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东市乐都区马铃薯不同品种田间抗病性评价

2022-09-26郭良芝魏有海郭青云

青海农林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青薯乐都病斑

程 亮,郭良芝,魏有海,郭青云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16)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粮菜兼用,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近6.0×106hm2。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位于青海东北部湟水河中下游,区内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土壤富含钾元素,雨热同季,海拔较高,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种植,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山区,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乐都区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 1.33×104hm2,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马铃薯以其适应性广、丰产、便于加工增值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成为乐都区最重要的农作物,也成为该区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近年来,乐都区区委、乐都区区政府立足当地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将马铃薯生产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2]。该区内降雨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常常导致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等一些病害的流行,再加上品种更替缓慢,病毒病的危害也逐年加重,为此,本试验进行了马铃薯不同品种田间抗病性试验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乐都区种植的马铃薯抗病品种,为乐都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后续贮备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马铃薯品种青薯2号、青薯9号、青薯10号、乐薯1号,下寨65(CK)。各品种均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供。地膜采用普通聚乙烯黑色地膜,厚度为0.01mm,有宁夏润宇塑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海东市乐都区下寨村的浅山地,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试验地海拔1950m,年平均降雨量350mm,年平均气温 7℃,≥ 10℃有效积温 2239.1℃,耕层土壤(0-20cm)含有机质 12.39g/kg,速效氮 137mg/kg,速效磷 13.8mg/kg,速效钾16.7mg/kg,试验地前茬为玉米,肥力中等,地力均匀,结合整地施农家肥 45000kg/hm2、马铃薯专用肥(N∶P2O5∶K2O = 16∶14∶10)1364kg/hm2。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处理,小区面积为45m2(5m×9m),双垄全膜覆盖种植,大垄宽70cm,小垄距40cm,株距40cm,垄侧人工穴播两行。各处理于2019年3月30日播种,苗出齐后结合中耕培土追施尿素420kg/hm2,其它管理措施按当地习惯进行。

1.3 调查内容和方法

1.3.1 农艺性状

调查不同测试品种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等生育时期以及各生育时期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表现。

1.3.2 株高

每小区随机抽取 10株测量株高,取平均值。

1.3.3 块茎生长状况

每小区随机抽取 10株样本观察块茎性状特征。

1.3.4 产量

在马铃薯成熟期对马铃薯产量构成要素进行调查,并按小区单收,记载马铃薯产量。

1.3.5 病害调查

采用五点取样,每点调查 10株的全部叶片,按田间发病率和严重度分级标准[3],统计每小区的各级病叶(株)数及严重度,计算病情指数。

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鉴定按照马铃薯区域试验调查记载9级标准进行[4]。

0级:叶片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40%以上。

马铃薯病毒病(花叶病、卷叶病)采用如下分级标准。

花叶病毒:

0级:无任何症状。1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叶片平展但或多或少有大小不等的黄绿斑驳。2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或稍低,上部叶片有明显花叶或轻微皱缩,有时有坏死的病斑。3级:病株矮化,全株分枝减少,叶片严重皱缩,有时有坏死的病斑。4级:病株甚矮,无分枝,全株叶片严重皱缩,有时叶片坏死,下部叶片脱落有早死现象。

卷叶病毒:

0级:无任何症状。1级:植株大小与健株相似,顶部叶片微束、褪绿或仅下部叶片由顶小叶开始,沿边缘向上翻卷成匙状,质脆易折。2级:病株比健株稍低,半数叶片成匙状,下部叶片严重卷成筒状,质脆易折。3级:病株矮小,绝大多数叶片卷成筒状,中下部叶片严重卷成筒状,有时有少数叶片干枯。4级:病株极矮小,全株叶片严重卷成筒状,部分或大部分叶片干枯脱落。

马铃薯黑胫病采用如下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二分之一,或半数以下叶片轻度凋萎,或下部少数叶片出现 病斑; 2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二分之一,或半数以上叶片凋萎; 3级:茎部病斑环绕茎围,或三分之二以上凋萎; 4级:病株全部叶片凋萎或枯死。

将记载调查数据,用下式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确不同品种在田间对该病害的抗性情况。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别数)]×100%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用Duncan法[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参试品种物候期比较

由表1 可知,5个参试品种的出苗期介于4月12日-16日之间,其中出苗最早的是乐薯1号和青薯10号,较下寨65(CK)推迟1d,出苗最晚的是青薯9号,较下寨65(CK)推迟4d,青薯2号的出苗期较下寨65(CK)推迟2d;现蕾期介于4月26日-5月3日之间,开花期介于5月8日-17日之间,开花期最早的是乐薯1号和青薯10号,较下寨65(CK)推迟1d,最迟的是青薯9号,较下寨65(CK)推迟9d;青薯2号的现蕾期和开花期较下寨65(CK)分别推迟5d和7d;各参试品种成熟期介于8月8日-22日之间,各个品种较下寨65(CK)推迟1-14d。各参试品种生育期介于118-128d之间,与下寨65(CK)相比,生育期延长6-10d,所有参试品种乐薯1号和青薯10号成熟较早,而青薯9号成熟较晚,但参试品种在乐都区种植都能正常成熟。

