程性评价,把有形的“货币”和无形的行为结合起来,用有面值的“货币”对少先队员的行为进行量化奖励,把被动的行为要求变成主动化参与,进而让少先队员体验到美德养成和学习成长的快乐。学校把“货币”取名为“心安币”,为了让“心安币”真正地“流通”起来,“小安超市”应运而生。在这里,少先队员可以用自己劳动所得的“心安币”换取喜欢的物品或是奖励。在奖项设置方面,我们经过“心愿调查”得出少先队员心中真正所想,既可以是与喜爱的教师散步,也可以是免作业一次,等等。这些小活动既体现了人性化、童趣化,还展现了少先队员的主人翁精神,这正是劳动教育所倡导、所期盼达到的育人效果。

二、激发亲子教育活力,让家校共育升温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影响着孩子的审美观、道德观、劳动观的形成。学校倡导少先队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多与家庭结合起来开展活动,一方面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少先队员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守好家校联系的阵地。

(一)能量共振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笔者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家校共育,因为每位家长的能量不同,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能量场,形成共振。笔者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了家长情况,并针对此设计共育活动。如,家长在科技方面有专长,我们开展科技活动时就可以利用家长资源来开展一次活动;又如,在一次班会上,笔者了解到有位家长在石墨烯方面有特长,而学生们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活动中与家长形成合力;等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另一方面,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对少先队员的成长更加有益。

(二)架桥铺路

我们要根据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善于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从而对少先队员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从各节假日活动的特点着眼,找出与少先队活动的可融合之处,设计相应的少先队活动内容和形式。

(三)圆点辐射

如果说,把常规的种种活动设为圆点,那么我们可以围绕这个圆点辐射出多条线,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例如:劳动教育是德育的重点,我们一般会布置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少先队员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少先队员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劳动教育除了家庭劳动,还应该辐射到其他方面,如开展实践体验教育活动等。劳动教育可以实现少先队活动的引领、服务、凝聚、参与、发展的作用,但活动选择的点要小,以小见大。如和家长一起体验“今天我是小交警”等活动。我们通过这些小活动的开展,帮助少先队员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方面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三、融合社会教育资源,助时代少年发展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当今社会,有着丰富多彩的资源值得我们去挖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我们的少先队员有更多锻炼的机会、有更多表现自我的舞台,为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提供能量场。

(一)链接消防,心系安全

安全教育,不容有缓。为了切实提高少先队员的安全意识,我们走出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参观经开区消防大队,进行角色体验。在消防大队里,消防员们带领少先队员近距离地观察消防车,并讲解每一种消防工具的功能,邀请少先队员到车内参观。少先队员通过用眼看、用手摸,与消防车来了一次“最亲密的接触”。这样的体验让少先队员真切地感受到了消防员的工作日常,对他们的工作有了最直接的了解,也对“安全”二字有了更深的感受。

(二)对焦国防,体验军事

依托常州国防园,体验迷彩文化。学校为少先队员在小学的每个重要时刻安排军事体验活动,或进入国防园,或与军人面对面,或进行军训,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军事力量。9月,学校为一年级新生举行“入学礼”暨“入营点兵”仪式,邀请常州国防园的教官与队员互动,正衣冠、授班旗、敬军礼,通过古今合璧的方式,引导少先队员感受学习乐趣,增进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养,争做富有理想、品格高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快乐新人。“成长礼”上,带少先队员走进国防园,与军人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毕业礼”上,开展有趣的军事拓展游戏。“炸碉堡” “下军棋” “携手并进”等体现同学之间互相信任、益智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少先队员团结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乐观向上的品格。

(三)志愿服务,弘扬文化

少先队员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有一支少先队员志愿队,经常走进社区,捡拾白色垃圾,打扫公共设施卫生,劳动中不回避、不嫌弃,志愿者们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发扬了积极配合、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

我们还推出“慧悦读”21天阅读公益活动。二十多名热爱读书的新小少先队员拿起心爱的图书,走进常州地铁站,传递童趣与“书香”。头戴小红帽的小小志愿者化身为阅读的小小火种,点亮了人群中的那一盏盏阅读之灯。少先队员在这样的公益活动中找到了他们的快乐源泉,也把这样的快乐传播给更多的人!

(四)寻贤访贤,感受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常州“贤人”辈出,无数名人风范永存,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事迹为后人树立了楷模;冯仲云、王玉如、周茂林的故事感动人心。少先队员置身于历史长河中,主动去触摸和感受各种“贤人”“贤事”,寻找文化根源。在笔者的带领下,少先队员自主、自动地开展着实践活动,他们寻找家乡文化资源,了解地域文化特色,研究独特文化内涵,展开相关文化活动,创造了风格各异的少先队文化阵地,以丰富多彩的有形载体,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

我们通过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力量,为少先队员的实践体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做有温度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每次成功的体验活动,都在少先队员幼小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让每一名少先队员在亲身参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些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少先队劳动
锻造少先队品牌特色 谱写少先队工作新篇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近期各地少先队活动集锦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加入少先队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我爱“少先队员证”
星你星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