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零为整”拓空间 提质增效添动能
——看广东省东莞市如何破解城市发展空间困局

2022-09-26肖乃花

资源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连片东莞市片区

□ 肖乃花

8月26~27日,2022 东莞全球招商大会举行,大会推出首批6 个连片地块“挂榜招商”,这是东莞市推出的连片土地最集中、面积最大的产业用地。

近年来,东莞市提出并大力实施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战略,通过拓展空间、拆旧换新等方式,激活城市发展动能、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创新土地利益平衡机制,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破解城市发展空间难题的新思路。

发力“拓空间”工程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在东莞市谢岗镇粤海大道银瓶山脚下,土地整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着。作为一座GDP 刚刚越过120 亿元的小镇,打造连片产业空间,招引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是谢岗镇力争5 年内GDP 翻一番的底气所在。

“在东莞市镇域经济中,谢岗属于次发达镇。但拥有连片大面积未开发用地,是我们的后发优势。”谢岗镇党委委员张桂标表示。

作为去年新晋万亿GDP 之城,一组数据显示东莞正遭遇“成长的烦恼”:全市2460 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分布着1965 个镇村工业园,面积从10 多亩到6000 亩不等,其中,超过80%的工业园面积在500 亩以下;60%的镇街拿不出500 亩以上的土地承接新增产业项目。

昔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村级工业园,曾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因其土地权属复杂、土地利用碎片化、产业形态低端等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东莞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改革迫在眉睫。

时间倒回到3 年前。

2019 年年初,东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提出包括“拓空间”工程在内的“六大工程”。东莞市政府以“一号文”形式推出了40 条落实措施。不久,东莞市“拓空间”总指挥部挂牌成立。2019 年7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东莞市一下子成为了改革“急先锋”。

“3 年来,我们主要围绕规划引领、土地整备、城市更新和资源配置四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重点从‘优化增量’和‘盘活存量’两个方面精准发力。”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吕鹏表示。

通过政策创新,东莞市还加大了闲置土地的盘活处置力度。将城市综合环境治理与“三旧”改造的“工改居”结合起来,支持城市综合开发,推动旧村落改造。同时,该市以连片更新“头雁计划”为突破口,推进大片区综合性整体开发,并以新型产业社区模式统筹规划和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布局,促进镇村工业园改造提质增效。

有了围绕产业“拓空间”的系列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也才有了今天东莞市全球“挂榜招商”的底气。

立足全市“一盘棋”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以往,东莞市的产业招商和供地,大多由镇街、园区主导,受镇域资源分割限制,超过90%的招商引资项目面向中小企业。而这类市场主体往往“吃肉留骨头”,挑选用地面积小、见效快的项目,导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前后失衡、规划实施不可持续、大产业空间和大公共设施项目部署难落地等系列问题。

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空间资源紧缺特别是连片空间不足,是东莞市当前发展最大的制约。根据党代会“全方位优化城市功能格局”“实施土地空间连片拓展工程”等工作要求,东莞市以标准化产业片区建设为抓手,按照“市级统筹、连片开发、定位清晰、难易结合、片区平衡、凝聚共识”的思路,谋划“拓空间”2.0 升级版。

今年5月,广东省党代会报告提出“黄金内湾”概念,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从“一条腿快跑”向“两条腿飞奔”转变的重要契机。东莞市敏锐地嗅到了新的机遇。

“为紧抓发展契机,加快融入大湾区和‘黄金内湾’发展格局,我们已全面启动‘4+2’重点实施片区土地整备工作。”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伟华介绍,这包括沙田泥洲岛片区、麻涌TOD 片区、松山湖大朗象山片区、谢岗银瓶片区等4 个2000 亩级别片区,以及塘厦龙背岭片区、桥头东深公路片区两个700 亩级别片区。

在具体落实方面,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坚持党建引领,开创“战略谋划—空间谋划—项目谋划”空间开发新路径。以塘厦龙背岭片区土地整备为例,近期计划整备土地权属分别归龙背岭、田心、四村、莆心湖4 个社区。

田心社区党委书记叶国雄介绍:“没有市级统筹,龙背岭片区做不到大面积连片开发,我们也无法招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

立足全市“一盘棋”、强化市级统筹,正是此次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工作的重要创新。

“为了承接更优项目,我们摈弃了以往‘单兵作战’的打法,充分运用前瞻思维,提前将‘空间’与‘产业’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张伟华介绍道。

在“拓空间”工程实施中,东莞市制定了“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开发、统一配套、统一供应”的思路,“肉骨搭配”连片整合收储零散土地,统筹安排片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不但为优质项目提供了连片充足的产业空间,还为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落地提供了保障,从而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围绕土地整备实施,东莞市量身定制了包括组织架构、资金方案、管控规划、征拆补偿指引、整备操作指引与流程等一系列政策指引,充分调动市、镇、村三级参与土地整备工作的积极性,科学高效推动整备工作落地。东莞市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拓空间”总指挥部双总指挥长,分管市领导兼任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在此基础上,“4+2”重点实施片区还分别成立6 个现场指挥部。为做好技术支撑工作,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了一支115 人的队伍服务6个片区,其中,60 人直接派驻片区现场指挥部。

“基础补偿+增值共享”创新土地利益平衡机制

土地所涉不动产权属复杂,厘清权益难度大,是东莞市镇村工业园改造难啃的“硬骨头”。以道滘镇小河片区更新项目为例,在沥江围工业区150亩的土地上,26 宗地块分属16 名权益主体。

“要将土地统筹起来,连片共建,集中招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小河村党委书记卢志明坦言。

这样的难题在东莞市并非孤例。

一直以来,改造成本高、回收见效慢等问题,是东莞市土地整备最大的“拦路虎”。创新土地利益平衡机制,有效提升镇街、村集体与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成为推动标准化产业片区改革的关键所在。为此,东莞市明确了市镇财政结算上限、创新市镇利益共建共享机制,既保证村集体、村民的眼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发展。

一方面,按照“片区平衡、分类补偿、一区一策”的原则,分类分片制定征地补偿参考标准,作为市、镇财政结算的上限值。统一的片区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既规范了土地征收补偿的秩序,又弱化了征收补偿市场预期;另一方面,采取片区统筹统分模式,以土地增值共享和税收奖励等形式实现镇村利益共享。

在龙背岭片区,土地收储创新实施了“基础补偿+增值共享”的激励措施,让市、镇、村三级共享改革红利,推动形成了市级主导、规划引领、多管齐下、利益共享、综合保障的土地收储整备新格局。该片区现场指挥部驻点办公后,仅用1 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一期整备范围内4 个社区土地整备的集体表决。目前,塘厦镇政府已与其中3 个社区签订整备协议,并支付土地补偿款1.3 亿元。

对于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利益共享模式,叶国雄大力称赞:“我们计划拿出30%的土地整备补偿款用于村民分红,另外将引进企业带来的增值贡献,按照塘厦镇税收留成部分的20%返还给村集体,并设定保底机制,兼顾了村集体长远发展。这样一来,社区与进驻企业共生共荣,将以更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良性循环。”

“拓空间”的东莞市实践,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化零为整”提质增效,打破了原来的产业空间和利益格局,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前沿科研平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连片东莞市片区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应用匹配追踪傅里叶插值技术实现OVT域连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