表1 不同品种物候期

2.2 不同参试品种植株性状和块茎特征比较

由表2可知,茎色、叶色以及花冠色结果显示,除青薯9号为紫色外,其它参试品种茎色均为绿色。叶色为深绿色的品种有青薯2号、青薯9号、青薯10号,绿色的品种有乐薯1号和下寨65。花冠为白色的品种有乐薯1号,为紫色的品种有青薯2号、青薯10号和下寨65。出苗率结果显示,乐薯1号的出苗率最低为94.6%,青薯9号的出苗率最高为98.3%。株高结果显示,各参试品种株高为75-92cm,青薯9号株高最高,达92cm,较对照品种高出17cm,其它品种比对照品种高出3-9cm;田间长势除乐薯1号表现较强外,其它参试品种均表现强。薯形结果显示,青薯2号和乐薯1号为扁圆形,青薯9号为椭圆形,青薯10号为圆形,下寨65为长椭圆形。芽眼结果发现,青薯2号、青薯10号、乐薯1号和下寨65芽眼浅,青薯9号芽眼较浅。

表2 不同品种植株性状和块茎特征

2.3 不同参试品种田间抗性比较

2.3.1 不同参试品种抗病毒比较

由表3可知,各参试品种病毒病的发病率介于0.32%-3.65%之间,下寨65(CK) 和 乐薯1号的发病率分别为3.65%和3.19%,两者发病率之间相比无显著性的差异,同样青薯10号与青薯2号发病率之间相比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青薯9号与其它参试品种发病率相比表现显著性差异。同理,各参试品种病毒病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表现一致,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下寨65(CK)、 乐薯1号、青薯10号、青薯2号、青薯9号。

表3 不同品种病毒病害指标

2.3.2 不同参试品种抗早疫病比较

由表4可知,各参试品种早疫病的发病率介于3.32%-18.39%,下寨65(CK)和乐薯1号的发病率分别为18.39%和13.21%,两者发病率之间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同样青薯10号、青薯2号发病率之间相比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青薯9号与其它参试品种发病率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同理,各参试品种病毒病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表现一致,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下寨65(CK)、乐薯1号、青薯2号、青薯10号、青薯9号。

表4 不同品种早疫病病害指标

2.3.3 不同参试品种抗晚疫病比较

由表5可知,各参试品种晚疫病的发病率介于3.12%-25.36%之间,下寨65(CK)和乐薯1号的发病率分别为25.36%和17.19%,两者发病率之间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同样青薯10号、青薯2号发病率之间相比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青薯9号与其它参试品种发病率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同理,各参试品种晚疫病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表现一致,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下寨65(CK)、乐薯1号、青薯2号、青薯10号、青薯9号。

表5 不同品种晚疫病病害指标

2.3.4 不同参试品种抗黑胫病比较

由表6可知,各品种黑胫病的发病率介于3.67%-15.12%,下寨65(CK)和乐薯1号的发病率分别为15.12%和11.23%,两者发病率之间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同样青薯10号、青薯2号发病率之间相比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同理,各参试品种黑胫病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表现一致,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下寨65(CK)、乐薯1号、青薯10号、青薯2号、青薯9号。

表6 不同品种黑胫病病害指标

2.4 不同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不同参试品种的产量结果显示(表7),各参试品种较下寨65(CK)均增产,各参试品种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青薯9号、青薯2号、乐薯1号和青薯10号,产量分别为39735.3、36512.9、36157.4和33423.9 kg/hm2,分别较下寨65(CK)品种增产23.06%、13.08%、11.98%和3.51%。通过新复极差比较,青薯 9号、青薯2号和乐薯1号的产量与下寨65(CK)产量之间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青薯10号与下寨65(CK)品种间产量相比差异不显著。青薯2号与乐薯1号品种间产量相比差异也不显著,但都与下寨65(CK)达到极显著差异。青薯9号与其它参试品种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

表7 不同品种产量表现

3 讨论与结论

海东市乐都区干旱山区气候冷凉,土壤富含钾,生产的马铃薯以薯大、均匀、耐贮藏、口感好、淀粉含量高,有广阔的市场。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很多,包括光、温、水、肥等环境因素,也包括种子质量好坏的品种因素。由于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时期(薯块茎膨大期)与当地的降雨量频繁同期,一方面,对块茎的生长发育不利,另一方面,对马铃薯主要病害的防控带来很大困难,同时,马铃薯重茬和连作种植现象严重,易造成病害流行爆发[6-8],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种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乐都区本地主栽品种乐薯1号和下寨65也随着连年种植抗逆性下降,易感病[9-10]。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对马铃薯品种的抗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筛选抗病好、丰产性强的优质马铃薯种薯种质资源,是当地生产上防治马铃薯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本次抗病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的生育期128d,为晚熟品种,不论在株高、出苗率以及田间长势表现都很好,主要病害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其它参试品种相比均最低,且产量最高,为39735.3kg/hm2,增产23.06%。根据前人研究结果[11-13],结合本试验数据,建议青薯9号在乐都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青薯乐都病斑
青海乐都:“红洋芋”带来“红日子”
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种植密度对青薯九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乐都,乐都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对乐都区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的思考
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芒市冬作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