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仨的三十年

2022-09-26陈雁飞

资源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柘城县我们仨商丘市

□ 陈雁飞

趁着中秋假期,回了一趟老家,顺便到祖屋里看了看。爷爷奶奶辞世后,祖屋一直无人居住。历经风吹雨打,院墙倒塌,小叔对其进行翻新,并添置了许多物件。但是,中间堂屋侧面的墙,小叔没有动,保持着最初的样子,墙上挂着爷爷精心挑选的20多张老照片,有他自己的,有我父亲的,也有我的,还有我们仨的合照,这是我们仨第一次合照,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思绪总是被时光拉向记忆的最深处。

我的爷爷

爷爷是一名乡村教师。1925 年出生,1948 年参加工作,遇到学校合并,人就跟着走,一辈子都在周边乡(镇)的学校辗转。1985 年,爷爷荣获柘城县政府颁发的“从教育才30 年”纪念章和荣誉证书。1998 年,爷爷辞世。当时,我读小学,他给我的印象是整天拄着拐杖、戴着眼镜的老头儿。

爷爷生于农村家庭,小时候读过私塾,长大后在学校读过书。1945 年,镇上有个地主武装建了一所私立小学,派人请他去教书。爷爷知道他是伪军,以村子距离学校太远,自己不会骑车为由拒绝了。

1947 年,陈(毅)粟(裕)大军与豫皖苏解放军配合作战解放了柘城县。1948年,爷爷被正式聘为教师。此后,他多次参加师资培训,并一直教授高三语文。1959~1961 年,受自然灾害影响,学生减少,学校合并,爷爷去了别的乡(镇)继续教书。那时,没有工资,只发红薯干,他就把学校发的“高等级”红薯干拿到镇上换成“低等级”的,这样分量就多些,然后带回来分给大家。1969 年,教师下放回原籍,爷爷就回到镇上的韩楼高中教书。1984 年,韩楼高中改为农业学校,他又分到别的乡(镇)教书。1985年,因为身体原因,再加上离家太远,爷爷就申请了退休。那时,他已在讲台上站了整整37 年。

我的父亲

父亲也是一名乡村教师。2017年,获得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荣誉证书。父亲教书是因为当时身体瘦弱,下地干活儿吃不消。1979 年,父亲高中毕业。据父亲回忆,他上初高中是半工半读,有时,正上着课老师就让下地干农活儿;有时,在地里干着活儿就通知回去上课。

1985 年,父亲被邻乡中学聘为民办教师。1990 年,又回到镇上中学教书,当过老师,也当过校长。2000 年,父亲被调到三中当校长。2005 年,到一中当校长。后来就一直没有出去过。父亲是1962 年生人,今年满60 周岁,年届退休,正好从事教育工作整整37年。和爷爷一样,父亲也是一辈子扎根乡村教育。

在党和政府培养下,父亲由一名普通中学教师,渐渐走上领导岗位。其间,他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始终以校为家、任劳任怨、爱生如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和责任。

我今年34 岁,2008年,作为空军直招士官参军入伍。2017年,转业返乡。戎装八载,我把青春献给国防,强军路上谱写着闪亮的青春与梦想;转业返乡,我传承红色家风,谱新时代赞歌,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新时代典范。

转业回原籍后,我被县政府安置到自然资源局工作。对一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老兵”来说,退役与否,责任依旧;身份变了,奋战的劲头丝毫不减。入职自然资源局以来,为做好耕地保护宣传工作,我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及时跟进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认真排查摸底,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走遍了全县22个乡(镇、街道)1048 平方千米的土地。

工作期间,我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注重积累经验,先后在《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乡村》《资源导刊》《商丘日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发表作品100 余篇,荣获河南省自然资源厅“4·15”国家安全主题征文优秀奖、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务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积极履行初心使命,组织广大退役军人、军属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购买防疫物资,到县医院、敬老院、高速路口、镇村等一线执勤点慰问,带动身边人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并先后获得柘城县“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优秀共产党员、首届“最美退役军人”、爱国拥军模范个人和商丘市青年“五四”奖章、商丘好人、商丘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商丘市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河南省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猜你喜欢

柘城县我们仨商丘市
我们仨
商丘市工程建设项目“双流程”并联审批成效显著
商丘市
柘城县
柘城县卫计委召开全县卫计系统脱贫攻坚及健康扶贫迎检会
梦的旅人——读《我们仨》有感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五年工作综述
柘城县
商丘市
相信时光